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景区,被称为“北方的香格里拉”,景点各具特色

山西一景区,被称为“北方的香格里拉”,景点各具特色,第1张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想世界丰富多彩,为何不趁自己还有活力的时候出去走走,看看属于世间繁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旅行就是最好的方式,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属于各地的民俗风情,看到各地的美景,很好地放松身心。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山西的景点,它被称为是“北方的香格里拉”,跟随我一起来看一看它的风采。

它就是芦芽山风景区,是一个自然风景区,是集地质、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和文化为一体的,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且还可以体验当地的风情文化。位于忻州市,是国家4A级景区,在这里以山脉主峰为中心,荟萃了山、石、林、草、洞等十大系列的 旅游 产品,景观十分丰富。

首先是芦芽山,这里的峰峦重叠,有大大小小的200多座山峰,还有很多的瀑布,生态环境优良,空气也很新鲜。这里有很多的药材,有很多的医学工作者会来这里研究,尤其是中医药学者,有时候还会有医学专业的学生集体来这里欣赏这些药材,但是他们都很有素质,不会因此而采摘。

这里的海拔是2736米,山内的形势特别惊险奇峻。这里的植被有很多,多种多样,覆盖了整座山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包括很多的高等植物。还有很多的动物,这里是它们的栖息地,有时候你还可以看到很多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生态体系完整,对于专家的研究工作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里有一座太子殿,仅仅位于10平方米的石坪上,很高,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是用石基石壁建造的,一眼看过去你会发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沧桑十足。但是上面牌匾上的字体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工整雄劲,让人不禁想到它独自屹立在这山顶,不仅有是地位的象征,也是与世间分隔开,不沾染世俗的一种表现。

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是因为它的美景,首先是马仑草原,坐落于山顶,它可以媲美内蒙大草原,甚至这里的牧草比它高三五倍,而且草的颜色鲜嫩翠绿,打眼一看还有些许的晃眼。在这里还有很多的鲜花,应季的时候盛开得特别美,与草甸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生机。当地政府看好这里的发展形势,投资10万元购买了蒙古包点缀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蒙古”,旺季的时候游人如织,有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打卡。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晋祠园林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双塔寺

双塔寺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童子寺燃灯塔: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中北大学 ·崛围山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清真古寺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汾河公园 ·太山寺 ·迎泽公园 ·太原动物园 ·山西中医学院 ·太原柳巷商业步行街 ·龙山石窟 ·天龙山景区 ·纯阳宫 ·迎泽公园海底世界 ·傅山碑林 ·晋祠公园 ·漫山阁 ·崇善寺 ·晋祠 ·太原儿童公园 ·崛帏山风景区 ·城市人工森林公园 ·晋窦大夫祠 ·镇海寺 ·中国煤炭博物馆 ·晋阳湖 ·天龙山石窟 ·佛母洞 ·金刚堰 ·山西省博物馆 ·三国演义城 ·豫让桥 ·永柞寺 ·显通寺 ·双塔寺 ·马道坡 ·傅山书法碑林公园 ·多福寺 ·大悲殿 ·鱼沼飞梁 ·献殿 ·圣母殿 ·天地坛正街 ·奉圣祠 ·黛螺顶 ·碧山寺 ·童子寺燃灯塔 ·马村墓室 ·开化寺连理塔 ·岩山寺 ·广昌府前街 ·《晋祠铭》碑 ·莺莺塔 ·贯中文化城 ·太原古清真 ·金人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973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