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年于江,他的父亲在夜间守水田时被狼吃了。当时于江只有十六岁,他捡到父亲死后留下的鞋子,悲愤交加,立志要报仇。夜间他趁着母亲熟睡的时候,在他父亲被吃的地方,偷偷带上铁槌出门,到父亲被狼吃掉的地方假装熟睡,希望能伺机为父报仇。不久,来了一只狼,在他的周围逡巡嗅闻,于江一动也不动。很短时间之后,狼又用尾巴扫于江的额头,低头用舌头舔于江的大腿,于江还是不动。狼又欢欣地跳跃到于江身前,就快咬他的衣领。于江急忙用铁槌锤打狼的脑袋,立刻把它打死。于江起身把它的尸体丢在草丛中。不久,又来了一只狼,情势就如同像之前的状况,于江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它打死。到了半夜,一直没有其他狼前来。
于江小睡了一会儿,梦见父亲对自己说:“你杀了两只狼,足以发泄我心中的怨恨了,然而咬死我的那只狼,它的鼻子是白色的,你之前打死的那两只狼都不是咬死我的真凶。”于江醒后,坚持重新卧在原地,等待白鼻的狼出现。天亮了,没有什么收获。于江打算把两狼的尸体拖曳回家,又怕惊吓了母亲,于是把狼尸投入井中,然后回家。到了夜里他又前往田间,还是没有等到白鼻的狼。就这样过了三四夜。忽然有一只狼来了,咬虞江的脚,拖着他移动前行。拖动了几步,荆棘刺伤了于江的肉,石子刮伤了他的肌肤。于江装得像个死人一样,白鼻狼把他丢弃在地上,想要咬破他的肚子,于江霍然起身锤打狼,扑倒它,再连连锤打,终于把它打死了。细细一看,果然是白鼻子的狼。于江大喜,背着狼尸回家,把事情的始末告诉母亲。母亲边哭边随着他去,探看深井,果然见到两狼。
异史氏说:“乡村农户之辈,也出了这样英勇的人物!义烈发自他的热血和笃诚,不是匹夫之勇啊!他的聪慧也真独特啊。”
2. 请给我 《于江》这篇文言文的各种资料,包括译文,注释于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锤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
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勇也。智亦异焉。”
3. 聊斋 于江古文翻译农家少年于江,他的父亲在夜间守水田时被狼吃了。当时于江只有十六岁,他捡到父亲死后留下的鞋子,悲愤交加,立志要报仇。夜间他趁着母亲熟睡的时候,在他父亲被吃的地方,偷偷带上铁槌出门,到父亲被狼吃掉的地方假装熟睡,希望能伺机为父报仇。不久,来了一只狼,在他的周围逡巡嗅闻,于江一动也不动。很短时间之后,狼又用尾巴扫于江的额头,低头用舌头舔于江的大腿,于江还是不动。狼又欢欣地跳跃到于江身前,就快咬他的衣领。于江急忙用铁槌锤打狼的脑袋,立刻把它打死。于江起身把它的尸体丢在草丛中。不久,又来了一只狼,情势就如同像之前的状况,于江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它打死。到了半夜,一直没有其他狼前来。
于江小睡了一会儿,梦见父亲对自己说:“你杀了两只狼,足以发泄我心中的怨恨了,然而咬死我的那只狼,它的鼻子是白色的,你之前打死的那两只狼都不是咬死我的真凶。”于江醒后,坚持重新卧在原地,等待白鼻的狼出现。天亮了,没有什么收获。于江打算把两狼的尸体拖曳回家,又怕惊吓了母亲,于是把狼尸投入井中,然后回家。到了夜里他又前往田间,还是没有等到白鼻的狼。就这样过了三四夜。忽然有一只狼来了,咬虞江的脚,拖着他移动前行。拖动了几步,。
农家少年于江,他的父亲在夜间守水田时被狼吃了。当时于江只有十六岁,他捡到父亲死后留下的鞋子,悲愤交加,立志要报仇。夜间他趁着母亲熟睡的时候,在他父亲被吃的地方,偷偷带上铁槌出门,到父亲被狼吃掉的地方假装熟睡,希望能伺机为父报仇。不久,来了一只狼,在他的周围逡巡嗅闻,于江一动也不动。很短时间之后,狼又用尾巴扫于江的额头,低头用舌头舔于江的大腿,于江还是不动。狼又欢欣地跳跃到于江身前,就快咬他的衣领。于江急忙用铁槌锤打狼的脑袋,立刻把它打死。于江起身把它的尸体丢在草丛中。不久,又来了一只狼,情势就如同像之前的状况,于江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它打死。到了半夜,一直没有其他狼前来。
于江小睡了一会儿,梦见父亲对自己说:“你杀了两只狼,足以发泄我心中的怨恨了,然而咬死我的那只狼,它的鼻子是白色的,你之前打死的那两只狼都不是咬死我的真凶。”于江醒后,坚持重新卧在原地,等待白鼻的狼出现。天亮了,没有什么收获。于江打算把两狼的尸体拖曳回家,又怕惊吓了母亲,于是把狼尸投入井中,然后回家。到了夜里他又前往田间,还是没有等到白鼻的狼。就这样过了三四夜。忽然有一只狼来了,咬虞江的脚,拖着他移动前行。拖动了几步,荆棘刺伤了于江的肉,石子刮伤了他的肌肤。于江装得像个死人一样,白鼻狼把他丢弃在地上,想要咬破他的肚子,于江霍然起身锤打狼,扑倒它,再连连锤打,终于把它打死了。细细一看,果然是白鼻子的狼。于江大喜,背着狼尸回家,把事情的始末告诉母亲。母亲边哭边随着他去,探看深井,果然见到两狼。
异史氏说:“乡村农户之辈,也出了这样英勇的人物!义烈发自他的热血和笃诚,不是匹夫之勇啊!他的聪慧也真独特啊。”
4. 黄龙负舟文言文翻译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禹之视物亦细矣。
〔注释〕 省:视察、巡视。济:渡。 五色无主:指人的面部神色大变。熙笑:悠然、恬然地笑。称:说。 滑:扰乱。和:平和的心境。 蝘蜓:蜥蜴。 弭:止,耷拉下来。
译文:
大禹到南方巡视,正在渡江的时候,一条黄龙游出水面托起了众人乘坐的舟船,上面的人吓得脸色大变,六神无主,大禹很镇定地笑着说:”我得天命所托,竭尽全力来服务所有的百姓。活下来,我的生命寄在服务人民的路上;因此而死,归于黄泉。没有什么能扰乱我的心神!”把黄龙看成一条蜥蜴,脸色不变,黄龙才耷拉着耳朵塌着尾巴逃走了。(以后)大禹看什么都觉得细小了。
【鉴赏】
“黄龙负舟”的寓言讲的是大禹到南方巡视渡江时,一条黄龙游出水面并将大禹他们所乘坐的船托起,此时船上的人都吓得惊慌失措,唯独大禹镇定自若、面不改色,而那条黄龙最终耷拉着耳朵、掉转尾巴逃走了。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大禹在面对危险时已经精辟地表达了出来:“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大禹的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其崇高的天命观,二是其豁达的生死观,而后者又是以前者为前提的,以下我们分别述之。
当大禹说了自己“受命于天”之后,紧接着的一句话便是“竭力而劳万民”,也即是说天命于大禹的主要责任是“竭力而劳万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禹所说的天命,既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命运或者偶然的人生遭遇,又不同于古代帝王为了论证自己地位的合法性而提出的君权神授。我们在本书其他篇章的鉴赏中已经反复论及,古人所说的“天”与我们今天以“客观对象”、“客体”的态度来看天有很大不同。对古人来说,“天”本身有一种内在的规范性价值,天之所以为大,主要是就其真实无妄,以及包容化育万物,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之内在价值而言的。由此,天所命于物的禀性也便是物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万物只有循此天之所命而行,才能够维护好万物生生不息的良好局面。就此而言,当大禹说自己“受命于天”时,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为了天地万物的良好秩序、为了人民百姓的幸福生活而置于内心的不容自己推卸的责任。也正是出于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禹以“竭力而劳万民”为己任,甚至在治水时曾经“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5. 周敦颐传文言文原文: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冤泽物为己任,刑部不惮劳苦虽瘅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讳英宗旧讳而改了名字。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后传)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注释:
1.分宁:地名
2.主簿:官名
3.委:抛弃
4.当:应当
5.狱:案件
6.决:判决
7.莫:没有
8.辩:争辩
9.得:得以
10.元:本来
11.谮[zèn]口:诬赖的话
12.去:离开
13.悟:明白
14.以:因为
15.治:惩处
16.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7.任:推荐
18法:按法律
19深:严厉的
6. 文言文渔父原文原文
渔父(fǔ)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
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ɡǔ)其泥
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bǔ)其糟而歠(chuî)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
自
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
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
尘埃乎?”
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7. 周敦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周敦颐传》(节选)阅读——《爱莲说》同步阅读
上传: 黄海龙 更新时间:2012-5-14 18:05:42
《周敦颐传》(节选)阅读
——《爱莲说》同步阅读
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 黄海龙
【原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无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
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阅读训练】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有 囚 法 不 当 死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狱( ) (2)悟( ) (3)得( )
3、说说“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
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周敦颐的哪两个特点?请结合所学课文《爱莲说》,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1、有囚/法不当死
2、(1)案件,(2)明白,(3)获得、得以
3、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 法、深)
4、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5、①善于断案;②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用法上:两个“于”都是介词,分别与“江潭”、“弟子”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并且都是状语后置。
意义上:
“游于江潭”的“于”:引进行为地点,相当于“在”或“到”。在(到)江边游荡。
“贤于弟子”的“于”: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比弟子更强。
子瞻被贬到齐安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
该句出自宋代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
所在段落原文: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齐安没有什么名山,可是长江南岸武昌的群山,连绵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紧靠着山梁,面朝山沟,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所隐蔽,其中寂寞、清静、恍然绝世,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看不见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驾着渔舟,到江南去。
山中有几个人,待客热情,都爱好游玩,听说子瞻到来,急忙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很疲惫了,他们扫去落叶,席地而坐,大家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得非常开心,都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没觉得时间有多长。
文学鉴赏:
本段写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遨游西山。落笔先从他谪居写起,制高扼要,总挈文章。然后轻轻一句“齐安无名山”,随即扣住,将笔触由黄州移到顺江绵廷的武昌西山。寥寥数句,已有龙蛇曲屈之势。
写西山,又承“庐于江上”,先用“陂陀蔓延,涧谷深密”八字,正面勾画了一幅顺江绵延的武昌诸山远景图,简练传神而极富特点。
而后转出西山、寒溪两寺,既以两寺之“萧然绝俗”来体现西山的深秀幽绝,又自然引出下文。苏轼与客游玩西山一段文字,着墨不多,却能从服饰、神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刻画,真切地传达出入物的精神风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