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锅儿下缀着红布条儿,标志可谓生动形象到了极点。
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此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像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而据说,有的铺子还给慈禧通洗过水烟袋,这使得它的名字也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作者:萧汉
北京有很多古老街道,大多保留着 历史 的韵味,如今新春佳节已至,有一条古街不仅拥有 历史 的厚重感,同时融入了现代雕塑以及冬奥元素。
从北京市中心出发,半个小时车程就可以来到位于北京石景山的模式口,这里原名为”磨石口”,因为磨石质优而得名,磨石村的磨石从宋代就已开采,最早是个荒凉的地方,后来磨石口山上修建了法海寺、承恩寺、慈祥庵三座庙,庙里来了和尚,磨石口才有了人烟。当地村民建起了茶楼、酒肆方便客商,从而村中商贾云集,驼队迤逦,驼铃声声不绝,一条横贯古镇的东西朝向的龙形马道,形成了驼铃古道。
驼铃古道是京都通往塞外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具有悠久 历史 的古老街道,也是早期运输煤炭、木材等物品的重要枢纽,坐拥田义墓、法海寺等明代古迹,也因在此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而成为重要地质考古场所。
模式口作为老 历史 街区有很多看点,法海寺、庆春斋、中国第四纪冰川遗址陈列馆、老爷庙、田义墓、过街楼遗址、承恩寺、龙泉寺、永济寺等。这里也是曾经北京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驼队川流不息,远远就能听见驼铃声。
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曾写到:磨石口是个好地方,往东北可以回到西山;往南可以奔长辛店;一直出口子往西也是条出路。如今这里也有老舍先生的纪念馆,里面陈列了老舍先生的作品,还有一组骆驼祥子的雕塑。
如今的模式口集古村、古道、古庙为一体,也是北京第一个通电的村,那时候从这里进到二环内还是很遥远的,没有车,只能靠骆驼。所以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就是从这里顺手牵走了骆驼。整修后的模式口焕然一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骆驼的雕塑,街道两旁有着颜色统一的青砖灰瓦、朱漆大门、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房屋。
时至春节,一串串大红灯笼挂在道路两旁,冬奥的吉祥物迎接着八方宾客,国潮老虎和可爱小猫萌翻众人,隔几步还有鲜花点缀,夜景更是迷倒众人,这条千年老街散发着独特魅力。整条街文艺范十足,书店、咖啡馆、网红 美食 、菜店,各类风格的店面层出不穷。一面是咖啡飘香,一面是人间烟火,两者和谐共存,一点也不违和。来拍照打卡的游人很多,但大街上的车比较多,显得有些混乱,也体现了这条街的人气火爆。
模式口最值得看的还是法海寺和承恩寺,其他建筑都是仿古建筑,现代气息较浓。法海寺有“五绝”,一是四柏一孔桥,二是千年白皮松,三是明代壁画,四是龙纽大铜钟,五是曼驼罗藻井。很多人对于法海寺的壁画比较陌生,我们都知道敦煌壁画名扬中外,但是唯独缺少明代壁画;法海寺是当年的皇家寺院,大雄宝殿的壁画由明朝宫廷画师创作,运用了沥粉堆金、叠晕烘染两大绘画技巧,将壁画构成了裸眼3D效果。法海寺壁画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壁画,海内外公认的明代壁画之最,这里与圆明园、三星堆遗址等,一起名列国家第三批国宝级文物。
【景区名称】驼铃古道
【详细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
【门票价格】免费
【停车价格】2元/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