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坐新希望号新干线去京都只需3小时左右。途中当然要体验日本特色的列车便当。东京站1楼的 駅弁屋 祭 (Ekibenya Matsuri),售卖品种丰富的列车便当。
购买了木盒装的东京便当。菜品丰富,还附赠东京站的复古明信片和菜色详细介绍。便当清清淡淡,从冷食的标准还算不错。体验形式大过实际内容。
十二点出发,下午三点到达京都站。乘出租车前往旅馆。京都的出租车司机很多都是老人家。我坐的那一辆,司机大爷听力已经不太好,英文是完全不行的,路线要查纸质地图,跟东京国际化的状态完全不同。用非常不灵光的日语对话。大爷一听到日语非常激动,一直跟我聊天,可惜只懂得一两分,只得嗯嗯啊啊附和,这样也顺利到达旅社。
入住的是传统和式旅馆。房间非常简单,白天只有一张桌子,桌上茶盒里装了一套茶杯、点心。晚上服务生会将壁橱里的布团取出来铺好。在京都,更能捕捉到日本人家装饰的风格,物品简单朴素,但细看品质优越,干干净净,使用起来非常舒适。这样小的房间,仍设有插花,花束每天更换,非常讲究。
旅店前台也是爷爷辈管理员,英文口音非常纯正,有距离的客气。
旅店旁边是京都传统市场锦市场,贩卖各种食材、特产和日本传统小玩意儿。也是有名的观光地。
逛锦市场不可错过锦一叶茶室。里面有艺术家专门打造的茶室中的庭院,现场看极美。
穿过锦市场,很快能见到鸭川。晴空之下,非常美丽。
赶到袛园,计划中的京都现代美术馆.何必馆整修未开。遂至对面茶寮都路里吃抹茶芭菲。甜品店大概排队20分钟,抹茶芭菲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风味,口感清爽不过甜。确实名不虚传。甜品店楼下出售各种茶点、茶叶。当作手信买了一点,巧克力和茶味道都很棒,回家尝到就后悔没多买一些。
袛园花街是旧时艺伎街,现在保存着曾经的风味。是游人必到之处。很多游客会租借和服逛街。
京都虽然也是旅游城市,但商业氛围比东京弱一些。不时能感到清静的生活氛围。
晚饭在传说几百年历史的晦庵.河道屋吃荞麦面。一处非常冷清的居所。里面是同样清净的两个院子。客人很少。
出发前两个星期拜托了在日本的朋友帮忙预订怀石料理店瓢亭的早餐。在预约时间以前先到旁边的无邻庵观赏庭院。
无邻庵布局别致,力求在有限的土地中表现小溪、湖、瀑布、小山等不同的地貌。这种在微观中创造世界的意境非常日本。因此虽然院子非常小,细细逛来,每个角度观赏庭院都有完全不同的滋味。
无邻庵设有茶室,多付一点钱,可以在茶室中边品尝抹茶边欣赏庭院。比劳心劳力奔走更和我意。
在京都,室内几乎都有插花。有些朴素简单,有些格调高雅,但都能给空间带来安静、生机的气场。像这样改变空间气场的布局,是每个住宅都可以学习的。
同样在意的,还有京都人喝茶时配的点心,小小的一点,大概一口两口的量,能很好平衡茶的苦涩。又给品茶增加几分乐趣。从京都回来就迷上了豆沙、糯米这些日本传统点心。
瓢亭外表好似古老民居,房梁悬挂一瓢以示店名。
其景非常人造,但非常逼近自然。
我们预定的鹌鹑粥料理。料理也是从朴素中变化。一个葫芦中变化出几样小菜。小菜看起来淡淡的,其实各有滋味。食材简单,然而颇有机关。倒好像《红楼梦》里面讲究的吃法。
路过嘉祥窑陶器老铺给妈妈买只茶杯做手信。里面很老的穿和服的奶奶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答中国人后,她很高兴地跟我介绍这些陶器都是她丈夫和儿子烧制的。买好杯子,她拉我坐下,用标准的茶道做抹茶给我喝,请我吃点心。我只好用仅有的一点日语词汇把她的店和茶从里到外夸个遍。最后她用标准礼仪一路鞠躬送我到店门口。在意外之处体验了人情和文化。
回城里随便逛,又遇到一间京扇铺。买一把小扇子之后,店家拿出一只盒子让我欣赏,里面全是精品,美轮美奂。可惜也不好意思拍照了。京都的老铺接人待物有些讲究。
在京都买到了美丽的扇子、陶器、线香等,但老铺逛不够。若有机会要细细逛来。
还有化妆刷品牌白凤堂的总店也在京都。
白凤堂原是做毛笔的老店,现在居然凭借制作高品质化妆刷成为传奇品牌。既生存下来,又保持格调。京都的魅力就在这里,它沉淀着数百年历史文化,又将其中的精神用设计注入现代生活。既古又新,成为了时间的纽带。
高铁在凌晨0点到6点之间停运。
凌晨0点到6点是各个段对设备的检修时间,从而保证高铁的安全运营。在这段时间,高铁各类设备都要进行检修,主要包括:工务段要对线路进行检查,供电段要对供电设备(如供电网)进行检查,信号段要对信号进行检查,另外,动车组列车也需要回库进行检修和维护。
高铁线路全封闭、速度快,突然来车,工人们就算是拉着防护栏也会被吹走。所以高铁夜间采取的是“垂直天窗”,夜间进行检修维护而不运行。
高铁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寥寥无几。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
1876年(明治9年)9月5日 大宫通临时停车场(现在梅小路站付近)~向日町间的铁路临时开业。
1877年(明治10年)2月5日 京都停车场(京都站)开业。大宫通临时停车场废止。
1895年(明治28年)2月1日 京都电气铁道(のち京都市电に统合)塩小路东洞院(京都站前付近)~伏见下油挂间开业。
1895年(明治28年)9月5日 奈良鉄道(1907年国有化、现在的奈良线)开业。
1897年(明治30年)11月16日 京都铁道(1907年国有化、现在的山阴本线)至京都站开业。
1912年(明治45年)6月11日 京都市电乌丸线开业。
1914年(大正3年)8月15日 2代目站舍完成。货物装卸与新设的梅小路站分离。
1928年(昭和3年)11月15日 奈良电气铁道(现在近铁京都线)京都駅开业。
1934年(昭和9年)1月8日 国铁站构内呉海兵团入营临时列车发生客压死事故。
1950年(昭和25年)11月18日 国铁站构内之食堂配电室发生火警,站舎完全烧毁。
1952年(昭和27年)5月27日 国铁京都站3代目站舍完成。
1964年(昭和39年)10月1日 东海道新干线开业。
1978年(昭和53年)10月1日 京都市电全废。京都站前情况消失。
1981年(昭和56年)5月29日 京都市营地下铁乌丸线(京都~北大路间)地下铁京都站开业。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国铁分割民营化推行,国铁京都站与新干线部分属JR东海、在来线部分成为JR西日本之车站。
1988年(昭和63年)6月11日 京都市营地下铁乌丸线(京都~竹田间)延伸开业。
1997年(平成9年)7月12日 JR京都站4代目站舍,新、京都站大厦完成。站部分供用开始。
1997年(平成9年)9月11日京都站新大厦全面开业。JR京都伊势丹开业。
2006年(平成18年)末 京都站西大厦(暂称)开业、Bic Camera京都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