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时间:4:00-20:00。到达方式:公交:3路、5路、6路、7路、14路等钟楼站下车可到骑楼老街,步行至东门市场。
东门市场是骑楼老街最早的老城区记忆。是一条地方特色很浓郁的市场,海产干品非常多,还有新鲜的水产和瓜果蔬菜,窄窄的过道,老奶奶自家做的辣椒酱和各类调料,都是海南当地的特色,也当地人置办年货的大市场。虽然不必喧嚣的都市街道,但是如果想体验当地海南人的市井生活,东门市场目之所及就是最本土化的展现。
海口好玩的景点有:海口骑楼老街、海南省博物馆、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海口钟楼、武功庙等。1.海口骑楼老街骑楼老街是海口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四牌楼是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南宋,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骑楼楼层不算太高,两三层楼居多,有的还保留了更早的商名和栏杆、门窗上的精美雕刻。满满的南阳风情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失去乡土气息和韵味。海口老骑楼的美,在岁月的沉淀中更加优雅,仿佛一页一页翻着海口的百年画卷。2.海南省博物馆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海南特色或者对海洋文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海南省博物馆看看。海南省博物馆有三宝:越王北铜像古剑,唐代三色马俑,宋代口中白釉凤头壶,都是珍贵的国家文物。海南省博物馆有三个基本展览:南海海洋文明展、海南历史展和海南风情展。3.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的秀英区狮山镇。它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城火山群地质公园。其中,海口火山群是世界上罕见的第四纪火山群。距今约1万年,有多达40个火山锥和30多个熔岩隧道。堪称罕见的火山奇观。来海南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4.海口钟楼海口钟楼是海口八景之一,也是海口的必游之地。没见过钟楼,不好意思说去过海口。不仅景观独特,而且特别适合骑行。海口钟楼始建于1928年,是由琼籍爱国华侨周创建的。钟楼建成后,成为海口最独特、最醒目的地标。5.武功寺想在海南的往事,一定要去武功祠。该寺位于海口市与琼山市交界处,由武功祠、苏公饲、管家堂、学普殿、武功精舍、琼苑等一批古建筑群组成,俗称武功寺。它有“海南第一楼”的美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五彩寺”就在这里。改造后的武功庙非常漂亮,古朴的武功庙焕然一新!夜晚,夜色迷人,如梦如幻。彩灯交织变幻,水雾缭绕,宛如置身仙境。海口钟楼仍是今天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一点勿庸置疑。但如今提到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雄伟的世纪大桥,而不是渐显矮小的海口钟楼。但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海口钟楼不但是海南本岛人,还是众多海外乡亲公认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它一度被看作故乡的象征,并成为海外游子思乡的精神寄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这一切都显得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据史载,海口钟楼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海口设立统管本岛沿海十处的海关总口,国内沿海港口和东南亚各国来往商船日渐增多。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被清廷辟为对外口岸,来往客商明显增多。到国民十二年(1923年),海口海运发达,港口繁荣,商务活动鼎盛,国内外航线四通八达。海口已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商业城镇,据悉,当时海口总商会入会商号已达400多家,但由于海口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给交通、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基于此,民国十七年(1928年),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创议集资在海口建一座钟楼,以便统一全市时间。这得到当时海口总商会的赞同,并以其名义发动海口商界、香港琼籍商人、海外琼籍侨胞捐助,建造钟楼之款亦于当年筹足。
海口钟楼建于1929年春,当时选址在海口大街后庙广场(今中山横路)北端,建成的钟楼高5层,清水红砖墙身,顶端四周共筑8支箭尖角,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当时的大钟是向德国订购定制的,面径为2公尺,由香港琼籍商人周文治先生捐资购买。钟的行走是靠一个辘轳卷上十多米的钢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砣,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吊砣从四楼垂直底层,历时两天,为此每两天必须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四楼,如此循环,准时不误。
美丽的海甸河畔,椰风海韵、渔歌唱晚、银河映月,钟楼的建成无疑为这里增添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海运的发达,港口的繁荣,来往穿梭的人们仰望钟楼,倾听悦耳的钟声,不仅获知准确的时间,同时也为生活找到了一处“航标”。
近大半个世纪,多少留洋海外的乡亲感念老家海南的一草一木,对故乡的思念往往具体为港口岸边那若隐若现的钟楼,及其悦耳动听的钟声。忆起海口,脑海里总是那一番景象:海岸港口边数只渔船停靠,椰林中高高坚起一座钟楼。历尽风波、踏上海口,呈现眼前是那一座钟楼,归来的赤子们无不欣喜地感叹:“又回到久违的故乡了。”
如今,人们在长堤路看到的海口钟楼,却是1987年重建的。当时为了改善长堤路的交通环境,扩建三块板路,旧钟楼被拆除后,市政府拨款23.7万元,在旧钟楼附近的海口儿童公园(公园于1996年拆)依照原貌重建新钟楼。新钟楼共6层,高27.3米,大钟设在第六层,改用上海“五五五”牌电子钟,每30分钟报时一次,先报乐曲,后报钟点。
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见证近百年海口风云的海口钟楼,到如今充当的则是一处人文景观,供游人观赏。然而,由于是不设栏、无人看管的免费开放性景点,缺乏有效管理的海口钟楼有如一座被闲置的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开始重视文化设施的改造,越来越强调城市人文的重要性。建海南文化公园,打造娱乐海口、人文海口,海口“一园两湖”要变城市中心公园,修建“闯海墙”,等等,大兴土木、方兴未艾,所有这些却看不到对海口钟楼的垂注。相反,如今斑驳残旧的海口钟楼,近日其中一个时钟少了一支分针,竟出现不知由哪部门负责、各管理部门彼此互相推诿的尴尬局面。
如果海口是一只弯弯的小船,那末,竖立在岸边的钟楼就是一枝插在小船边的船杆。然而,如今的海口不再是昔日的商业小镇,而是跃升为一座省会大都市。如今的钟楼也隐没在周围林立的商业大厦之中,昔日钟楼下繁华的商业景象也不复存在。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钟楼“方便人们统一时间”的使命早已“过时”。在与周围的建筑相映下,反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海口钟楼,就这样陷入历史的尴尬境地。
或许,海口钟楼就这样渐行渐远,就要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除了海口钟楼,还有哪座建筑更让我们容易忆起椰城的历史变迁?还有哪座建筑我们可以当成故乡的象征,寄托人们对故乡海南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