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时间03:56-10:34涨潮时间10:34-15:49退潮时间15:49-22:55。
连三岛以三个“潮涨相连、潮落而分”的小岛为主体,潮涨相隔,三岛傲然而立,潮落则三岛比肩,共携一体,令人称绝。三座小岛一字排开,由北向南,由大到小,像三颗硕大的珍珠伸向南海深处。连三岛景色奇特,环境幽美, 奇石十余种,海菜遍布礁石上。
注意事项
一、时间,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因为大潮汛海水退的远又快,特别是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而这大潮汛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为最好。
二、天气,当刮南风的时候的别是单南风和西南风最好,而且风力大点最佳,潮水会借助风力退得要比没风时远的多。天气突然变化时(以阴天为好)或者和四到五级的西北风刮上几个小时,然后再转南风,这样的天气是最佳时节。
三、地点,因为在每种海产品的栖息地都不同,就赶海而言,一般都选择有贝壳沙较多的地方。如果赶海之前问一下当地的海边人他们都知道哪个地方出那种海鲜。在这时就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海鲜了,然后根据你喜欢的海鲜的栖息地去找吧。
四、安全,海边靠近山的都有石头,而这石头呢又会生牡蛎,这牡蛎壳很锋利的,而没山的地方呢又有石坝,这石坝上也长着牡蛎,如果和皮肤有轻微的接触,就会被牡蛎壳给划破。所以最好穿上军用胶鞋,假如你想捉蟹子就得戴上手套 。
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有了这些光环和属性,它自然吸引着太人关注的目光。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去青岛 旅游 之前,或者仅仅是单纯想了解这座城市,那么想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查找这个城市的地图或者是卫星图片。等大家看完,很多人可能就疑惑了,青岛是有不少岛屿不假,但是青岛市的本身哪是岛?分明就是个半岛好不好。
因此,很有必要对于这件事情来进行专门的考证,并且顺便把青岛、黄岛、红岛这三个放到一起后,更加容易引起大家疑惑和困扰的问题一并解决。
在一些大比例尺的地图上,会发现环绕胶州湾一圈正好有青岛、黄岛、红岛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地名,由于这三个地方都以颜色命名,难免会让一些善于联想的人有所猜测,是不是有什么美丽的故事以这三个地方为主角,才产生了这样的名字?或者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这三个“岛”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不管怎么说,一个地方以颜色的命名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但是集中到很小的范围之内有三个以颜色为名字的地方难免就有些醒目了。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大陆型国家,讲究的是在大陆上开疆拓土,这是每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必做之事,因此对海洋特别是沿海的地带就算不上那么重视。秦汉时繁华地区还仅限于中原,隋唐时期也差不太多最多范围有所扩大,哪怕就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发展出远洋贸易的宋朝,也仅仅是海边几个有限的优良海港在发展。在这些时候,虽然今天的山东半岛东部有城市,但是比起中原地区来说,还是稀疏的很。在反映金代时期的地图上,今天的青岛一带仅有即墨、胶西等城市。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迎来大发展的转机出现在了元代。这个典型的大陆型民族却有着对大海的迫切希望。因为作为第一个定都在今天北京的大一统国家来说,养活京城的居民、驻军成为天大的任务。为此疏通、取直了大运河,但是大运河运力始终满足不了需要。随即又寄希望于通过海运、胶莱运河的运粮方式来解决,但胶莱运河又多淤塞不给力。最后只能用大运河和海运并举的方式运输粮食。元朝的国祚不到百年,所以经过修大运河、开凿胶莱运河两项大工程后,想再去深度开发海运时已没了时间,还没等发挥效益的就灭亡了。因此元朝时青岛一带也没有机会出现在史书上。
明朝时候才是青岛包括山东半岛东部一带开始迅速发展,并且被史书记载的时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和元朝一样,需要海运;二是为了应对倭寇的侵扰,在沿海地带大量修建卫、所保护海防。像今天的青岛市一带就属于鳌山卫浮山所。虽然不是很大,浮山所也仅有五十六个人的编制。但毕竟已经崭露头角。
在明朝中叶的海图、史书上已经有了青岛的记载,但是在这些史籍里记载的青岛并不是今天的青岛。
比如明代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1547年—1598年)所写的《广志绎》记载:“胶莱河与海运相表里,若从淮口起运至麻湾而迳度海仓口,则免开洋转登、莱一千五六百里,其间田横岛、 青岛、黄岛 、元真岛、……此皆礁石如戟,白浪滔天,其余小岛尚不可数计,于此得避,岂不为佳?”
有人就以此断定《广志绎》里记载的这个青岛就是现在的青岛,这显然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这一段话是王士性在阐述走胶莱运河的优势,胶莱运河的南口就是胶州湾内的灵山海口,他的意思是如果不走胶莱运河的话,往东会依次遇到田横岛、青岛、黄岛、元真岛……等礁石密布的岛屿海域,如果走胶莱运河就会避开这些岛屿。这段话所说的青岛以及黄岛是在田横岛以东的位置,分别是今天的乳山市的小青岛和南黄岛。
类似的记载还有明代出现的 《海运里程》 ,这篇文章被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顾炎武收录到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海运里程》一文记述的是从淮安府开船到天津大沽河的海道,一共分为了十三程,在其中的第六程:“自田横岛,由青黄岛远望槎山,前投玄真岛湾泊,共约四百余里,用西南顺风,一日可到,为一大程”,路线、航标、停泊地、风向都有了,大意为在田横岛开始,从青黄岛看槎山,沿此方向最后在玄真岛泊船,这是一天的航程。
在这一段文字中的青、黄岛也是今天乳山的小青岛和南黄岛,因为它们就是位于田横岛和荣城市的槎山之间,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是可以看到槎山把槎山当作航标的。如果在今天的青岛市的位置上,距离槎山足有200公里,是怎么样也无法把槎山当航标,因此明朝典籍上的青、黄岛不可能是指今天的青岛市及黄岛区。
其实在顾炎武的这本 《天下郡国利病书》 中同一篇文章中已提到了今天的青岛市,不过当时它的名字叫做“小青岛”。
出现“小青岛”的记载是在有青黄岛记载之前的第四程:“自斋堂岛等处开船,正东由胶州灵山岛,东北望远劳山,前投福岛湾泊,共约二百余里,用西南顺风,半日可到,为一大程。……斋堂岛东至灵山岛五十里……又东北至唐岛六十里……又东至小青岛五十里,可容船三十只,避正北、东北风,又到董家湾六十里……”。这一段话记载的是从今天的黄岛区斋堂岛向东分别经过灵山岛、唐岛,就到了小青岛,小青岛北侧海湾可泊船三十只,在这里可以避正北和东北风。
从这个记载中,无论是位置、以及附近海湾的大小,都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这个小青岛就是今天青岛市海面上的那个有“琴岛”别称的小青岛。
另外“小青岛”这个名字,在2014年出版的反映山东省 历史 上自然和人文地理变迁的《山东省 历史 地图集》自然卷中记载的也很明确,在海岛篇里的沿海主要岛屿条目里,青岛市市南区有小青岛、城阳区有红岛、黄岛区有黄岛。
明朝时随着驻军的增多,以及商贸、交通的发展,山东半岛东部一带越来越繁荣,小青岛北部的陆地上也逐步在一个小小的卫所周边发展出了村落、市镇。因此就需要有个正式的名字,可能在最初时还被过往的人们称为“小青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演变成青岛了,最起码在清初时已经开始正式叫做“青岛”,在清同治年间《募建戏楼碑记》的石碑上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同治年间的百余年正是康熙、乾隆时期。而光绪皇帝接同治帝“班”之后的20多年后,德、日开始先后将青岛作为殖民地,在他们的统治之下,青岛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成为了特别市。青岛的面积越来越大,名字越来越响,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可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青岛确实是个岛,哪怕它叫做“小青岛”,但也是个岛。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范围以及含义越来越大,已经确实不是简单的“岛”了,成为了一个地理名称。
随着青岛之名的影响越来越大,还波及到今天乳山市的“青岛”名字。在明朝的海道上,那时的青岛、黄岛的知名度是要高于今天“小青岛”的,因为它们是海道上的标志性的岛屿。但到了近、现代,估计应该在清朝康、乾的时候,“青岛”这个地理名称创立之时,人们或者政府为了避免与乳山的青岛、黄岛混淆,就把知名度比较低的地方改了名字,成为了“小青岛”、“南黄岛”。至此青岛和小青岛两个名字完成了互换。
在完成今天的文章之前,专门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发现真的有人不知道黄岛到底是不是岛,甚至在某著名问答平台上,有人问的非常恳切:“黄岛是岛吗”,回答之人也挺干脆:“不是岛,是个经济开发区……”,此外还有另外两个搜索结果,对这个问题都是没有给出准确答案。那么黄岛究竟是不是岛呢?
如果从现在的卫星图片上看青岛市黄岛区的话,得到的结论肯定黄岛不是个岛!但是如果再看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卫星图片,会发现黄岛还真是个岛,在这张卫星图片上,黄岛是独立的,仅仅在其西部与西北部有大片的滩涂与大陆相连,相信在海水是低潮位的时候,人们是可以步行上岛的。
黄岛的情况在1928年编纂《胶澳志》中可以找到答案:黄岛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1931年的《增修胶志》上更是有详细记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大意思就是黄岛在黄岛庵山之北,虽然说是岛,实际上是个比较平缓的山冈中,涨潮时四周都是水,潮落下去后可徒步上岛。在其北方可以停船避风,但是不可长久停泊。
因此从这一点看,黄岛确实是个岛。那么黄岛现在为什么又不像是岛了呢?
是因为在上个世纪的1973年,位于山东省西北方的胜利油田生产的石油,迫切需要一个输出码头,国务院决定决定就建在黄岛了!除了建设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原油输出码头之外,还有原油储存库,油田和码头之间以原油管线连结。借助这个机遇,黄岛这个原本在青岛胶州湾西侧的贫瘠之地,成为了今天拥有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枢纽等一系列闪光头衔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了这样的经济条件,以前涨潮就可以没过的滩涂自然就不能让它“闲置”,于是就被大大小小的各类建筑物所覆盖、取代。
所以,黄岛现在虽然看上去不像是岛,但它在 历史 上还真的是岛。
虽然红岛一带今天也是加快发展,条条宽阔的大路越修越多、挺拔而起楼盘也是密密麻麻,但是比起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来说,它的起步还是晚了些,步子还是小了些,还可以看清岛屿的轮廓。但是谁也说不准它在什么时候被彻底的淹没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让后人为它是不是岛屿再产生新的争议。
但是目前来看,它还是个岛。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