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发一份你总结的西塘的旅游攻略给我吗,十分感谢

您可以发一份你总结的西塘的旅游攻略给我吗,十分感谢,第1张

2015西塘最强旅游攻略:西塘,古名斜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是古代吴越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这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上的名人雅士都在西塘留下足迹。作为我国古镇之一,特点在于古镇基本上保持了江南水乡的原生态资源,有“生活着千年的古镇”之称。早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现如今的西塘古镇,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首批录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14年12月进入AAAAA级风景区预备名单,有望在2015年成为5A级风景区)。西塘民风淳朴,人文积淀深厚,有着江南水乡的宁静,“多桥”、“多弄”、“多廊”是西塘古镇的旅游特色,是现代习惯了快速生活节奏的人们旅行放松的首选之地。

如果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西塘古镇便是天宫最美的风景,从第一眼就会让你魂牵梦绕,流连忘返。本人亲身游历,总结了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让你能完全领略这“活着的千年古镇”。

2014年末周董最新专辑“哎呦,不错哦”中《天涯过客》MV在西塘拍摄

一、游其美景

进入西塘景区需要购票:如果购买联票的话一般情况下100元,有11个景点可以参观:倪宅、圣堂、木雕阵列馆、江南瓦楞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纽扣博物馆、黄酒陈列馆、西园、王宅、醉园、七老爷庙。

为了尽量不剧透,景点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都详细说明失去了旅行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西塘的看点和吃住玩的地方。还有一点要提示游客,不要被骗,旅游高峰景区门口会有人冒充景区工作人员带你去他们的景点(其实根本不是景点),引导你去上香祈福什么的,你一走就要你付高额的费用,这点需要注意。1、烟雨长廊 西塘古镇最为著名的景点——烟雨长廊,其闻名中外的原因在于它的造型古朴,是西塘“多桥”、“多弄”、“多廊”的一种体现。雨廊,其实就是带顶的街。这些廊棚都是当地住户自建的,一般宽2-2.5米,集中在北栅街、南栅街、朝南埭等商业区,总长有1000米。“烟雨长廊”是这一千米廊棚中一条临河的廊棚。对面是一排古民居,不是很高,在宁静的沧桑中诉说过往的故事。

“烟雨”二字有一种意境之美。烟雨长廊从街头面延伸到河边。每当到下雨的时候,每天清晨,伴着朦朦细雨,看着延伸的缕缕薄雾,在雾里看雨,在雨中看雾,朦朦胧胧,“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雨天在廊檐口会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别有一番意境。西塘的夜晚也不能错过,夜幕降临,华灯初放,西塘几千年的历史足迹映入眼帘: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在这美丽的街道上,带上你的滑板鞋>.<,倾听历史的声音——在古戏台前的浅吟低唱——豫剧,请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2、西园西园是是明代朱氏的私邸,建筑风格是当时当男大户建筑,院内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假山鱼池,不计其数,其优美的风景和独特的设计,在当时称得上是镇上数一数二的。“西园”这一名字的由来据说是为纪念诗人柳亚子来西园而命名的,总面积16.6亩,取名为“西园”。园中景色幽美,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假山凉亭都别具风味。此外,园中东侧假山之上的“听涛轩”也是一道优美的风景。

3、石皮弄西塘有“三多”其中“一多”就是“弄多”。石皮弄就是西塘“弄多”的体现,西塘的石弄曲径通幽处。行知尽头,又豁然开朗。西塘的弄分之为:石弄,水弄,街弄。石皮弄是西塘弄中的“石弄”。石皮弄是由216块厚约3厘米的石板铺成的,总共长68米。据说由于此弄的石板铺的路下有一条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的表皮,故称之为“石皮弄”。正因为有这条“薄如皮”石板,才使得全弄在雨天不会有积水。石皮弄最宽不过1.1米,最窄仅有0.8米,又有西塘“一线天”之称。石弄体现了西塘的历史特色,是民俗特征的历史遗迹。石皮弄因为太有特色,已成为拍电影、电视剧的理想场景,多部电影电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如:《天一生水》、《钱塘人家》、《画魂》、《像雾像雨又像风》、《和你在一起》、《情牵一线天》等。

4、望仙桥望仙桥宋代的名人出资建的,站上面看前面的小桥,流水静静的淌,偶尔船家摇着船经过,是取景的不错之处,夜晚看夜景也是个视野开阔的地方,这座从宋代走来的古桥,与西塘古镇其他的桥相比忘仙桥可能感觉不出什么特色,一旦将此桥融入古镇之中,便显得那么浑然天成,每到夜晚“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站在望仙桥上,古风古韵的意境顿时油然而生。古老的望仙桥,见证着西塘历史的变迁,是西塘古镇里最不可或缺的景色。

5、五姑娘主题公园在西塘古镇,有着一个浪漫的传说,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小姐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却因身份悬殊,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被迫害而死。民间为了纪念“五姑娘”,将她的故事编成了田歌,传唱了100多年。根据这个故事,在古镇西塘西线入口处建造了占地3000平方米具有西塘水乡特色和人文历史的“五姑娘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五姑娘雕像、独瓦亭、水上舞台等。

6、倪宅倪宅是西塘一座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的住宅,是前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位于烧香港南,始建于明末清初造型古朴内敛,其建筑风格是中国孔儒思想的体现。

7、西塘圣堂位于烧香港北,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经沈志高重修,改供关帝像,故称之为“圣堂”。如今的圣堂是游客烧香祈福必去之处。如果是春节等旅游旺季来西塘的圣堂,请做好心理准备,人真的很多。

二、尝其美食走累了,去尝尝西塘的美食吧。西塘不仅有淡淡如水墨画般的美景,其美食也让人捕捉到西塘质朴真实、回味无穷。1、先说说特色小吃*钱氏豆腐花。在西塘有个的小吃广场,里面有很多小吃,豆腐花就在这里面,好像是5块钱一碗,味道感觉还很赞哦~里面放了榨菜,香葱。可以去尝尝~(最近几次去我找不到他们了)

*陆氏小馄饨。在小吃街too,他家的小馄饨主要是皮薄,饿的时候觉得挺好吃的,可以去尝下,10块钱一碗,不过想吃饱估计要好几碗。额(⊙o⊙)…

*管老太臭豆腐。西塘貌似有很多这样的招牌,据当地人说很多都是花钱挂牌子的。绝对的正宗的是在西塘的平桥上的一家,西街的东入口的右边,一出检票口,小女子亲自去吃过的,他的酱特别的好吃,外酥里嫩哦~好吃~(十元一份)

*西塘的荷香鸡。西塘只有一家本地的一家老店叫梦里水乡,是他家的一道特色菜,有点像平时吃的振鼎鸡一类的,不过还是很有特色的。

*麦芽糖。小时候吃过在铁板上画的糖画么?有点类似那个。这里是手工的,婆婆在街边卖,只不过不画画了,甜甜的,可以逛街的时候买来做零食,幸福的味道~

*西塘黄酒、青梅酒。嘉兴的黄酒很有名,据说放上姜片和白糖,味道感觉不错,冬天喝了很舒服。有瓷坛和竹筒的,一般饭店里基本都是20到50左右,也有那种半斤的。买回去给老爸喝了,说是觉得有点淡,可能是我买的女儿红的缘故吧,也买了青梅酒,觉得还是超市里那个有梅子的比较好喝。

*芡实糕,八珍糕。芡实糕感觉比八珍糕好吃些,在烟雨长廊的有家叫朱益的糕店说是硬一点,森林的家的软一些。不过我不喜欢八珍糕,不过芡实糕很好吃哦,一般都是6到8元,后来才知道可以还价的,我是10元多多买的。不过好吃哒~

*外婆家鸡脚,看到买的人很多,也去买了一份10块钱四个,感觉真心的很一般,随便吃吃吧,还有鸭胗。和平时家里楼下卖的差不多,馋了也可以买来吃,人家是特色。(美团8.8元4个所有店通用)

*椰子汁。和椰树椰汁是不能比的,景区售票口外10元一杯,景区内15元,说是鲜榨的,但感觉水水的,口渴的时候还是感觉很不错哒,有超级多家在卖这个,不怕错过哦。

2、说说吃正餐的地方*梦里水乡饭店,就是前面说吃荷香鸡的地方啦。在酒吧街的河对面,景区嘛人都是很多的,他们家是老店,菜价很便宜,是临河的的饭店,吃饭前要早点去,不然排队要等位的。装修很古朴,卫生一般般,不过人家有特色荷香鸡哦~

*送子得月楼,名字起得好,所以吃饭的人也多些(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哈),价格适中,不过在景区不建议买什么什么套餐,那个虽然吃到特色了,但价格绝对是坑哦,单点要便宜很多,不信自己算~他家貌似是近些时候的店,干净一些,推荐推荐~也在酒吧街附近。

*玉楼春饭店,位于烟雨长廊环秀桥和醉园附近,听说是老字号饭店,在西塘也算是大的了,位置比较好,临河的位置也多,出品的本地菜肴味道很棒,价格也实惠,老板和服务员的态度都很友好。

*老品坊,这家店在当地很有名,主要是老板特牛,生意高兴就坐不高兴就不做,营业时间晚上7点多就结束了。去吃了一餐,店面感觉不干净,服务员态度也不是很热情,不允许加饭,菜的份量不多,好在味道还不错。冲着牛气冲天的老板去的。

桥是工程的实体,也是文化与科学的物质体现。它融生活实用性、观赏艺术性、人文纪念性为一体。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渊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福州地区自古以来水网稠密,河道纵横,沟壑如织,悬崖壁立,桥梁记载,不绝于书。清朝以前,福州地区有古桥797座。由于历史变迁,到1994年底仅存398座,其中名古桥39座。①仪态万千的福州古代桥梁,显示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巨大的文化创造力,也体现出闽中文化独特的地域特征。

一、闽中桥梁,可甲天下

我国现存最古的桥梁是河北的赵州桥。它约于隋朝大业初年(605年后)建成。②福州地区的桥梁建筑在唐代也已崭露头角,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当是闽侯县鸿尾乡龙泉桥,它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石拱桥,桥长3.3米,为整块巨石凿成。还有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的福州“连坂桥”,它位于南郊城门镇连坂村前,甘泉山北麓。石构平梁建筑,单孔,全长15米,面宽1.41米。两岸边的桥台呈长方形,均用条石叠砌在木桩上,木桩直径约40厘米。两桥台之间架两条大石梁,石梁上阴刻:“当境连满与妻林十六娘为所生父母造桥一所,愿家国平安,同沾利禄。上元辛亥八月三日造”。上元辛亥即唐大历六年。③位于闽江口下游闽安镇邢港出口处的“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也始建于唐代,宋郑性之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1922年曾修缮过。系石构多跨伸臂平梁建筑,南北走向,全长65.65米,宽4.46米。5墩6孔,桥墩呈船形,每两墩之间均铺3根巨大石梁。桥面两边设石栏杆,栏柱截面为方形,柱子雕饰狮子、莲花、圆球等。桥南有玄帝亭,亭为木构4角,边竖2通石碑,一为郑性之书刻“飞盖桥”,一为康熙年间士民题刻“沈公桥”。桥北有圣王庙,庙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庙前有跨街亭,亭把庙、桥连成一体。亭内有3通石碑,记载“迥龙桥”的历史沿革。④

福州古桥造型多样,仪态万千,主要有浮桥、石磴桥、石构平桥、石拱桥、木构桥、亭桥(屋桥)等。小桥玲珑,大桥壮观,深涧之桥,险峻恢宏。如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的“午桥”,俗称“五门桥”,宋元佑四年(1089年)造,南北走向,石构平梁建筑,4墩5孔,桥墩为船形,桥墩上部采用悬臂墩办法,层层重叠,出挑5层,桥墩之间架以巨大石梁,全长34米,面宽3.25米。桥面两旁设栏杆,栏柱有“黄州八娘”等楷书题刻。民国《福建通志》记载:阳岐午桥“每石俱有刻字,笔势似蔡君谟”,今字已磨损。⑤又如“多亭桥”亦名“店板桥”,位于晋安区日溪与罗源县霍口乡交界处,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于飞水溪上,相传为清朝雷姓书生朝思所建,是福州市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单孔瓦廊木撑式风雨桥,桥亭屋脊上装饰有别致的双龙戏珠。再如“护国桥”,位于罗源县起步镇护国村。建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毁于水灾,次年乡人募捐重建。据建桥石碑记载“清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桥折,十月经监生郑元朗独立修造。民国5年(1916年)董大宇、郑梦珍重修。桥、塔、庙、路均告成功”。该桥为石梁平板桥,4墩5孔。

建于闽侯县白沙镇联坑村南山涧上的“远济桥”,又名“石陌桥”,为古时福州通往京都必经之路。桥为东西走向,全长23米,宽5米。廊屋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高4.5米。两旁有木栏杆,桥梁构架采用斜撑式,头尾分落在两岸岩石上。桥身离涧底水面约20米,悬空而立,若似琼楼玉宇,蔚然壮观。桥亭上悬挂一全块酸丝板木匾,长193厘米,宽63厘米,匾上镌刻“远济桥”三个隶书大字,并阴刻方寸行书跋文,其中曰:“任天下事者,苟皆以建桥之心为心,则天下何远而不济哉,然则远济又岂独为建桥言哉”的命名含义。该匾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进士、邑人陈景韶所撰书,书法笔墨酣畅,丰姿潇洒。

在福州地区造型多样的古桥中也有不少古为今用,被改造成现代桥梁,兼具文物桥和交通桥作用。如位于福清市新厝镇桥尾村的“桥尾桥”,又名“上洋桥”、“兴化江口桥”,是福清市与莆田市的分界桥,建于宋元佑五年(1090年)。现在在石桥原墩上改建为公路桥,长97米,宽4.8米,9墩10孔。又如位于连江县蓼沿乡朱公村的“朱公桥”,始建于宋嘉佑三年(1058年),系知县朱定所建,故名“朱公桥”。桥北有小塔,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1977年原桥拆除,在原桥址上改建成双孔石拱桥,原“朱公桥”古迹留下的仅有桥栏柱上石狮两头。古石桥改造为现代桥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福州地区古代桥工技艺的高超。

二、傍山临水,奇巧险竣

为了适应福州地区山水沟壑多如网织的特殊地理环境,古代桥工遁道自然,精心巧思,所建人工之桥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为自然山水又添美色。如“合浦桥”又称“下浦桥”,位于闽侯县南屿镇合浦村,始建于宋代,桥长20米,宽2.5米,南北走向,石砌4墩5孔,石板桥梁,全桥植有3株古榕,枝壮叶茂。尤其中桥墩上长着盘根错节的古榕一株,树龄300多年,树根粗壮,蜿蜒20多米,活似地龙,贯通全桥,与桥面石板和石墩紧紧合抱,融为一体,坚固异常,世为罕见。另两株古榕经历数百年风霜,苍翠葱郁,枝干纵横交错,似结连理。桥旁松、竹、梅“三友”一丛,岁岁枯荣,于今依然茂盛。树下建一座小庙宇,中祀闾山狮公仙师。庙亦有数百年历史,传说明代尚书黄镐当年晋京考试,路经此桥,受神明点化而高中进士。观此桥,人在树下,树在桥上,桥在水中,人、桥、树、水浑然一体,如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的“榕荫桥”,始建于宋隆兴二年(1164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里人邮传部尚书陈璧重建,全长27米,宽3.5米,石构梁桥,船形墩,酾水三道,桥两端数株千年古榕,枝叶繁茂,参天蔽日,桥两旁有石块栏杆,桥栏板上镌刻陈璧书“榕荫桥”。书法苍劲圆润,古朴简远。精美的建桥工艺与清沏的碧水、参天的古榕、绿色的田园,天然融合,掩映生姿,秀色迷人。

在两岸悬崖峭壁建桥,是福州桥梁一大特色。位于罗源县鉴江石笏里的“坦桥”,又名“险桥”。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建造,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马淮倡修,为单跨石板桥,两端以悬崖峭壁为基,砌有桥档,桥面跨峡谷6米,用2条各宽1米、厚0.5米、长8米的巨大花岗岩条石架成。现仅存1条,桥高13米,无桥栏。又如“鼓响桥”,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鼓响自然村。据桥头附近的三峰寺石碑所刻“时大元延佑七年”(1320年)考证,该桥与三峰寺应是同时建造。现桥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为石构单孔石拱桥,长约21米,宽3.2米,高20余米,跨度9米,桥顶面厚0.35米,桥从两岸悬崖峭壁向中间砌半圆形石拱,从溪而望,高崖峭壁,溪流直泻而下,与高高的拱桥相交融,气势磅薄,雄伟壮观。溪流经桥而下,两岸悬崖峭壁,溪潭深邃,溪水形成高30余米的落差,急流把石潭冲击成直径各1米多的3个石洞,急流冲泻洞中,发出“轰咚咚”的鼓响声,桥上行人闻此鼓声,心中陡增激情,故石拱桥亦名“鼓响桥”,被称为福州地区最为壮观的古代石拱桥。

在福州地区的各种古桥中,屋桥(也称亭桥、风雨桥)别具一格,即在桥上建有桥屋、桥廊。正如清代周亮工《闽小纪》所载:“桥上架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闽地多雨,欲便于憩足者,两檐下类覆以木板,深辄数尺,俯栏有致,游目无余,似畏人见好山色故障之者。”⑥如“三溪亭桥”,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六锦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为单跨石墩木梁廊屋古桥,全长32米,宽3.8米,桥亭高4.5米,横跨雪溪东、西两岸半山悬崖峭壁间,似飞虹悬空,奇峻非常。建桥者在两岸距涧10米高处劈削悬岩为桥台,斜支圆木呈“八”字形,向跨孔中间伸出,以顶托大梁。桥面横铺木板,上建廊屋4柱3间,纵深12间,让行人休憩或避风躲雨。又如“西塘桥”,位于永泰县东洋乡西塘村。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十九年(1784年)重建,石拱单孔跨径20.3米,全长29米,宽4.2米,高11米。桥上加盖木亭,两边双排木柱40根,坐倚栏杆,两端石砌石阶连接古道。再如“合拢桥”,位于闽清县省璜乡省璜村,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桥长53米,宽3.2米,砌石为墩,架木为桥。桥面铺设红色地砖,两旁用46根立柱分里外两行,构成11个亭架。亭顶有5个亭翼,盖以青瓦。两旁红漆扶栏和木板坐椅,造型古朴,典雅大方。行人歇息于廊桥,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合拢桥”是福州地区现有亭桥中最长的一座。

三、内涵深厚,形式巨丽

福州古桥作为人文景观,体现出中国古桥所具有的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和福州地域文化艺术意境,也展示出中国古桥建筑上的高超技艺和具有福州地域特征的古桥建筑风格。可以说,古桥既是一座通行的物质载体,又是一件耐人观赏的艺术品,古桥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福州地区古代桥工善于总结运用先进的桥梁技术,并把它和传统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如桥的附属建筑和石雕工艺,形式丰富,艺术精湛,桥上往往用石雕、碑记、亭、塔、扶拦等艺术品来装饰,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所以,清代周亮工在《闽小纪》中说:闽中桥梁“最为巨丽”⑦。福州“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载:“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佑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⑧“万寿桥”前身是浮桥,始建于宋元佑八年(1093年),时为知州的王祖道征集工匠以楞严洲为中心,南北各造浮桥1座。北桥江面宽154米,用船20只,南桥江面宽约785米,用船100只,以粗大藤缆紧固于江中所植的18根石柱上;船上铺盖木板,作为桥面,高与沙洲平,宽3.4米,两旁设有栏杆。两座桥总长为1000米。为方便江中行船,在江心的浮桥口还留有两个高门。整个建桥工程于宋绍圣元年(1094年)完成。宋崇宁二年(1103年),楞严洲与仓前山之间又出现一个沙洲,即中洲,江面被割为3条水道,因之浮桥也相应改建为北、中、南3座。北桥(今小桥桥位)用船16只,中桥(万寿桥位)用船73只,南桥(江南桥位)用桥13只,共用船102只。⑨陆游《渡浮桥至南台》诗云:“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⑩由于江阔水急,浮桥无力抵御风浪的袭击,时多损坏,两岸交通经常为之中断,元代时改建为石桥,即“万寿桥”。{11}“万寿桥”于元大德七年始建,元至治二年落成,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建设工程,它与后建的江南桥合称为大桥。全长570多米,29孔立28个舟状石墩,承托石梁。桥上铺石板,砌以石栏。桥栏石柱雕有形状各异的石狮。桥南北各建有风雨亭。“万寿桥”在桥梁技术上的一个创新,就是对桥梁基础采用“睡木沉基”法,即:用木笼填石为基。先在桥墩处下木笼,然后,在笼内密填石块为基。“万寿桥”建成后,历代都曾对大桥进行修葺。1930年为适应汽车行驰,由日本大和工业合资会社承包改建成水泥路面。1971年对“万寿桥”进行全面增高拓宽,改称“解放大桥”。{12}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为现代化大桥。

始建于唐,重建于宋的台江区新港街道河口尾的“路通桥”,桥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花岗岩石砌建,2墩3孔石拱桥,形如玉带。全长30.7米,宽3.6米,两端为台阶踏步。两侧护栏的望柱、寻杖、阑版均按宋《营造法式》规制建造,是福州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拱桥。{13}民谣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14}

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的“十四门桥”,又称“榕桥”,是闽侯现存最长的宋桥。宋元丰二年(1079年)始建,东西走向,石构,平梁式,全长102米,有13个舟形石墩,两墩相距4~6米不等,各用两条石板平架成桥面,面宽1.8米,拱跨溪源溪之上。桥多次损坏,历经重修。桥面石板上刻有造桥、修桥者的姓名及年代。其中,第一孔北向桥面石板条上,铭刻“元丰二年十一月庚申造,至八年十一月廿三日壬辰毕,石匠张保”。{15}“十四门桥”是建筑技术别具一格的石墩石板桥,古代桥工根据淤泥沙质松软的地质特点,采取了“睡木沉基”法建筑工艺,用数层纵横交错编排而成的木筏,固定在建桥墩位置的水面上作为桥基,然后在水面上垒石砌墩,随之木筏沉到水底,基础与石墩受力均衡牢固。“十四门桥”融于山水树荫之间,一幅水乡美丽画卷。明代郑元韶写有“十四门桥”诗:“西望旗山数里遥,寻常春涨阻耕樵。而今游客过多少,忆渡溪源十四桥”。{16}

处于台江区八一七南路小桥头的“沙合桥”,因“万寿桥”俗称“大桥”与之相对应,“沙合桥”俗称“小桥”,建于元代,明成化六年(1407年)由知府周纯重建。跨径7.2米,拱圈厚度仅0.2米,比现代桥梁设计理论的计算值还要小得多,拱顶离路面极近。已历600多年,现在每天经过桥上的车辆超过千辆,有的还是载重汽车,石桥仍然完好如故。“沙合桥”被现代桥梁专家视为奇迹的“薄拱桥”。{17}

在福清市海口镇龙江入口处的“龙江桥”,又称“海口桥”,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守思等倡建,宣和六年(1124年)竣工。初名“螺江桥”,后改名“永平桥”,绍兴三十年(1160年),又改名“龙江桥”。桥用花岗岩砌建。先以巨石填基,再砌桥墩。墩作舟形,两端出尖,以分水势。墩间架巨石为梁,上铺石桥。全长476米,宽4.2~5.2米,桥面两侧设扶拦。桥墩原有41座,现存39座,间距11米左右。桥南端建两座镇桥佛塔,各7层6面,实心,高6米,浮雕有佛像、侏儒、莲花、狮子等纹饰。明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并在桥头竖碑记事。{18}“龙江桥”是福清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至今仍保持完整的结构,也是福建省四大古桥之一,加上小桥总长700多米,横跨龙江下游,气势雄传壮观。

耸立于闽侯大湖乡六锦村的“三溪桥”,其廊屋系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结构科学,布局严谨,技艺精湛,而且桥廊24对梁柱,每对均撰书有楹联。有赞风物景致的,如:“鳌梁高架仿疑虹见空中,鸟路斜临却讶龙邻井上”。“潮朝朝朝朝朝朝朝朝升,目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退”。有借景咏史的,如:“此地疑文王避雨处,前溪忆子路问津时”。“慧眼逢人,斯能效圯桥进履;迮心下士,曾知道渭水推车。”有颂人文奇观的,如:“再行数武算庄村,处处家家极乎快极乎快;一望三山遮草木,高高下下如此奇如此奇”等,更增添了桥的诗情画意。

四、闽都沧桑,桥以载史

桥,它经历了人间沧桑,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它有补天济世之材,有利物济人之德。古语说:“天下有道津梁道”。{19}

位于鼓楼区杨桥巷口的“双抛桥”,原名“合潮桥”,又称“会潮桥”,因桥下河水一头通元帅庙河,一头通白马河,两河在此汇流而得名。该桥始建于唐代天宝十二年(754年),石构单孔拱桥,有桥亭,桥边环植三株古榕树,树荫蔽天,是百姓乘凉的好去处。据民间传说,明末时桥边有刘、陈两家,刘家公子欲强娶陈家女为妾,陈女不从,与新婚夫夜逃,不幸被抓,双双被绑抛入河里溺死。有民谣云:“双抛河里不分离,夫妻结成连理枝。豪强刘家欠血债,世代合潮声凄凄”。从此,“合潮桥”改名为“双抛桥”。

建于唐代的鼓楼区八一七北路中段的“安泰桥”,为当时罗城南关的利涉门外护城河上的一座桥。“宋宣和中,郡守陆藻建亭其上,旧有《重修津渠记》,掌书记陶岳撰,在利涉门。《闽都记》:亭废,碑亦不存。《榕城景物考》:唐天复初(903年),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曾子固《出利涉门诗》:‘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20}表现当时安泰桥日夜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一派繁华景象,不禁使人将安泰桥下的安泰河比作金陵的秦淮河。

立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的“林桥”,单门石板桥,桥以巨石为梁,上铺石板,两旁设石柱石栏,柱顶雕有石狮等,建于宋咸平年间(999~1003年)。另有断桥,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原结构不详,残存的桥身长22米,宽2.8米,3个桥墩,5条石梁,靠岸1孔保存完好。桥面由4条长石梁构成,中门石梁长9米,临江1门已毁,只有桥墩沉在水中。顶部面积14平方米,盖有一座小庙宇。据《宋史》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大元兵至皐亭山”,宋恭宗赵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二月“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21}元军占领临安(今杭州)都城,宋恭宗赵显被俘,其两个弟弟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大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领着仅余的30多万兵马乘船南下,在闽江口的林浦停泊。当年11岁的赵昰,被大臣们扶着在福州的大都督府(今省府路附近),于5月登基,“以为宋主,改元景炎”,是为宋端宗。{22}11月元军从陆路逼近福州时,宋端宗赵昰和他的大臣们从林浦绍岐码头离开,退往广东。南逃前,文武官员在“林桥”下马候旨,前往帝王行宫晋见。赵家王朝在林浦匆忙而悲怆地降下纬幕。出生于林浦,明朝曾任过吏、兵两部尚书的林瀚在《平山怀古》一诗中曾掬过一把感怀之泪:“王气销沉天地老,胡尘溟漠古今愁。伤心最是濂江水,还绕行宫山下流”。{23}林浦,历史上曾称为濂浦。闽江流出福州市区,到了濂江地段,江面一下子宽阔起来,在古帝王行宫右侧为濂江书院,因朱熹及其弟子黄干等在此讲学而声震四方。

始建于明代的台江区三保的“彬德桥”,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重修,桥长33.1米,宽2.7米,2墩3孔,为平梁与拱形相结合的石构桥。1997年当地民众集资盖了桥亭,在桥的东端北侧重建有“十八将军”小神龛,神龛内供奉镇守该桥的“琉球国十八将军”塑像,表明福州该河港早年就与琉球等国有着密切的海上来往关系。

台江区南公村的“河口万寿桥”,俗称“小万寿桥”,以别于闽江上的“万寿桥”。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鼓山成源和尚和里人柯应采募银二千余两建造,桥为东西走向,石构,2墩3孔梁架式。全长35米,宽3米,桥面由12块条石铺就,两侧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盘踞一石狮。桥头两侧各植一株榕树。桥东有万寿堂,桥西有万寿庵,庵外墙嵌有清道霈和尚立的《万寿庵》碑。{24}庵前原立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方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今已移至于山碑廊,该碑为清初“三藩”的重要史料。“小万寿桥”所在地河口港,历史上曾经是琉球等诸蕃国贡船集中泊地,桥附近有许多相应的古建筑,如“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俗称琉球馆)等,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遗迹,从中可以看出数百年前河口万寿桥附近河面千帆竞发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繁华场面。

位于台江区义洲街道白马河上的“白马桥”,清代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筑。石构平梁桥,3墩4孔,跨度不等,现留下3孔,全长71米,宽3.1米,东西引桥各12米。该桥见证了福州是中国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的历史。

在一千多年的岁月中,福州古桥见证历史,承载传说,展示出丰富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一座“沙合桥”竟与出将入相关联,《挥尘前录》曾记载,当初闽人流传一个民谣:“南台沙合出宰相”。据《榕城考古略》云:“章得象相时,沙涌可涉。政和六年,沙复涌,已而,余深复大拜;方务得帅福唐,南台沙忽再涌,已而朱汉章,叶子昂相继登庸”。{25}一座“十四门桥”楹联则饱含人生哲理,“榕荫坐可论古今,桥上行须让往来”,借景抒情,以物喻理,论古今,谈做人,富有哲理性。行人、河流、石桥、榕树、古镇、山川融为一体,相映成趣,一派水乡田园风光。

福州古桥文化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展示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又体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福州与泉州、漳州等地,建造了大量石桥梁,达到了建桥热潮的高峰,形成了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所说:“闽中桥梁甲天下”的黄金时代。

村口的老人茶社。在这里,村里的老年人会每天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体验和智慧,这个场景展现了这个村庄的人们乐于交流、注重人际关系,保持精神和身体上的健康,同时也展现了这里社区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人情味。平桥村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一座古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在平桥村,有很多展现了当地独特风土人情的场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855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