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促进东南沿海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铁的开通,可能会加大区域内中心城市对高铁沿线地级市的经济集聚,导致沿线地级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高速铁路的 "虹吸效应"。本文从影响渠道和异质性的角度验证了这个理论解释。首先,高铁 "虹吸效应 "的理论影响渠道得到了实证检验:高铁的开通加速了经济要素从沿线地级市向中心城市的集聚。
福厦高铁是中国第一条海上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50公里。从2015年1月开始可行性研究,到2017年1月开始前期工作,到2017年9月30日全线开工,到2019年9月16日第一条隧道--南丰隧道顺利完工,到2020年4月。2020年4月3日,新云居山隧道群第一条隧道顺利贯通,湄洲湾跨海大桥于2021年11月13日贯通,中国第一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于2021年11月30日顺利整体贯通。
作为中国第一条海上高速铁路,福厦高铁位于经济发达的福建沿海地区,特大桥跨度多,桥隧比例达85%,施工中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给施工技术和工艺带来巨大挑战。海风和海水的腐蚀,台风的季节性影响,高速铁路桥梁的变形,一个个难题摆在眼前,却又被一个个难题突破在脑海中。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其中的全长8.4公里的碧峰寺隧道必须穿过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带,施工难度大,塌方风险高。伟大的建设工人们综合运用地质雷达、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神奇地实现了无误差穿透。
近期,国内第一条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的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湄洲湾跨海大桥主塔建设已经全线封顶成功,福厦高铁正线全长277公里,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3个海湾。沿路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南,泉州南,厦门北,漳州七站。在福建莆田市、泉州市境内,湄洲湾跨海大桥全长14.7公里。主要建设的桥结构形式为跨越湄洲湾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矮塔斜拉桥,主跨180米,横跨湄洲湾。
在克服海上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下,铁路施工人员采用了预埋劲性骨架、增加控制点等手段,实现索鞍定位的精确,建立了 BIM模型,优化了钢筋配置,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福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于2022年通车。福厦高铁是我国高铁网络中“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后开始运行福厦高铁。今后福州至厦门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个半小时缩短为1小时,可以解决东南沿海铁路瓶颈问题,对促进福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福厦高铁的开通将使“一日千里”能够成为现实,使东南沿海地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近几年来,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迅速建设了一条条高铁“长龙”,伴随着各地区这些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全国各地都在加速进入到高铁时代。据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了12.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了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铁路网日趋完善,旅客发送量达到9.6%。高速铁路大范围开行,不仅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被一些地区视为推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比如高铁线路多为地方争抢而设站,这种现象经常发生。高铁的到来,并没有让我们国家的出行时间缩短,而是给中国经济发展领域带来了一场真正的“铁路交通革命”,更多的是一场经济革命。今后高铁路网将覆盖32个城市群境内,近千个城市和2万个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