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通海花街有关资料(历史、背景之类的),急…

求通海花街有关资料(历史、背景之类的),急…,第1张

从1990年至2002年的13年间,通海共举办过9届迎春花街。每届花街都于元宵节前后在县城举办,时间少则3日,多则9天。每届花街以县委、政府主办。其中一至二届由老干局、老龄委承办;第三届文化旅游局参与参办;四至九届由宣传部、文化旅游局、县总工会承办。9 届花街共有机关、企事业、乡、镇、村、集体、个体共638个单位参加。展出花卉、盆景、根雕122830盆(件), 彩灯40824盏(串),诗词植联2439副(首),本地外地诗书画爱好者在“墨香村”即席创作作品860件,观众约466万人次。观众赞誉花街古今结合

在唐代,金坛始有花街,但时有兴衰。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金坛建府考试院,花街逐步兴盛,虽然店铺陈旧,房屋破陋,街道狭窄,但商业较繁荣,主要经营专供考生购买的日用品,也有外地商客前来赶集。

清道光时,这条街原称“考棚街”,从街中段咸亨堂大门起,至书院巷口止,为考棚街闹市。每逢岁科,专供来坛考生购买日用品、百货、文房四宝、书籍字画。考生们也常喜逛街,吸引了不少足不出户的千金小姐踏出闺门,闲逛购物。出行时,穿着花枝招展,一双双小脚套着花鞋,内装香粉,一路行走,脚底香粉就会落在街中青皮条石上,成梅花形,香气四散。考生们纷纷争相观看,千金小姐也盼有个如意的郎君。故此得名为“花街”,成为金坛古老的商市之一。

 科举废除后,花街以经营手工业产品为主,商业资本较小。店铺有米店、老药店、钟表店、铁匠店铺等。但好景不长,日军侵华时,花街被日军放火烧毁。至抗战胜利,商店虽然恢复了七八成,但房屋更显破旧。与“花街”相伴的是书院巷和学基路。

自考棚街建立后,来坛考生必须提前来坛准备迎考。书院巷内,明清时代建筑较多,宿住宽敞,环境雅静,与花街毗邻,考生十分满意,自行租赁此处,是为考生食宿之地,故此得名“书院巷”。

 学基是一处专供考生复习、备考的学习场所,北连花街,东为书院巷,是考生备科最佳地段。每年科考在这里复习的考生,有中了状元的,也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从此得名“学基”。

 花街、书院巷、学基,成为金坛考生的三块宝地,也是旧金坛的文化中心。

解放后,地方政府改建南新桥,并建设了新花街,面貌大有改观。两旁大厦高楼,耸立而起,大型商店鳞次栉比,成了金坛一条现代化商业街,与原先的老花街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绿城——南宁历史悠久,古代属于百越之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开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为自治区首府。

越族分枝繁多,史称“百越”,其中西颐和骆越两个支系,就是南宁壮族的先民。始皇帝二十三年(公元前214)置桂林郡、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南宁为其辖地。

西汉王朝建立后,推行州郡县制。西汉元鼎六年(前110,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平定赵信的南越国后,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信耳、朱崖等9郡,南宁属郁林郡领方县辖地。

三国时,南宁属吴国辖地。吴把领方县改名临浦县,并从原属交州改属广州。这样,南宁便属广州郁林郡临浦县,一直延续到西晋。

东晋时,晋元帝大兴元年(318),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下辖晋兴等4个县,南宁为广州晋兴郡晋兴县,晋兴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第-次成为既是县级又是郡级治所,是南宁建制的开始(-说为隋开皇十四年即公元594年,另-说为西晋太康五、六年即公元284年、285年,下同)。

南朝时,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先后更替,南宁隶属郡县均与东晋相同。隋统-南北朝后,开皇十八年(598),将晋兴县改为宣化县,南宁为宣化县治所,归郁林郡统辖。

唐武德四年(620,在宣化县置南晋州,领宣化-县,州县并存。武德五年,宣化县析出宣化、晋兴等5县隶属南晋州。贞观六年(632),又将南晋州改为邕州,外治在南宁,这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永徽(650~655)后,以广州、桂州(治今桂林)、邕州(治今南宁)、容州(治今容县)及安南五州隶岭南五府经略使,名岭南五管,以广州刺史充经略使,驻广州。天宝元年(742),改邕州为朗宁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朗宁郡为邕州。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岭南东道,治所设在广州;岭南西道,治所设在邕州(今南宁),统辖原属邕管(统管邕、横、贵、宾四州)、容管(今容县)、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这就是说,这就是说,南宁在唐朝时已成为省级治所。

五代十国时,南宁为南汉国地,仍属邕州,归楚。

宋朝统-全国后,邕州隶属广南西路,下辖宣化、武缘等7县,南宁仍为邕州和宣化县治所。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为邕州路,今南宁为路总管府治所,下辖宣化、武缘两县,并管左右两江溪桐。泰定元年(1324)为庆边疆之绥服,寓南疆安宁之意,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南宁得名,即始于此。

明朝洪武二年(1376),改南宁路为南宁府,今南宁为府治所。隶属广西布政使司。清朝时,改广西布政使司为广西省,省会设在今桂林市。南宁府此时隶属于广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辖州、县基本沿袭明朝。南宁既为南宁府治又为左江道治和宣化县治。

清宣统三年九月(1912),南宁宣布独立。民国元年(1912)废宣化县,以南宁府长理事,直属广西军政府,后改称广西省政府。民国25年(1936年),广西省会由南宁迁桂林。民国31年4月,原第八、第九区合并为第四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南宁。建国前,南宁城分为兴宁、邕西、邕南、德邻、邕北、模范、宁武7镇(由原来的10个镇合并)。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将南宁城及附近的16个自然村从邕宁县划出,成立直辖广西省的南宁市。1950年1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办公;2月初,南宁市郊扩大至21个自然村并设郊区工委(辖3个区)。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设在南宁。1957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广西省建制,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宣告成立,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僮族为壮族。

1958年-2002年,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和南宁(专区)地区并存。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辖原南宁地区南部凭祥市和崇左、扶绥、大新、宁明、龙州等县。原南宁地区北部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四县划归南宁市。

2007年10月5日上午,在墨西哥蒙特雷市举行的世界人居大会颁奖典礼上,广西南宁市市长陈向群从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卡珠穆罗·蒂贝琼卡女士手中,接过了2007“联合国人居奖”奖牌。

南宁市在2007年全球7个获奖城市中排名第一,是今年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半城绿树半城楼”是南宁最突出的城市特色。南宁市拥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中,南宁市非常关注弱势群体居住条件、生活状况。从1995年起,共投入13.65亿美元,实施了“系统改善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环境的行动”,直接受益者超过80万人,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弱势群体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城市发展成果。仅2002年至2006年,南宁就有300多项城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了80处绿地广场和21个公园,形成了20公里长的生态民族大道,61.5公里的快环和81公里的四环道路绿化构成了两大环城生态圈。

2002年以来,南宁市城市绿地建设有了较大增长,绿化布局更加合理,绿化档次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53.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5.80%,绿地率达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10平方米。2006年,南宁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荣誉。

世代生活在青山秀水中的南宁市民历来“惜绿如金”,为建设“中国绿城 ”一路精耕细作,一是抓好“点”绿化,建成80多处绿地广场和21个公园,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金花茶基因库、全国最大的“苏铁园”、拥抱南湖的 “名树博览园”、纵横5平方公里的“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园。二是抓好“线”绿化,街道绿化向 “多板块、多层次”迈进,热带雨林在民族大道“群落式”落户形成10多公里长的生态大道,一批果街、花街尽显南国园林风貌,机场高速路绿化一展绿城门户风采,快速环道和外环高速路绿化环绕南宁构成生态长廊,山、河、湖、溪与绿相拥尽现滨水园林景观。三是抓好“面”上绿化,推进退耕还林和林网化工程、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及农村生态工程。四是深化“规划植绿、拆违复绿、通墙透绿、见缝插绿、治污变绿”理念打造花园式庭院和社区。五是倡议“捐资捐树” 创建纪念林,地方立法定格“植树月”。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的 “一带、二轴、四环、七线、四小”的规划全面实现后,南宁的园林生态必将更上一层楼。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21.8℃。如此优越的地理气候,造就了南宁终年树常绿、花常开、果常熟的城市自然特色。从城市特色出发,我们努力打造“中国绿城”品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55.8%、56%、和12.1平方米。1997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跻身中国园林绿化最好的城市行列。

如今的南宁,已经是一座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城市,南湖水畔看电影,民生广场江风爽,民族广场赏鸽子,民歌广场听民歌,朝阳广场的翩翩起舞,满街常年常绿树木,处处四季盛开的鲜花,活泼的鸽子畅徉广场,天真可爱的儿童嬉戏其间,人和自然间亲密和谐,冬日和煦的阳光,夜色流光溢彩的灯光,心灵在这里休憩,思绪在这里放飞,一幅幅“中国绿城、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的画卷尽情展现在南宁市民的眼前。用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博士的话说:生活居住在南宁是一种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293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