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眷村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意思呢,住的都是军人家属吗

龙大谷2023-05-28  23

台湾的眷村 是当年 国民党为了照顾来台的军队

特地 规划出一块地 让他们居住

後来久了 传宗接代 一个一个下去 就住满了 军人眷属

当时 由於 台湾和大陆政治 军事都很紧张

台湾地区 实施戒严令 所以他们都不可以和大陆联络

後来 随著 蒋中正的去世 慢慢的 已经开放

现在 台湾已经解严了

不仅 他们可以和大陆家属联络也可以自由进出大陆

四月,懒先生到台北游学。我想着我们可能整个四月都要分开,便决定趁着小长假去陪读。然而,说是陪读,其实只想在他游学之前,能够凑个时间,两人可以在附近转转。

对我来说,台北熟悉得像家,只是莫名有些哀伤。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如同第一眼见到她时那样,坚定地认为在她的内里藏着一个隐性的人文根基。如果要追逐快节奏的摩登生活,那么台北显然不是一个对的选择。她的街道窄小古早,却充满了许多尚未被现代化进程而抹杀掉的风情。和当地人聊天,语速和腔调都会不知不觉被带过去。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四月初的台北,气温已经飙到了30度。阳明山的海芋迎来了花季。

我最初听到海芋这个美好的名字,是在《第36个故事》。桂纶镁用一车的海芋支付了撞车的赔款,由此开始了物物交换。于是,就像某一次来台北,一定要去朵儿咖啡店那样,阳明山成了我这次的念想。

阳明山的海芋花季大约从3月底开始,我们到的真是时候。海芋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凉又多水之地,分旱海芋和湿海芋。阳明山的竹子湖常年阴雨多雾,是海芋生长的好地方。当我们坐小8线抵达竹子湖站,沿着人流往山坳里走,很快就看到了白色的海芋在一簇簇青绿色的山谷中静静开放。

海芋花季是台北人的一大盛事,当我们到达多雨的竹子湖时,竟然破天荒有了太阳。这里有免费的海芋步道,也有私人种植入园收费的海芋花园,一般100新台币可以采摘5支海芋。

不过,你知道怎么采摘海芋吗?

无论湿地还是干地,都要握住海芋花茎的低端,果断扭断,假如天气过热,海芋很快就要焉掉,所以让农家多储点水总是没错的。懒先生在游学的旅程里,有过一段自然美学设计哲学课程。我看到他穿上围裙和胶鞋,戴了口罩手套,很专业地在旱地花田挑选海芋。末了,还不忘在木舍里完成花艺手作,就很羡慕。他说,与大自然的互动,也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探索。

第一次来台湾认识了住在宜兰的钟哥和张姐,因为他们格外的友善,宜兰也成了我心里“友善”的代名词。

这次从台北出发,途径宜兰到苏澳新——在北回铁路通车之前,苏澳是台北到花莲的转运站。大家到东部,都得先在苏澳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转苏花公路到花莲。我们去的苏澳新,从名字来看,就是苏澳的新站。

宜兰车站大概是全台湾最可爱的车站了,几米绘本外观的造型,和附近《向左走,向右走》的场景复现,还有一些手工艺人制作的朴素物件,将“友善”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至此,我大概是可以说,我对台铁的探索,从2012年开始,目前只剩下纵贯线南段这一路了。

苏澳新是个和台中彰化一样小而美的镇子。在七星山脚的地下2公里处,有难得一见的冷泉。这是只有亲眼所见才会觉得神奇的“从地底冒出的纯正碳酸氢盐水”,它们会像打开的雪碧那样,扑面而来充盈着二氧化碳那样的气泡,赖在皮肤上。冷泉的温度是22度,所以皮肤的触感是又冷又刺又麻,然后突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就感觉很烫。

尽管室外的温度已经逼近30度,然而要把整个身体泡进冷泉,还是需要勇气的。我没这个勇气,就只是泡了脚。

我们是打车去南方澳渔港的。这是台湾东部最大的陆连岛,与苏澳港相通。路上堵车的时光,依稀可见苏澳犹存的过往风华。司机跟我们聊起了南方澳和保钓的故事,抬头还可以看见旧的苏花公路。

这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刻——祭拜妈祖的花车正巡游归来,这里有台湾最大的纯金打造的金玉妈祖,她让整个苏澳人都相信,上天为了接续苏澳的繁荣,特地赏给南方澳的礼物。渔港里讨价还价的人声鼎沸,从午后延续到黄昏。出海返还的渔船尚未停稳,穿着塑胶套鞋和工作服的船主就将一桶桶战利品展示给围在岸上的客人。卖鱼丸的小妹手脚飞快,拿着汤匙搅动,嘴里念叨着“沙西米呀”,葱油饼的香味从一边飘向另一边。买上一份新鲜的三文鱼金枪鱼刺身,一大盒才150新台币,再叫了一份花生芋圆绵绵冰,坐在渔港前看人来人往,真的不要太惬意。

暖暖站是《暖暖》的取景地,但不是每一趟台铁都会在暖暖站停靠。

2012年来到台湾,在去瑞芳的途中惊喜地看到暖暖站,心里就想像MV里那样,可以坐在站台上晃荡一下。这一次,有幸坐到一趟往返于台北和瑞芳之间的区间车,停靠暖暖站,着实是弥补了2012年未完成的遗憾。

暖暖站很小,也没有常驻的站长,甚至进站出站购买车票都是用悠游卡自助搞定。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欢。跟其它支线火车的月台相比,暖暖站还是更孤单安静。一个月台,一座天桥,一个告示牌,和一段横穿而过的铁轨,便是暖暖车站的全部。沿着不长的月台走到尽头,长凳还在,但站牌早就不是MV里的模样了。

再次坐上台铁,到瑞芳转深奥线,大叔推荐的八斗子潮境公园,几乎没有游客团。不得不提的瑞芳,几乎成为北海岸、东北角海岸旅游的中转点,当初来这里只是为了去九份。而我们即将前往的八斗子车站,比邻滨海公路,因为能亲近山林又能远眺海景,与同样靠山面海的台东多良车站相似,所以被戏称为“北多良”。只是,八斗子车站依然在运营,只要看好时刻表,就能搭乘火车抵达北太平洋的天堂。沿路的一整段铁路与海岸并行,忍不住就想着下车看海,这可是最美海岸的支线火车哟~

一下火车就看到了整片大海,跟懒先生调侃说五渔村也不过如此啊。

八斗子位于基隆市的和平岛东侧,三面环海,一面靠着基隆山,也是基隆有名的渔村。日据时代,日本人填土造路,将岛与基隆山连接起来,早就了八斗子湾。

台湾的北边,海水蓝得沁心,海浪在礁石上拍打,修饰出极其好看的纹理。我爬得很辛苦才坐到高处的礁石上想心事,两条腿在半空中晃悠,说实话是有点心慌的。然而海风吹来,竟然很容易就参悟了佛法,看淡了一切由执念而起的焦虑。

蓝色是我喜欢的颜色,尽管人们总用blue来形容忧郁,但蓝色真的是有让人忘记烦恼的魔力。这是最疗愈的自然风光,如此美好的体验,只要来过就很难忘。

去四四南村的那天,云层有点低,天阴着。

很难想象四四南村与繁华的信义商圈只隔了一条马路,在眷村还保留着的旧屋前,一个竖着的框,正好把101大厦圈进了取景器,构成了新与旧、融合与孤立的世界。1948年底,青岛的联勤四十四兵工厂的员工及眷户门搭乘着太康轮渡,渡海来到基隆港,后来迁往台北市。这个位置本来是日据时代的日军陆军库房,后来就成为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因为他们聚在四十四兵工厂南面,所以就叫做四四南村。

这是台北的第一个眷村,和我在澎湖看到的眷村像又不像——这里更为局促狭小,为了生活需要四处乱盖违建,也是与闽南语世界完全不同的村子。

我在台北探索得太多太久了,从第一次来到现在,这座温暖的城市给了我太多惊喜。我看过破旧的街道,穿过卖槟榔的小店,也熟悉慵懒又恬静的生活。就像大叔一直说的,本地人的一大特点是倦怠。这确实不容易让人勤奋,但慵懒和享受当下,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啊。

台北的有趣在于,这些破旧的建筑总是那么相得益彰。台北不大,是一座完全可以用双脚来丈量的城市,有闽南式的老旧城区,小清新文艺气十足的巷子,各种特色十足的宫庙庙会,以及创意园区里前卫的展览,上山泡茶,海边冲浪,任何场景、玩法的变化和反差都如此之大,让人欲罢不能。

我妈妈特别不理解我对台北的执念——但这就像在朵儿咖啡馆,你无法用现金价值去衡量物物交换的原则,用理智交换感性,用故事交换感情,用梦想交换现实,这一切的标准,只是我们彼此之间认同的“心理价值”。所以,每次来台北,就像回到另一个家,文艺的淡水,破旧的西门町,安静的北投,总是吸引了我一次又一次。

对我来说,这是关于台北的第36个故事,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轮廓,我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感受这座温暖城市的包容和接纳。如师者方文山,在这个时代,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用一句歌词来结束这篇打卡文,在台北,“ 我所有的何妨,何必,何其荣幸。 ” ——献给2012-2019之间逝去的时光,以及我爱的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1060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