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艺术展

炒米饭2023-05-29  30

半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了“RONG·源空间艺术展”的概念性方案。半年后,临近年底之际,此展在宝龙美术馆正式落地展出,让我较完整地看到了这个展览的推进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展览实践的新趋势:不同专业人员的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创作和策划的界限不再分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作品和空间密不可分,展览本身才是完整的艺术表现。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个案,因为它同时涉及到“空间与场域”、“科技与艺术”、“景观与自然”、“本土与国际”等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些学术性话题。

一、 从空间到场域

“RONG·源空间艺术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你进入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不是一件件艺术作品,而是感受到一个个由作品与空间共同构成的场域。这是创作者利用新媒体和科技艺术等手段,把展览从视觉的欣赏推向一种全息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空间不是展览展示的一种功能性背景,它本身是语言,是构成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展览空间得到了拓展,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塑,艺术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最终,让展览本身成为整体性的艺术作品。

回顾艺术史,我们会注意到,在极少主义出现之前,艺术创作重视艺术本体的推进,所以艺术发展史基本就是形式与风格的交替史。到了极少主义,开始对空间进行改造。极少主义常常不单单是一件作品,更多是通过一组作品的陈列营造一种剧场化的空间,让观者置身于空间中来激发观众对艺术的体验,并且削减具体的内容,让内容的少来补充观者的多。而后,装置艺术的出现,则让艺术的剧场化更进了一步。今天,艺术创作与展示艺术之间已不再有泾渭分明的区别,艺术家将自己的主权领域从单件作品扩大到整个展览本身。装置艺术对空间的拓展,也让整个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沉浸式的实验。此时,美术馆从展示空间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观者不再是凝视某一幅作品,而是进入由装置构建的剧场与之互动。

事实上,人天生就有从空间中体悟情感的本能,场所的形态使人本能地感知其中的精神层面。人与环境对话和沟通的前提是人对空间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能力跟人的情感、过往的生命经验等紧密相连。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场域承载着一种观念性空间的表达,场域既可以指具体的存在,又可以指代虚无的意象,甚至人的互动行为,都是场域的存在。在这次展览中,场域不仅引发观众的现场感受,更重要的是催生观众的思考。所以,倘若你进入这个展览空间,不妨听从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建议:“你进入一个空间里面,要先沉浸10分钟,听这个空间跟你诉说,然后你跟它对话。”

二、 新科技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

应当说,科技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此次展览的作品《算力光影》和《风之翼》,借助于最新科技,用实时互动的方式,将原本肉眼无法看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联动关系,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将之显形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人与自然那种紧密的互动与依存。与此同时,科技还帮助艺术家在物理空间中建构一个个虚拟空间,当人们在进入这种混合场域时,产生一种新的体验与感受。最近,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就是促使我们要正视这种虚拟空间和虚拟世界存在的现实,以及它对我们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进一步打开了艺术未来可被应用的场景和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让艺术作品不再依凭单一的感官去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受欢迎的沉浸式艺术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开放性。无论是詹姆斯·特瑞尔“光的艺术”,还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打造的“气象奇观”,亦或是本次参展的作品《迷雾森林》、《光之融洞》,都让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并且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与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

基于此,面对沉浸式展览,任何的现场照片、图像资料、文字描述都显得十分有限和苍白。唯有亲历其间,感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沉浸,才是深入解读作品、正确打开展览的有效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沉浸式展览之所以受人欢迎,主要在于它让参观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增强观者的临场感的同时,又获得了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

客观地说,科技其实是人类进化的合作者,如果我们拥有了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自由度。但是,我们既要关注在科技支配下的人类生活世界以及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也要关于艺术的本质会不会被令人眩目的科技手段所掩盖或吞噬?科技之于艺术会不会本末倒置?科技手段辅助艺术实践,科技会不会就此被工具化?这是这个展览引申出来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

三、 数字时代的景观与自然

早在1967年,法国当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居伊·德波就批判性地提出了《景观社会》这样一种现象。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不由自主地身处在一个“数字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媒介,使得图像与景观的构建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捷。我们随时都可以在微信上发一条动态,或在抖音上发一条短视频。就这样,我们人人都成了景观的建造者和发布者。这些静态或动态的图像构成了我们今日的生活景观,促使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即由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逐渐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转变。

眼下图像化和景观化已经是一种全球化趋势。注重表象,不注重真实,或者以表象代替真实,对于展览的阅读和理解趋向于“表象化”和“浅薄化”,而忽略了展览真正的内涵。参观展览已经简化为拍照和打卡,发朋友圈炫耀一下。而事实上,这个展览非常重要的学术立足点是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尊重自然、生态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融。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观众不仅要关注展览的表象,更要关注展览真实的内涵,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真意。

社会的景观化越来越让人类感受到自我的强大,强大到似乎无所不能。然后,新冠疫情的发生提示着:即便我们再怎么强大,甚至成了食物链、生态链的顶端,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依然是地球这个生态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除了是社会人之外,我们还是一个自然人。想起巴西著名的生态学家何塞·卢岑贝格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自然不可改良》,就是倡导要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任何人为的改造和改良,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从10年前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如今倡导“生物多样性”,反映了我们国家在面对自然和生态方面,认知水平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四、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从观念、潮流到艺术语言形态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引入和全方位的借鉴。因此,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忽略了对自身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我们要重视对中国当代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建构,这个展览是一种很好的回应。具体来说就是,这个展览是立足于对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思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究其源头就是老庄所谓的“道法自然”,而它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众所周知,当代艺术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反思、警醒和批判。这个展览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也有对理想的追寻,还有对人与自然这些永恒命题的思考。这些价值和理念,值得大力推崇和宏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无论从展览的形式、艺术的语言、媒介的多样性、还是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目前艺术展览发展的新方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展览非常注重艺术和科技,媒介和语言的融合,探索当代艺术在创作方法与语言表达方面一种新的可能性。我们知道,在眼下国际化的语境中,作为当代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要考虑到你的语言、语法、媒介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展览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者:傅军(策展人、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李婷

新媒体绘画与古代绘画方式的差异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当代绘画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早期的先锋性,革命性已被世俗的生存所演变。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写字,写象形文字,它既是字也是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本文将会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

现代绘画中的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新的工业时代发展,更多的科技发展,都成为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媒体艺术是多媒体艺术,很多元素融合产生的一种艺术,三个表现: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思想。在李旭的《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中提到过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技法,同时也对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孙海新的《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中提到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更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为契合,大大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艺术的受众群体,给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在王嘉馨的《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讲到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媒介形式飞速发展,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也逐步脱离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实现了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全媒体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逐步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并成为承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已经从实物转变为可以在虚拟空间传播的图片和视频。

中国传统绘画是基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谭通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中说过自宋朝开始,我国绘画艺术理论与表现技巧逐渐成熟,进入繁荣时期。绘画主流风格从客观事物再现逐渐转向主观意识表现,艺术审美意趣及标准有所改变。任安静在《略论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到过中国画家用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风格多样、语言形式丰富。经过历史的积淀,中国传统绘画汲取了外来文化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貌。探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可以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巨建伟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说过,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主观性表现的艺术特点,主观性表现就离不开对造型的高度归纳和提炼,或是对细节进行强调和夸张。这种表现性决定了中国画特有的图像感。我认为新媒体绘画方式更便捷一些,更能够让我们接受,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们生活节奏的极具加快,与电子产品相结合的绘画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绘画效率。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陈曦在《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中说过,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人们以新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运用于艺术实践中,由此诞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数字图像艺术,在20世纪前期应运而生,1970年后微型电脑开始普及,操作也越渐简便,数字绘画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的自主创作,数字绘画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本文将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人文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数字绘画艺术的文化转向,即其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转变,绘画创作观的转向。程之希在《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提过,新媒体艺术及其特点从矿石染料、蛋彩画的出现到扬·凡艾克发明并开始运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从现代化学颜料的发明到绘画材料的界限被打破,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新的艺术媒介产生并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爆发,个人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艺术家们也开始发现这些新技术的艺术价值。于是,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吕华斌在《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讲过,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和替代,扩大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艺术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而是开始面临着双重身份,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传播阶段过渡。与此同时,新的媒体数字化和虚拟化方法使传统绘画艺术开始实施并具备着无限扩展的通信空间,降低了媒体信息传播和发布的平台与标准,并建立了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通信系统,切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世界化发展。

新媒体绘画方式具有随机性,可无限扩张,可无限放大不失真的特点,比如Bill Viola的作品,很多年来,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的过程,放大给观者看。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展示过程,Viola的作品都是基于数码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

 

这幅图是一个著名的Time Based Media的作品,来自于Bill Viola 1996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 Crossing”,现收于古根汉美术馆。这个作品的描述是“Two-channel color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four channels of sound10 min., 57 sec.” 可以看出,视频,音效,动画播放的长度,屏幕/投影的大小,都是这个作品的创作元素。李梦梦在《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中说过,我不知道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视像装置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的确,他将生活过成了艺术,又于艺术中参悟生活,并在对神秘主义艺术的迷恋中踽踽独行。比尔·维奥拉,美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影像为主,是国际上公认的视觉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宋玉青在《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提过,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扩展与变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它的主体是用摄影来带给人们视觉感受,在于通过摄影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些观念,摆脱没有意味纠缠探索的过程,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的地位,也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作为当今时代最为推崇的影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自20世纪末就开始以流动的影像为载体来创作,探索生命意识的感知现象,也表达对生命、时间、世界的思考,将艺术回归到本质。林梓也在《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提到,在摄像技术发明以来,这个疑问成为图像制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迷思。对于很多在二战后崛起的图像理论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摄影和影像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天的界线,因为两者都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机械装置从现实中攫取一部分景观来构成图像的。相机的快门正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基本工具。新媒体绘画方式目前在自发的阶段,发展得很快,早已经有了一套有别于架上艺术的特性。

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是光与空间运动(Lightand Space Movement)的先驱艺术家,他把光作为唯一的操作媒介,制造出无数的视觉空间。在进入到特瑞尔“光的空间”的时候,给与了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日常所感的距离、颜色、大小都会产生奇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感觉失去了平衡,产生一种眩晕感。

 

肖庆在《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说过,新媒体艺术空间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和独辟的灵境。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媒体艺术空间,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遵循科学理论的原则,集中体现了技术与人的感知觉和行为方式的契合。新媒体艺术空间所具有的交互、沉浸、多感知性的艺术审美特质,扩充了人们观念中对空间意识的理解,影响到艺术的审美范畴,并正在对观众的艺术体验产生重要影响。陈齐悦在《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提到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媒体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一项重要的产业。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成为了新媒体行业的一项研究内容。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有关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方面的一些问题。张璇在《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讲过,当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媒体运用的多元化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普及,新媒体技术也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文章探索了当代技术的发展如何对新媒体艺术产生影响,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艺术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介应用,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单从新媒体艺术的的视觉角度来看,通过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视觉表达上往往更加丰富,给与观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中国最早的绘画与绘画材料和载体的变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古今的绘画方式有很多种,相比较传统的绘画方式,新媒体绘画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精确。本文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如今我们能够凭借科技的力量采用新媒体的绘画方式探索自己与之相适的表达方式,潜心构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2.(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5.(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6.(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7.(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8.(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9.(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10.(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11.(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12.(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13.(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14.(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15.(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1143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