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洞位于温泉镇河东山腰,约四五十平方。洞以宏阔深邃,迷疑奇巧,冬暖夏凉而著称,唐末人杜光庭有《录异记》,称仙女洞在“麟德年间(664—665)雷雨震霹,山脚摧裂,洞门自开。”故仙女洞古名“雷洞”。因其洞内景象奇异,又称“灵洞”。唐武德二年(619)时,万世县治从榨井坝南迁至温汤井(今温泉镇政府驻地)西北五里的县坝村。仙女洞位于县治东南,则又名“东洞”。清乾隆至咸丰,温泉传流洞中有仙女为贫苦盐工、船工做鞋的故事,始称“仙女洞”。
远观仙女洞外形如簪,温汤井有民谣“金盆对玉簪”,即谓之。从温泉镇河东街拾级而上至洞前,两旁百余株巨榕夹道,虽暑日亭午,亦觉荫凉。今所余不足十株,皆大十围。仙女洞于唐时就建有道观。观前有半圆形月台。洞四周修有围墙,明代和清代两次对仙女洞围墙加固修高。月台开阔,能容二百余人。青石山门,飞檐门楼。原门额镶石刻二块。上为“第一名名区”,下为“山水有清音”。今石刻不存,洞门额上“仙女洞”三字为县人盛德伟所书。大山门联:“自然深邃谁能穷底识乾坤;造化神奇竟有洞天悬日月。”上联为里人刘世光所撰,下联为时任四川省副省长的黄启璪所对,字亦为盛德伟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