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采摘园在哪里

桑葚采摘园在哪里,第1张

桑葚采摘园一般在城市的郊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郊区都有桑椹采摘园。因为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不同,城市的布局和产业也会有所不同,桑葚并不是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种植的。桑葚的成熟时间是在每年的五月份和六月份,因为结果时间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它成熟时间也是分别的,慢慢成熟的,桑葚在熟透之前是需要提前采摘的,不然就有可能坠落在枝头这样掉下来之后就有可能摔烂了就不能再吃了,所以一般都是硬着的时候采摘。

桑葚的种植技术

一般要选择三年以下比较年轻的桑树作为插扦母枝,挑选腋芽饱满,没有病虫害,枝条粗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条。秋季进行扦插,桑树新条上部未木栓化且即将木柱化的部分。

要选择在背风向阳的沙壤土作为扦插育苗基地,苗床底部要垫5厘米厚的经过消毒的干净湿沙。在扦插前可以施用部分磷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

取生长健壮的枝条中下部,截成长度为20厘米左右的一段,上部芽要饱满充实且无病害,平芽尖剪,在下端芽的反方向稍下方进行斜剪。剪口需平滑。将经过处理的插穗插入沙中,株间距大约2-3厘米,扦插深度要超过10厘米,上面露出两个芽。检查完后要及时浇水,用稻草做好保温保湿遮盖。一般40天左右就可以逐步撤去遮盖物。

新宏农场 锡北镇周家阁村 马山和平村四季采摘园 阳山镇住基村 黄家圩桑葚采摘园 白石山脚下桑葚采摘园 月城兄弟桑果采摘园

初夏有果子吃,走在这街道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上开始有商贩开始卖桑葚,最是乌黑的桑葚味道最好。你仔细瞧去,那小箩筐里,那桑葚是红的发紫,炫丽的颜色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些无锡采桑葚的好去处!

新宏农场、锡北镇周家阁村、阳山镇住基村、四季采摘园、桑葚采摘园、白石山脚下的桑葚园、月城兄弟桑果采摘园。

新宏农场

农场内有30多亩桑葚田,5月中旬也正好是桑葚的成熟季,一般熟透的桑葚都呈现的是朱红色或是紫黑色。这种状态下的桑果味道是最甜美的,现在的新宏农场的采摘时间已经开放。

地址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高德地图搜“东港新宏农场”即可导航到达)

采摘价格: 入园门票10元/人不限量品尝,1.4米以下儿童免票,外带40元/筐

锡北镇周家阁村

说起锡北镇有什么好去的地方,最好玩的地方还是斗山。锡北最好体验农家乐的地方还是那风景如画的周家阁村,五月尾声中的草莓没有啦!五月中旬,现在自然是吃桑葚最好的日子。

地址:锡山区锡北镇周家阁庄里9号庄里文苑

价格:20元一人进棚费可品尝,带走的果子另结算,15元为塑料盒一份

公交车:730路、807路、723路、738路、720路、17路、711路等。

驾车路线:

1、广瑞路-锡沙路-锡北镇周家阁村

2、锡沪路-团结路-锡虞路-锡北镇周家阁村

马山和平村四季采摘园

马山的桑果种植在四周都是非常有名的,这几年来,马山和平村还专门开辟了种植桑树,四季采摘园中现在种植着十余亩的桑葚树呢!

地址: 滨湖区马山街道和平社区和平路四季采摘园

价格: 入园费30元/人,外带桑葚20元/斤。直接购买30元/斤

公交 :88、89路到灵山大佛,乘坐马山西环线,至四季采摘园下车即到

阳山镇住基村

阳山的桑葚树不多,那里的生长的桑葚还相对比较集中。光明村以及住基村的果子都算是比较好的那种啦!那的采摘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有人前来采摘,并且桑葚的品质也都是非常不错的。

地址: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住基村沈家旦5号

价格: 50元一筐(约2斤出头)

黄家圩桑葚采摘园

大片的桑树,青红相间、紫的发黑,美味可口的桑果就挂满了枝头。紫的发黑的桑葚,又甜又软,满口蜜浆。

地址 :江阴市凤凰镇顾山黄家圩桑葚采摘园

营业时间: 10:00-22:00

白石山脚下桑葚采摘园

夏港街道白石山脚下的桑葚园里,早已是桑荫青青紫葚垂。

地址 :江阴市夏港街道白石山,或乘坐公交车19路底站下

价格 :一斤20元

月城兄弟桑果采摘园

桑葚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吃上一口熟透的桑葚,放在口中,一咬就出汁水,桑葚的味道总有一种惬意的香甜。

地址 :江阴市锡澄公路无锡方向--戚月线 --双泾生态园

价格 :一斤20元

我家附近有两条马路,他们的宽度不一样,周围的居民区不一样,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也不一样。

朝北一些的一条马路很大,宽阔而干净,最大的门面是家乐福,边上有永和大王和肯德基。人行道上行人的神色匆匆,靠近地铁站附近的地方来往的人尤其多,还有一些小吃摊和机动三轮车常年守在门口。

家乐福门口的大广场,在平时看来是挺空旷的,但是一旦到了傍晚,各种人群都出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齐聚到这里,吹拉弹唱,载歌载舞,遛弯走圈,颇为热闹。新疆人开的烤串摊和边上的跳新疆舞的人群,家乐福门口分堆跳交际舞和广场舞的人群,还有最近才消失不见的旋转木马和学轮滑的小队伍……虽然烦恼于大喇叭的声音,但也能时时感受到来自这里的热闹。更重要的是,这条大路充满了时间上的双面性,就像你选择来到这里,是为了上班赶地铁,还是为了融入夜色寻找乐趣。

朝南平行的一条马路比较小,路边好多开了十几年的小店,从五金店理发店,到水产店蔬菜店,再到网吧,店门前的小道常年充满了油渍,也堆满了原本属于小店的物品。附近有个小学,上下学的时候路上都是热闹说话的住在附近的绿领巾红领巾,校门口有家什么都有得卖的小店,就像哆啦A梦的万能口袋。

再往前不远是一个小型规模的菜市场,蚂蚁虽小,但五脏俱全,基本上什么都能买到。菜场门口的小吃一条街也可以从招牌和小道上看出它的历史和人气,它完全可以保证你一个月的早餐不重样,什么馒头煎饼豆浆馄饨油条粢饭烧饼蛋糕之类的,只要你呼哧呼哧别嫌烫手。这条马路上的人流量,与规律的饭点保持着高度一致,老小区的热热闹闹的生活,往往和这条小马路密不可分。

我一直觉得,生活气息这个东西,就像一种神秘的场一样,你看不见,但是你能够非常敏锐地感受到;你还能一下子或者近乎一下子地给出你对它的好恶程度的反馈。我说不上对这两条马路有什么偏爱的感受,不过我倒是觉得,它们距离我的生活都很近,并且不单单是指物理距离上的。所以,生活气息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吧,它影响着你对生活的细微体会,而不仅仅是影响到你的生活轨迹。

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或许是市井巷尾,或许是庭院深处,或许是家中的某个角落;或许是位于城市的人群拥挤之处,又或许是位于小天地般的村中的自留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拥有这样的吸引你的气质,哪怕它再高度繁华,再表面光鲜。有时候,吸引你的东西很单纯,所谓的生活气息,或许只是好吃的油条豆浆,浓郁的桂花香,抑或是健康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几个月前去了一次花桥,毗邻上海嘉定,据说是昆山下面很富有的一个镇。下高速之后,地面突然冒出好多招徕生意的房产中介。他们若无其事地行走在马路中央,隔着车窗向等待红灯的我们展示待售的楼盘。虽是初秋,但空气中还留着残夏的味道。一条以房产开发商命名的大马路,设计极不合理的红绿灯,开开停停。路边都是高楼待售中,色彩鲜艳的各色广告牌诉说不尽楼盘的各种好处;还有路边伞蓬下招揽看房人的中介,不远处都是林林总总的房产中介门店。

一个知名度颇高的母婴品牌展卖会,没有卖水没有卖吃的,没有提示标示和拥有足够的厕所。展会出来准备随便找个吃饭的地方,然而苦于无法找到,于是开了好几公里之外才进了一家麦当劳。

没有什么生活气息,没有完善的配套周边。这里只有房子和买房人、卖房人。这就是花桥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我不是地图炮,我也相信这里有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然而在生活气息这一点上,我还是无法苟同的。生活不仅仅是楼房,更是其中的空间,和这份空间带来的所谓“人的气息”。这份缺乏,让人无法安定下来。

从花桥回到自己的小家,看着买来的一堆婴儿用品,觉得家的意味一下子不一样了,而生活也有了从前所没有的别样的气息。

有一种错位,我觉得挺有趣的。

我的爷爷当了一辈子农民,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他是真正干到什么时候才“退休”的。即使再无体力和精力照顾那一大片承包田种水稻种油菜,不过在自家的自留地,也会时常见到我爷爷忙碌的身影。我的爷爷什么蔬菜都会种,什么蔬菜都种过,但他自己又吃不多,于是到最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的儿孙辈。“自家地里的绿色蔬菜”,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也是从小到大一直吃的。可能不像买来的那样没有虫咬的痕迹,沾满泥的菜叶也没有那么苍翠欲滴的光泽,不过,那样的炒青菜,我可以满足地吃一大碗。

后来我的大伯继承了爷爷的那片自留地。大伯是工人,不过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大,也是一直干农活出身,所以会的不比爷爷少。自留地没有闲着,在大伯的精心照顾下,土地依然馈赠出最新鲜最健康的瓜果蔬菜。家里吃的毛豆、萝卜、南瓜、青菜、芥菜、土豆、番薯、茄子、秋葵、甘蔗……都是来自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最应景的时令季节,带给家里人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饕餮大餐。

我先生的二伯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他最近几年迷上了种地。在老家,他开荒垦地,浇水施肥,在空余时间向土地学习新的知识。于是我先生的大家庭有口福了,每次去老家,都能听到家里人骄傲地对刚回去的我们介绍这些美味,而二伯也总是侃侃而谈他的种地经验,比如番薯要注意多施钾肥啦,比如猕猴桃需要搭黑布防晒啦,等等。

先生的奶奶家在山腰上,下山路上望去,能见到一大片农田郁郁葱葱。这其中就有二伯的功劳,而他也总是闲不住,往往带着锄头、穿上沾满泥的农鞋,老头衫一穿,帽子一戴,就去田间劳作了。而我对二伯的最初印象,是小学时隔壁班循循善诱的好老师。有时候觉得世界好小,从老师到亲人,从教书匠到兼职农民,这种变化,也挺有意思的。

闲不住的我,会时常和先生一起去田间和二伯聊天,顺带,找找有没有桑葚和一种叫做“嘎公嘎婆”的野生莓果。当然,这又是另一种生活气息了,对于从小没有经历过田间劳作的我们来说。无端想起小时候的春天,爸爸带着我去田间摘马兰头,那是属于田间的烂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264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