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第1张

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始建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这里原是我国古代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的宅院旧址。初名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自此相国寺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在一座大殿内,我看到了许多佛像。有降虎佛、探手佛……非常之多,它们个个具有特色。比如说降虎佛吧,脚下踩着一只老虎,那老虎眼睛瞪得老大,嘴巴也张得老大,那个降虎佛眼睛死命地瞪着老虎,使劲摁住老虎的头,举起拳头想一拳打死老虎呢。有一尊佛一只手伸得非常长,好像能探到天啦,另一只手却非常短,所以就叫探手佛。

大相国寺之所以出名,因为里面发生了一段非常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出家了,变成了和尚,但他照样还是喝酒吃肉。一天他的几个朋友过来约他玩,他们喝酒正在兴头上,忽然听见了门前的杨柳树上传来了几声乌鸦的叫声,在古代乌鸦是不吉祥的象征,所以他的两位朋友就想去把乌鸦赶走。而鲁智深说:“不用你们费劳,我直接把树拔了就是”。两位朋友都不相信,鲁智深来到院子里,双手一用力拔,那棵杨柳立即就被拔出来了,离地三尺高。虽然这不是事实,只是小说中描述的情节。为此在大相国寺内立了一座雕像,鲁智深秃着头,手里拽着一棵树,嘴巴大张,眼睛圆瞪,感觉全身力气都用在那棵树上了。再看那棵树,根茎都被拔出土来了。这座雕像雕刻得栩栩如生。

再往里面走走,我来到的地方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为什么是镇寺之宝呢?因为这座雕像真的是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它一共有四面,每一面都有许多许多的手,而每只小手里面分别画着一只眼睛,所以这座雕像又叫做“千手千眼观音像”。而观音像的来历是在古代有位书生,在大相国寺内烧了香,立下一个心愿,结果这个愿望实现了。他非常感激菩萨,于是花了许多银两,请人用树根做了这座千手观音像。这座像一直保留至今,成了镇寺之宝。再看看观音菩萨的头顶上,只见双手合并,放在头顶,头顶上又有一个佛像,说明他一心向佛,非常虔诚。再看他的胸部,双手合并正在念经呢。他眼睛下垂,正好能看到祈祷的人们,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千手观音菩萨是男生,那为什么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观音菩萨是女生呢?其实佛是不分男女的,是为了方便人们拜佛。因为古代女孩子也是要拜佛的,但是不可以在自己的闺房中拜一个男生,所以就出现了女版的千手千眼观音。

大相国寺,历经1500多年风风雨雨,依然是这么庄严肃穆。我喜欢这美丽的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真实存在,它又名信陵寺、建国安业寺、福慧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全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故邸。

寺庙在开封,是战国魏国首都大梁,寺庙的地址即时信陵君故邸,后改信陵君庙,于北齐天保六年(西元555年)改建为佛寺,当时名为”建国寺”,也在该庙后殿奉祀檀越主信陵君神位。战火多年后,唐朝初年已经成为歙州司马郑景的宅院。

武则天长安年间,楚地沙门慧云来到汴州弘法。慧云在安业寺的附近,郑景宅园的池子中,看到弥勒佛兜率内院的幻影,认为此是弥勒佛的神谕,于是募造高一丈八尺的弥勒佛像,为国家祈福。由于他善于宣传募款,获得捐献金钱珠宝如山,慧云又铸成了极奇伟的弥勒佛像,请名匠王温彩绘,并拟在安业寺东廊南隅造”净土殿”,奉祀此尊佛像,但后来与安业寺僧人发生争执,慧云干脆募集檀越,在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买下了安业寺旁,当初弥勒佛显灵的郑景宅园,改建为庙宇,命名为”福慧寺”,工人掘出”建国寺”石碑,慧云于是才知道前身是北齐年间的寺院,又改名为”建国寺”,轰动一时。

睿宗延和元年(712年),刑部尚书王志愔为采访使至汴州,奉诏拆除没有敕额的庙宇,还没盖好的建国寺,就立刻被拆除,慧云将佛像迁到安业寺,但安业寺也即将被拆除,慧云跪在弥勒佛像前烧香祷告:”我若与此有缘,当现奇瑞,以惊悟羣心。”居然弥勒佛像大放光明,远近驰闻,王志愔、郎中贺兰务温、录事焦立功立即联名上报唐睿宗李旦,李旦大惊,立刻下令安业寺停拆。又将建国寺、安业寺两庙合并。时人称之”建国安业寺”,又因为前身信陵君庙,又称”信陵寺”。李旦自称被寺中的弥勒佛托梦,为纪念自己以相国之王的身份重登大宝,七月廿七日赐名为”大相国寺”,后来李旦禅位给李隆基,依然关注此事,八月十五日,李旦以太上皇的身份题写敕额。

至北宋时期,大相国寺简称”相国寺”,地位和规模达到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僧众数千人,不但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也是全国各地商人在京城开封的商品集散中心。据《燕翼诒谋录》一书说道:”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东京梦华录》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

近佛殿,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货术传神之类。”寺内三门阁上并后殿资圣门,各有金铜所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左右有两座琉璃塔,寺内有智海、惠林、宝梵、河沙东西塔院,每到斋会时,供应三五百份饮食茶果,很快就能办好。大殿两廊,皆宋朝名臣名士笔迹,左壁画炽盛光佛降九鬼(九曜)百戏,右壁画佛降鬼子母揭盂。殿庭供献乐部马队之类。大殿朵廊,皆壁隐楼殿人物,非常精妙。

寺东门面对大街,有卖幞头、腰带、书籍、冠朵等物品商铺,丁家素茶。寺南即录事巷妓馆。绣巷中有尼师的刺绣作坊和居处。北面即小甜水巷,巷内南食店甚盛,妓院亦多。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全寺建筑毁于黄河泛滥。后于清朝陆续修缮,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这一时期修建的。

1927年冯玉祥军队捣毁除千手观音外的所有佛像,并改成市场。

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河南省开封市。

2.相国寺指的是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

3.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4.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5.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

6.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7.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8.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

9.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159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