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留园”的历史?

金领冠珍护2023-05-27  28

留园(The Lingering Garden )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南洋公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留园不是清朝时期建的,而是明朝时期徐泰所建的私人园林。

留园的来历: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

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

故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刘恕喜好书法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

咸丰十年,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园为常州盛康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完工。

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

扩展资料: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

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

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园

留园主人先后有三个姓氏,最初的建造者明万历朝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第二任主人清乾隆东山人刘恕,第三任主人,晚清巨富盛宣怀之父盛康,盛宣怀之后,1927年作为遗产的留园由其第四个儿子盛恩颐(字泽丞)继承。解放初留园由国家管理,花惯了大钱的盛老四晚景患病凄惨,住在留园大门口的几间平房里潦倒而终。其儿子盛毓度靠同父异母的妹妹接济在东京建成了一座中国宫殿式的豪华大厦“留园饭店”。另一位盛氏后人盛毓凤在香港北角开出了香港的留园饭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0902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