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几点去青石桥海鲜市场能买到及时的新鲜货?

一般几点去青石桥海鲜市场能买到及时的新鲜货?,第1张

近期,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又被投诉扰民了。一位成都市民在四川日报(微博)网“问政四川”栏目留言说,每天半夜两点,青石桥海鲜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路面停满各类卸货、进货的车辆,推车在地面推得哗哗响,污水和腥臭味也长期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在接到投诉后,成都多部门开始了对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新一轮整治,甚至昼夜不间断执法。

从开始较大面积出售海鲜计算,青石桥市场存在已整整20年。除了长期被投诉扰民之外,这里也给众多的成都人留下过美好回忆。在成都这个内陆城市,青石桥最早将海鲜带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甚至到现在都是成都海鲜的符号。而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扰民,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简单故事。扰民与便民的纠结,在这20年中一直纠缠不清。

症结

车多人杂

凌晨3点司机狂按喇叭

针对市民反映的青石桥海鲜市场噪音扰民、臭味难闻和占道经营等情况,从今年9月开始,锦江区(微博)督院街街道办事处联合成都交警(微博)三分局,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整治行动。

为了减少噪音,成都交警三分局的夜间巡查组每天凌晨3点都会到青石桥北街和南街一带进行清理工作。交警三分局二大队副大队长胡斌说:“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道路堵塞后有的司机狂按喇叭,只要道路问题解决了,噪音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街道办城管(微博)执法中队也24小时不间断对商家进行劝导和规范。只要看到有商家上下货物和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声音太大,执法队员都会上前进行纠正。督院街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队长赵洋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治,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同时,街道办安排清运公司每天早上5点开始进行清扫作业,增加冲洗、清扫频率,定期对该区域进行消杀,减少海鲜异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现在,根据街道办的要求,商家自备3个大垃圾桶,方便清运公司进行垃圾清运。“目前觉得3个桶依然不够装,下一步准备加大垃圾收运的频率。”赵洋说,在近两个月的整治活动中,文明经营的观念已经对一些商家产生了影响:“除了市民反映的噪音、臭味都有所改善外,一部分商家也开始慢慢接受了。”

成都青石桥花鸟市场11月10日正式关闭 其他花市鸟市线路成都一环路内最成规模的花鸟市场———青石桥花鸟市场,11月10日正式关闭

10月20日下午,没有叫卖声,只有鸟语花香,水流声潺潺,时光依旧静静地在青石桥花鸟市场里流逝。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家开始默默倒数:此时距离他们离开这个地方还有整整20天。随着10月10日一张要求商家撤离的通知上墙,这个成都市一环内最成规模的花鸟市场即将消失。它是闹市中心的一处风景,它自成规模历史悠久,承载老成都的记忆,青石桥花鸟市场将来命运如何?它走了,市民要找成规模的花鸟市场,去哪里?

撤离:按照市住保中心的要求,将于近期收回新开街花市地块

11月10日最后的期限

“青石桥花鸟市场商家在撤离,市场是要拆了吗?”10月20日,一位市民焦急地向本报打听。他表示在市场街边看到一些商家急着卖货品,理由就是:他们都要撤离市场,要赶快处理完货物。

记者随后前往青石桥花鸟市场查看。在位于新开街花鸟市场的一处入口看到了两张通知单,分别来自督院街街道办事处和成都俊宏管理公司。督院街街道办事处的通知内容是:“新开街花市各商家:按照市住保中心的要求,将于近期收回新开街花市地块,请各商家于11月10日前自行撤离该花市。”而成都俊宏管理公司的通知更为详细:接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通知:按市府清理闲置地块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新开街临时花鸟市场于11月10日前必须拆除,平整场地交市住房保障中心。通知中对商家的撤离的摊位费等进行了具体安排,并标明:“市场将于11月11日开始停水、停电。”在东丁字街的花鸟市场另一场地门口也有这样的一张通知。

花鸟市场里的商家在9月份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有点突然。”门口做水产生意的苏老板告诉记者:直到9月20日左右,这一纸通知上墙,他们才知道要开始撤离这个地方了。“11月10日是期限,算上今天也只有20天时间,我们必须抓紧处理货物。”苏老板说,这里近百户商家到时候都要撤离。

回忆:上世纪70年代就自然形成、80年代活起来的

繁华时期街道挤“闷”

“它绝对是市区内最成规模的花鸟鱼市场。”61岁的老人陈明扬的店就在新开街花鸟市场进门的一个角落,说起要离开这里,老人感慨之余,拉着记者回忆起这个市场的历史。

几个种花农民自己推着车叫卖,慢慢就有了固定的地方和闻讯而来的买主,这就是青石桥花鸟市场的雏形。“上世纪70年代就自然形成、80年代活起来的。”陈明扬从1982年就开始从事兰草生意,他说这个市场也是从卖花草起来的。陈明扬还记得:1982年时工商所派人来登记管理,于是在西丁路口装了一个牌子:“花鸟市场”。他记忆中:1985年到2000年,是市场最兴旺的时候。“当时的市场不像现在有一个铺面,而是一个买卖的自由市场。”陈明扬回忆说,以现在的新开街为中心,辐射到附近几条街,一直连接盐市口都有卖花草的人,有的推着车卖,有的摆地摊卖。“街道都‘闷’了,起码上千个摊位。”陈明扬说,2000年后,随着旧房拆除,老街改道,城市街道的管理加强,许多摊贩都离开了,市场稍微淡了些。他们还在坚持,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看着对面旧房换新楼,卖观赏鱼的生意陆陆续续的入驻。

陈明扬和其他近百位商家,是2005年3月正式搬入现在这个临时市场的。在陈明扬老人看来,这里从花、草、鱼、宠物,居家生活的小盆栽,一应俱全。“成都三环以内,这是惟一一个具有规模的花鸟鱼市场。”

品味:逛花鸟市场,就像泡茶馆一样,溜达溜达,心里舒坦

市民青睐成都生活方式

闹市里设花鸟虫鱼一条街,是俗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是浮攮人世里的一点温情———一位市民在网上对青石桥花鸟市场的评价。身处市中心的青石桥市场在许多市民心中不仅是“风雅一角”,而且是一种成都生活方式:逛花鸟市场,就像泡茶馆一样,溜达溜达,心里舒坦。而青石桥花鸟市场隐身于闹市中的独特气质,更让市民青睐。

62岁的王立老人住在陕西街,他习惯一周有那么几天,散步到这里来。经常逛这里的人都知道,市场里每天早上7点开门,晚上8点以后关门,夏天要更久一些,卖到晚上9点都可以。市场不大,像是临街的一个街心公园,前面水产市场的喧哗和旁边的车水马龙都与它无关。

这里市场虽小,但气质与日常生活相宜。这是王立老人的感受:“老百姓家里买花花草草,要的都不是大盆栽。”王立老人很喜欢这里,他说,来这里倒不是非要买,而是一种习惯:可以来这里看看人家养了什么花,站在街边聚在一起讨论一下。

在这里街道的门口,不时可以看见省外牌照的车辆。“这不算什么,下午呆久一点,你可以看见不少外国人。”卖水产的苏老板说,这里的商家都有这样的自豪:一些旅行团都会将接待的海外游客带到这里来。“一看大熊猫、二去泡茶馆、三来逛青石桥市场。”这些商家这样总结,“他们来也不是为了买,就是感受成都的一种生活方式,感受成都的文化。”

将来:该绿化的就绿化,或为公共配套做一些补充设施

未来去处商家还没想好

还剩下不到20天时间,但商家们还没有想到一个去处。离开这个一环内惟一成形的花鸟市场,今后能够依附的花鸟市场都在三环旁。“我们前期已经去考察了,他们主要靠批发,专线到省内外各地,平时基本不零售。”那种销售模式显然无法让他们生存。“我们对市民零售,三环对于他们来说,太远了。”商家说:目前成都一些市场,要么花市,要么鸟市,一些花鸟市场过于“年轻”,未成气候。

“商家撤离后,这里要变成绿化带。”采访中,几位商家都这样告诉记者。随后记者向督院街街道办事处联系,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临时地域,这块地的业主是成都市住保中心。这片地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面积的局限,难以单独开发,为了充分利用,当时就办了市场。现在统一清理闲置地块,它也是对象之一。商家撤离后,这块地将来的用途,目前没有具体的通知,他只是透露:“该绿化的就绿化,或为公共配套做一些补充设施。”

温馨探路

这些花市鸟市适合你们吗?

西北边

2003年10月23日,成都市最大的山石花鸟市场—————郎家山石花鸟市场(罗家分场)在热盼中正式拉开了帷幕。位于沙西线上的罗家分场占地360亩,设有山石区20余亩,花木(卉)零售区200余棚位,花木批发区90余亩,鸟类、宠物交易区摊位160余间,休闲区20余亩,为成都市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花卉、山石、木艺、观叶、盆景、玩鸟综合批发大市场。

市场内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经营户。

西北方向,在西门车站乘221路到犀浦,单日赶场;营门口、交大路西乘512路到大丰,双日赶场;营门口乘88路到西部花卉市场、郎家花卉市场。

东南边

三圣乡鲜切花生产有300多年历史,享有“花乡”美誉,为“西南第一鲜花生产基地”。以花卉产业、观光农业为主,日产鲜切花占成都市日上市鲜切花总量的80%以上。位于三圣乡的高店子鲜切花批发市场,已成为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的鲜花集散地,是“全国十大重点花卉市场”。

交通:乘332路、343路、88路公交车可到达

此外,成都目前最大的鸟市坐落于青羊宫附近原蜀锦厂的原址。当然还有几个规模较小,却有些名气的鸟市,如在三瓦窑高攀村的野猪林,每周四赶场。另外建设路沙河旁的鸟市,每周六上午赶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138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