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产品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温州人:特色确实很重要,但是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需求。最简单的商机就是从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出发,寻找他们需要并且喜欢的东西,努力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
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经商的一条原则。但是,同样地,产品也要适合市场的需求,这也是经商的一条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特色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些消费者固有的习惯和偏好,如果商家能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努力迎合他们的需求,并对此作为一定的变化,那么,你立即就会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温州市驻京办主任林俊说:“温州人的适应能力是超出常人的。”
在商业社会中,精明的温州人已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习惯。他们善于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他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举。
一个温州人到北京卖馄饨,但是他却发现北京人更喜欢吃油条,于是馄饨摊很快就变成了油条摊。
温州有一家电器厂主要生产电烤箱,这种电烤箱是为烤制温州特产烤鹅而设计的。
当产品推销到上海的时候,厂家发现上海人不爱吃烤鹅,而喜欢吃烤鸡。于是,厂家马上推出了上海人喜欢吃的大烤鸡,当然大烤鸡一下子就赢得了上海人的欢迎。
同时,厂家对专门烤鹅的电烤箱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专门用来烤鸡的电烤箱,结果,电烤箱的销量也不断攀升。
后来,当产品推销到其他地区的时候,厂家主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烤鸭子、烤兔子、烤牛肉……他们紧紧地抓住了当地市场的需求,他们甚至在新疆推出了烤羊肉。因此,电烤箱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如是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还有一个温州人到上海浦东开了一家上海市圣火实业公司,他们发现上海人生活很节俭,于是,利用上海人的性格特点公司门口就张贴了这样一张告示:“凡在本公司购买的装饰建材,用剩下的可以原价退还。”
结果,由于能够退回剩下的建材精明的上海人纷纷到这位温州人的店里来购买装饰建材,温州人也就坐收利润。有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上海人精明,还是温州人精明?
确实,精明的温州人深谙这个道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市场就会主动来找你,财富自然也会主动滚入你的腰包。
温州人语录: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
——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这位温州商人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
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在自己是失败,在别人是笑话。最终,七八元钱一双的“礼拜鞋”满足了鞋商的要求。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不知晓,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