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后人根据此文提提炼世外桃源这则成语。世外桃源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湖南武陵有一个渔人,有一天沿着溪水划船,不记得划了多远的路,看到前面一片桃花林,夹在有几百步宽的溪水两岸。只见林子里芳草鲜美、落花满地。渔人看呆了,不知不觉来到桃林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面前有一座山。渔人就下船,走到山上的小山洞里,在狭窄的洞里走了几十步,忽觉眼前豁然开朗,只见那里土地平坦、肥沃,房屋整齐,人们快活地在田里耕种,小孩在田头嬉笑,到处是一片和平宁静的景象。人们见到渔人也非常惊奇。渔人与他们交谈起来,才知他们的祖先是在秦朝时为逃避战乱躲到这里来的,自此与世隔绝,不知世上从秦朝到魏晋已经多次改朝换代了。渔人在这里受到人们的热情款待,他住了几天,回去后报告了太守。当太守派人再去寻找“桃源”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