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排档推荐攻略 香港有名的大排档有哪些

香港大排档推荐攻略 香港有名的大排档有哪些,第1张

1、中环 | 胜香园 2、深水埗 | 爱文生 3、尖沙咀 4、大坑 | 炳记茶档 香港的饮食文化非常强大,随处可见的大排档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香港旅游一定要尝试一下当地极具特色的大排档,各种精致的美食让你欲罢不能,下面给大家推荐一波味道极佳又有名气的大排档。

1、中环 | 胜香园

在高楼林立的中环,胜香园老店人均消费不超过五十港币,多次出现在TVB电视剧里,被著名美食评论家蔡澜倾力推荐。

人排起了长队,为了吃到正宗的港味,喝到丝袜奶茶,甚至可能碰到六叔余文乐、歌神陈奕迅和阿B哥钟镇涛,尤其推荐这里的蕃茄汤面,汤浓肉嫩,好吃到停不下来。

招牌:番茄牛肉太阳蛋公仔面、蕃茄蛋通粉、奶酱多、咖央脆脆、咸柠七、茄牛公仔面 、柠蜜脆脆

人均:HK$50以下

地址:中环美轮街2号排档(港铁上环站 A2 出口, 步行约6分钟)

电话:2544 8368

营业时间:8:00—17:30(周一到周六,逢周日休)

附近知名大排档:盛记、兰芳园

2、深水埗 | 爱文生

开业于1956年的爱文生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了,称得上是老字号中的“老字号”。虽是铁皮老屋,但味道却一点不输新店。在这里,你也许吃不到特别精致、摆盘讲究的料理,但却能品尝到地地道道的香港正宗家常菜,看到很多当地人大快朵颐的模样,感受真真正正香港老百姓的日常。

招牌:椒盐鲜鱿、黑椒薯仔牛柳粒、豉椒炒蚬

人均:HK$101-200

地址:石硖尾石硖尾街1号C地下(港铁深水埗站 A2 出口,步行约8分钟)

电话:2393 9315

营业时间:17:30-00:45(周一至周日)

附近知名大排档:强记、(深水埗的基隆街是香港有名的排挡街,TVB经常在这里取景)

3、尖沙咀

最早的妹记是在室外的,不过如今已经变成了室内大排档,不习惯在露天吃饭的朋友可以来此一尝。尽管店铺变了,但是味道还是不变的棒。这里的菜品非常丰盛,选择多样,总会让食客们觉得物有所值。在这里,你可以不受拘束,吃着热菜,坐着舒服的椅子,把酒言欢,幸福感扑面而来。

招牌:蒜泥空心菜、炸猪手、脆皮炸大肠、贵马油炸鬼

人均: HK$51-100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20号加拿芬广场5楼(港铁尖沙咀站 B2 出口, 港铁尖沙咀站 N1 出口, 港铁尖沙咀站 N2 出口)

电话:2721 2123

营业时间:11:00-00:30

4、大坑 | 炳记茶档

这是一间露天铁皮铺经营的茶档,一条窄巷子里有一个遮阳棚,棚子下摆了十几张桌椅。虽然店面朴素,但里面的吃食却并不普通,和很多大排档一样,炳记也是家庭经营,如今已经做到第三代,在湾仔大坑扎根了五十多年,价格良心,还拥有刘青云、梁汉文等一众明星粉丝。

招牌:三文治、各式公仔面、各式多士、猪扒面

人均:HK$50以下

地址:香港岛大坑施弼街5号侧(港铁天后站 B 出口,步行约9分钟)

电话:2577 3117

营业时间:07:30-15:30(周二至周日,逢周一休)

大牌档,又叫大排档,是指一种起源自香港在街边提供饮食的露天熟食档口。典型的大牌档格局除了流动(或固定)的制造食物的营业摊档外,还有数围椅桌在旁,供食客即时食用。由於大牌档的美食与风味独特,所以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并且引起有关文化传承的讨论。由於香港政府已停止发出大牌档牌照,传统大牌档已买少见少,全香港只剩下29档主要集中在中环士丹利街(陈泗记)吉士笠街(水记)美轮街(胜香园)伊利近街(玉叶)结志街(兰芳园)大坑安庶庛街(顺兴、炳记)九龙深水埗耀东街(强记)石硖尾街(汉发)及基隆街。其他的都已经搬迁到邻近的市政大厦的熟食摊档继续营业。另澳门亦有相近的大牌档,亦同样被迁往附近街市上的熟食摊档在下环和各堂区仍有为分散的传统街边大牌档较为人熟悉的典型是在营地大街的保记牛腩河和氹仔大利来猪扒包已消失的有在前工人球场侧的较大型的大牌档。

现有一家不错的街头小食店,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黄大仙区新蒲岗康强街32-34号康强洋楼地下16A铺。

香港街头小吃街有很多,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与嘉咸街交界,街内有多个售卖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后因为1997年香港发生金融风暴,店铺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贩得以负担铺租,遂开始在店铺经营,而且越来越受欢迎;

店铺越开越多,而且多会集中于一处经营,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的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吃出售。比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的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吃出售。

扩展资料:

一、香港街头小吃:

香港街头小吃的发展源远流长,从19世纪开始,香港已开始有路边摊档,它们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以及照顾社会低下层人士的饮食所需而出现的,至于街边小吃摊档则在1950至60年代初发展最为蓬勃。

售卖的小吃种类繁多而且价格廉宜,因而深受欢迎,后因卫生问题被政府逐步驱除,这些路边摊档遂开始进入店铺内维持经营,虽然不再在路边“推车仔”,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头所售的小吃,因此极受欢迎。

香港街头小吃的种类很多,例如鸡蛋仔、碗仔翅、臭豆腐、生菜鱼肉汤、鱼丸、砵仔糕、牛杂、格仔饼、炸鱿鱼须、烧卖、煎酿三宝等等都属此类,它们大多以纸袋或发泡胶盒盛载,而以竹签或胶匙食用,即买即食,没有任串烧、何餐桌等设备。据《苹果日报》于2002年8月8日的一篇报道所示,香港人每天便吃掉55吨,约375万粒的鱼丸,数量惊人,足见香港人对街头小吃的热爱。

从香港街头小吃的特色与发展,可见香港人独有的香港饮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节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饮食方面亦可显出港人讲求快速的心态,不但吃的要快速,连制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会生存,街头小吃恰好显示出这个特点。

二、历史发展:

街头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边档口先出现。街边档口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于1880年代已有街边档口的出现,它们日以继夜做生意,而当时亦已有大牌档的出现,大牌档亦是在街头摆卖的,是领有政府牌照而拥有比小贩更大面积的摆卖地方,与小贩有相似的地方。

其后更开始有“为食街”的出现,所谓“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贩集中在一处地方售卖食物予低下层市民,而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与嘉咸街交界。

街内有多个售卖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50、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小销售卖街头小吃,至1970年代开始,政府为整顿市容,重新规划城市,开始抑止街边摊档阻街情况;至1997年回归后,政府因为路边摆卖食物衍生卫生问题而大力打击这些无牌小贩,令街边小贩的数目骤然回落,至近年,小贩数目已大不如前,但街头小吃已不再只限于“街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街头小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815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