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在那

利川在那,第1张

市情简介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84万人,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3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98.67亿立方米,石膏矿藏量144亿吨,生物礁藏量200万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31.3万千瓦,风能资源80万千瓦。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一首歌——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并传唱全球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维也纳大厅的“龙船调”。这里群山叠障,林海莽莽,生态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适合人类生存,让人留连忘返。是上天恩赐的宝地,也是急待开发的热土!

利川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近二十年来,全市人民以勤劳和智慧改天换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形成了烟叶、能源、医药、建材、食品工业体系,获得了“我最喜爱的中国西部名城”殊荣。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正在抢抓宜万铁路、利涪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契机,实施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以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旅游强市的追赶型发展战略,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铸就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国西部名城。

地理位置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隅,东接恩施市,南界咸丰县,西南与重庆市黔江、彭水两县相邻,由西至北与重庆市石柱、万州、云阳、奉节交界。地跨东经108°21′至109°18′,北纬29°42′至30°39′。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利川市辖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设有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575个村,6830个村民小组,234100户,823340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藏族、畲族、白族、蒙古族、彝族、满族等11个民族,人口3768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其中:土家族3115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苗族6090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38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全市有民族贸易企业54家,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2家(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民族铸造厂)。有民族中小学14所(民族中学11所,民族小学3所),在校学生17090名,教职工941人。其中文斗乡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很有特色。

气候条件

利川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 6.7℃,年降水量130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409.2小时。海拔800至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年平均气温12.3℃,无霜期232天,年降水量1200至1400毫米,日照时数1298.9小时。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毫米,日照时数1518.9小时。主要灾害性气候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利川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光照不足,热量偏低,降水量充沛,气候差异明显。

经济发展

到2005年底,地区生产总产值达314300万元,较2000年净增118750万元,年均递增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41300万元,较2000年净增41356万元,年均递增3.0%;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5000万元,较2000年净增42985万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8000万元,较2000年净增34409万元,年均递增11.5%。

民俗文化

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这里巴楚文化水乳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明根深叶茂,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正在形成,文化设施逐步改善,文化市 场管理有序,文化区位优势明显增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农村丰富多彩,社区争奇斗艳,机关方兴未艾,城市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利川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承办过湖北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近年来,利川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利川民歌艺术节、“龙船调的故乡”经济文化交流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等;2005年8月与深圳宝安联合举办了《同唱龙船调》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利川,将以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大市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利川古隶巴国,秦汉为南郡蛮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及古时相对封闭的地域特色,使这里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乡间吊脚楼上随处展现着一张张土苗儿女的笑靥,青山绿水旁缕缕炊烟传送着土腊肉的醇香,街头、村落令人眼花缭乱的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的青年壮汉展示着“肉连响”的粗犷,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的传统习俗更是丰富多彩,使人沉迷……

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利川陶醉,令远方人流连!

风景名胜

利川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古遗址和名胜古迹。境内有古遗址13处、古墓葬ll处、崖墓14处、古建筑13处、古石刻6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6处,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水井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太平塘摩崖题刻、鱼木寨2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南古代巴人崖葬遗址、谋道谌家牌坊、南坪如膏书院、团堡石龙寺等6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自然景观奇特秀丽,丰富多彩。位于城东北6公里处的腾龙洞,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岩溶洞穴,被中外专家认定为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自1985年开发建设以来,接待了大批中外游客。位于团堡乡境内的玉龙洞风景区和凉雾乡境内的水莲洞公园,经当地政府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位于谋道集镇东南的水杉古树,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一棵水杉母树,树龄达500余年,人称“水杉王”、“活化石”、“天下第一杉”。位于毛坝乡东南部的星斗山,以其植被区系庞杂、起源古老、植物种类丰富著称于世,人称“华中天然植物园”,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曾接待中外植物学家前往观光、考察。

韩国利川市平均海拔高度128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1.4度,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Icheon 利川

韩国利川市简况

韩国利川市位于汉城附近,离汉城42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市面积463公里,人口17.7万,号称“韩国的景德镇”。

工业较发达,有工业企业近307家,有电子,食品(啤酒罐头)、化工、陶瓷等企业。盛产电脑,半导体器件,陶瓷等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陶瓷企业工厂约占一半左右,生产工艺瓷,日用瓷,有粉青沙器(青釉瓷)青花、刻花瓷、青花釉里红等,大部分出口,是韩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该市电子、食品工业发达,现代电子公司职工上万人,年销售收入30亿美元,“三星”集团第一工场生产饮料、OB啤酒、肉类加工,年销售收入2000亿韩元(合20亿人民币)。

利川市农业畜牧业也较发达,盛产优质大米,各种畜产品,出口国外。

早在宋代,在我国制瓷技术影响下,汉城附近就生产瓷器,公元1456年(明景泰7年)李王朝在汉城附近设官窑,生产宫廷用瓷、青花、白瓷刻花、瓷质较好。后曾一度衰落。(韩认为制瓷技术系日本传入)

现在该市陶瓷工业企业有近200家,绝大部分为作坊,比较大的企业有广州窑、恒山窑、青坡窑等,如广州窑有职工100人,1995年生产陶瓷价值50亿韩元(人民币5000万元),1996年生产陶瓷70亿韩元。

利川市政府下设四局三室,20个课(所),公务员700人,全年财政收入1600亿韩元。

利川市陶瓷界、陶艺家和我市民间友好往来,始于90年代,每年陶瓷节韩国利川市陶瓷界,陶艺家均有人应邀参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166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