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镇

大海.小镇,第1张

前言:

自发出《吴阳.我的小镇》及

《光影半载之吴阳随记》之后,

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没有用专篇去记录吴阳。

对于摄影和敲字皆为业余的我而言,

只有在所见的记录溢出时,

一篇帖子才会出现。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

我有意识地用照片、延时、

视频等方式记录小镇的大海、

稻田、古建筑、

年味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微变;

而这些记录,

我将会以一篇名为《大海.小镇》

的系列帖分发而出;

其中的每一个小标题

将会是一篇完整的图文帖,

这些帖子会在本号不定期更新。

吴阳,一个南海边的小镇,

隶属于广东吴川。

这块土地上的人类文明,

能追溯至先秦新石器时代。

吴阳漫长而复杂的历史,

可从9个音调,融合了粤语、越南语、

古越语及古闽语的吴阳话里窥见一斑。

吴阳话是为数不多,至今

还保存着一定先秦用语的语言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

吴阳人一张嘴,吐出的是千年的古风;

用吴阳话吟诵诗词,

声调平仄分明,

平上去入,清晰可辨(注)。

尤在一些以入声字为韵的词

(如岳飞的《满江红》),

用吴阳话吟诵,

更是能表现出诗词里本应有的情绪。

在过去千年的时光里,

从吴阳的巷子深处

走出去的大批举人、进士们,

以及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

料必也曾在屋檐下,

用吴阳话把经诗读得抑扬顿挫、

跌宕起伏。

不谈自隋开皇九年建郡,

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千多年里,

吴阳是历代吴川县治及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不谈吴阳至今

仍保留着大量文物古迹

与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筑,

光是吴阳话里隐藏着的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就实至名归。

注:

据记载,古文字之四声(平、上、去、入),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编定并完善。

其中的“入声字”在《切韵》、《大唐广韵》以及至今仍在诗词爱好者中广泛使用的《平水韵》中,都有完整的收录并被历代诗词人广泛的使用。

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就是一首首句入韵的入声韵五绝;其中的“千山鸟飞绝”里的“绝”字为入声字,今普通话里已为平音。

而今古入声字以不同的声调混入普通话的四声之中,北方语言区分起来相对较难。但它的发音特点大多保留在南方的方言里,如吴阳话就可以用“出口即断的”、“短促的”,“念之像吐出来的”一类发音来判断,如“菊、竹、足、屋、福、哭……”等等

这几张俯瞰图摄于镇中心的“凯利中心”。

从图上就可以看出,

纵横于吴阳中心的

“吴阳街一路”与“海滨大道”,

均是四车道加两条人行道的设置,

其中海滨大道在现行的人行道之外,

还留有数米的控规。

这个在二三十年前就完成的超时代规划,

反映出了吴阳人(尤是当政者)的

前瞻性目光与博大的胸襟。

老镇区里能有这样的规划,放在吴川,

乃至整个湛江地区,也是屈指可数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大图,辨认一下回家的方向)。

(本篇里的几张双彩虹图

是2018年9月3日18-19点多所拍,

拍时就答应了朋友,

要发给他们看,

所以在本文里,

会有几张看似无序的插图)

一,昨日、今天。

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等由水延伸出来的,

对时间一维不可逆的感慨,

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的对空间比较后的思考,

我国先贤们用去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而这个小镇的海边,

不止曾伫立过宋进士吴颐、

宋解元李凌云、明进士吴鼎泰、

云南监察御史吴孔昭、明进士林廷瓛.......

清状元林召棠及当下在各大城市里

长袖善舞的富商大贾们,

也伫立过昔日的你我。

只不过对于大海而言,

人类与泰戈尔笔下,

用刹那计算生命的蝴蝶,

并无过多区别。

因时间的一维,

哪怕是面对同一片海,

每个人与之总会有初见。

此后,纵使是

潮汐能抹去你我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

生活与岁月能改变我们的思想与容颜,

但我相信,

在每一个吴阳人的内心深处,

都藏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

因为在不同的时间里

我们的生命于此开始。

而我对海的初印象,

是蓝天、沙滩,

还有一望无际的松木林(木麻黄)。

记忆中的海,

只有穿过绿波翻涌、松涛阵阵,

还有那曾留下母亲摞柴身影的松木林,

才能看到粼粼的波光。

也因此,

海自然而然地成为,

客舍他乡的吴阳人的乡愁载体,

无论走多远、飞多高,若归家,

总要抽空来看看那段无忧无虑的记忆。

吴阳镇的西南侧,

自古是三江

(鉴江、袂花江、梅江)

交汇后的出海口,

也是古吴川的运输枢纽。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为了满足鉴江快速排洪和发电等需要,

在吴阳公社(当时塘尾尚属于吴阳)

的东北处用人工挖出了一条宽约千米,

长约五千米的河流,

并搭通滔滔而来的鉴江。

此后,吴阳三面环水。

一至江河水闸排水,浅海区则浊浪滚滚。

因此而造成水质、生态的改变,

曾遐迩闻名的芷寮沙螺,

从那起就成了传说。

当然,如果上游少雨,

水闸多日不排水,

海就抹去浓妆,素颜出镜。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

一年里几乎屈指可算。

故而,

很多人印象中的吴阳海,

是浑浊不堪的。

二,日出。

对于大多数的吴阳人而言,

日出应该不会是陌生的景象。

毕竟我们从祖辈开始,

就在这里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第一次看日出,

可能是由家人带领,

也可能是与玩伴或同学结伴而行。

因相对湿度和光霞效应,

海边的清晨很难遇到万里无云的天气;

大多都是太阳离开了海平面,

再从云的缝隙里偷偷露出

半张温暖的笑脸,

如“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的豆蔻女子。

而这时候,

显露丁达尔效应的海天,

却是那些追光逐影的摄影人

最喜欢的状态。

三,沙滩。

这些年也走过一些不同的海域,

论起沙滩的舒适感,还得说吴阳。

若非那些人类活动后留下的垃圾

太过触目惊心,

吴阳海滩上细白而柔软的海沙,

恐不输于著名的马尔代夫,

何况是18公里连续不断海岸线----

知名房地产公司的业务员调查后如是说。

江河上游冲刷出来的水浮莲及杂物,

被浪潮推向了沙滩。

当然,其中的大部分垃圾,

是至海边游玩的人留下的。

虽然整个吴川已经实施了,

由政府牵头的村村收集垃圾,

但漫长的海岸线,并不在其中。

如果没有财团进入开发,

或某些政策的规范与扶持,

而待人们的自我醒觉,

大海周边的环境,

只会每况日下。

这么美的沙滩,

怎么就忍心随手乱扔垃圾呢.....

任何的远航,

都应该构建在充足的准备之上。

否则,一场风浪之后,

伴随着平静的,

只能是无尽的哀愁。

闻说这是两个有远航梦的人

合资、合力做的船,

只可惜花掉了几十万费用,

做出的船却没能如愿乘风破浪,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

在沙滩上静静躺了几个月之后,

一把开进了废品回收站。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非也。

只需举目,我们随时能见一群鸥。

四,植被。

厚藤,学名马鞍藤;

生于靠海的山坡,性喜高温、

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其耐盐性佳,抗风、耐旱性佳,

而耐寒性和耐阴性稍差。

花开于夏,而盛于秋。

放于日出,而闭于日暮。

此刻的吴阳海,

一望无际的马鞍藤在沙滩上疯长。

紫红色的花与绿黄色的叶子纵横交错,

自然正以莫测的力量

在沙滩上绘出无边的画卷。

马鞍藤是典型的沙砾海滩植物,

它同时是沙砾不毛之地

防风定沙第一线植物,

可改变沙地微环境以利其他植物生长,

具有美化海岸及定沙功用。

现已野化的马鞍藤,

应是上世纪与木麻黄一起引进的物种,

经过数十年的适应,

已经牢牢地在这片沙滩上扎根。

成为吴阳海畔夏秋之间

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

木麻黄,在吴阳被称作松木。

木麻黄的身影遍布吴阳18公里的海岸线,

形成了一条曾被联合国定为

“人与生物圈”考察点的防风林带。

尤是昔日的那一筐筐“松木丝”,

曾温引燃、温暖了多少人的记忆。

离离的野草里,

荒芜的不止是我们的过往,

还有那些热闹非凡的昨日。

还记得不,

这里曾有个牌子写着“食为先”......

五,夜空。

这月光如水,星空似画的场景,

大多在吴阳长大的人都曾见过。

它没有“吴阳日出”那么声名在外(注),

所以将之定格的人不多。

但不否认,

它是吴阳人的集体记忆之一。

多少人年少时,

曾在这样的明月下燃起篝火,

与同学好友展望未来;

在这片星空下,

与记忆中的她(他),

漫步于沙滩。

PS:

(2008年,一帧拍自吴阳海,

名为《rough seas》的照片,

在第二届国际摄影沙龙展览中,

获得了bronze medal,

从此就拉开了省港澳摄影爱好者,

相继来吴阳邀约摆拍的序幕。

夏秋季是此活动的活跃期,

周末在海边晨运的人经常能看到,

有一队拿着”长枪短炮“的人,

对着几个在船边摆好姿势的渔民猛拍。

我们在网上大多能看到

关于日出前渔民扛着渔担,

站在船边做出海模样,

抑或是三四个人把渔船往海里推的照片,

都属于此行列。

张若虚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在这样的景象下,能被体悟。

六,大网与濑网。

吴阳,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都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缩影。

渔樵耕读,

在这里并非只是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而是主要的谋生技能。

在改革开放之后,

逐梦的人们前后用各种方式走出了小镇,

远离这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去追寻更广阔的天空。

不愿背井离乡,

甘愿生老于斯的人们选择了坚守。

只是物竞天择,

现代化的进程及资源枯竭,

让传统农耕渔作日渐式微。

“拉大网”是从事海洋捕捞中,

最常见的一种浅海作业方式。

记得年幼时,

我所见到的“拉大网”是纯手工操作,

从日出前的驱船外出撒网,

直至把网回收,

全部由渔民手工完成。

不过那时候的大网尺寸和覆盖面,

要比现在小得多。

若有路过的人主动帮拉网,

走时多能带走渔民送的几斤杂鱼或螃蟹。

只是那年从北方归来,

发现在海边迎接日出的,

已多了轰鸣的机械。

现今的“拉大网”,

是用船向东西两处宽阔的海面撒网,

然后由两台机器分别从相隔千米的距离,

从海里回收大网,并逐步靠拢。

靠拢起网时,仍需要人工加以辅助。

“吴阳的海鱼,味鲜于他处”

这在吴阳几乎是共识。

尤其是在海里刚拉上来的海鲜,

无论这鱼虾的体型大小,

只需及时用清水一煮,

那鲜美的味道能让远在他乡的人想起,

唾液都会加快分泌。

若问客舍异乡的吴阳人最想吃的是什么,

大多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吴阳的海鱼。

存在即合理。

一种被集体认定的存在,

肯定有它的理由:

一,

吴阳的沿海经常被大量注入淡水,

盐度的变化改善了水产品的肉质,

所以咸淡交接水域的海鲜更好吃。

二,

吴阳沿海有两江流入,

水体交汇处,水流湍急而复杂,

水产动物为了生存繁衍需努力洄游,

对比中运动量更大,

肌肉更紧实,口感自然更好。

三,

浅海滩涂的微生物要比深海多,

所以从浅海拉上来的海鲜,

既无深海“大拖”的柴油残留味,

也比深海捕捞的鱼更为肥美。

四,

世界上最让人怀念的味道,

莫不是味蕾初开时,

父母的谆谆喂食。

而自幼时起,

那些被剔去刺的鱼肉,

在无数次的哄逗中,

迅速地塞进入我们的嘴里。

1.大型商业综合体——碧桂园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村;2.鸡爪湾,省级旅游区;3.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吴氏宗祠;4.象山古寺位于吴川市博普街道象山社区;5.茅山书院吴川有趣的景点如下:1.碧桂园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村碧桂园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位于湛江市下辖的吴川市海岸线东端,东起王村港镇,西至鸡爪湾度假区,南至南海。拥有16公里海岸线,总占地面积16000亩,打造了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海滨综合体。2016年12月,被评为国家3A景区。度假村以吴川鼎龙置业有限公司为开发主体,由英国世界级顶级规划设计公司阿特金斯策划,以江海文化和高磊文化为主题,打造生态海洋、人文历史的文化体验目的地。度假村规划了4个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花海世界、水上乐园、临海星级酒店、游艇俱乐部、养生养老社区、湿地公园、渔人码头、温泉小镇等配套功能场所。住宅项目包括沿海别墅、高层住宅、酒店式公寓等高尚生活项目。第二,鸡爪丸鸡爪湾是省级旅游区,蓝色沙滩宽阔,气候温和,水产丰富。十里九湾,一湾一景,有沙滩、沙洲、岩石、河流、湖泊、港湾、森林、渔村,很有亚热带滨海特色。此外,度假村还开展海上跳伞、帆板、快艇、冲浪、钓鱼、蒙古赛马、实弹射击等活动。正月元宵节期间,不仅有空巷狂欢活动,还有著名的“吴川三绝”——花桥、泥塑、浮色。第三,吴氏大宗祠吴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水滩村,占地1200平方米。左侧有一个占地约360平方米的长房小祠堂,右侧有一个占地约400平方米的南宫庙。吴氏宗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祠堂年代久远,1754年(乾隆徐佳)重修,1883年(光绪贵妃)大修。吴氏大宗祠与青峰相对,绿水绕门,四方布局,砖木梁结构,画梁,红墙彩脊,青砖白瓦。它由四个大厅和三个天井组成,排列在纵轴上,中间穿插着厢房走廊。规模宏大,大殿宏伟,顶部人字硬峰,山墙脊上黑色底漆五色线条,颇为典雅淡泊。整个建筑的门、窗、屏、墙、脊均饰以精美的木雕、灰雕、陶塑、壁画,梁、拱、脊、丘、雀等处均雕刻精美,各种浮雕、彩绘丰富多彩。南北两侧有厢房,连廊相通。第一入口与左右殿相连,三殿合一,气势恢宏。正殿中大量的壁龛都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内殿状元林昭堂赐匾“让德为风”。神社门口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吴大宗”,陈兰彬书,笔力苍劲。四。香山古寺香山古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博普街道香山社区。它位于波普镇的西南部。始建于西晋太康初年(283年左右),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重建。殿右角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孟冬、十七年丁酉、咸丰八年(1858年)顾而丹三个碑刻。香山寺建于清代,深16.7米,高约8米,宽19米,有三开间,总面积317.3平方米。中间有四根梅花柱,四根花篮柱,砖砌灰沙摇曳,高约七米。桥台梁木架结构,带驼梳和瓜爪驼峰。正门有两级石阶(跺脚),门额有“香山古寺”字样。玄关宽11.45米,深2.1米,檐下四根梅花柱,花篮柱。脊饰二龙珍珠,二狮凤鲤等石湾青瓷。工艺精湛,制作于清朝咸丰八年。屋顶是民间瓦,地面铺的是规则的方砖。动词 (verb的缩写)茅山书院茅山书院位于吴川市博普街道东江区。王睿是金代的船将军,创建于金太康初年。后被晋代太守杨芳、宋代耿渚等修复。元、明、清三代多次重建。清朝同治年间,中国首任驻美大使、外交官陈兰彬为书院题写“茅山书院”。《茅山书院建址录》载:“王睿,秀才、农家、湖客,家世二千石,以志大著称。自晋武帝时起,益州贼就造了一艘船来宣传吴子豪,并以荣誉封号。后来因为被贬留居读书人,就想建茅山书院当写书处,领乡人讲学,乡人就知道读书了。”到了明朝,一个举人,欧国汉等人经过反复讨论,建立了一个好的书院,并捐资设立宾杏印(奖学金),给家乡的学生入学考试,并在他们到职时以官员的身份颁发宾杏印,极大地提振了当地的文风和求士风气。据《茅山志》记载,明清时期,茅山进贡、养人、作士的有230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150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