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什么时候影子最长,最短?

一天中什么时候影子最长,最短?,第1张

1、6点有12米长。

2、8点有10米长。

3、9点有8米长。

4、12点有4米长。

5、下午4点有10米长。

6、早上8点,太阳升起不高,离地面近,树的影子较短,10点,太阳已上升,距离地面稍远一点,输的影子的长度比8点时短。12点,太阳越升越高,已在高空,树的影子最短。

7、与所处的纬度、季节和使用的时间标准都有关。

8、纬度越来越高,影子越来越长。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长。

9、如果恰好在某一时区的中间经度,并使用该时区的标准时,从早8点到傍晚6点,影子先长,逐渐变短,12点时最短,然后再变长,6点时最长(如果6点时太阳没有落下,影子还会更长,但你只说到6点)。

10、如果位于某一时区,且使用该时区的标准时,但你不在该时区的中间经度上,那么影子最短时就不是中午12点了。

扩展资料:

1、纬度可分为天文纬度,大地纬度,地心纬度。地心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大地纬度是指某地地面法线对赤道面的夹角,天文纬度指该地铅垂线方向对赤道面的夹角。

2、通常说的纬度指的是大地纬度。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3、凡经线上的任何一点至赤道间的弧距称为纬度。系地理坐标之一,在地理坐标中起着纵坐标的作用,可用以确定和描述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或位置。纬度有如下几种:地理纬度、天文纬度和地心纬度,这几种纬度间的差数不大。

4、在大部分情况下,纬度指的是地理纬度(即绘制地图时用的纬度)。地理纬度是地球球心角所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地理纬度把地球看成椭球,即椭球面的法线(同铅垂线略有不同)同赤道平面的夹角。通常用度、分、秒表示。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量,各为0°-90°。

5、每一纬度之间的宽度基本相等,为110公里(靠近两极处稍长些)。在赤道以北的叫 “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的叫“南纬”,用“S”作代号。习惯上称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北京的纬度是北纬39° 57′。

6、经线:,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公元1884年,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即经度零度零分零秒,也称“本初子午线”。

7、在它东面的为东经,共180度;在它西面的为西经,共180度。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度是同一条经线。各国公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同一地区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在遇陆地时略有偏离。

8、每一经度和纬度还可以再细分为60分,每一分再分为60秒以及秒的小数。利用经纬线,我们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并且把它在地图或地球仪上表示出来。例如问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我们很容易从地图上查出来是东经116度24分,北纬39度54分。

9、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只要把所在地的经度测出来,就可以确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进方向。

10、纬度共有90度。赤道为0度,向两极排列,圈子越小,度数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树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纬度

早晨和中午。

影子,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但却也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我们也常说要培养自己的摄影眼,而事实上,拍影子就是很不错的练习题材。

拍影子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同时也是一种摄影思维的培养,每一次的细节捕捉,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拍摄者的构图思考。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拍影子呢?

在看完那些影子照之后,我总结出以下这5个拍摄技巧:

1、选好拍影子的时间

外出拍影子,需要晴朗的天气且好的光线。这样,当阳光投射在身边的事物上时,就很容易形成拥有明暗对比的画面,也会出现我们日常所见的“影子”。

在好天气的基础上,一般拍影子的最佳时间为早上8到10点左右与下午15点之后。

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光线柔和,且影子的长度及形态变化丰富,是最能够捕捉到好看影子的时间段。

因此,想拍好日常生活中的影子,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出片率。

2、影子照的画面取景要简洁

作为一种虚拟的存在,影子在镜头里出现,总能为画面带去一种趣味感。

当你想要将影子的这种趣味姿态收录在镜头里时,在画面取景方面,要尽可能地做到简洁明了,即明确影子的主体地位,减少其他元素的视线干扰。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投射情况,捕捉一些投射在较为干净简约的投射面(如墙面、地面??)上的影子。

所以,好的画面取景,在凸显画面影子主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画面构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而有助于吸引观者的视线。

3、影子的不同呈现形式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发现,平时里在欣赏别人拍的影子照时,一般画面会是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画面中只有影子的身影,另一种则是影子与原本的事物一同出现在画面里。

这也启发着我们,日常拍摄可以从这两种形式去捕捉影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084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