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有几个大帅

蛤蚧怎么读2023-04-21  28

黎元洪(1884-1928 )

湖北黄陂县夏店(今属湖北大悟县)人,寄籍江夏县(今武汉江夏区),原籍安徽巢县。北洋政府总统。辛亥,鄂军首义,因黎平日治军尚称宽厚,有黎菩萨之名,群推为鄂军政府都督.初不受,久之,见义军军势日炙,知人心顺逆,遂剃发,受印.并率义师祭轩辕黄帝,传檄天下.

南京政府成立,当选为副总统.清室逊位后,仍任原职.后袁拟帝制自为,忌黎甚深,囚之于瀛台.袁氏改元洪宪,封其武义亲王,未受.不久,袁崩,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继与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张勋借势入京,复辟清室.黎以己为民国元勋,不受伪朝之禄,避走.

段祺瑞(1865—1936),

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民国时期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他帮助袁世凯练北洋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吴佩孚

(1874~1939),字子玉,汉族,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省江苏常州(延陵郡)。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张作霖

字雨亭。兴建铁路与日本人对抗。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依靠日本,长期统治东北。1920年把持北洋军阀政府。1922年被直系打败,退回东北。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1927年在北京组织军政府。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

曹锟,

(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曾靠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芦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冯国璋,

(1859年—1919年),汉族,河北河间人,直系军阀。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统。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冯玉祥

(1882.11.6—1948.9.1),民国时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原名冯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之结拜兄弟。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人,寄籍江夏县(今武昌县),原籍安徽巢县。北洋政府总统。1864年10月19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生。1883年(清光绪九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派往广东服役,充二管轮,1888年随“广甲”编入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随舰队北援。坐舰被日舰击沉,黎飘海遇救,往南京投两江总督张之洞。1895年应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电召赴宁,监修新式炮台,先后任狮子山等处炮台总教官,专台官。1896年随张之洞回湖北,任炮台监制、护军后营帮带,参与训练新军。1898年至1901年曾3次赴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任护军前锋一、二、三、四营督带。次年12月,湖北常备军改编为两镇,黎任第二镇第三协统领官兼护该镇统制官。后随镇改编,1906年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领,兼管马炮、工、辎各队事务。率部参加彰德新军秋操。1909年以军界代表身份参加“湖北铁路协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汉口、汉阳光复,各国领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职。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2月,南北和议告成,与孙武、刘成禺、张伯烈等组织“民社”,任理事长,鼓动武昌和南京分裂;附和袁世凯定都北京;镇压“群英会”;为排除异己,将原8个师的军队改编为3个师。8月16日与袁世凯合谋,诱杀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和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

1913年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10月6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黎为正式副总统兼鄂督。但袁对黎在鄂视为心腹之患。12月派段祺瑞到鄂,以“磋商要政”为词,迫黎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黎迁居东厂胡同,闭门谢客。12月15日,袁册封黎为武义亲王。黎坚辞不就。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出任大总统。而国务总理段祺瑞独断专行,演成“府院之争”。翌年6月,黎引长江巡阅使张勋入京斡旋,7月1日张勋复辟,黎被迫弃职。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法统重光”再任大总统。次年初曹锟贿选,逼黎下野。6月黎辞职赴天津。

黎晚年致力于实业,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投资企业45个,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个、煤矿6家,总投资额达200万元。又于武昌油坊岭等地购置大量田产。1920年,黎眷念故乡,捐资拆迁黎家河祖遗的一间半屋,修建黎氏宗桐。内设孝义小学堂,聘请塾师一人,塾师工资及学生学杂费用,都由黎负担。1928年6月3日黎因脑溢血病逝于天津。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举行国葬典礼,遗体归葬于武昌卓刀泉。

黎元洪宅

黎元洪宅在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原大门开在东厂胡同。此处是明代的东厂。清代时,两广总督瑞麟、宜隶总督荣禄先后住过这里。民国初期,此宅又归黎元洪所有。张勋复辟时,被逐离京。1922年,黎再度出任总统,仍回东厂居住。1926年黎房宅被日本“东方文化会”购得。1949年后,此地为考古研究所,仍保存部分花园及古建筑。在其围墙的东北角,还曾有一刻着“黎大德堂界址”的石碑。

大总统墓:黎元洪墓

黎元洪墓在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它位于华师“学子餐厅”的东边的荒废山头上。这里原本有宏大的墓道和巨大的墓冢,如今,只剩下圆形的墓冢和墓碑。在墓前,留下了一条十几米长的墓道,墓道的尽头是刻有“大总统黎元洪墓”字样的墓碑,墓碑后面就是圆形、大理石堆砌的黎元洪墓,墓的后面是一块记载大总统生平的巨大碑石。环绕整个墓的是苍松翠柏,如今,这里被认定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178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