鸟市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新疆首府简称乌市,却被不少人戏称为“鸟市”。“鸟市”的由来,还得从一次印刷“事故”说起。
据新疆大学退休教授冯浩回忆,1983年他在乌鲁木齐晚报工作时,同事采写一篇稿件,新闻事件大致是:乌鲁木齐某挂面厂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花费数万元购买塑料包装袋,经过设计、审核、打样后,交由一家在天津的日本工厂进行印刷。
当印刷完工,运到乌鲁木齐后,人们发现包装袋上印刷的“乌鲁木齐”的“乌”字多了一点,变成了“鸟”。这件事情迅速流传开来,“鸟市”也成了这座城市的居民自我调侃的梗。
乌鲁木齐介绍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市区三面环山,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乌鲁木齐现辖7区1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5万人,聚居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56个民族,城镇人口占90%以上,是全疆唯一大型城市,中亚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前身“迪化”,是清朝乾隆爷御赐得名。
1952年2月1日改名为“乌鲁木齐”,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不过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这个名字可是来源于蒙古语!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爸爸和萌娃们就来到了美丽的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15世纪中叶,从科尔沁草原为规避“兄弟阋墙”西迁而来的和硕特蒙古部落,迁徙到了今天乌鲁木齐附近的天山草原等地。如此美丽的牧场和草原,“乌鲁木齐”这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就是那时候由和硕特蒙古人,叫起来的。这样一来,乌鲁木齐来自蒙古语就解释清楚了。
当然乌鲁木齐拥有的不仅仅是广袤的草原,作为新疆的首府,这里还是全疆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如今的乌鲁木齐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作为“亚心之都”,正在祖国的西北方熠熠生辉。
▲新疆人还亲切的把这座繁华的城市成为”鸟市“
我们一般情况下都喜欢把一个城市进行简称。乌鲁木齐市也被简称乌市,新疆人也称他为“鸟市”。大家可以仔细看鸟和乌的区别,一个有点,一个无点。
为什么乌鲁木齐又叫“鸟市”
其实,叫鸟市是有事实根据的:1983年,乌鲁木齐市某挂面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了18万元从日本购进了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包装袋上的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制出样品后经挂面厂与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当这批塑料袋飘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晕了,发现“乌”字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经过媒体的传播,社会的广而告之,乌市也就成了“鸟市”。
新疆人总喜欢戏称乌鲁木齐(乌市),为“鸟市”,一是因为新疆人喜欢开玩笑,称呼“鸟市”很有莫名的亲切感,说明新疆人幽默!二是“乌”字和“鸟”字的字形很接近,不差那么一点,说明新疆人大气。三是乌鲁木齐在新疆毕竟是首府,算是大城市,互相调侃一下,说明新疆人包容!哈哈,我也是瞎掰活,看完开心一下就行~
伊 犁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说的就是小编的家乡,塞外江南——伊犁
“伊犁”在维语是“宽阔、舒适”的意思;而在蒙语里“伊犁”即“伊勒”,是光明显达的意思。
▲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让伊犁河谷成为一片紫色的海洋。
比起塞外江南,小编更喜欢伊犁的另外一个名字“天马之乡”。早在汉武帝时期,那时的伊犁河流域还是“乌孙国”。乌孙国王为了答谢汉朝,特向汉武帝赠送数十匹乌孙马。
由于乌孙马的品种特别优良,并符合汉武帝“神马当从西北来”的占卜,便把乌孙马称作天马。从此,伊犁便有了“天马之乡”的美名。
▲此马只应天上有!
博 乐
博乐(Le二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小编依稀记得中国新歌声总决赛,华少宣布最后结果:今晚的冠军就是来自新疆博乐(yue)的蒋敦豪……
“博乐”得名来源境内的博尔塔拉河。博尔塔拉是蒙古语。意思为“银色的草原”,和乌鲁木齐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小编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叫“博乐”,不叫博拉、博塔之类的名字?于是小编又查了查历史。
▲赛里木湖,骏马浅吟,静谧怡人,竟让人舍不得打扰。
博乐一名历史久远,最早的记载是公元12世纪耶律大石建西辽后所建的“勃罗城”(在今博乐西南)。元代有“不剌”、“普剌”、“孛罗”等,由此可见“博乐”是由历史音译而来。小编认为,博是博尔塔拉的首字,乐和罗读音相似,但有快乐祥和的意思,这么以来就解释通了。
▲赛里木湖就像一块掉落到大地上的蓝宝石,惹人怜爱啊
察布查尔
上大学时做自我介绍,班级一个察布查尔的同学这样说道: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XXX,我是汉族!然后全班同学一脸茫然的看着他……
“察布查尔”来源于锡伯语,是“粮仓”的意思,早在清末明初锡伯米就早已名扬四海,如今的察布查尔县已成为三大水稻田种植基地之一。
▲察县的水稻田,一到夏天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充满着收获的希望
说到察布查尔就必须要提“大西迁”这个重要历史事件。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察布查尔变为荒无人烟的原野。7年后,清朝政府从东北调遣了3000多个锡伯族军民西迁到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这才有了今天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这一场大西迁,历经了整整16个月!(图:百度百科)
奎 屯
奎屯,小编初中三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奎屯的冬天。小编上面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这些地方,他们的冬天冬天和奎屯比,简直是春天啊!
“奎屯”,来源于蒙古语,意思简单粗暴“冷”,零下二三十度对于奎屯市民来说,早就习以为常。看到这里,又是来源与蒙古语,一定有故事。小编一查,果不其然!
▲奎屯河大峡谷,无处不透露着新疆特有的壮美!
奎屯为什么叫奎屯?小编查到从元代开始,奎屯为蒙古族曲儿只地,到清朝为厄鲁特蒙古的牧地,这段时间奎屯住的基本都是蒙古族。所以小编猜当时蒙古族朋友在冬天被冻的直哆嗦时,用蒙古话大喊:奎屯!这才有了今天“奎屯”这个名字!
▲如今的奎屯早已从附属牧地成为一座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克拉玛依
如果小编说克拉玛依是全国人均最富有的城市,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毕竟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克拉玛依人一直都富的很低调……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怪不得人们都说克拉玛依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隆隆作响的钻井声,是每一个克拉玛依人自豪的呐喊!
1950年3月27日,中国和苏联政府签订在新疆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在俄文资料中,黑油山被称为Kapaмɑй(即维、哈语“黑油”的音译)。但在后来几乎的正式场合和汉文文件,大家都使用黑油山这一称呼。
1956年2月下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来油田视察,建议按照维吾尔语的读音将黑油山油田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但各方用字不统一,克拉玛依、喀拉玛依、克热玛依等等。直到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时,克拉玛依作为地名的用字才完全固定下来。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就此被发现同时10月29日也被定为克拉玛依市生日
喀 什
喀什应该是最能代表维吾尔族特色的城市。对于小编那些内地朋友和同学来说,喀什,那可是异域风情都要漫出屏幕的地方啊!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有很多的意思,其中一个小编觉得很符合喀什老城区的意境,“有各色砖的瓦房”来源于维语音译。喀什的老城区各式各样的砖房让这座历史古城一直保留着原有的异域风情和浓郁的民族气息。在这里一定要提一下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因为老城区几乎就是围绕它建设的。
喀什噶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末汉初,曾经被叫过:疏勒、任汝、疏附等等,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叫喀什噶尔的,小编也没有查到。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在元代,马可波罗到过这里,那时候他记载的文献中就把这里叫做:可失合儿国(Kachgar),估计喀什噶尔的叫法就是这样流传至今的。
如今的喀什城内,新老并存,甚至可以说是有三个时间:老城时间、新城时间、特区时间。去过喀什的人都说这里就是三个世界,一切都在飞快的变化着。唯有喀什老城,那厚重的土墙挡住了嘈杂,在深邃的小巷里,时光似乎停滞了。
▲你可以一样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迷蒙的双眼
和 田
上大学时候,班里同学都以为新疆到处是和田玉,就像他们以为新疆到处都是吐鲁番的葡萄一样。所以他们时常会给我提这样一个”小请求“:腾飞,你暑假回来给我带块和田玉吧……你们把我卖了吧!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来源于藏语!清初才改为“和阗”。到了1959年,“和阗”又改成现在的“和田”。如今的和田玉早已名满天下,作为新疆的一个代名词被世人熟知。
▲和田河孕育了无数的和田儿女,同时也孕育了无数闻名世界的和田玉
和田历史久远,在汉代的时候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从那时候开始,这里就已经被叫做“于阗”,当然期间也出现过像豁旦、五端、忽炭同名异译的叫法。
有意思的是,在《大唐西域记》中称这里为作瞿萨旦那国,瞿萨旦那是”地乳“的意思,通俗讲就是玉。
▲穿过和田河的沙漠公路,胡杨纵生,多少朝代在这里更替过
吐 鲁 番
内地朋友一说到新疆,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吐鲁番的葡萄,这说明天下吃货是一家啊!历史悠久的吐鲁番,如今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新疆标志了!
吐鲁番的名字,说法很多。第一种说法来自是藏语,由“吐藩”音译过来,有“水果多的地方”的含义。第二种说法是来自维语“吐尔番”,其意为“都会”,最后一种说法来自回纥语“最低的地方”。反正小编看到查询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大新疆,果然民族团结一家亲啊……
▲一座座晾房,是新疆人民传统技艺和古老智慧的体现
吐鲁番可以算的上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古城。因为最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就用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先后建立过姑师(后称车师)国、高昌国。经历过数个朝代的更替,一直到了元末,吐鲁番这个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曾经的高昌国,如今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来告诉世人
这里曾经的辉煌和繁荣
阿 勒 泰
如果说新疆地大物博,资源富饶,那小编就一定要提一下作为新疆第一大“金主”的阿勒泰了,要知道“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说的就是这里。
“阿勒泰”来源于阿尔泰山。阿尔泰在突厥语和蒙古语里都是“金子”的意思,因为阿尔泰山蕴藏出产丰富的黄金。小编现在才知道,新疆的地名都这么低调有内涵。
▲晨光下的禾木,炊烟袅袅,牧歌阵阵
阿勒泰最开始不叫阿勒泰。在1919年设立阿山道,标志着那时的阿尔泰正式归为新疆,在1949年建国以后改称为阿山区,4年后由改叫阿泰县。一直到1954年才被国务院确认批准,改称为阿勒泰专区,隶属伊犁州,这一名字才一直沿用至今。
▲秋天的喀纳斯,就像上帝手中的调色盘,不小心遗落人间
昌 吉
昌吉就像是乌鲁木齐的后花园,开车20几分钟的路程;马上就要乌昌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乌市上班却住在昌吉。小编觉得,这简直就像廊坊和北京的关系一样了。
“昌吉”源于蒙古语,有场圃的意思,小编认为这和蒙古人热爱打猎分不开。这个一叫法始于元代。据《新疆图志》记载:“侍行纪云:《元地志附录》有仰吉八里……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语“仰吉”转化而来的。
▲繁华的延安路商业街
另外,自元代以来,除“仰吉八里”的地名称呼外,史籍中还有“昌八刺”(音读喇)、“彰八里”、“掺八里”、“昌八里”等地名称呼,这些称呼其实都是一音多译,它们其实都指的是—个地方,现在的昌吉市境内。
▲如今的昌吉早已一跃成为新疆经济建设发展的新贵
阿 克 苏
阿克苏苹果与前面提到的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一样深受咱们新疆人的喜爱,除了水多特甜这些共同点外,它们价格也便宜。不过这个城市拥有的,不仅仅是苹果。
“阿克苏”来源于维语,意思是“白色的水”,这么直白的翻译也是简单明了。直到今天小编才知道,原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这里的,天山大峡谷也是这里……我真的不好意思再说我是新疆人了!
▲白水浇灌的土地,生长出来的景色谷却是如此五彩绚丽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阿克苏的历史也非常久远。这里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先前是龟兹国的故地,而多浪河则在阿克苏境内一直流淌着。
关于阿克苏这个名字最早的出现,小编查到在1547年编刻的《边证政考》一书中提到:阿速一词,指的就是现在的阿克苏地区,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设阿克苏道,阿克苏才被定名沿用至今。
▲沙漠公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直延伸,孤寂壮丽
克孜勒苏
“克孜勒苏”意思是“红色的水”,和上面的阿克苏一样来源于维语。因为境内有一条克孜勒苏河,所以自治州成立时,决定以克孜勒苏作为自治州的名字。直到上了内高班,小编才知道原来这里的朋友介绍自己时是那么简单:我来自克州!说好的全称呢?
▲红水之州上的红色土地,延绵万里
同样这片红色河流孕育了许多古老的文明,而且可以追溯到17万年以前,从那时开始克孜勒苏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就这样经历了无数部族,帮落、朝代、国家的兴衰更替。
一直到1954年7月14日,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这也是克孜勒苏这一名字首次出现,但一直未更变到今天。作为祖国的最西边,这里的山、水、人都世代守护这这片最遥远的地方。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庄严肃穆
新疆的地名
蕴含着各个地方悠久的历史
蕴含了各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管你走的多远
只要听见故乡的名字
都足以让我们热泪盈眶!
来源:大爱新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