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薛壁居文殊菩萨怎么走

2023-05-25  30

从百鸟乐园走。

薛壁居也可从百鸟乐园走,但停车不方便,爬山平王线,诸葛仙山都可以。

薛壁居依山而建,屋后石壁耸立,犹如铜墙铁壁,古人在此沿石壁而建房屋供佛像,称此为“铁壁居”,由于没有挂匾明名,一切都靠口口相传。

其实我第一次知道“南华禅寺”还是因为读了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这是一个美国老头儿在中国的禅宗探访之旅,读罢,随着对“禅”的初步了解,越发想沿着比尔的轨迹到书中写到的这些“禅”的踪迹走走看看,终于,一个机会促成了我拜谒这禅宗祖庭、六祖道场“南华禅寺”。

“南华禅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南华禅寺是六祖惠能的根本道场。

“南华禅寺”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禅寺东边的“曹溪佛学院”已颇具规模,禅寺西边的“曹溪讲坛”业已建好,依次的“日光宝塔”、“拈花笑处”还在建设当中。

南华禅寺入口处的曹溪门广场。

南华禅寺的门票价格是20元。

南华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到了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一直沿袭至今。“曹溪门”是禅寺的第一道山门。

穿过第一道山门,只见到处古木参天、幽静清爽。不由得让人想起公元672年,禅宗六祖惠能和尚的感悟: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迎面椭圆形的放生池中央建有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的石亭,名曰:“五香亭”,跨越放生池的石桥将两道山门与五香亭串成一线。

宝林门是南华禅寺的第二道山门,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代及民国时期皆有重修,山门两侧的对联是“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宝林道场”。

跨过第二道山门,中轴线前是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的“天王宝殿”,现在看到的天王殿则重建于清代,殿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后面塑韦驮菩萨像,两边是四大天王塑像。

“大雄宝殿”初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虚云和尚将该殿移位重建。殿内供奉三宝佛,中间的一尊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两边分别是阿弥陀佛和消灾长寿佛,在三宝佛的屏墙后面,塑有一尊观音菩萨像,在大殿四壁之上,塑造了两尊菩萨和五百罗汉,东壁之上是骑狮的文殊菩萨,西壁之上是乘象的普贤菩萨,五百罗汉更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站在大雄宝殿之上回望殿前的参天古木。

在大雄宝殿后墙边摆放的佛事仪仗。

站在法堂回望雄伟的大雄宝殿。

元代的铁铸“千僧锅”。

沿着中轴线继续拾阶而上就是“藏经阁”了,这里又被称作“法堂”。

“藏经阁”的原名叫做“御经阁”,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而现在看到的“藏经阁”则建成于康熙十一年。

法堂之后是“灵照塔”,这里也是南华禅寺最古、最高的建筑。灵照塔始建于唐先天年间(公元712-713年),后多次毁于兵火,现在看到的宋代风格的砖塔建于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灵照塔原是供奉六祖真身和收藏其生前用过的器皿的佛塔,因惠能和尚圆寂后被诏封为“大鉴禅师”,该塔又称为大鉴师塔。现在塔底的堂室安放着地藏王菩萨。

继续上行的“六祖殿”原称“信具楼”,是1981年按原来的风格复建的。六祖殿殿前悬挂的是李汉魂魏体木刻对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殿内当中有仿阿育王式木塔佛龛三座,正中供奉唐代六祖惠能真身;左边为明代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边为丹田和尚真身,殿内两侧分别陈列着六祖惠能当年用过的器皿、唐武则天赐给他的袈裟以及历代皇帝给南华禅寺的圣旨诏书。

自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开始,惠能大师来此说法37载,使南宗禅法大播于天下,南华寺也就有了“南禅祖庭”之称,并与嵩山少林寺并称为禅宗祖庭。惠能大师的真身作为镇山之宝更是让从各地赶来的信众瞻仰膜拜。惠能大师不仅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上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他们被称为“东方三圣人”。

在“六祖殿”的后面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个建筑“方丈室”,走出禅寺侧门一下子又让你融入了大自然。

寺外古树参天、浓荫蔽日,随处可见的菩提树、水松、榕树、香樟等等古树据考很多已有500余年的树龄,这些更增加了仙山古刹的宁静肃穆氛围。

禅寺北部偏东方向有一石桥名曰“飞锡桥”,桥上建有一座六角方亭叫做“伏虎亭”。

走过石桥拾阶而上,眼前是一座石牌坊,上书“天下宝林”,背面上书“曹溪圣地”。

南华寺后东北方向的这一口山泉就是“卓锡泉”了,这口清冽甘泉又名“九龙泉”,泉的四周林木茂密,古树参天。

相传当年惠能和尚欲洗袈裟,但苦于无水,见后山树木苍郁,遂以锡仗卓地,泉水应声而出,故取名为“卓锡泉”。迎面的石雕壁画正是记录的这一传说。

石雕的东西两侧镶嵌着石刻的《六祖坛经》。

从飞锡桥折返回来,再向禅寺的东边行走不远就到了“智药三藏纪念堂”。

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是南华寺的开山祖师。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智药三藏尊者到中国去朝礼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中途经过曹溪口时,见这里山青水秀,手掬水饮,感到味美香甜,于是决定溯流而上。他看见了一块山水环绕、峰峦奇秀的地方,感叹这里宛如印度西天佛国的宝林山,应是沙门修道的最好场所,于是对徒弟说: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随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5年)建成宝林寺,到了公元677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弘法。

从飞锡桥沿石阶向西就到“虚云纪念堂”了。

虚云纪念堂门柱上的对联是:“参见祖师必须空心无我、来到佛地总是宿世有缘”。

据说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多次托梦,召虚云老和尚复兴南华禅寺。

虚云纪念堂再往西南边不远处是“虚云老和尚舍利塔”。

从虚云老和尚舍利塔沿禅寺边上向山下走,沿途会经过“海会塔”和“无尽庵”。

“无尽庵”属南华寺下院,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第一位女禅师——无尽藏比丘尼的修行之地。现在的无尽庵是一九八六年重建的,正门上方挂着赵朴初题写的“古无尽庵”匾额。

无尽庵相比南华寺清净了许多。

山门东侧的“中山亭”。

经过中山亭,继续向东沿长廊边分布着“息心园”、“净心园”、“佛学院”。

“息心园”是为了专门接待那些前往南华寺祈福修禅且路途遥远的信众。

远眺“净心园”。

曹溪佛学院的教学楼。

佛学院向北是“惟因老和尚纪念堂”和“惟因老和尚舍利塔”。

惟因法师是虚云大师的弟子,是继虚云大师之后的南华寺主持方丈。

连接佛学院与大雄宝殿的长廊。

坐在长廊里拜读《六祖坛经》。

“禅”并非印度原产,而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华大地以后与本土的道教结合孕育出的新品种。

佛教的净土宗就像基督教,强调的是虔诚,而禅宗强调的是自立。

就整体而言,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愿意选择禅宗,而教育程度低的人则更多地选择了净土宗。

惠能大师开创的南宗禅更适合普罗大众,而北宗禅和天台佛教则更能吸引知识阶层与生活优裕的上层人士。

修禅如同做研究,研究此时此地,研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研究心。其实“每一念都是修行”,并不是非要看书才能学佛。一念即佛。思考空和有。研究这些就是修禅。喝茶也是修禅,吃饭也是修禅。

走出山门,看到曹溪门广场对面的山峦起伏,你是不是也觉得“禅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走出南华寺的山门往西边不远处就是“曹溪讲坛”。

“曹溪讲坛”于2011年7月奠基,2013年9月7日落成开光。

沿“曹溪讲坛”继续往西走过正在建设中的“日光宝塔”就到了基本完工的“拈花笑处”。

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得如来心印。达磨祖师一苇渡江,传西天密旨。递至六祖惠能,如来禅逐渐演变为祖师禅,禅宗真正中国化、平民化,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谈中国文化就不能绕开禅宗文化,谈到禅宗文化就不能不讲六祖惠能大师。——这便是最初拈花笑处的典故。

2007年9月13日(中国农历八月初三),是禅宗祖师六祖惠能涅槃的纪念日,南华禅寺为新落成的祖师殿“拈花笑处”举行开光仪式。祖师殿供奉有历代在禅宗传承过程中杰出的禅宗祖师铜像88尊。其中有六祖惠能大师像,也有近代较为出名的虚云、惟因大师像等,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禅宗祖师铜像群。

离开“拈花笑处”骑上小黄一路向西骑往韶关城方向,结束了这次参禅悟道之旅。

玉环文殊菩萨庙位于浙江省玉环市南郊,始建于东晋末年,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寺庙。

玉环文殊菩萨庙建筑独特,结构宏伟,经过历代修葺,不断的改建,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风格。庙内建筑有正门、钟楼、塔殿、大雄宝殿、静室、僧房、文殊殿、普贤殿、宝塔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佛教建筑群,实为一大奇观。正门上方有“玉环文殊菩萨庙”大匾,满目肃穆,令人惊叹。

庙内古朴素雅,空旷宽敞,进入大雄宝殿可以观赏到佛祖像、文殊像、观音像、普贤像、莲花生大士像等佛像,给人以恢宏的视觉冲击。

玉环文殊菩萨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宝贵的文物珍宝比比皆是,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0578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