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的名称由来
顺治元年(1644年)直隶地区分别设置顺天、保定、宣府三位巡抚和天津、宣大山西两位总督。巡抚、总督之间无明确的隶属关系。 之后,清政府又将直隶于北京地区的北直隶改为直隶省,辖区相当于现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
顺治五年(1648年),直隶、山东、河南设三省总督,驻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称为直隶大名府。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诏谕:“直隶各省各设总督一员,驻扎省城”。据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浙江、江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全国15个省都先后设置了总督,直隶从此有了单独一省的总督,此任总督为苗澄,驻大名。
苗澄(生卒不详,河北任县人)因此成为“第一任直隶 总督”。
直隶总督的职能简介
相直隶 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直隶总督的人物
李鸿章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晚清中国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功过皆存,毁誉参半。从47岁第一次任直隶总督起,李鸿章先后三次出任这一职务,时间长达近25年,是历任总督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在直隶总督任上,李鸿章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时期。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身份使得他御辱、自强的设想,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李鸿章亲手创建北洋水师、扩建天津机器局制造 军事 武器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支持我国自行修筑第一条铁路重视 教育 ,开办各类学堂,派 留学 生 出国 等等。这些活动, 历史 上称之为洋务运动,在当时则使得他在国内外的威望日益高涨。然而,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使李鸿章的声誉一落千丈,而且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是他签订的。签订辛丑条约时,李鸿章已是将近八十高龄,仍以直隶总督、全权大臣的身份与八国联军谈判。条约签订后,俄国代表还对他痛加斥责。又气又恨的李鸿章回到住所后大量吐血,不久后去世,当时身边只有极少数的亲人,场景十分凄凉。李鸿章去世后,清廷给了他十分荣耀的追念,谥号“文忠”。加上他生前所得的各种荣誉头衔,他个人的头衔至少在二十个以上,称得上是总督中头衔最多的一个。
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另一名臣, 他是李鸿章的前任,也被李鸿章视为老师。李鸿章早年入过曾国藩幕府,深受赏识。直隶总督署门前 对联 上写的“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说的就是他们两个前后任总督,以及存在师生之谊的渊源。相比之下,李鸿章后来在朝中的地位是老师不能及的,但是曾国藩的许多思想和做法,对李鸿章有很大影响。曾国藩任总督时,直隶受第二次 鸦片战争 影响,一派破败景象。曾国藩整顿吏治、 清理 讼案、赈济灾荒,还治理了永定河,使得直隶一度出现了“百废俱举”的局面。他在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依然尽心政务,公务大多事必躬亲,深受百姓爱戴.
袁世凯
李鸿章的后任, 即是近代另一著名人物袁世凯。有一种说法是,李鸿章在临终之前保荐了他,称“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但也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保荐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直隶总督位置的李终袁继,使得袁世凯成为重要的地方大员,这对此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袁世凯上任后,认为直隶的当务之急就是练兵,所以他筹集资金、仿德国制度筹练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成为袁世凯后来争权夺利的重要筹码。袁世凯还在直隶创办了警政制度,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开办巡警学堂。袁世凯早年不爱读书,两次乡试均落第,所以才进入军队谋发展。他做了直隶总督后,却十分注意发展教育,在保定等地兴办了新式学堂。办学过程中,他深感科举制对新式教育的阻碍作用。1905年8月,由他起草并联络张之洞等人上奏折,请求停止科举。清廷批准了这一奏折,下旨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
李卫
直隶总督府
提起直隶总督,人们印象比较深的是晚清的几位。事实上,前清也出了许多知名总督。比如李卫,他深得雍正、乾隆两位皇帝信任,任直隶总督期间也有不错的政绩。他擅长治盗,还赈济灾民,对贪官毫不留情,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背景。因此,在保定当地,关于他的 故事 被演绎成许多版本,有人说他长了和项羽一样的板肋还有故事说李卫专爱挑朝中权臣的毛病,比如雍正宠臣田文镜派人为他母亲贺寿时,他却不买账,并当众将礼物丢到门外。李卫虽然识字不多,但对文人十分尊敬。他还在保定创办了莲池书院,又称“直 隶书 院”,后来成为北方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刘墉:任期短故事广流传
刘墉的故事在百姓中流传很广。
首任:贪官总督
李维钧是直隶总督定制之后首位出任总督的官员, 他曾在直隶推行“摊丁入亩”。后来因为与年羹尧案件有牵连,并且侵吞公银,被判“斩监候”,不久后病死。
末任:“短命”总督
末任总督张镇芳,是袁世凯二哥袁世敦的妻弟。他署理直隶总督只有10天,清帝便宣布退位,这个总督也名存实亡了。
一字不识的总督
雍正曾任命不识字的宜兆熊为总督,并对他很赏识,称他“一字不识,但操守尚优,心术亦正,蔼然有忠爱之诚”。
参倒和珅的总督
人们都知道嘉庆皇帝继位不久,便将乾隆的宠臣和珅治罪。参倒这个大人物的,就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胡季唐。和珅在京师、直隶有多处房产和店铺、银号等。这些都成为胡季唐的证据,他上本参奏,告了和珅几大罪状,正合嘉庆心意。
绘棉花图的总督
乾隆时期的总督方承观,很重视农业生产,推广棉花 种植 ,并且亲手绘制了棉花图。乾隆南巡时,方承观把它献上。皇帝看了十分高兴,并亲自在上面题诗一首。
无钱入殓的总督
文/石岩磊每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会发现河北省的一个怪现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不在石家庄,而是在保定市。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保定在民国后期和建国初期曾是河北省省会,而且自清雍正开始便一直是直隶省的首府所在地。
直隶省的辖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的大部以及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其直接关乎清廷的安危,所以地位极其显赫,直隶总督也便位居大清朝八督之首。在187年中,共计74人担任过这一要职,有倍受雍正帝信赖的“模范督抚”李卫、勤政廉洁的一代清官唐执玉、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的方观承,以及清末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
位于老保定城中心的“直隶总督署”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省级衙署,它的主体建筑分为大门、仪门、公生明牌坊、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门前的两根旗杆高33米,为全国古建旗杆之最。总督府内的建筑都是灰砖青瓦构造,且整齐划一规整有序,显得森严肃穆。院内植有数十株高大的圆柏,成百上千只猫头鹰栖息其上,形成“古柏群鹰”的景观,而这里也的确是群英荟萃之地。
总督署的大堂上悬挂着雍正帝赐给唐执玉的牌匾“恪恭首牧”,意思是谨慎而恭敬的最好地方官。这源于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惩贪治腐方面功绩卓著,深得百姓拥戴。院中立柱上悬挂着许多对联,它们是各位总督心路历程的缩影,比如四堂两侧的抱柱上分别写有: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此为曾国藩手迹,表明其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直隶总督署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这里不仅记录着康乾盛世的荣耀,也镌刻着痛彻心扉的屈辱。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0月占领保定,他们在大肆屠杀义和团成员的同时,还逮捕了直隶代总督廷雍。列强在直隶总督署内宣布廷雍有支持义和团的嫌疑,判处其死刑,堂堂清朝的一品大员竟任由他人凌辱,廷雍也成为庚子事变中被八国联军所杀级别最高的中国官员。
游览直隶总督署,人们的内心便会增添了一丝压抑与愤懑之感,厚实的院墙阻挡不住火枪子弹,威仪的厅堂吓退不了骄横的强盗。公生明、强生威,同样地,不公生昏,不强招辱。74位直隶总督的命运与大清国运同频共振,他们是盛世的弄潮儿,是腐朽皇权的布偶。正如在位直隶总督25年的李鸿章,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倍受诟病,难道他能螳臂当车左右时局吗?
诸多感慨最后汇成一句话: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生逢其时,洪福齐天。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是能远离战火,和平永远值得珍惜,没有安定繁荣的大环境,我们绝不会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我们也休想国泰民安。每个人或许都应该感谢身处海晏河清的当下,更应祈盼太平永昌的未来。
2022.7.12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中国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