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妈阁是什么

澳门妈阁是什么,第1张

澳门妈阁是指妈阁庙,位于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

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元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妈阁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

妈阁庙的特点

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

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华丽美观。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内一块名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

1、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于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遗址。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2、澳门旅游塔

澳门旅游塔(葡文:Torre de Macau,英文:),港澳地区习称为观光塔,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塔。从地面到它的最高点,总高度为338米,1109英尺(56层)。主观光层位于离地面223米,732英尺高的位置。它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

3、澳门体育馆

澳门体育馆位于路氹城的填海区,在氹仔和路环之间,于2003年2月27日举行奠基仪式,于2005年7月5日正式开幕,主场馆高20米,长径92.5米,短径62米,由于其椭圆型穹顶建筑,被冠以''澳门蛋''之称,占地139.960平方米,可容纳一万名观众。

4、葡京酒店

葡京酒店(Hotel Lisboa)是位于澳门南湾友谊大马路西南端的一间赌场酒店,酒店正门向着嘉乐庇总督大桥(旧澳凼大桥),由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并与富利达国际酒店集团管理营运。

酒店设有四间赌场及一间角子机娱乐场,由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所营运及管理。

5、妈祖阁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

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西南方。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

1、澳门观光塔

澳门旅游塔,港澳地区习称为观光塔。从地面到它的最高点,总高度为338米,1109英尺。主观光层位于离地面223米,732英尺高的位置。它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澳门观光塔,338米的“身高”比奥克兰的SkyTower、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悉尼的AMPTower等名塔都要高。高233米的塔顶外围,只有1.8米宽、全程不设扶手。

2、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于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遗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大三巴牌坊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圣经”。

3、澳门恋爱巷

恋爱巷位于澳门半岛中心地带,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间,全长约50米,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恋爱巷第5至11号楼房具有完整和相同的装饰,以红色和浅黄色为主,有“柔情”的感觉。而第13号房屋则混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不同建筑风格。纵使恋爱巷为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已被划成行人专用区,并已有美化工程,令恋爱巷更有特色。曾有电影以及电视剧在恋爱巷取景,此处亦是拍婚纱照的好地点。

4、妈阁庙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西南方。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

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澳门玫瑰堂

玫瑰堂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位于澳门的市中心。教堂于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以玫瑰圣母(Our Lady of theRosary)为主保,次年由该会的葡萄牙神父所接管。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直至17世纪方改为砖石的结构。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731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