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的美学

摄影艺术的美学,第1张

摄影艺术的美学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高的要求,摄影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活动,而是逐渐成为一门具有创造性与艺术性的美学艺术。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摄影中的美学。

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通过摄影艺术表达或者宣泄内心的情感和认知,并且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利用美学原理去发现和创造摄影美,对摄影意识的美学视角有着其独特的诠释。

   一、摄影中美学视角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视角指的是人眼在观察某样物体时大概情况。摄影中的视角则是指镜头视野大小所形成的角度,镜头视野的大小是由镜头焦距长短和像素大小来决定的,它与人的视角存着这本质上的差别。摄影艺术价值的创造离不开美学的特性,也就是说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实际上指的是摄影师借助摄影器材,以日常生活的积累以及自身美学的基本素养为基础,从美学领域去发现和创造摄影美的活动。

二、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

摄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具有传统的美学特性,但是又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的美学特征,相对而言,摄影艺术还包含有视觉造型艺术的美学范畴。

(一)摄影技术具有纪实性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摄影艺术纪实性就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属于纪实性范畴。很多人认为纪实性的摄影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具象反映,并没有任何的美学价值可言,认为美学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但事实上,美是一种可视的具体的形象,摄影师对现实生活的记录是通过将自身的美学素养以及艺术审美情感融入到摄影作品当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2007年的普利策特写摄影获得者雷内・拜尔,拍摄记录了一组单身母亲同被饱受病魔折磨的儿子的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单身母亲帮助儿子抗击病魔的点点滴滴,每一张照片都让人心生怜爱和感动,感动母爱的伟大,怜惜幼小生命的逝去,让每一位欣赏者都在心灵上得到启迪,这也正是纪实性摄影作品的美学艺术价值所在。

(二)摄影技术具有图像性

摄影艺术具有纪实性,而这种纪实性是通过以摄影图像方式表达的,图像纪实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这种视觉语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摄影艺术的图像性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除了摄影师借助现代化的摄影设备和完美的构图,以及新颖的创作视角之外,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力会使得摄影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三、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的体现

(一)摄影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属于古典美学的范畴。摄影作品的意境美是通过摄影作品的画面感以及其背后的内涵来打懂欣赏者的,从而使欣赏者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联想和想象,来产生心理上的情感共鸣。不同的摄影作品有着不同意境,更多的是摄影者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摄影作品的意境可以是风光景物、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实。例如纪实性的摄影作品《翻越柏林墙》记录的是在柏林墙拆除以前,一些东德年轻人翻越柏林墙逃生的情景。作品通过对几个东德年轻人表情、动作以及柏林墙上标语等的记录,描述了年轻人冒险翻越与对幸福的期盼的意境。

(二)摄影作品的内容美

摄影作品的内涵是摄影作者内心情感和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美学视角和艺术欣赏魅力等都是作者美学以及文化素养的体现。摄影作品的表现内容离不开构图、形式、光线、色调等基本元素的运用,摄影师通过其独特的的美学视角,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具有丰富内容的摄影作品能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并且能使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很多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的摄影作品,作者往往通过构图和光线、色彩上的运用,传达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且通过对光线巧妙的运用,来烘托一种神秘的氛围,从而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向往。

(三)摄影作品的形式美

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是将自由的形式与其所构成的形式方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摄影作品中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而往往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来传达其想要表现的内容,摄影师通过线条、光线、色彩等的摄影语言形式的表达,来反应其内心的情感,其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以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来对客观事物在镜头中的情感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摄影师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摄影师的美学素养和生活的积累。

(四)摄影作品的造型美

摄影作品的艺术造型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在空间、形式上的造型关系在整体上的表达。光与影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摄影作品的光影技术通俗的来将就是光线在摄影作品中所形成的的特殊的艺术效果,并相结合的客观事物所形成的整体上的造型美。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想要追求光线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摄影作品,不需要掌握一定的光影及透视变化的原理。而且摄影作品的曝光时间是摄影是所极力追求的视角。通过用极高的快门速度来对瞬间变化着的事物进行拍摄记录,这种事物的瞬间变化稍纵即逝,是我们人眼很难观察到的。最经典的作品就是哈罗德・艾杰特博士捕捉到的苹果被子弹穿透的瞬间,带给人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

   四、结语

摄影艺术源于生活,其美学艺术价值却又高于生活,其更多的是对生活中审美的艺术升华。摄影艺术借助摄影手段和技术,以其独特的美学视角来发现和创造着摄影美。一幅具有美学价值的摄影作品除了是摄影师高超的美学视角的反映,还应具备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魅力。因此,摄影师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更需要从美学的视角进行大胆实践和创新。

美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角落和缝隙。然而在摄影界,对美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有的人认为摄形中对美的迫求就是唯美主义,特别是对于表现方面,美的表理力、艺术表现力等,对这些词语更是禁忌还有的人认为,摄影就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是记实性的,不应该列入艺术范畴等等。这些观点的不同,都是缘自对摄影和美的实质属性理解的不同。

一、形式美

凡是我们通过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美的形态都是有一定的线条和形体结构组成的。直线、曲线、折线等各有不同的对应特性。直线表现刚硬,曲线则显得柔美,矩形显得庄重,圆形显得圆满,三角形显得稳定,多边形显得变化等。这些线条和形态具体到景或物上,就会带来相应的审美特征。

(利用长焦逆光拍摄山坡上的羊,太阳落山后产生的浓烈的色调,完全以天空曝光为准,放弃暗部的细节,这样勾勒出的线条更能突出表现胸劲有力的线条。)

二、影调美

影调美是摄影艺术审美学中独有的形式美的形态。所谓影调是指摄影画面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等消色成分的等级反射效果。景物受到光的照射或反光所产生出的明暗差别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影调也是摄影作品的视觉要素之一。例如,黑色给人以沉重、稳重、压抑的视觉感受。白色给人以纯洁、坦荡、明朗的视觉感受。

(冬季雪原的早晨由于色温很低,白色的雪会呈现出一种蓝色的影调,与肉眼所看到的颜色不同,衬托出一种神奇诡秘的意境。)

(白色的玉兰象征着高贵与纯洁,利用长焦大光圈的背景虚化,另外选择深色的背景来衬托玉兰的洁白与质感。)

三、色彩美

色彩是视觉感官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属于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范畴。色彩的审美表达十分明显,它给人们传达出各种情感信息。

摄影中对色彩的真是还原是一种写实的美,夸张的还原色彩可以表达一种梦幻的美。

(浓烈的色彩总能给人视觉的兴奋,大胆的突破传统的红配绿的观念,利用水中的反射波纹使得色彩更加饱和而富于变化。)

四、光线美

光影在摄影中不仅仅可以表现空间的立体感,还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均衡画面,它构成了画面的一部分元素。有了光影的存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也会增添几分美感。

五、对称美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均衡和明确。对称就是摄影作品形式美的一种。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心理上的严谨、理性或者庄重。通过这种形式美会带给人们稳定、平衡的感觉。使审美主体会感受到一种合乎规律的什么愉悦。

(利用水中的倒影形成一种对称关系,以此表现平稳宁静。)

六、均衡美

摄影的构图,尤其是风光摄影,画面中各部分的景物应有呼应和对照,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即视觉重量达到均衡。视觉重量均衡的规律是:大的碧霄的重,近的比远的重,暗的比亮的重,动的比静的重,浓的比淡的重。

(画面中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布局产生了一种动态的均衡,使画面看起来更生动。)

七、质感美

能够准确的表现出被拍摄物质的质感,是摄影的基本要求,但准确地把握各种物质质感的特性也需要积累一定的审美意识,准确地表现质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好地运用光线、角度,甚至是一些辅助工具。例如,拍摄质感光滑的物体多用倾斜于物体标下的散射光拍摄表面粗糙的物体多用与物体表面呈一定角度的侧光、侧逆光。

(利用黑色的背景布衬托出稚嫩的绒毛,当然清晰和锐利是必不可少的。质感的表现是需要细致和准确的。)

八、瞬间美

要抓住精彩的瞬间需要有好“眼力”,这需要我们培养用鲜艳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闪烁的霓虹,拥有的人群,喧嚣的叫卖,飞驰的汽车,表现着城市的活力,也可能表现着城市的冷漠,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拍摄良机。

(动感的画面总能让人振奋,摄影可以更好的表现精彩的瞬间,但要掌握不同的运动与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摄影美?》是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Henry Weston,1886-1958) 1951年写的一篇文章,也是一篇讲演提纲。该文题目说的是摄影美,不但阐发了他对摄影美学的见解,也分析了摄影的基本特征。韦斯顿主张“照相机应该用于记录生活,反映事物本身的物性和精华,不管是抛光的钢或是颤抖的肉体。“

在谈正题之前韦斯顿声明说,要想给摄影美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摄影美的判断因人而异。“关于此文对摄影美的论述,他声明说,只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所做的解释。

“为了理解这样的解释,首先必须考虑摄影的三个固有功能:

1、记录过程的快速。

2、记录比肉眼所见的更多的能力。

3、表现连续不断、无限微妙的影调层次的能力。

关于记录过程的快速 “摄影家应当锻炼自己从取景玻璃上看到最终照片的能力。学会了利用他的设备去看事物,摄影家便能消除工作的意外失误。“ “在这个阶段,裁刀是他的最大障碍,因为他过分地依赖它,把它看成了构图的机器。观察能力低下是不能用裁刀弥补的,更聪明的办法是回去重新把照片拍好。“ “接受取景框的硬性限制虽然在最初是件别扭的事,但它能给你带来长远的好处。越是长时期地使用同一尺寸的胶片,便越能发现更多的可能与变化;越是熟悉这些可能性,你的构图便越能更加准确和直觉,““当摄影家学会了在取景玻璃上构图时,记录过程的快速便成了一宗巨大的财富,因为快速的记录功能使他在感觉最强烈的瞬间进行记录,当被摄体清晰显现的时候把那个瞬间突出起来。“

关于相机比人眼看到的更多的能力

“摄影的第二个特性是相机比人眼看到的更多——它们的所见是不同的。很多人不认识这一点,总是把复制自然的能力看作是从事摄影和评价摄影的基础,认为摄影能和人眼所见一样地再现自然。而实际上要按人类视觉重现自然景物的话,画家要比摄影家能干得多。““相机能够以新的方式和新的规模扩大人类的视觉,揭示世界的真面目。为了发挥相机这种锐利的洞察力,摄影家必须培养一种严格的控制本领。他必须学会区分重要的细节和无味的枝蔓,并且让他的相机之目也这样去做,“摄影家的才能就在于不改变事物基本真实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再现他的被摄体,并且通过这样的再现让观众感到他看到的不止是事物的外表特征,而是第一次被揭示出来的事物本身。““在摄影家正确理解的引导之下,相机的洞察力能被用来创造一种更强烈的真实感——一种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超级真实性。但对摄影家来说,仅仅看到并承认这个超级真实性还是不够的。决定他的作品是否具有摄影美在于他能不能成功地把这种观念转移到他最终完成的照片上去。“

关于表现连续不断、无限微妙的影调层次的能力

“影调层次被认为是摄影专有的标志。任何真正的照片都不能完全没有它。它也是用以区别摄影与绘画不同的直接依据。当然不能因此就说影调层次越多表明照片越好。我曾经见过一些充满细微层次但却毫无趣味的照片,也见过一些相对而言只有较小部分具有影调层次但却体现了真正摄影美的照片。影调层次像技巧一样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这里就是保持和加强我们所追求的那种超级真实性的手段。“

下面是文章的最后两段

“摄影美这个词只能用在最终完成的照片上。然而,有志于此的摄影家必须记住,是他的观察创造了他的照片;曝光记录了它,冲印完成了它——而最根本的是他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作品的最终价值;在他动用技术手段记录之前,他的观察已经发现了。“

“如果他的观察能够揭示他的主题,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它,从而也分享摄影家的当时的某些体验——假定他的技术措施正好表现了他的观察——那么,他便赢得了摄影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933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