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京时期的计时法

日本平安京时期的计时法,第1张

公元1-1500年

水钟

李约瑟推测水钟——漏壶可能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入中国,时间可能早达公元前二世纪的商代,最迟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由汉代(公元前202)开始,泄水型漏壶逐步被受水型漏壶取代,其特色是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

蜡烛钟

蜡烛钟在何处及何时首次使用己不可考。不过,最早提到蜡烛钟的,是一首写于520年的中国诗。诗中说,燃烧的蜡烛是夜间量度时间的方法。直到10世纪初,日本一直使用类似的蜡烛钟[22]。

香钟

远东地区除了使用水钟、机械钟和蜡烛钟外,也会使用香钟计时。中国大约在六世纪首先使用香钟。在日本的正仓院,仍保存了一个香钟,不过在其上的文字不是中文,而是梵文。由于佛教经常使用梵文,因此爱德华.沙菲尔推测香钟在佛教仪式中使用,而且是由印度人发明。香钟跟蜡烛钟很相似,不过香烧均匀而且无火焰,因此在室内使用时,比蜡烛钟更准确和更安全。

使用擒纵器的水钟

第一使用擒纵器的水钟,由密宗僧人兼数学家一行和政府官梁令瓒建于长安这个擒纵器水钟是个天文数仪器。一行的擒纵器钟仍然是一个水钟,因此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976年,张思训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汞(水银)取代水,汞在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39度(华氏零下38度)时,仍然是液体。

水斗

看过《聪明的一休》有很多场景,都是在院子里有一个水池,有竹筒,水满了,竹筒里的水就会因重力而流入水池,如此计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 “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 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百度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四、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还有人说,日本古代没有计时的工具,于是日本人把每上一次山,坐下来歇息一段叫做“一合目”,合是计量的单位,是灯油的单位,合目就是烧完一个单位灯油的时间,古时候没有手表来看时间,所以用这种方式告诉人走到10合目与5合目的时间差别,一合目约50分钟左右

比较正确的说法,日本辞典如此说明,5合目代表全体登山路的10分之5,所以最高的地方就是10合目,没有11合目;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関东”和“関西”的划分标准。

关于这个问题,在日本时我也问了很多人,但答案不一,后来一位学历史的朋友说:这在日本也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相较而言「名古屋说」、「関が原说」比较有力。

但是,『広辞苑』里是这样解释「関东」的:

①铃鹿、不破、爱発の三つの関所以东の诸国。また逢坂関以东の国。

②箱根関所以东の地。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①。因为①的「三関」是古时的「畿内防卫の外郭门戸」、是为了防止叛乱者逃往东国而设。在迁都平安京后,废除爱発関,增设逢坂関。(「三関」中的「不破」就位于「関が原」)。

而②的「箱根関所」则设于江户时代,而且离东京太近(坐小田急线3个小时就到)。

所以应该是以「三関」为划分标准。

仅供参考。

京原铁路是一条起自首都北京,经河北省西部,跨太行山,沿滹沱河谷地至山西省原平市的国铁Ⅰ级单线铁路,线路全长418千米。与1965年11月开工,1972年底竣工,在原平与北同蒲铁路相接。

京原铁路沿线蜿蜒于太行山区,跨河穿山,桥多隧长,是一条重要的战备铁路,也是是北京通往山西中北部的一条交通干线、晋煤外运的中路通道。铁路中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1.9米,曾是70年代中国铁路最长隧道。

京原铁路具有重要的军事战备意义,曾是中央战略转移的重要通道,经三家店、衙门口,与北京地铁1号线、西郊机场、南苑机场相通。为防护需要,京原铁路沿线通过隧道穿山行进,其中最长的驿马岭隧道跨越地下河,修建难度不亚于成昆铁路,修建时铁道兵伤亡惨重。

京原线现由北京铁路局和太原铁路局共同管理客货运业务。大涧站及以东区段由北京铁路局管辖,灵丘站及以西区段为太原铁路局管辖。主要客运站有:白涧、涞源、灵丘、五台山、繁峙、代县、原平。

为纪念缅怀先烈在京原铁路修筑上的伟大业绩,原平市人民政府将主干道命名为京原路;北京市石景山区也设有京原路、京原街。

20世纪60年代,我国周边出现了严峻的局势。在东面和南面,被美国军事势力重重地包围住,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他又挟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在北部和西部,我国又面临苏联的巨大压力。1956年之后,中苏由于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引起了苏联的极大不满,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抗美援朝时期购买军备所欠下的债务,并且苏联还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两国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出现了空前的紧张局势。在苏、美二国的唆使下,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

1964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讨论研究三线建设问题,会上提出为了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京原线的修建被提上了日程。

施工建设

京原铁路起自北京市石景山南站,经良各庄、十渡、白涧、紫荆关、塔崖驿、涞源、灵丘、平型关、繁峙、枣林、代县、阳明堡于山西省原平,与北同蒲铁路接轨,全长418公里。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负责施工。1965年11月开工,1971年10月30日通车。同时将原平线加以改造,连成一线,于1972年12月31日交付运营。京原铁路对山西煤炭外运,加强首都战备起着重要作用。

京原铁路逶迤于燕山、太行山、五台山山区,与永定河、大石河、拒马河、唐河、滹沱河并行或相交,线路经过紫荆关、浮图峪、驿马岭、平型关等关隘,地势险峻,沟深谷切,桥高隧长,工程艰巨。平型关以东约280公里,地形陡峻,桥隧毗连,共有隧道及棚洞130余座(其中长1Km以上的隧道26座),百米以上的大桥20座。其中修建在河北涞源县与山西灵丘县交界处的驿马岭隧道长达7031.9米,为京原铁路最长的隧道。

京原铁路全线隧道桥梁总长约占新建线路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合庄站至野三坡站的25千米区间的桥梁和隧道甚至占到了线路总长的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铁路”。“桥不断,隧相连”成为这一段的真实写照。由于地势复杂,野三坡站甚至有一半修建在隧道内。

京原铁路穿过的太行山区地质极其复杂,地层多有断裂构造,岩石挤压破碎,易于坍塌。地震烈度为6至8度。主要河流有丰富地下潜水补给,常年流水,不通航;一般支流均为间歇性河流。气候受西北高压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冷少雨,平均气温11.8至6.8摄氏度,最高气温43.5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8.2摄氏度;平均年降雨量500至700毫米。 1965年6月,铁道兵第四、十三师各2个团进驻北京市房山地区和河北省涞源地区进行施工至枣林支准备。6月,十三师奉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7月26日,总参谋部批准组建铁道兵第十四师,接替十三师担负的任务。通信信号工程由铁道兵直属第一、二通信工程营负责。全线新线运输管理工作由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担任。施工采取先东后西,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段展开的原则于1965年6月1日,石景山至紫荆关138公里区段开工。1967年春,两个师的兵力全部进入工地,紫荆关以西控制全线工期的驿马岭和平型关两座长隧道相继开工。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投资、材料供应得不到必要的保证,原定1970年通车的建设工程难以实现, 1969年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提出推迟到1971年通车的要求。施工中采取长隧短打(平导先行,分割成段,多口开挖),群隧合打(近距相连隧道统筹安排兵力、机具),分割围歼,逐个击破的方法,广大指战员和民兵克服断层、溶洞、涌水、坍方等困难,不断提高工效,创造单口月百米成洞162次,并达到隧道平均每米用工178工天的较好水平。铁十四师六十八团施工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1.9米,为当时全国最长隧道。1967年4月正洞开工,24个月后完成隧道主体工程,平均双口月成洞281米。在铺轨架梁作业中,为解决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梁供应不足的困难,铁四师十六团因陋就简,科学施工,在永定河畔荒沙滩上生产出合格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梁,满足了铺架工程的需要。东段于1969年6月1日北京市石景山南站开始铺架,西段于1970年9月从枣林开始铺架,1971年10月30日在灵丘242公里处接轨,完成主体施工。

更多关于全国各地区建筑铁路支线规范和铁路建设企业资质,可以登入建筑网建设通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399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