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商到福建投资的动因
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目前台湾茶园面积2.3万hm2,其中乌龙茶园面积占45%,即1万hm2;台湾年产茶叶2.3万t,其中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万t。台湾乌龙茶对台湾经济发展曾作过巨大贡献,但自7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很快,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茶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地皮昂贵,劳力紧缺,使茶叶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茶园面积缩小,产量逐年下降,但茶叶消费和茶艺不断发展。1990年后,台湾茶叶生产已无法满足岛内市场,1997年台湾年消费茶叶金额达6.39亿美元,需对外大量购买茶叶。面对如此巨大的岛内茶叶市场,许多企业把目光对准大陆,尤其是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省。福建与台湾同属乌龙茶文化范围,其乌龙茶品种和制作工艺一脉相传,所处纬度、气候地形及自然条件相当接近。台湾人口中大多为福建人,两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上更有许多相同之处。故九十年代后,来福建投资发展茶叶的台商日益增多。
2 台商投资茶叶的方式及经营特点
台资企业在福建投资茶叶约有20多家,基本分布在闽南与福州,福州现仅2家,即天福茶叶有限公司和雪峰文武农场。其余主要在闽南,如厦门、漳州、安溪、平和、诏安及同安等,因为许多台商祖籍在闽南,回祖地投资兴业有客观条件的优势,亦有感情因素。其中以安溪居多,现有三和、郁泉、尚德、隆兴等17家,投资总额851万元,尤其是安溪县的大坪乡,生态条件优越,又是许多台胞的祖籍地,已创办了郁泉茶业有限公司和富园茶叶有限公司等5-6家台资茶业企业。
表1 在闽主要台资茶叶企业简况
企 业 名 称 地 点 产 品
天福茶叶有限公司 福 州 乌龙茶、绿茶、红茶、茉莉花茶、药茶
雪峰文武农场 福 州 乌龙茶
厦门舟和食品有限公司 厦 门 “洪大妈”乌龙茶饮料
涌泉实业有限公司 厦 门 乌龙茶
见亿实业有限公司 厦 门 乌龙茶
义芳食品有限公司 东山县 “道地”绿茶饮料
郁泉茶叶有限公司 安溪县 蒸青绿茶
三和茶业有限公司 安溪县 蒸青绿茶
富园茶叶有限公司 安溪县 “金壶春”系列产品
盛原茶叶有限公司 平和县 乌龙茶及其加工机械
德化县园艺场 德化县 乌龙茶
山富茶业有限公司 沙 县 乌龙茶
清苑茶艺有限公司 漳 州 乌龙茶、茶具
目前台商在福建投资的方式主要有3种(表1)。①种植与加工,这是台商投资重点,约80%厂家投资台式乌龙茶与蒸青绿茶的生产,如安溪的郁泉茶业有限公司,系由中、日、台三方合资,计划在安溪大坪发展200hm2左右茶园,用于生产蒸青茶,现引进20多万株日本薮北品种,近几年效益较好。厦门涌泉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乌龙茶的精制与拼配,产品出口日本直接用于制作茶水饮料,现颇具规模。②茶叶深加工与系列产品开发。茶叶深加工主要是制作茶水和速溶茶,如厦门舟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洪大妈乌龙茶,东山县的义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道地绿茶,其产品主销日本和台湾。系列产品开发有富园茶叶有限公司开发的金壶春系列产品,有一定市场,效益不错。③观光茶园,即利用山区海拔高,夏天气候凉爽及靠近厦门的地理优势,创办集观光、疗养与避暑于一体的观光茶园。
台商在福建投资茶叶的经营方式,主要有4类。第一类为自产自销型,如福州闽候的雪峰文武农场,利用130多hm2的高山茶园,实行有机栽培,即施用黄豆粉,并用谷壳及其他绿肥覆盖,不施农药和化肥,生产无污染的雪峰高山茶为纯台式乌龙茶,并在福州、上海、厦门及福清等地开设8家雪峰高山茶专营店,效益较好,但产品单一。
第二类为自产兼收购型。如天福茶叶有限公司,实行基地生产与外来茶叶收购拼配相结合策略,树立品牌,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厦门等地开设约130余家连锁店。
第三类为纯收购型,即以外购茶叶为原料进行初制、精制甚至深加工。如三和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蒸青绿茶,见亿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台式乌龙茶。
第四类为加工与茶叶机械经营结合型,如平和盛源茶叶有限公司除生产台式乌龙茶外,还生产经营以台式乌龙茶机械。
台商在大陆投资开发茶叶的经济效益与其原有从业基础及管理水平有关。原本就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如天福茶叶有限公司,策略得当,经营得法,创自己品牌,效益较好。一些不曾从事茶叶的台商,到福建投身茶业行列后,善于学习、精于管理,形成特色,亦出成效。如雪峰农场坚持生产高山无污染茶,开设专卖店,产品畅销。而有一些台商对茶业相当陌生,投资后盲目委托管理,终因管理不善,定位不合理或产品质量不过关而造成产品积压,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3 台商投资茶叶促进闽台茶叶经济的发展
显然,台商在福建投资茶叶对带动福建茶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它促进了制茶机械的改进。大陆虽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但由于大陆茶农经济效益低,茶叶加工的厂房、机械设备简陋,而台湾茶农经济效益高,对茶厂机械设备的更新和发展舍得投资,刺激了先进制茶机械的研制,加之台湾工业发达,促成了台湾制茶机械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引进台式制茶机械后,通过仿制和推广,促进了大陆乌龙茶机械的改进,特别是杀青和包揉设备。
其次促进了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改革。70年代后,台湾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准提高,饮茶向高品位发展,十分注重乌龙茶内质香气和外形,从而促进了台湾乌龙茶制茶工艺水平的提高。由于受台资茶叶企业及消费者的影响,大陆乌龙茶制作工艺也朝着香气清高、外形紧结、减少粉末的方向发展,提高了乌龙茶品质。
第三,促进了茶叶销售。台湾乌龙茶每年维持1000多t出口量,内销1.4万t乌龙茶,台湾本岛茶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如此大规模的茶叶市场,势必要从大陆进口茶叶。台湾茶叶出口,也可采用“台湾接单,福建提货”方式。另外,许多在福建办厂的台商,在全国开设茶叶连锁专卖店,对开发大陆乌龙茶市场,促进消费也起重要作用。
第四,茶叶经营观念的改变。台资到大陆后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特别是经营的连锁化与产品的多样化。台资企业到福建办厂后,大多到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多种产品,如天福的人参乌龙茶、绿茶营养麦片、金萱茶、翠玉茶等等都较有特色,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如天福的人参乌龙茶300g卖价750元。连锁店的经营者也颇费心思,精心安排。在店面的装璜、摆设、产品的包装设计、服务员的言行举止上都力求完美,表现较高水平的商业文化,并时时利用光、音、色、味、动感等吸引顾客,还有设立品茗桌,免费奉茶、试饮等等均给大陆茶叶经营带来新思维。除经营茶叶外,台商还发展与茶相关的产业,如选择风景优美的地点开辟茶园,集茶叶生产经营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让游客既可欣赏茶山风光,又可享品茗之乐。这也为茶叶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此外,一些优良品种如金萱、翠玉、薮北的引进等等。可见,吸引台资开发茶叶,对闽台茶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也应看到台商投资茶叶规模还不大,多为小型企业;产品也较单一,多为传统茶叶,深加工产品甚少;投资地点较狭窄,主要集中于闽南,而闽北、闽东极少。因此,我省应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鼓励台资企业到福建闽北和闽东投资办厂,扩大闽台茶业经贸往来与合作领域,为我国茶叶发展做出贡献。
是在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花萼楼拍的(花萼楼是客家围龙屋中的一种),拍了一个MV《长途伴侣》和一个2009道地绿茶广告,那时正是刘德华广州演唱会前一陈子,我家在梅州本地,知道他来梅州,作为刘德华的忠实歌迷,听了他十几年的歌了,心情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