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美食介绍

青汁2023-05-14  20

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全国最负盛名的风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历史,生产的老边饺子素以皮薄馅大、鲜香味美、浓郁不腻、松软易嚼而驰名中外。

老边饺子经过几代名师的精心研制,现已发展成为海鲜类、肉类、素馅类等不同做法制成的老边饺子100多种,并研制成型各种不同档次的饺子宴。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老边饺子,天下第一”这是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于1981年来沈阳演出时亲临品尝后,挥毫写下的条幅。

老边饺子那叫名不虚传,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素以皮薄馅大、造形别致、口味醇正在沈阳城饺子类食品中拔尖。

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叫边福,1829年从河北迁居来沈,刚开始时,只在小津桥附近搭了一个非常简易的俗称“马架子”的小摊床,边做边卖,店号为“边家饺子馆”。

到了1870年,边福的儿子边得贵子承父业将“老边饺子”进行了“技术提升”,经过一翻专研,边德贵将普通的煸馅改为汤煸馅,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鲜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有风味。

从此“老边饺子”一炮打响,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

1940年,老边饺子第三代传人边霖将老边饺子迁到了当时沈阳最热闹的北市场,一下子就让“老边饺子”扬名全东北。

老边饺子不但饮誉全国,而且驰名海外。

来到沈阳一定要品尝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馆在沈阳

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始创于184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当时开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立号兴盛厚,主要经营酱肉、大饼和酒类。

由于李家的酱肉干净、烂乎、浓香,大饼柔软、层清、酥香,因此在梨树镇常是座上客满,门庭若市,深受群众欢迎。

1937年,李连贵之子李尧到吉林省四平市开

设分号。

解放后,1950年,李尧子李春生继承祖业,背着一坛老汤,把李连贵熏肉大饼迁到东北重镇沈阳,生意红火。

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就在沈阳扎根,成为沈阳地区驰名的独特风味。

为了保持李家熏肉大饼的传统特色,李春生在制作和选料上一丝不苟。

他选猪肉时,不用血脖、小肚,专用前槽到肋间不肥、不瘦,肥瘦相间带皮的新鲜猪肉,然后用温水加碱涮洗干净,并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时,以清除血污腥臊,然后切成方块放入锅中炖煮。

夏秋季节,还加放茴香,以使酱肉更加鲜美味浓,同时将延续老汤倒入,用旺火烧开以微火熳炖,使肉块上下翻动,及时撇出浮沫,待肉块熟透时捞出,沥净油份,晾于熏锅中加红糖熏制而成。

大饼用肉汤食盐和调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软面团,醒面时间较长,擀片抹油,重复擀几次,烙制成饼。

其特点是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浓,香泽红;大饼色黄清香,里软外酥层次多。

现继任中国烹饪大师、沈阳市劳动模范、优秀 *** 员、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餐饮中心李富洲总经理,继续发扬传统工艺将熏肉药料发展为12种,根据现代口味将甜面酱重新配制,并以莲子蛋花汤调剂口感,味道更佳。

“沈阳李连贵,熏香又美味”;“大饼卷熏肉,越吃越没够”成了老百姓的顺口溜。

1913年由河北人杨玉田到吉林洮南创制,当时立号为杨饼。

由于杨家大饼店生意兴隆,经营不断扩大,于解放后1950年来沈。

为了改进单一的经营品种又增添了带鸡丝花帽的鸡蛋糕。

从此杨家吊炉饼、鸡蛋糕扬名于东北各地。

杨家吊炉饼,用温水和面,水的温度和用盐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减。

饼片擀好后,上炭炉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炉。

成品形圆面平,呈虎皮色,层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鸡蛋糕,用肉末、鲜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汤勾芡,浇于鸡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后将鸡肉撕成细丝置于上端,吃饼佐之,别有风味。

卤鲜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锦上添花,风味独特。

沈阳回头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阳北门里开设烧饼铺谋生。

因为经营不善,生意一直不好。

一日正值中秋节,生意更加萧条,时至中午尚不见食客上门,店主茫然,遂将铁匣内几枚铜钱取出,买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馅,将烧饼面擀成薄皮,一折一叠地包拢起来,准备自家过节食用。

这时,从外面忽然进来一位差人,进店见锅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经品尝,品味甚佳。

这位差人当即告诉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馆驿,众人食后齐声叫绝。

此后,这种食品一时名声大振,官民争相购买,生意日趋兴隆,故而取名“回头“。

百年老店协顺园,以其特色招牌菜回头而闻名,历经几代传承发展,协顺园回头馆已经成为沈阳美食的象征之一。

坛肉文化,一直是东北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清朝,清太宗改沈阳为“盛京”,将满族的坛肉文化带入,盛京坛肉就开始在沈阳盛行,其也成为宫廷节日必备美食。

盛京美食佳坛肉馆传承人,热衷于中国美食文化的保护,其传承中国传统厨艺,完完全全的保留满族的坛肉的做法,“瘦肉不柴、肥肉不腻,口味上乘,富含营养”,是最地地道道的东北坛肉。

90年代初期,第一家盛京美食佳坛肉馆在和平区八一公园南门小吃一条街里的铁亭子。

就极其红火,几十个人排队只为吃一份坛肉米饭。

吃后都纷纷翘手称赞!为了传承盛京坛肉,盛京美食佳传人,近年来深度调查走访东北坛肉的各大名家,学习研发,终于让失传百余年之久的“中华第一坛”,经典坛肉做法再度走入民间,让御用坛肉成为百姓人人都能享用。

如今增添了很多有特色的菜系:盛京坛肉,炖酸菜,麻辣干豆腐,蒸猪血,四喜丸子,秘制青鱼,自灌血肠,红烧肥肠头,各种炒菜炖菜,大米小豆饭等多种菜品,堪称一绝。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皇宫中的御膳房精选五花三层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均匀整齐。

煸炒后加青葱、老姜、腐乳汁等各种调味,并放入御膳房殿前的专用大坛用文火细炖。

皇上甚爱之,原汁原味的盛京坛肉由此得名。

据说皇上吃惯宫中盛京坛肉的做法,让御膳房研究新口味坛肉做法,这让御膳房厨头头疼不已,后闻民间有一年轻人,坛肉做的是一绝,民间称他为盛京第一坛。

厨头亲自重邀,请来为皇上做坛肉。

皇上吃过他做的坛肉,连连叫及绝,称为 天下第一美食,召见年轻人赐为皇室御厨,特赐天下第一坛的美名。

后人续记,后来,制作该坛肉的御膳房厨师因老家母亲病故,欲回乡守孝三年,特向皇上请辞,皇帝甚是难舍,有感而发道:百行孝为先,而汝之坛肉亦为天下一绝,尔甚孝,特赐汝为天下第一孝。

汝肉坛为孝坛。

后人对此故事多为传颂,后来,民间又兴起了忠坛和礼坛两种坛肉之说。

简而言之,天下第一坛是盛京坛肉最富盛名的一种做法,是盛京坛肉的代表。

盛京坛肉拥有百余年历史,是最富特色的东北美食。

作为盛京坛肉的传人,盛京美食佳严格遵循传统满族工艺,本着“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品牌理念,打造成为最正宗的东北坛肉,为广大顾客带来最健康,最美味,最内涵的东北美食。

盛京美食佳将“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精神,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美食文化和内容,为客户带来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盛京美食佳注重品牌发展,积极推行“健康环保,关爱环境”的品牌原则,关注中国发展,并致力于中国发展企业改革的大潮流中,以“成为与中国新时代共进步的新型美食品牌”作为自身品牌的信仰。

近几年来,盛京美食佳积极收集客户反馈信息,随着时代而进步,不断的创新,营造最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正是盛京美食佳这样人性化,科学化,传统经典化的文化内涵,给品牌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能量,促使品牌快速发展,成为美食行业的佼佼者。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 *** 小吃。

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

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

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在的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

马家烧麦的独到之处: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

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调料拌匀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

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改革开放以来马家烧麦在总经理、国家高级技师、国家级评委、丁福昌先生带领下,连续荣获沈阳市十佳“最佳风味”食品奖、辽宁省 *** 大奖赛“优质风味金奖”。

同时享有“中华名小吃”、“沈阳市风味名品”和“风味名店”等众多称号。

朝鲜族西塔大冷面采用现吃现压的制作工艺,口感柔韧、筋道、鲜辣爽口。

西塔大冷面店跟去的大食堂似的在窗口自己换票自己端面,讲话得扯开嗓子,不然肯定听不见。

“西塔大冷面”是沈阳最好吃的冷面了。

西塔大冷面属朝鲜族特色风味,是现压冷面,用料为面粉加淀粉和成,现挤现压在沸水中,捞起配上特殊熬制的冷面汤,由个人口味,洒上特制的辣椒粉。

冷面刚中有柔,冷面刚中有柔,冷面汤冰凉爽口,冬令时节吃上一碗,凉到心底,暖在心头;夏季来上一碗,除暑解渴。

再加上点辣白菜,更是与众不同。

西塔大冷面店每天门庭若市,想享受一碗恐怕要派上一会儿队才能吃上,口味确实不同,非常值得一去。

在市府大路西塔最正宗。

在西塔赫赫有名的大冷面,无论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

吃的时候要放上一大勺辣椒面,味道才出来。

再有就是朝鲜的拌菜了,各种小菜,都是下酒的。

大部分人都喜欢将现煮出来的冷面,配上泡菜,一大匙辣椒面,白醋,一拌开然后开吃。

尤其是和狗肉搭配起来一级棒。

辣椒面和各种拌菜也很好吃,完全是口味取胜的菜馆。

老山记海城馅饼是沈阳市传统风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创始于辽宁海城县城火神庙街。

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号老山记馅饼店,于1939年迁到沈阳。

海城馅饼,温水和面,选猪、牛肉为鸳鸯馅。

取香料十余种煮制,取汁喟馅培其味。

蔬菜馅,随季节变化,选豆牙、韭菜、黄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饼馅荤素相配,浓淡相宜,高档品还以鱼翅、海叁、大虾、干贝、鸡肉调馅,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馅饼成品形圆色黄,皮面脆韧,馅心嫩爽,鲜香四溢。

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适口。

备有八宝粥佐之,清爽可口,风味别样。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

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

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

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

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

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

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

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

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著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

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

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 *** 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宋家馄饨最早在和平区八一公园南门曾经极其红火,几十个人排长队只为吃一碗馄饨,饭店够风光了。

宋家馄饨品种少而精,鱼肉馅、海鲜馅味道独特,馄饨都是现包现煮的。

现在宋家馄饨在大南街另有分店了。

烤牛肉: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于桌心,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张久礼老人,原籍山东莱州。

年少时家境贫寒,吃百家饭长大。

十六岁那年,只身来到青岛,跟人学徒。

凭借那股韧劲和细心,早早地就练就了一套制作烧鸡的本事。

后来,随着大批人流闯关东,在沈阳安了家,并找到了工作。

198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过花甲之年的张久礼老人坐不住了。

天生要强的他,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轻时的行当---加工烧鸡。

刚起步时,张久礼老人只能带着老家的几名亲属在一块废弃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间简易房,就这样一个临时的小作坊就诞生了。

虽然是小作坊,但张久礼老人却丝毫也不放松对每一道工序的管理。

从活鸡到成品鸡,严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实施。

配料足、鸡煮得烂、香味直透鸡骨。

从烧鸡的外形看,鸡色金黄,鸡身完整美观,肉烂而形不散。

把鸡煮烂。

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费工、费成本,对此,张久礼老人却说:“做生意就是要讲信誉,不能财迷心窍当奸商。

”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大东门市场,那个最初用手推车当货架,上面罩个玻璃柜的烧鸡铺,渐渐地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产品销量也逐步上升,从最初的每天十几只,到后来的每天几十只,而今每天的销量约在两千只左右。

一个个统一标识的张久礼烧鸡专卖店印入了广大消费者的视线。

大舞台麻花原称“张麻花”,是1926年张兴德在台安县黄沙坨子村创始的。

1941年张兴德带领全家来到沈阳,在小东门里开了个麻花作坊。

不久其子张含余主持营业,1948年迁到大舞台剧场附近,因其麻花别有风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其为大舞台麻花了。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酥脆的大舞台麻花是如今的美食无可匹敌的。

最初,大舞台麻花的售卖点摆在大舞台西侧的胡同口,后来随着生意的红火,大舞台麻花开始有了自己的店铺,不再摆摊售卖。

附近的老人回忆说:“那会儿大家都是排队买麻花,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来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

与大舞台麻花齐名的便是大舞台油炸糕。

它是由赵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创制,外酥里软、色正甜香,是深受顾客欢迎的一种名牌风味食品,因其在大舞台附近出售而得名。

1989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不幸”下岗了。

由于刘新是“烹饪能手”,为了维持生计,刘新夫妇倾尽所有,在太原街开了家冷面馆。

这家取名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店一开张,便以实惠、干净、热情吸引了八方来客。

有一天,刘新在太原街上走时,听到走在他前面的两个人说:“到林苑吃小土豆去。

”刘新开的是冷面店,他们却说吃小土豆,这给了刘新很大启发。

他知道了他的“小土豆”很受欢迎。

第二天,刘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为“小土豆”酱菜馆。

小土豆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它个头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清香和营养价值却比大土豆高得多。

由于这个品种产量多,有很多人种植,细心的刘新慧眼识珠,立即瞄准了它。

刘新四处走访考察,收集民间烹调小土豆技术,去粗取精,细心琢磨,便利用多种药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炖小土豆汁,并加进酱油、五花肉、香菜等进行炖制。

“小土豆”这道菜既有东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绝对鲜美于东北大碗菜。

这道菜刚一问世就一炮打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常常出现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

后来,刘新以小土豆酱菜为龙头,选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为主料,突出色美味浓,盐香适口的特点,利用酱、炖、拌、炒等烹调方法,生产出了五大类150个品种小土豆酱菜系列的品种菜。

“小土豆”迷住了所有顾客,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头禅:“好吃吃不够,沈阳小土豆。

”一时间,小土豆美食风靡沈城,生意火爆。

在沈阳,鸡味抻面和鸡架很受食客喜欢的美食小吃。

沈阳的鸡味抻面一直非常受欢迎,究其原因,一是味道好,二是价格便宜。

在沈阳,有三家鸡味抻面店名头最响亮:民宜家、老四季、许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铁西区和沈河区分别出场了许家鸡味抻面和老四季抻面馆。

这两家面馆都以鸡架和抻面为主要经营品种。

这两家面馆一面世,便受到各自的爱好者欢迎。

发展如雨后春笋。

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一般点碗面条配点卤菜就能很好地吃一顿饭。

面条油水大,一碗面就能吃的饱饱的。

而鸡架、老汤干豆腐味道非常大众,非常地入味,再来瓶啤酒,那将非常惬意。

而价格也较经济实惠,适合当年在饮食上要求不高的低收入工薪群体。

所以当时食客很多。

后来铁西区又出来一家“民宜家”,声誉鹊起,后来居上。

“民宜家”最早的名号为“人人鸡味抻面”,据说本是由许家衍生而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最早的“人人鸡味抻面”到如今的“民宜家”,这个味道整整流行了近20年,这家面馆可谓是有口皆碑。

当时铁西区有很多人爱吃这种小吃,好评如潮。

它家的鸡架、老汤干豆腐就是好吃。

人云该家诸物味道“地道”,老汤“厚重”、面条“爽滑、筋道”。

铁板鸡架是沈阳的特色小吃,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将洗干净的鸡架用盐等调料奄好,放在两个大铁板之间一夹吱啦吱啦一响,香味扑鼻,将鸡骨头都炸香后放入孜盐、辣椒,就可以吃了。

在夏天许多东北大汉,一个鸡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顿饭了。

让你看起来吃的很香,很馋人。

老高太太糖葫芦由其创始人老延智于1993年创立,之所以叫“老高太太”是为了表达老延智先生的孝心,“老是我父亲的姓,高是我母亲的姓,之所以叫‘老高太太’糖葫芦,其实是我尽孝的一种方式。

”老延智直言,在“老高太太”投入市场的前三年,如果有谁想买50支以上的老高太太糖葫芦是不可能的。

“当时担心别人把牌子搞砸,所以如果谁想大批量进货,我都是亲自送货。

”由于老延智的冰糖葫芦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用无切口法去核、去果头,并灌进了各种馅心,还用糯米纸与塑料密封袋双层包装,不沾尘染菌,再加上规模生产、品牌经营,因此迅速占领了东北和华北市场。

1997年,北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家门口风行多少载并被谱了曲、编了剧的冰糖葫芦,如今竟受到一个“老太太”的强烈冲击。

这个“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沈阳“老高太太”。

沈阳中街冰点城是一家古老而又年轻的企业。

它的前身是四十年代末出现在沈阳中街的一个冷饮店,那里制做的冰淇淋制品很受欢迎。

八、九十年代,来沈阳商业街—中街的人不吃一吃冰点城的冷饮已是一种遗憾。

一种投科考究、奶味醇香、口感极佳并且个头很大的雪糕,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街大果”。

“中街大果”以其优良的品质,获得了沈阳人极好的口碑,一时间“大果”甚至成了雪糕制品的代名词。

1997年,中街冰点城领导班子提出了冰点城新的发展战略,结束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使中街大果走出中街,走出沈阳,畅销辽宁、东三省以至全国各地。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冰点城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专业化的冷饮食品企业。

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企业现由夏日冷饮食品厂,房大嫂食品厂及遍布省内外的中街冰点城连锁店等几部分组成。

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积累成了独特的冰淇淋文化、享誉沈城内外。

沈阳大北关有座修得十分有气派的寺院,名叫八王寺,又称大法寺,寺门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美,这就是驰名东三省的“东北第一甘泉”。

据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他常命人千里迢迢把井水送到紫禁城,以供他饮用。

1920年,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老板朱寿臣,专程从北京来到沈阳,租用了“八王寺”清泉井以西的3亩多“香火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厂”。

1922年,张惠霖、金哲忱、高荣久等人,租用了“八王寺”前面的52亩“香火地”,建立起“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酱油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投资32万元大洋,年生产能力为汽水10万余箱、每箱48瓶,啤酒10万箱、每箱18瓶,酱油500万公斤。

作为是新兴的民族工业,该公司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受到人们的青睐,极大 *** 了日本饮料疯狂涌入中国的经济掠夺。

为唤醒民众 *** 日货、提倡国货,发展中国民族工业,该公司还广泛征集商标图案,最终采用了“金铎”品牌,为汽水、啤酒商标,作为沈阳民族工业中饮料品牌的代表,与日本经济侵略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八王寺公司被日本昭和商会吉野晓一郎霸占,改为“奉天八王寺酿造工业株式会社”。

日本侵略者霸占该公司后,继续生产汽水、酱油,但将啤酒改为生产清酒。

1945年,原股东金哲忱等人,组成统一接收委员会,以时价将八王寺汽水厂收回。

沈阳解放后,国家依据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的赎买政策,将八王寺汽水厂赎买。

从此,八王寺汽水厂终于回到 *** 和人民手中。

非常受欢迎的糖果,沈阳特产,九十年代初曾经风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节的必备糖果。

包装为带有彩条的塑料纸,正面印有发明者林瑞丰的头像。

不老林糖是由"北方制糖大师"林瑞丰基于毕生所学的精湛制糖技术和经验而独家创制的糖果,是不老林系列糖果中的主打产品。

本品自1988年诞生以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其选料质优精细,工艺上乘考究、口感香醇细滑、回味甘美馨,二十年来风靡全国并荣获大量奖项,是沈阳人引以为傲的家乡特产之一。

沈阳著名的小吃还有很多,比如高楼香鸡、翟家驴肉、潘家肘子、岩明火勺、西关开口馅饼、四季面条、甘露饺子,大清花饺子、宝发园四绝菜、原味斋烤鸭、三合盛包子、馨香包子等等等,以及近些年兴起的百度烤肉。

由于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故这里也汇集了周边各地的美食小吃,甚至味道更胜一筹。

比较常见的就有铁岭牛肉火烧、抚顺麻辣拌、锦州肉串、辽西烀饼、台安炖鹅等

沈阳小吃 1.艳粉街西的一间小铁皮车,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出手烤串。夏天有时候城管下来查的时候可能见不到。老板叫黄毛,一脸笑容。据说原来是艳粉街的蛊惑仔,后来洗手不做化剑为梨了。 2.育才中学前的那个早市街头上的小红伞,每天早上排满了从各处到这里来唛咸菜的长队.这里出售据说整个沈阳地区最棒的朝鲜咸菜.据早市的管理员说这个咸菜摊每年的营业额在30万元以上. 3.重工街十马路一家小店出售的顿肉米饭,10元一份.每天来这里吃肉的人踏破了门槛. 4.洗城中花园西门一家小铁皮房子,每天上午开门,过了中午就关门,出售家常炒菜.没招牌没执照,黑店一个.人同样十络绎不绝,经常可以看到周围几家大饭店的老板来这个铁皮房子里来吃午饭. 5.辽宁大厦南边的杨家盒饭,5元1份,主要给出租车司机吃.不过味道很好,是沈阳最好的出租车盒饭.有时候专门坐车去那里吃盒饭,来回的车费可比盒饭贵多了。 6.五里河市场马家鸡架.十多年的店了,亲眼看着从街边的小摊变成现在的大排挡.想当年马家的鸡架好了之后整个市场的鸡架都卖不出去了 7.于洪城郊马贝二饭店.那里有一排饭店,从马贝一,马贝二,一直到马贝六.但是只有马贝二人来人往,其他的饭店的生意冷淡多了.马贝二的酸菜白肉质与量绝对一流,三个人只一盆就够了。 8.中山广场,快乐迪附近,”烀饼”,绝对的火!就是一大口锅,里面顿菜,上面烀张饼!然后有几个特色菜:五香扒皮鱼,孜然鸡脖子什么的,味道不错!饭口肯定没坐,响kfc似的,你在那吃,旁边有两个站着等着的。 9.土豆泥,印度飞饼,北行的红樱桃家的土豆泥好吃的不得了. 10.一进沈阳中街有一条胡同,那有好多家小吃店味道都不错.一家叫千日红的专门卖麻辣烫的小店,连汤带菜在一个小盆里端上来,一起在鸡架掉的满是辣椒的汤里煮熟撒上芝麻,孜然,来一勺密制的豆瓣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那么好吃,可是撒地方又是在太小,总共能坐十多个人吧.总是能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白领人士在门口站着等位置. 11.大东副食后身是一个市场,里面有一个摊位卖这沈阳很著名的张久礼烧鸡.离摊子很远就能闻到烧鸡的浓香.那个地方又是218车站的始发站,好多人在那买了烧鸡后就上车回家,总始弄的烧鸡香味在车里飘啊飘,我的哈喇子快流出来了。 12.岐山路又家紫竹子母火锅很又特色——不是中间隔开的始大圈套小圈,味道也不错,特别始大厅离的特价羊肉,2元一盘,物美价廉。 13.八经街有一家店叫”甫亭阁”,王甫亭的家人开的,里面有很多老女排的合影(郎平啊什么的,很怀旧),他家的大个丸子很好吃.王府亭鲁菜一绝,在沈阳厨界备份很高,厨师长是王府亭的孙子,叫王浩,以前是百富源的厨师长.他们家旁边的碗碗香,小世界也很好吃,小世界的酒杯很爽一杯一瓶京八,就剩一口. 14.岩明的火烧没吃过遗憾死了!5毛一个,肉的,豆的,糖的,麻酱的,大馄饨,现在好像涨价了,3块一碗,同泽中学,老辽宁经济日报社,皇姑的留鸟茶艺馆附近都有店. 15.大二环东北方的那家全羊汤,分5元十元一大碗,小烧免费。 16.辽大门口的小红帽烧烤连城管的人都常去吃你说牛x不。 17.在三好街数码时代广场对过的小胡同里有个卖盒饭的老太太,卖的酱菜特好吃,买的人多.三好街经典美食. 18.展览馆西门有家牛肉店,原汁牛肉好吃的不得了,但是限量发行,卖了了就关门,有个别时候12:00就关门了,饭店开成这样我以前没见过. 19.五一商店附近华夏家乡风味杀猪菜味道不错.估计比牛小伟的达达杀猪菜好吃多了. 20.出了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门,在胡同门口有一家叫”小毛头”暴米花,很值得一尝,他家的暴米花分白糖,巧克力,荔枝味,橘子味,哈密瓜味品种齐全,又香又脆.每天下班时间去买都要排队1个多小时。 21.五爱市场西区老字号的”关东长乐包”,特别软,还不干,每次路过我都想吃,从中午一直到下午都要排队买,一块一个,猪肉馅,茴香馅,牛肉芹菜,萝卜馅,好吃,一般我吃2个就走不动乐,207五爱街那站一过,整个车里都是大包子香. 22.大西路和奉天街交汇处开乐家”papa’s文化餐厅”是从长春过来的,韩式西餐,菜很又特色,环境适合情人,富有小资情调. 23.商业城东口,挨着地下过街通道往南边的胡同里,有好几家五元店,式同一个老板开的,特火,经济实惠,在当地挺有号的,老有人酒足饭饱后出来就说什么在沈阳我有号,其实就是一个骑倒骑驴的.那片治安不是很好 24.和平区101中学门口老两口做粥,特别好吃,各种粥,熬的时间长有味道. 25.以前在中山广场挨着招行一家好像叫”重庆乌江鱼”好吃,据说现在搬到五一商店附近乐,具体地点得区打听,到那问(地球人全知道). 26.新华广场西路口50米有个:新华园骨头馆”开乐3,5年乐吧,方圆几百里都知道,60元一锅,一个半洗脸盆那么高得沙锅,骨头堆得象小山,点火现炖,然后还可以喝汤涮菜,5,6个男得吃不成问题,特别经济实惠!好吃不腻!. 27.泰山路附近有一家四方园麻辣烫非常好吃.最有名得是虾丸麻辣烫,别人家没有,分3元和5元. 28.原来在沃尔玛北边有一家新疆人开得小饭店,正宗的新疆烤全羊和囊,做的汤美极乐,烤羊肉一元一大串,现搬到南面的胡同里区乐。 29.在万豪和喜来登中间的路口进来,小背篓就不用说乐,在往里有家叫黄金豆的,做大排挡海鲜,好多人特意跑来吃,在往里有一家川菜馆,叫蜀香园,他们家开业的时候菜很好吃,现在差乐好多,不过也还可以.淋香酥鲫鱼不错.在电台旁边有一家叫阿叉炖品,也不错,旁边有一家一脉香川菜馆水煮鱼不错,夫妻肺片,筋到~!!!在往南,有一家国华烤肉,冷面好吃。 30.老顺口酒家.在南塔街上距离文萃路口约30米.酒店有几分文化内涵(玻璃板的餐桌下常压有励志小品和抒情短文),菌菜不错.酒店有外卖,对南塔地区不收服务费.。 31.西塔朝鲜族医院斜对面的百帝园.以前经营高档韩餐为主.强力推荐红烧牛尾.此外烤牛排和生鱼片也不错.生鱼片有点贵(中分鸦片鱼要480元),如果公款消费不妨一吃.生拌牛肉也不错,很嫩.。 32.沈阳小土豆绝对好吃,招牌小土豆,酱脊骨,大花卷(绝对大,几个人够吃一个)家炖黄鱼,好吃实惠。 33.西塔”景福宫”的生吃八爪鱼,让人觉得好玩儿又有点残忍.盘子端上来后,八爪鱼的爪子仍然不停的动着,而且八爪鱼的吸盘经常会吸在筷子上或嘴唇上..烤野生鳗鱼,生鱼片都不错,哦,对了,还有牛肚火锅…。 34.还是西塔的张师傅参鸡汤,专业,地道,不能不吃!!!! 35.方形广场的奚记麻辣涮肚和麻辣烫相信很多人吃过,虽然现在不如从前了,但仍然不是为沈城的一个较有名气的小吃. 36.西关回族聚居地,金色时代楼下,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店”西关炖菜馆:”纯正的回民风味,据说穆绥新,马向东生前常去!! 哦,对了,俺再加一个,体育学院对面的奥凯鸡架大排档~~ 另,再补充一个,沈阳往抚顺去的路上,有家农家菜,名字忘了,反正是离“拓展训练”那个基地不远的地方。有好吃的猪蹄和玉米。 再补充,西关那个炖肉馆不远,有个市场,就是回民商店往里走的那个市场,里面有一家卖小烧饼和豆腐脑的,巨好吃。俺是上大学的时候跟着班里的回民同学去的。后来路过那里又吃了一次,味道还是那么令人怀念。 太原街那儿不是把南街那边建成万达商业广场了么,结果人气巨差,没有几个人,那里面藏着不少好吃的小店,有个一吉快餐,是日式料理,烤肉非常好吃;最好的就是,那边没几个人,整间店的人都为我们几个服务,哈哈~ 李连贵,中街有一家,北行有一家,南站有一家 对了对了,提起南站,有想起来了,站北那里,有个成都酒家,有巨好吃巨地道的水煮鱼,味道比沸腾鱼乡要强多了,用俺们外教的话,如果考试,沸腾鱼乡是P,成都酒家是E,哈哈,考过四六级的人应该知道这两者的差距吧? 美领旁边的东京,日式料理,很好。就是地方巨小,坐里面吃饭感觉憋得慌,充分展示了小日本的小气。 育才和联营夹缝的那条街上有个日本快餐馆叫横滨快餐,现在搬到东北电影院那条街上了,开了10年了。 南市那边的红蜻蜓,环境好,东西也不错!就是服务员有些呆头呆脑! 电台那边的国华烤肉家,不仅冷面好吃,凉面也不错,丝丝麻酱香,别有风味。沃尔玛那边的那家新疆人开的店原来搬到那里去了啊,我还找了很久呢。吉祥市场那边有一家串店,味道不错,还是连锁的。三好街里有一家申氏鸡架不错,本人特别喜欢那里的麻辣烫。北海街老瓜堡那里有一个小店,叫凤云麻辣烫,炒鸡架味道很好,烤的也可以,不过店很小,不起眼的。 喜欢吃海鲜的强烈推荐顺通胖仔麻辣烫,超级好吃,哥们在外地三年想吃了三年:)还有北行云龙的熏猪蹄,都是人间美味呀 老边饺子 024-24843956,22721819 (一部)中街路206号 (二部)北市一街57号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 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剂皮和制: 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营业时间 A10:00-P10:00 李连贵熏肉大饼 24119407 正阳街二段4号 李连贵熏肉大饼特点是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泽红润,熏味浓香;烙制的大饼饼而金黄,外焦里嫩,松酥起层,滋味清香。 A10:00-P10:00 那家馆白肉血肠 24844274 沈阳路90号 那家馆白肉血肠的风味特点是: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调 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腻,肉烂醇香,血肠明亮,鲜美细嫩。再 配以精美作料,—如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更加醇香 鲜嫩,脍炙人口。 A10:00-P10:00 马家烧麦 24845218 正阳街24号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A10:00-P10:00 沈阳市慈怀斋素菜饭庄 24133644 沈河区大南街287号 水晶肘子 15元 主含大豆蛋白 促进体循环、降低脂肪 珍味三文鱼 40元 主含大豆蛋白 无胆固醇、健身养颜 香菇烧面筋 15元 主含面筋 降血质、高蛋白、养血益气 十八罗汉斋 13元 主含各种菌类 补充人体钙、铁、磷、氨基酸 铁板煎荷包 18元 主含蛋白质胡萝卜素 搞抗坏血酸、益消化 鱼香素肥肠 14元 主含面筋 高蛋白、低脂肪、低糖、补铁补血 A10:00-P10:00 原味斋吊炉饼烤鸭店 24854872 沈河区朝阳街127号(抚近门内) 原味斋吊炉饼烤鸭店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北京普云楼烤鸭店,一九三零年王登莱、原进奎等师兄弟九人到奉天开设分号,仍名[普云楼烤鸭店]。一九五六年更名为[新味斋烤鸭店]。原味斋烤鸭店由原进奎之子,王登莱大徙弟,国家特一级烤鸭师,原林始创…… A9:00-P10:00 大清花饺子 22838599 22838967 23868749 (一部)二经街十一纬路128号 (二部)大西路(美丽城对面) (三部)三经街十一纬路(七宝山宾馆旁边) 大清花饺子由沙河胡家先人(正黄旗满州)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在著名的‘满汉全席’菜单中出现的三鲜饺子、鸡馅饺子、满州蒸饺等筵席点心,使胡家先人所创满族饺子由一般民间食品进入宫廷延席登入‘大雅之堂’经历代秘传仍保持料重、味浓、油润鲜香的满族特色。朴实无华、具有浓重的民族特点和乡土气息。 A10:00-P10:0 0 北陵东门有一家熏鸡店味道很纯正. 原来在沃尔玛北边有一家新疆人开的小饭店,正宗的新疆烤全羊和囊,做的汤美极了,烤羊肉一元钱一大串,现搬到南面的一个胡同里去了. 沃尔玛旁边的新疆馆子搬到太原面街了,烤肉串的和那馆子原本就是搭伙的,并不是一家,所以烤串的留下来了,他的烤串很好吃,方形广场有家串吧,烤串也好吃,还有麻辣涮肚,也好吃 联营对过的"姐妹麻辣烫"啊“中山姐妹麻辣烫”早已搬迁至“南市”附近。最近店面还扩大了,多少年了,还是很好吃,爱吃里面的担担面从小铁房成长成了"大店面" 宁雯,说的是新疆馆子吗,在太原南街的小胡同里,找不到的话我可以带你去 山旅南有个小店,叫富顺串店,不错哟 铁西的炖肉米饭我去过,真的很好吃。 大厦边上的盒饭我也吃过,也很不错。 于洪区翟家的驴肉很好吃,特别是就驴肉饺子。 沈河顺通市场里有家胖哥俩家的麻辣烫特别好吃,每天都特别的火。 韶山冲的酱板鸭,味道很好。 在和平集贤市场有家山西刀削面,他们那里的蛋炒面居然是把鸡蛋圆圆的摊在面条上,味道也绝了,还有一家铁亭子的熏肉大饼,那个饼居然做成和批萨一样,是市场里西数第一家,最大的亭子. 还有友爱市场里的八宝粥和鸡架!我都吃了6、7年了! 北行的成都风味小吃依然巨喜欢 太原街挨着步行街天桥附近,有一家沧浪亭面馆,里面的生煎包很道地,价格也很实惠! 还有北行的满庭芳更有好多好吃的小菜呢!莼菜汤为必选菜!还有糯米藕应该很受女同胞的喜欢,还有好多好多! 中山姐妹麻辣烫家的椒盐鸡脆骨也很好吃。 中山鲜鱼馆是不错,还有在它前面最近的一条胡同中有一家的锅贴好吃,老毙了 五一商店附近有家日本料理,据说绝对的正宗啊!省政府旁边的正兴园也不错啊。省政府游泳馆旁边的凯奥做的熏味也很好吃啊。 万豪的胡同里,哎哟家附近有一家饭馆不错126传呼交费处附近有一家“甫亭阁”,王甫亭的家人开的,里面有很多老女排的合影(郎平呀什么的,怀旧呀),它家的大个丸子是我吃过最好的 甫亭阁是顺着孔雀花园东门往北走大约二百米,王甫亭鲁菜一绝,在沈阳厨界辈份极高,厨师长是王甫亭的孙子,叫王皓,以前是百富源的厨师长,他们家的大丸子叫砂锅独元,他们家旁边的碗碗香,小世界也很好,我尤其喜欢小世界的杯子,一个杯装一瓶京八,只剩一口。嘻嘻............ 大民族的那个路口的西北角有个什么烤鸭店,非常火,中午都爆满,我去吃过一次,附近单位都去那吃,不错。 还有五里河体育场周边!! 还有以前中山广场挨着招行一家好象叫“重庆乌江鱼”,巨好吃,现在据说搬到五一商店附近了,具体地点到那打听,(地球人)都知道! 东滨河路上的“老房子”新派川菜味道不错,环境好,价格也还合理。“沸腾鱼乡”的水煮鱼一般,香辣虾好吃。小西路与奉天街交汇处有一家“西关特味楼”,做的是开口馅饼,回族菜。“新洪记海鲜饺子”的一品排很解馋,白菜腐竹煲清淡爽口。 五一商店附近有华夏家乡村风味杀猪菜味道不错。估计比牛小伟的达达杀猪菜好吃多了!!! 荣格的清汤白菜。 西塔胡同里,有家韩式料理,它做的橡子冻,辣拌的。别的地方没见过。 第二家新世纪东方烧烤大西路148号(原小背篓)。他家的烤肥牛很好吃,烤好了沾酱包生菜吃,味道好极了,就是有些贵,人均消费50元左右,还有羊排也不错,但是要让他们帮你先烤好哟!再有就是烤棒鱼干很好,最好吃的要算烤玉米了! 老顺口酒家。位于南塔街上距文翠路口约30米路西。酒店有几分文化内涵(玻璃板的餐桌下常有压有励志小品和抒情短文),菌类菜肴较多,我爱点的是红蘑烧土豆片。老顺口有外卖窗口,肉馅酥饼和萝卜丝饼都是我和LP的至爱。因为离我家极近,不爱做饭或家里来客时就在那里叫餐,老顺口可对南塔附近的吃客提供送餐服务,而且不加服务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9204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