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时
但在德国有“自由工作制”。就是说,一个人工作的时间,一天是8个小时,只要达到8个小时就行了。如果来公司早,那就可以早走。相对应的,也可以晚上班,那就必须晚走。
中国上班时间是固定的(早8点,晚5点,中间一小时午休)。
而德国人很注重8小时之外的生活,无论是跟家庭,还是私生活。所以,德国人都喜欢早点上班,然后早点下班。 很多人都是早上7点就到达办公室,然后下午3点到3点半左右就下班了。
而对于上班族,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上班(很多人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不在一个城市),所以他们休息也比较早。
学生的话,作息基本无规律。因为德国大学上学不用签到,无人监管。且大学生不存在住宿舍有门禁之类的,所以大学生的作息很难说。
自由职业者和大学生的情况类似
服务行业的人的作息要和自己具体从事的工作挂钩。
德国位于欧洲,欧洲纬度比较高,夏天白天的时间比中国长很多,所以天黑的就比较晚。
天黑时间跟纬度有关,低纬度地区的冬夏昼夜时长差别小,高纬度的差别大。
欧美国家还有冬夏时令制的差别。夏令时的时候,要往前调快一小时,所以这边夏令时的8点,其实是7点,夏天9点天黑的话,以正常时间算其实是8点天黑。
至于为什么要弄冬夏时令制,是因为夏天日出早,调了时间之后可以早起,早点工作早点休息。中国也实行过一段时间。
夏时制(美国及加拿大英语:daylight time),又称夏令时、日光节约时间(美国及加拿大称为daylight saving time,简称DST;英国与其他地区称为Summer Time),是一种在夏季月份牺牲正常的日出时间,而将时间调快的做法。
通常使用夏时制的地区,会在接近春季开始的时候,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并在秋季调回正常时间。实际上,夏时制会造成在春季转换当日的睡眠时间减少一小时,而在秋季转换当日则会多出一小时的睡眠时间。
1895年,乔治·哈德逊提出夏时制的概念。1916年4月30日,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首次在全国实施夏时制。后来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曾实行过夏时制,其中1970年代能源危机开始尤为盛行。邻近赤道的地区通常不实施夏时制,因为这些地区的日出变化极小,无法成为实施夏时制的正当理由。
部分国家只在其中部分地区实施夏时制;例如,夏时制于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实施,但在其他地区则不实施。亚洲与非洲地区一般不实施夏时制,因此全球只有少数人口采用此制度。
有时,夏时制的转换会让报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会扰乱旅行、计费、记录保存、医疗设备、重机设备与睡眠模式的运作。电脑软件通常可以自动转换时间,但各地司法管辖区的夏时制政策变更仍有可能会造成困扰。
德国处于北纬47--50度,东经5--15度之间,属中高纬地区。而杭州,上海位于北纬31度左右。夏令时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时间相差越悬殊。因此会出现白昼长黑夜短的现象。
不过,22点日落的话,相对应的就应该凌晨2点日出,那是芬兰,瑞典的晨昏现象。我个人认为你朋友的话稍有夸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