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瘦肉丸

温州瘦肉丸,第1张

      来学校已多日,晚上吃饭经常觉得太饱,吃面又不甚喜欢,偶然看见的瘦肉丸,此后,瘦肉丸就经常成了我的晚餐,每每走到后街、北苑就会忍不住搜寻,每家店都尝试过一遍,发现不是油的味道太重,便是辣味儿太多,愈发的食不知味。

      记得吃过最好吃的瘦肉丸,是在浙江义乌,店只是一个小摊儿,红底白字的印着“正宗温州瘦肉丸”,不甚记得摊位的老板了,大约是一对温州夫妻吧,丈夫话并不多,妻子很和善。每次到小摊儿面前,是刚工作完回家的傍晚,后来就是经常来吃了,可是夫妻俩也是不记得我的模样,他们对每一个客人都附之微笑,兴许是生意太好了,每次我都这么对自己这么说,转念又想,鲁迅是在鲁镇吃了很多年的酒才混得眼熟的,我这几碗瘦肉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心里宽慰了许多,也渐渐不想了。

        夫妻二人做瘦肉丸也是十分有趣的,丈夫每次把用银白色的板从桶中刮出一些来,我曾经细细的看过那面团,和我在一般的店见得不一样,那面团是淡淡的粉,夹杂着小小肉粒,那肉剁得很碎,一粒一粒散落着,分布的十分均匀,像什么呢,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我想今天用来形容这个也不为过吧,想来他老人家也不会责怪我。

        原来瘦肉丸是真的有肉的,之前在故乡吃瘦肉丸时,好奇问过身边的人,瘦肉丸里边儿真的有肉吗,他们告诉我只是红薯粉而已,连家乡瘦肉丸店的老板也是这么告诉的,我后来不再问了,也是深信不疑。有一回大概是我的眼神太热忱了,“这里面是肉”,老板头也没抬便告诉我了,我有些羞赧的低头,“吓到你了吧,真的是不好意思,因为总会有人盯着他削下去的面团”老板娘和善的对我说,“他耐不住性子,总要说”。

      老板手一下一下的往下削着,丸子也一个一个的往下,在锅里浮着,盖上锅盖,这时候,老板娘就往碗里放一小把虾米,两勺盐,三片紫菜,一点点葱花,一滴香油,从壶里倒进热水,葱和油一下就飘了上来,熟悉的味道冲出来。我记得我第一次吃的时候,还很大胆的让老板娘给我放辣椒,老板娘笑着告诉我,正宗的温州瘦肉丸是不放辣椒的,看我吃惯了的模样,又说,因为很多温州瘦肉丸已经入它乡随它俗了,后来,我还是有看到很多人让加辣椒的,老板娘也还是微笑着说一样的话,低头放着紫菜。

        大概就是两分钟吧,用瘦肉丸就已经好了,捞上时,还是淡淡的粉色,可是肉粒已变大了些,外面裹着白色的小面团,有一种眼睛能够看得见的滑;丸子一个和一个等大,拥挤着进了碗里,紫菜包裹着,老板娘会让我去后边的凳子坐,给我端过来。太阳刚好已经下山,地上的热气升腾上来,人也开始熙熙攘攘起来了,这时吃是最好的了。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家店的时候,疑惑为什么招牌要带着“正宗”两个字了,现在想来,也就明白了。

瘦肉丸是福鼎的小吃。瘦肉丸原是诞生在福鼎,几十年前就传入温州苍南,二十年前才开始漫延自温州全境。上世纪97年、98年左右自温州传入临近的丽水等地,接着开始风靡。

温州瘦肉丸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名点,属于浙菜系。

温州街头的美味小吃瘦肉丸(丽水地区也有这种很传统),由原产地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传入,原名福鼎肉片,也称瘦肉羹,细长的肉羹划入滚烫的水中,立即浮上来,洁白而略微红,味道鲜美,很有嚼劲,汤汁澄清美味,略带酸辣味。放入紫菜、榨菜丝、虾皮、葱花、香菜粒,鲜香俱全、美味可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095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