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Graeco philosophy)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义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
基本介绍中文名 :古希腊哲学 外文名 :Graeco philosophy 出现时间 :公元前6~公元5世纪 出现地点 :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 发展渊源,后世影响,历史地位,代表人物, 发展渊源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自然哲学时期 公元前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与此同时,在义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拉斐尔名作《雅典学院》 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都企图在它们背后找出永恒不变的因素来。恩培多克勒认为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虽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奴斯”作为事物运动的最后原因,为后来唯心主义哲学开了门户,但这些自然哲学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列宁将他当作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人本主义 和系统哲学时期 公元前 5世纪,雅典已经经过几次民主改革,在反对波斯战争中成为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并在伯里克利领导下,实现了发达的民主政治,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于民主政治的需要,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 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思想主要在他的学生柏拉图写的对话篇中保留下来。因此,难以明确区分他们两人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比如,具体的美的事物有无数个,“美的理念”却只有一个,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为目的,不断地追求它,却永远不能达到它。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见回忆说)。柏拉图的哲学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列宁将他作为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路线相对立。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篇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见形式和质料、潜能与现实)。他还认为有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对以后黑格尔哲学影响很大。他又用辩证的方法研究了许多哲学问题和范畴,所以恩格斯说他“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他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 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 公元前 336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位,他建立了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很快就瓦解了,但希腊文化以亚历山大里亚城为中心得到了广泛传播,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当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均迅速发展,为这些科学成就作出哲学总结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他接受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原子之间只有形式、排列和状态的不同,伊壁鸠鲁却指出原子的重量也是彼此不同的,因而在运动中能够产生偶然性的倾斜。这样,他就比较正确地解释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并且猜测到了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哲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伦理方面,探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问题。有 3大学派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①伊壁鸠鲁学派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但他们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者。他们反对放纵情欲,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反对宗教迷信、宿命论和目的论。②斯多阿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③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认为,对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识,甚至不能肯定它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对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皮浪主张对一切要无动于衷,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他甚至说,聪明的人应当象猪一样不动心。后两种观点反映了奴隶制没落时期奴隶主阶级颓废的心理。 古罗马哲学 罗马的奴隶制是希腊奴隶制的继续,古罗马的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古代罗马哲学,一方面是以卢克莱修和琉善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他们坚持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哲学,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完整著作。另一方面,在当时奴隶制已经进入没落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盛行。怀疑论和斯多阿主义继续流行,其中斯多阿主义甚至一度成为官方哲学,连罗马皇帝奥勒留也信奉它。此外,还产生了M.T.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和以斐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罗马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是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学派,它实际上是将斯多阿主义、伊壁鸠鲁及怀疑论的学说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相结合的大杂烩。它的主要特点是发挥柏拉图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思想。普罗提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神秘的“太一”。它是绝对的、超存在的神,由它流出万物。正是这种神秘主义哲学为当时新兴的基督教提供了理论基础。罗马后期开始产生“教父哲学”,使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从此古希腊罗马哲学向中世纪哲学过渡。 后世影响 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腊哲学对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腊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犹太教的希腊化,著名犹太哲学家:亚里斯多布鲁斯(Aristobulus)和斐洛,便采用了寓意的解经方法。而在基督宗教当中,早期的教会父老(即教父)都融合了古希腊哲学的思想和解经方法。由于受著名的教父游斯丁、俄利根和特土良等所影响,形成了很多基督教传统教义。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基督教神学、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都可见得到。 历史地位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因此,最初的希腊哲学家都具有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最初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在阶级偏见、宗教影响和认识的片面性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们也将世界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受到的歪曲比较少,因此能够向我们提供比较正确的、虽然是幼稚的世界观。 以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思想,都是从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发展起来的。由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发展起来的原子论学说,不但是以后的唯物主义,而且是近代科学的先导;以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同时,古代希腊哲学中还出现了形形 *** 的唯心主义和形上学,如诡辩论、怀疑论、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折衷主义以及各种颓废没落的人生哲学,影响着以后的各种消极思想。直到今天,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仍旧是许多学者不断进行研究的课题。 代表人物 前苏格拉底时期 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特别是一群通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这不是为了否认其他在古埃及、闪族以及巴比伦文化里出现的早期哲学家而作的谣传。诚然,每个文化中都存在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而我们有证据证明一些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可能至少接触过某些古埃及和巴比伦思想的作品。然而,早期希腊思想家与他们的前人相比至少增加了一种元素,使他们与前人的思想区分开来。在历史上,我们首次在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他们对于世界规律并不是教条式的主张,而包括了他们对这些理论的各种论点。 事实证明了,几乎所有早期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各种宇宙论是极度和明确的谬误,但这并不会降低它们的重要性。因为即时以后的哲学家立刻抛弃了前人假设的答案,但他们不能逃避前人所提出的问题: 一切事物从哪来? 它到底是由什么制造的? 我们如何解释大量事物组成的本质? 为什么我们能用单一数学来描述它们? 而希腊哲学家所追随的形式和传达他们的答案方法,变得与他们所问的问题一样重要。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拒绝传统的神话对他们周遭所见现象的解释,而赞同更理性的解释。换言之,他们依靠推论和观察来阐明围绕他们周围的真实自然界,而且他们使用合理的论点突出他们的观点来告诉他人。尽管哲学家对关于理性和观察相关重要性尺度有所争论,但2500年来他们基本上一致使用由前苏格拉底学派最早发明的方法。 争议常出现在确定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思想,以及确定他们用以支持自己独特观点的论据的方式。这个问题并非来自他们自身或思想上的一些缺陷,纯粹是由于他们的历史与我们相隔太远的缘故。虽然多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创作出标志性的著作,但我们并没有任何一本著作的完整版本。我们只有后世的哲学家和史学家对其作品的引用,与偶尔发现的原文片段。 希腊哲学总是围绕着“一”与“多”的问题在打转。在这个希腊哲学发展的最初期,已经有了“一”的观念。贤哲之士从实体的连续变化历程及生死的交替更迭中,想到宇宙有一共同的本原,看出了必有某种恒存之物,那就是最初的某物。因此,爱奥尼亚的哲学或宇宙论主要是想尝试决定万物的原始因素或原质(德语:Urstoff)。泰勒斯(Thales)宣称是水,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说是气,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则说是火,他们虽然各执一辞,但都认为它是物质的,而且相信它只有一个。在这个决定的过程中用的不是科学或实验的方法,而是慎思明辨的理性,是直观到宇宙的同一。他们都飞越了经验观察所能指证的范围,但同时不以神话的假设为满足,而要寻求一个真正的同一原理,找出变化的原质。他们对“万物是一”及“原质(不管是水、气或火)”的肯定,是由理性或思想所指导的,而非仅仅出自想像或神话,因此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批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 阿那克西美尼 泰勒斯(希腊语:Θάλης;英语:Thales) 阿那克西曼德(希腊语:Αναξιμανδρος;英语:Anaximander)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艾菲索斯的赫拉克利特(希腊语:Ηράκλειτος της Εφέσσου;英语:Heraclitus of Ephesus) 毕达哥拉斯(希腊语:Πυθαγάρας;英语:Pythagoras)及其学派 爱利亚学派(Eleatic) 色诺芬尼(希腊语:Ξενοφών;英语:Xenophanes) 巴门尼德(希腊语:Παρμενίδης;英语:Parmenides) 芝诺(Zenon) 麦里梭(Melissos) 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 阿那克萨戈拉(Anaksagoras)原子论者(Atomists) 留基伯(Leucippus) 德谟克利特(希腊语:Δημόκριτος;英语:Democritus) 苏格拉底时期 苏格拉底 智者(Sophists) 普罗泰戈拉(希腊语:Πρωταγόρας;英语:Protagoras,约公元前480-410年) 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5年)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70年 - 公元前399年)是一位雅典的哲学家,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提问的方式是对西方的思维方式有最重要的贡献。请参看他写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小苏格拉底学派(Minor Socratic School) 麦加拉学派(School of Megara) 欧克里德(Eukleides,约公元前450-380年) 欧布里德(Euboulides,约公元前450-380年) 犬儒学派(The Early Cynic School) 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约公元前445-365年) 迪奥吉尼士(Diogenes,约去世于公元前324年) 昔兰尼学派(The Cyrenaic School) 亚里斯提布(Aristippus of Cyrene ,约生于公元前435年) 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希腊语:Πλάτων;英语:Plato,公元前427年 - 公元前347年),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古典希腊哲学家,受教于苏格拉底,并教导了亚里士多德。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希腊语:Πολιτεία;英语:The Republic)描绘了他幻想的“完美”国家。他也写了《律法》和许多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柏拉图在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且(据他自己叙述)参加了对他老师的审讯,虽然并非由他执行。与苏格拉底不同,柏拉图写下了他的哲学观点,并留下相当多数量的手稿。请参看他写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英语:Aristotle,在其它大多数非英语的语言中被称为Aristoteles,在义大利语则称为Aristotele,公元前384年 - 公元前322年3月7日)与柏拉图一起,被称为对西方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人。 亚里士多德 他们的作品,虽然在许多基础的方面有关连,但在风格和主旨方面却截然不同。柏拉图写下了数打哲学对话录(以谈话的形式来辩论,通常由苏格拉底以参与者身份出现)和少量信函。虽然早期的对话录主要是关于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且大多数在最后关于公正和实际的伦理,但他最著名的作品陈述一个关于伦理学、形上学、推论、知识和人类生命的概要观点。其突出的思想包括,通过直觉(感观)所获得的知识总是会留下困惑和不纯的观点,而且对所谓“沉思的心灵能从世界中获得‘真实’的知识”感到厌烦。只有灵魂能掌握知识的结构、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充满瑕疵的拷贝。这样的知识不仅有伦理的重要性,而且有科学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柏拉图视为一个唯心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更重视从感观获得知识,而且将相对的更多地获得经验主义者的现代标签。因此亚里士多德为之后最终发展进入科学方法的世纪做好了准备。如今仍然存在的亚里士多德作品以论文的形式出现,大部分并未被作者所发行。最重要的包括了物理学、形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论灵魂(在灵魂之上)、诗学和很多其它的作品。更多的讨论请参看亚里士多德的条目。 之后的古典哲学家 西塞罗(希腊语:Κίκερος;英语:Cicero) 基提翁的芝诺(Zeno of Citium)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伊壁鸠鲁(希腊语:Επίκουρος;英语:Epicurus)与卢克莱修(Lucretius)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新柏拉图主义 阿摩尼阿斯·萨卡斯(Ammonius Saas) 普罗提诺(Plotinus) 波菲利(Porphyry) 普罗克洛斯(Proclus) 杨布利柯(Iamblichus)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古希腊哲学小结
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序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开始在不同领域之间划分了界限,用理性的方法探讨自然和人的问题。
一、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是自发的唯物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较早的科学启蒙者。“科学之祖”“希腊七贤之首”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本源是有固定性质的“无限者”,即没有固定界限、形式和性质的东西,由它生出土、水、气、火四大元素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基质是气
小结
米利都学派的思想朴素简单,第一次抛弃了神创造世界的传统观念,坚持用自然本身的东西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并且试图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中寻求万物统一的本源,以期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从而宣告了哲学的诞生。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观点
数本源说:五个苹果、五个手指抽象出了五这个数。勾股定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了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
伦理观:公正、自律、教育,“你能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但教授你的人却并不会因此失去了知识。值就是教育的特性。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好的禀赋可以从遗传中获得,如健康的身体,姣好的容颜,勇武的个性;有的东西很宝贵,但一经授予他人就不在归你所有,如财富、如权利。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得到而又不会损害他人,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
宇宙是天体之间的和谐,和谐是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灵魂学说
三、赫拉克利特
1整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整个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火的转化形式: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化为土,另一半成为旋风。(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虽然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但这变化亦是有章可循的。)
2“逻各斯” (中文可译为“道”,是运行于并贯穿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规律。)是万物生成的依据中文可译为“道”,是运行于并贯穿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规律。
3事物的对立面存在着同一性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一回事。”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了前者;前者再变化,就成了后者。”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在前人的基础上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是运动变化的根源。
事物转化有两种情形:第一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常驻的,它可以转化为它物;第二是它不是随便转化为它物,而是转化为对方。
这里需要指出的的是赫关于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更强调斗争。他提出“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
四、克赛诺芬妮的神论思想
存在和成为的问题:宇宙中的东西是否已经发展完成了(因而现在进入一种存在状态),还是正处于不断完善和不断实现自己的转变阶段中。
五、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巴试图解决怎样达到真理的问题,即寻求真理的途径。
观点:
第一, 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第二, 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从来源上看,存在无生成;从时间上看,存在亦无生成。
第三, 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 存在是完满的。
第五, 存在是思想的对象。一方面,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另一方面,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
巴门尼德的贡献:第一,不在像最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开始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巴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欧洲历史 )第三,巴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和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第四,巴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认识应该始于萨特。其实对于他的理论我并不了解多少。只是知道他是存在主义的大师,知道他的后现代主义的小说《恶心》、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以及他与另一位伟大女性波伏娃浪漫传奇的爱情,仅此而已。存在主义哲学的发端巴门尼德该是第一人。)
六、芝诺的悖论
(1) 二分说。“运动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
(2) 阿基琉斯追龟说。一个跑的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的最慢的人。
七、麦里梭对存在哲学的论证
第一, 修正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有体积的观点。他的论证是:“如果它存在,它就必定是单一的,作为唯一的东西,它必定没有形体。如果它有体积,那么它就会存在着部分,并且就不在是单一的了。”
第二, 修正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有限的观点,“如果它是无限的,它就应当是单一的;如果它是二,那么就不可能是无限的,而会受到另一个的限制”。
第三, 否认虚空的存在,并以此为前提证明了存在的不动性。因为虚空是无,而无就是不存在。既然没有虚空,存在就不能运动,因为一切都是充实的,没有可供它移动的空间。
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该学说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万物皆由四根组合而成,并会随着四根的解体而消失。爱与恨是火、土、气、水四根运动的本源。在运动中,四根具有不生不灭性,它们有时从多生一,有时从一生多。因此,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反复运动就构成了无休止的有序的循环过程。在四根中,各自在整体中的优势总是随着时间的变更而轮流交替。
九、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
“一切东西被包含于一切东西之中”,“一切东西中有一切东西部分”。
运动的原因在于自主的理智
阿那克萨戈拉的贡献:第一,第一次把哲学从外邦带到希腊本土,此后在雅典沃土上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人;第二,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是自然哲学对于事物内部的探讨更加深入;第三,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努斯”或“理智”作为本原,为后来的哲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十、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原子论是以虚空和原子皆存在的悖论展开的。他把虚空视为原子视为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件。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远在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为具体事物。这是西方哲学史上首次出现“空间”这种理论范畴的萌芽。
德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被充实的。
天体起源于漩涡理论(影响到了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和康德)
德在论述天体形成过程时,明确提出两个重要的思想。一个是,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另一个是,世界的产生、成长、和衰亡都遵照一种必然性。
“影像说”
第二章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序
希腊哲学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早期希腊哲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并且研究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社会公正、国家本质、人生意义等方面。在整个希腊古典哲学发展过程中,苏格拉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在这一基础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第一节 普罗泰格拉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认识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今天看来则很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之中。)
第二节 高尔吉亚
第一, 无物存在
第二, 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第三, 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高尔吉亚的论辩方法是典型的智者诡辩术,成为晚期希腊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主义流派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三节 苏格拉底
主要思想观点如下:
一、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对于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为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所不及,所以哲学真正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
苏格拉底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开始正本清源,摈弃感觉高扬理性,是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竖起了理性主义的大旗,划时代地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一次重大转折。
二、 德性即知识
认识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是恶的。
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三、“助产术”教学法
指的是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事情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法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四、 美的目的性与相对性
一个东西之所以美在于它适合于自身的目的。一切事物,对于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又好,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又不好。(这一观点应该属于美学的范畴。何为美,简单地说,美就是一种和谐,或如苏格拉底所言,美就是合乎目的,就是适合。以着装为例,一件衣服要想穿出效果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具体包括性别、身材比例、气质、职业、场合、所处地域的习俗等等。我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本《心理学与我们》的书当中,在讲述色觉的时候,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色彩的属性,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穿着方面应当注意的色彩理论,色彩的和谐无疑也是一种美。)
五、 艺术的理想化与精神性
由于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各方面都很完善,画家就要从许多人物中把那些最美的东西提炼出来,从而使所创造的整个形象及其美丽。
绘画可以表现那种既没有比例,又没有颜色,也没有形式的东西,艺术不但表现躯体,也表现心灵,表现精神方面的特质,如面部和眼睛里的各种神色、各种性格特征和心情。这才是最扣人心弦、最令人喜悦、最为人所憧憬的最可爱的性格。(这个观点让我自然联想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所追求的意境。文字是具体的,但意境却是抽象的,难以言说的。不过,再抽象的事物也总该有一个定义或归个类,不然的话很多令我们砰然心动的东西都无法把握了。其实诗歌的意境也是有分类和命名地。较为著名的有:刘熙载在《艺概》中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也。”还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提出的“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第四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1、麦加拉派(辩论派或辩证法家)
代表人物:欧几里得
特色:一是把善等同于巴门尼德的存在。(一切与善相反的东西,是非存在)二是能言善辩,提出不少著名的题。
2、居勒尼学派
该学派的原则:寻求快乐和愉快的感觉,乃是人的天职,人的最高的、本质的东西。肉体快乐远胜于灵魂快乐,所以该派强调,一旦快乐来临,就应尽情享受。
3、犬儒派
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安提斯泰尼
第五节 斯巴达的影响(简单了解)
第六节 柏拉图
一、 柏拉图的认识论
总的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包括理念论、回忆说、辩证法和灵魂转向说
理念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源泉,是正本。而具体事物是模仿理念而成的,是副本。其实柏拉图的理念就是共相,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把事物的共相作为认识的起点,强调理性知识和感觉印象的的区别,具有积极地一面。
回忆说:理念是不死的灵魂所固有的。但在人转世出生时遗忘掉了,只有通过后天感觉和学习,通过别人的询问,才能回忆起先天固有的知识。听到别人讲的道理儿能理解,并非接受了别人的知识,而是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别人的提醒得以回忆起来。
灵魂转向说:每一个人在他的灵魂深处都藏着一种进行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可比喻为知识之目。但正如必须转动整个身体,眼睛才能由黑暗转向光明一样,作为整体的灵魂也必须转移方向,知识之目才能离开变化的现象世界而朝向实在世界,并逐渐学会承受实在之光,直到看到最明亮、最美好的实在。
二、 柏拉图的伦理学(关于善的解释与回答)
苏格拉底关于善提出的几个命题:1、没有人愿意作恶;2、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是继承第一个命题所提出来的。既然没有任何人愿意作恶,那么如何避免作恶则构成了一个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唯有获取知识才是唯一从恶走向善的途径。);3、诸德唯一(一切美德都统一于知识);
柏拉图根据以上命题进一步提出:
1、 美德的知识是什么(在这里,柏拉图试图对善和知识做出更为确切的阐释)
(1) 快乐是善(出自《普罗泰戈拉》)
(2) 否定快乐时善,因为他认识到快乐的复杂性,有时还往往包含着痛苦(《出自高尔吉亚》)
(3) 为了宇宙和谐一致(出自《理想国》)
根据理念论,柏拉图相信,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必定是关于善的理念的知识,只有极少数人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教育途径,才有可能得到这些知识。
2、 如何理解德行
德行是一种正义。(关于正义,这是古希腊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在这里,正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正义指的是美德;狭义的正义指的是公平。)
柏拉图认为,正义包含了人灵魂中三部分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灵魂的三部分指的是:理性、欲望、荣誉感(中介物)。对此我不再做过多的解释,不过有意思的是,千年后的心理学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念与柏拉图的观点惊人地相似。
关于正义的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个身处逆境的善人是否幸福?美德是否需要报偿?
关于这两个问题,柏拉图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但十分含混,也充满了矛盾。在作为精神健康的正义与作为实施正义行为的正义之间,存在着一种差距需要弥补。一切罪恶都来自某种精神的纷扰。当一个人把他的欲望控制于理性之下时,他就不会被诱惑去作恶或是损害其同胞。但是如何做到只一点,也许只有一个人拥有了关于善的知识,他才能充分认识到应该如何去生活。
三、 柏拉图的理想国学说
关于理想国的产生:
需要说(希腊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不能脱离族群而独立存在,离群索居的生活是危险的,也是不明智的。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社群感”)柏拉图在《国家》中提出“国家是起源”
分工说:“人不可能同时做许多事情都获得成功”。“我们不是生来就彼此一样的;天性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做这件事,有的长于做那件事。倘若一个人在适当的时间,做与他天性相近的事业,把别的事让给别人去做,那么,做出的数量必更加多,方法必更加容易,质量必然优良。”
理想国的建立:
国家的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国民,实现公益。具体来讲,国家必须满足国民精神及物质上的需要。
社会阶级划分:人类性灵中有三种不同的成分。首先是“理”,它居于头部,其功用可以运用思想,发号施令;其次是“气”,居于胸部,其功用可以供给勇敢坚毅的精神,利于执行任务;再次是“欲”,居于腹部,其功用可以寻求自然欲望的满足。
理想国中的哲学的王:国王必须由哲学家来担任。
实现理想国必须采取三种政策:1、改造社会制度2、实行优生政策3、改良教育方法
五种政体分析:贵族政体或君主政体、名誉政体、寡头政体或财阀政体、民主政体、 暴君政体。晚年提出混合政体,即君主与民主的混合。
关于法律的学说:“法律不仅是禁止犯罪的,同时也是引导人向善的;法律的效力不仅是事后的强制,而且也是事前的劝谕。”(这种法律观念是我所欣赏的。正如我的法理老师所讲的那样,法律不应是冷酷的,而应是柔和的、宽容的,充满了理性与人文关怀。)
*** 组织原则:提出一种“友好原则”, *** 必是“依法以统治自愿被统治的人民而不是强迫的统治。”(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当中将其发扬光大,归纳出了三权分立原则,奠定了西方政治体制的格局。)
第七节 亚里士多德
“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置在一旁。”
1、 吾爱我师,吾尤爱真理。
2、 形而上学:形式是实体
(1)四因论(2)实体论
3、 物理学:运动、时间、空间与世界图景
4、 认识论:灵魂与形式
5、 伦理学:只有适中,才有美德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序
包括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其显著特征有二:第一,呈现出伦理化倾向。这一时期无论哪派哲学都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来建构理论的,都是以灵魂安宁和生活幸福为主要目标,缺乏千人那种学以致知的思辨风格。第二,没有全新的学派出现。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一、 物理学
二、 准则学
三、 伦理学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第三节 怀疑主义
关于真理的一个有意思的命题:当人们提出一种学说并认为它是真理时,问题立即可以提出,这一学说作为真理的标准何在?如果说他本身即是真理,无需任何外在标准来评价他,结果是任何人都可以拒绝其他学说而坚持自己的学说,真理于是有无数之多。如果人们为自己学说的真理性找到了一种评估标准,但这个真理的标准也有个标准问题。这是一个无穷后退系列,人们无法确定最终标准。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希腊哲学理性精神衰落,并不断向神学转化
结尾
这只是一个初稿,因为对于有些问题我自己也不太理解,所以只能是观点的罗列。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总结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亚里士多德本人在自然科学方面造诣颇深,这也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在这里深感遗憾。当然,因为希腊哲学的开创性,也注定了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它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永久性地开采与挖掘!在这里我还想说明一点,哲学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在早期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科学作为依据的同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在今天看来却极大地接近着科学的实质。由此可见,想象力、创造力确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这个范围似乎还有点小)的动力和源泉。在关注哲学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伦理学、法学、政治学、逻辑学、美学的影子,我想,当我的知识足够丰富的时候,一定会再次回过头来翻开自己的这份笔记,使其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