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难点在于经济,具体说来就是融资和运营模式的确立问题。包括资金来源、投资方式、运行的可持续保障、收入分配等。这种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需政府大量补贴和无偿补助才能实现盈利。巴西和秘鲁还希望通过资源、贸易条件来换取中国的建设与投资,即所谓的“石油换高铁”,但目前油价大跌,操作起来不容易。
第三个难点来自技术层面,包括技术制式、货运线路标准、具体设计建设等。沿线大量山脉、谷地,需要架桥修隧道,对施工水平要求很高。
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一批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中国与泰国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在印尼,俄罗斯,伊朗,印度都有建过。
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启动先导段建设。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及勘察设计合同,确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伊朗德黑兰—马什哈德铁路高速改造项目签署商务合同。印度德里—金奈高速铁路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铁路总公司牵头国内相关企业,重点跟踪了马新高铁、中蒙铁路、英国高铁、美国加州高铁、两洋铁路、坦赞铁路、摩洛哥铁路等境外铁路项目,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扩展资料:
高铁在中国出现只有短短几年,但实际上,这是中国高铁人20多年来励精图治、厚积薄发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研发了160千米/小时、200千米/小时的快速铁路试验车,做了大量的技术积累。
在自主发展还是引进的道路上,中国高铁也遭遇波折,最终通过整车进口、合作生产、零部件国产化、系统集成取得整车知识产权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我国的高铁技术体系。我国的高铁整车已经开始批量出口,并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上取得突破式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铁总谈中国高铁:一批境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高铁目前只出口到印尼。2015年10月中国获得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合资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帮助印尼培训高铁管理和运营人才,在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同时,将中国高铁技术和经验带到印尼。
印尼首都雅加达至第四大城市万隆的高速铁路,全长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拟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3年建成通车。届时,雅加达到万隆间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