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位于哪个省

平遥古城位于哪个省,第1张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主轴线,以街心的市楼为至高点,城隍、衙署择高处而立,一东一西,对称分布,表达了封建统治者“人神共治”的愿望。大型的宗教建筑设置在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全城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经纬交织,主次分明。

市井商铺林立,店面相连。古民居鳞次栉比,院落重重,宅院(包括商铺)建筑中轴强烈,对称严谨,从房舍的配置上体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

平遥古城旅游景点

厚重的平遥古城墙:了解古代筑城的构思、艺术及平遥古城独有的寓意文化,登上平遥古城墙,感受城墙在古代战略上的重要性,遥想当年攻守之战的场景,尤其是一些古装影视剧里展现出的攻城掠地的影像,可以对比一下。

中国最早的银行—日升昌票号:了解晋商的起源、票号经营制度以及灿烂的晋商文化,体会当时晋商用生命捍卫的诚信文化、晋商的雄才伟略。学习晋商的团结、不畏艰苦、创新进取的晋商精神。

古县衙:了解旧时的政府行政职能,官场、县太爷的生活、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古代监狱、刑具等。有幸可看到县衙的升堂表演,上下午均有,周末会有加场。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古城以市楼为中心,街道布局为“土”字形,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保留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平遥古城景点

1、协同庆票号

也叫中国钱庄博物馆,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开业期间,博物馆分庄遍布全国,达33个,重点在西北、西南。协同庆是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五进院落,每个院落功能有别,现在看到的协同庆钱庄柜房,是当年钱庄柜台的基本陈设。

2、百川通

百川通晋商家俬博物馆位于古城南大街109号,占地面积1071.2平方米,房屋72间。主院门面为五开间,中间为过厅,两边为柜房;门面楼房与前院主楼相对峙,是大院的主建筑,巍峨雄壮,富丽堂皇,屋内以名古家具、珍贵藏品等实物形态展示晋商大财东的生活场景。

3、中国镖局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尤其为研究形意拳、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值得一看。

4、文庙

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规制齐全,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

5、平遥古县衙

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地处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

平遥古城通过影视剧、小说、报纸的大力宣传,在国内外已经享有盛名,可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平遥古城的具体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01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02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3

平遥旧称“古陶”,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04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分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05

平遥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

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710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