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二人转剧场几点开始

哈尔滨二人转剧场几点开始,第1张

19:30。

据大众点评得知哈尔滨龙江大舞台二人转旗舰店演出开始时间:19:30,门票包括二楼包厢、1-3排贵宾、4-8排等。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笔者认为其实是能上台面的正剧,就是去掉那些荤口荤段子的正剧,但是这些正剧已经不是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了。这种地方艺术源于田间地头,是在劳动人民休息之余欣赏的曲艺,避免不了的荤口荤段子,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和拉场戏。

现在都在弘扬绿色二人转,能拿上台面的,在电视里能播放的都是正剧。想看正剧,还是有一些地方的。拿我家附近的吉林省,就有长春桃李梅剧院,长春东北风剧场、长春和平大戏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地方戏院,还有东北各地的刘老根大舞台。等等很多。

二人转演员阎淑萍,那炳晨

正宗的东北二人转现在几乎很难看到。

东北二人转有300多年的 历史 ,它是植根于黑土地的乡土艺术。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一个人演的单出头,一类是两个人演的二人转,另一类是多人演的拉场戏。单出头和二人转是一人扮多角,两人的角色还可以互换,因此应该属于曲艺类;而拉场戏,则是一人一角,因此应该属于戏曲类。二人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像小品,像相声,像脱口秀,像杂耍,不再是过去那种正宗的二人转了。在一场演出当中,你很少能看到整部的二人转正戏。因此,你指望上各个小剧场去看正宗的二人转,一般是不可能的。

但是正宗的二人转并没有消失。二人转在八、九十年代经过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改良,出现了许多的经典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像韩子平、秦志平、郑淑云、李晓霞、董玮、佟长江、闫淑萍等等,都深受二人转爱好者喜爱。《马前泼水》《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大西厢》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二人转曲目。虽然剧场当中很少能见到正宗的二人转,但这些曲目并没有消失,只要有这些资深的经典二人转演员出场,你就会看到或听到这些曲目的经典片段。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老一辈编剧、作曲家、演员们为二人转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想听经典曲目,恐怕只能去找他们吧。

我在辽宁铁岭的县级市工作定居十多年。当地的大戏院借助本山大叔家乡的优势坚持传承二人转。但实际上,真正的二人转正戏已经很难有观众能看懂了。不过好在正戏依然是青年演员的必修课。一般大段的正戏都是在演出正式开始前做热场的。而且还都是经过改良唱腔和内容的。小沈阳的妈妈曾经在《星光大道》舞台上表演过最原始版本的二人转,从伴奏乐器到她的表演形式都很局限。我一个外地人真的是一句听不下去。后来还是坐在评委席的师胜杰给大家介绍了,我才知道这才是二人转。说回铁岭的二人转,当地在去年和今年举办过东三省的二人转嘉年华活动,邀请黑龙江吉林的艺术团一起演出。按照主持人的说法,现在的二人转,东三省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黑龙江是扮相漂亮,吉林是注重唱,辽宁是绝活展示。铁岭这边做了两年全国巡演,为了方便观众听懂,会在舞台上搭建大屏幕,演员的唱词都打在上面,配着剧情图片一起看,演出效果还不错

正宗的谁看啊?二人转,如果没有插科打诨,根本没人看。地方戏都是这个下场。

在东北二人转,吉林省梨树县是最正宗的,是二人转的发源地,唱腔表演都是纯正的二人转,拉场戏二人转属四平市的二人转很出名,有300年左右 历史 ,编出了很多名戏。

在辽宁省或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相对来说还是辽宁比较有特色,也就是正宗的二人转。

东北人杰地灵,民间各类才艺人才摩肩接踵,文化局的群众艺术馆就有擅长传统二人转的老师。

舞台上正宗的二人转拉场戏不多见,电视里偶尔有播放,想看正宗的二人转拉场戏还是去网络里搜一搜吧!

长春 广源剧场

现在的二人转都是改良版的,正宗的基本都沾点黄,所以很难听到。

龙江大舞台位于香坊老街段的一个演艺剧场,门外是个夜市,夏天特别热闹,小吃应有尽有。

龙江大舞台在哈尔滨已经好多年了吧,从很小的时候看神马四兄弟到现在去剧场看二人转,也是一种情怀。

整体还算比较有意思,花个三四十块钱坐在剧场中间座位,还算可以的。票价不贵,乐呵一晚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060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