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完成又一控制性节点,后续将这样进行。
一、厦门北站完成又一控制性节点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当最后一块2400吨钢桁架升至20米高空时,厦门北站又完成一控制性节点,由中铁建集团承建的新福厦铁路主站房钢屋盖工程宣告全面完成。
该站钢结构工程主要由钢屋盖、换乘中心钢屋盖、站台高低雨棚三大部分组成,集跨度大、结构复杂多变、拼装难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于一身,总耗钢量达3.2万吨。
厦门北站是福建省最大的转车枢纽,它采用了“球型焊接网架+侧弯钢桁架”结构,跨越114米,并设置了各种零距离换乘接口,如高铁、地铁、公交、 BRT。
厦门北站的6个直径2.5米、最长50米、10公分厚的特大型特钢圆管柱,也创造了福厦铁路全线钢柱管壁厚度的纪录。
二、转入主站房金属屋面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厦门北站即将进入主体结构的金属屋顶及装潢工程,工程将采用智能天窗,引入光纤光导等绿色客站建设新技术,将厦门北站全力打造成新建福厦线上的新标杆。
厦门北站的天窗原本是一种常规的天窗,但为了让建筑“动起来”,采用了智能天窗,可以根据室内和室外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在下雨的时候,它会自动关上,如果风速超出了设置的速度,它就会自动关闭。同时,通过传感器的指令,可以实现自动的通风和换气。
当天窗打开时,可以实现“天然的烟囱效应”,在无风的情况下,热气的上升可以促进室内的空气流通,让室内的人在不热的夏天感到舒服,从而降低了空调的使用量。
另外,它还具有很大的照明面积,一般不用任何照明设备就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使建筑真正实现绿色节能。
大
主站房钢桁架南北跨度约267米,东西跨度约143米,是国内目前在施工的最大波浪形站房
高
屋盖高差24米,相当于8层楼高,创下福厦高铁全线站房屋盖高差的最大纪录
备受关注的新建福厦高铁厦门北站(以下简称“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建设迎来关键节点——昨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片重达2400吨的钢桁架升空、成功架设,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钢屋盖施工全面完成,比计划工期提前23天。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国庆假期,承建单位中铁建设120名管理人员、1632名工人坚守一线,“两班倒”作业抢时间、赶进度,确保了该项施工提前告竣。
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施工全过程
从空中俯瞰,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成片的钢结构波浪形屋顶曲线婀娜、气势恢宏。据悉,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是国内目前在施工的最大的波浪形站房,站房钢桁架南北跨度约267米、东西跨度约143米,由22705根杆件拼接而成,最大杆件直径0.8米,最小杆件直径仅0.1米,拼接截面约54222个,焊缝总长超14公里,施工复杂程度国内罕见。
“我们自主研发了‘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变形及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了钢结构的安全平稳。”中铁建设项目指挥长李延昌说。
屋盖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24米,相当于8层楼高——这个大型波浪形屋顶的高差,创下了福厦高铁全线站房屋盖高差的最大纪录。中铁建设项目总工程师赵忠诚介绍,主站房钢屋盖重达7423吨,由位于候车大厅两侧的6根巨型开花柱支撑,“建成后,2万平方米的候车大厅中间将没有一根柱子遮挡。”
“紧贴”地铁隧道作业
需确保列车行车安全
据介绍,新建厦门北站钢结构施工主要分为新建站房钢屋盖、换乘中心钢屋盖、站台高低雨棚三大部分,集跨度大、结构复杂多变、拼装难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于一身,总用钢量达3.2万吨。
“紧贴”正在运行中的地铁进行作业,是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新建厦门北站主站房中轴线下方是运营中的 厦门地铁1号线 ,地铁隧道与站房基础底板之间重合总长度250米,两者相距仅3米。”相关负责人说,为最大限度保护地铁隧道结构安全,建设方通过在隧道周围设置压顶墩、围护桩、抗拔桩等措施,为隧道套上厚重的混凝土“安全罩”,确保了每天300余趟列车的行车安全。
作为福厦高铁进出厦门的主要站点,新建厦门北站位于既有厦门北站北侧,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站台规模7台15线,预计于明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
新站延续既有厦门北站建筑风格,突出燕尾脊元素的设计,呼应 闽南建筑 聚落特点,同时以弧形钢结构打造波浪造型,彰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接下来,新建厦门北站将全面转入主站房金属屋面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