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赣深高铁明年建成通车,广东将实现“市市通高铁”,五年内还有望实现“市市通350高铁”。张开双臂拥抱“350时速”的广东,将改写新的产业发展版图。
“市市通高铁”加速
在高沙坝大桥施工现场,伴随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一榀重820吨、32米长的预制箱梁缓缓从架桥车尾部移动到“腹中”,稳稳落在两座桥墩之间。作业人员经过3小时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箱梁架设。“这是赣深高铁第四标段新增架桥机的首秀。”中铁二十五局架梁施工负责人王李洪说。
在广汕铁路1标先行段跨永石大道特大桥和尖山髻隧道建设现场,工人已全员返岗,承建方中铁五局集团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跨永石大道特大桥墩台施工完成90%以上,尖山髻隧道挖掘进度超过40%。广汕铁路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届时惠州至广州最快只需30分钟。
“项目2月10日正式复工,三月中旬工人全部返岗,工点全部开工。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项目施工全部恢复正常。”中铁五局广汕铁路1标项目经理刘永胜说,跨永石大道特大桥一共196个桥墩,计划7月底完成,随后开始架梁施工。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广东高铁建设按下快进键。
今年,连接粤东粤西的两个高铁大通道将有实质进展。广东到汕头、汕头到汕尾的广汕汕铁路已经全面启动建设,今年年底将争取把汕头到漳州的高铁建设启动,形成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的沿线高铁大通道。
行进广东再提速,河源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在河源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操作着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挖、打桩,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中铁北京工程局河源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部介绍,河源东站已经于2月17日复工,目前已全面开启复工复产模式,施工单位在有条不紊推进工程建设。
高铁通车后,河源至深圳约38分钟,至香港54分钟,河源东站作为赣深铁路上重要节点将推动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高铁圈。远期规划广河客专、惠河城际铁路经过河源东站,届时河源东站将一跃成为大湾区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如何拥抱发展的新速度,是河源人正在考虑的问题。围绕河源东站,“高铁新城”的规划正在加快推进。根据规划,高铁新城位于河源江东新区,拟依托赣深高铁河源东站,谋划推进一批基础设施、安置点、公共设施等建设,加快推进各类高端生产要素向高铁新城集聚,构建完善的高铁经济产业生态圈。
在广东省交通运输专家、广铁集团党校副教授金一兵看来,高铁不仅带来速度的改变,也让沿线的未通高铁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在高铁的带动下,把当地的资源和优势,托举到整个区域的大盘中,相融相促,使区域经济之变越来越快。”
时速350公里的新计划
2019年10月召开的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透露,广东要争取5年内实现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350公里时速高铁,是当前铁路项目的最高设计标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在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在高铁建设上亟待提速提质。例如,商业氛围浓厚、经商群体十分庞大的潮汕地区与珠三角之间,以前仅有一条广梅汕铁路,速度较慢、运力有限,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公路出行,直到厦深铁路开通之后才得以改变,但厦深铁路也已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逢年过节更是一票难求。
对此,专家直言,广东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机制,促进全省一体化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力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
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广东高铁布局的“下一站”。截至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4666公里,高快速铁路里程2027公里,高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其中既有350公里时速高铁有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在建350公里时速高铁有赣州至深圳高铁、广州至汕尾高铁、汕尾至汕头高铁、广州至湛江高铁、梅州至龙川高铁,未来还将谋划建设湛江至海口高铁、合浦至湛江高铁、汕头至漳州高铁、广州至河源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等项目。
“轨道交通容量大、准时,产业转移主要靠城际轨道的完善。”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指出,相比公路运输,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准点和安全性高等特征,是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框架,轨道交通的发展是产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分布的一大必要基础。
高铁网开启发展质变
最近,高新技术企业紫晶存储相关负责人李犇犇忙着在广州和梅州两地奔走。企业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设立了工厂,技术团队则主要在珠三角地区。
“这里离畲江北站只有4公里,去年10月梅汕铁路开通以后,往来珠三角十分便利。”李犇犇说,如今广梅园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生活、工作比较舒适。之前由于交通不便,技术团队与梅州的往来也十分麻烦,高铁开通后,团队的交流融合更加紧密。李犇犇计划接下来将一部分技术人才引到梅州,设立技术部门。
“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旺。高铁沿线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大大加快了沿线城镇化进程。”中南大学教授付卓表示。
广铁提供的数据显示,江湛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已累计发送旅客2639.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4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量为8.3万人次。江湛铁路开通一周年,大大推动江门、茂名、阳江、湛江四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台山温泉、阳江海陵岛、开平碉楼等热门旅游景点接待游客量,较无高铁前有一半左右增长。一年多来,广铁集团已3次调整运行图,现在每天开行32对动车组,最高峰达到39对。
高铁,贵在连网成线。正在建设的广汕汕铁路作为广州枢纽连接粤东地区的高速铁路骨干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粤东沿海地区通达广州枢纽及珠三角地区的距离。但意义还不仅于此,广汕汕向东连接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汕头至漳州铁路,并与杭温、杭台铁路、温福和福厦客专一起,共同构成了东南沿海新的高速铁路大能力客运通道,将有力地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长三角的联系。
金一兵指出,广汕汕铁路把广州与惠州、汕尾、汕头等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连接厦深、赣深和广深等铁路,使珠三角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的“内循环”大大加速,将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形成新的高铁经济带,助推粤东地区的振兴发展,缩短粤东与珠三角之间的发展距离,推动全省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这批时速350公里的铁路建成后,广东路网规模和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惠州境内,有两条高铁线路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赣深客专自江西一路南下,将穿过惠州直达深圳;广汕铁路将从汕头出发自东向西穿过惠州直达广州。两条互不相交的高铁未来如何互联互通?近日,广铁集团发布的一份《赣深客专至广汕铁路仲恺联络线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让这一互联互通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仲恺上下行联络线:
串联广汕铁路与赣深客专
根据该公示,为了实现两条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广汕铁路工程预留了广汕铁路至赣深客专仲恺上下行联络线工程(以下简称“联络线”)。赣深客专至广汕铁路仲恺联络线均在惠州市境内,线路自广汕铁路D1K119+892.94处麻地岭线路引出,止于赣深铁路仲恺站北端预留的车挡。
仲恺下行联络线长10.419km(单线),仲恺上行联络线长10.318km(单线),共计20.74 km(单线),该联络线工程不新设车站。该线连通了广汕铁路与赣深客专,实现了汕头方向来车由广汕铁路经联络线接入赣深客专进入深圳地区,保证了汕头地区往广州、深圳两个方向的运输需求。
赣深客专和广汕铁路也可以去深圳
广汕铁路和赣深客专两大项目都经过惠州,却没有在交会处设置站点,两条高铁线路之间怎么换乘?这一问题成为惠州很多市民讨论的热点。根据此次对外披露的信息,未来两者之间的互联互通依托这条仲恺联络线。
广汕铁路从汕头方向出发往广州的车辆可以在广汕铁路惠城南站之后往博罗方向行驶到达广州。除此之外还可以沿联络线驶入赣深客专仲恺站,之后往东莞塘厦、深圳方向去。
与此同时,赣深客专从江西方向经过惠州北站之后,可以沿着仲恺站抵达深圳,或者通过联络线往广汕铁路博罗站方向行驶,最终去往广州方向。
仲恺联络线:纳入广汕铁路工程一并实施
根据媒体报道,惠州市发改局表示,仲恺联络线既是赣深客专、广汕铁路两大高铁重要联络线,也是我省境内沿海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铁路交通对接、同城化发展,对推动珠三角东部片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仲恺联络线项目已纳入广汕铁路工程一并实施。
纵深:三条高铁线九个高铁站格局即将形成
目前,惠州已建成厦深高铁,在惠州境内设“惠州南站”和“惠东站”;在建赣深客专和广汕铁路,其中赣深客专在惠州境内设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等3站,而广汕铁路在惠州境内设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城南站、惠东南站等4站。待赣深客专、广汕铁路两条高铁全部通车后,惠州将形成“3线9站”的高铁网络,有望全面融入广州、深圳“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赣深客专:拟2021年6月底建成
作为京九高铁的南段,赣深客专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在广东境内经过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其中,在惠州境内设置3个高铁站,分别为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
根据此前规划,位于惠城区小金口的惠州北站为5台11线,在赣深客专新建的12座车站中规模最大;其是继既有的深圳北站后,赣深客专全线第二大高铁站。选址博罗县麻陂镇的博罗北站为2台4线,位于潼湖的仲恺站则为2台6线。
10月17日,惠州市发改局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发布信息表示,赣深客专仲恺站与赣深客专正线工程同步建设。目前,赣深客专惠州段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计划2021年6月底全线建成(含仲恺站房)投入运营。
赣深客专在惠州境内有一段控制性节点工程,那就是位于东江惠博沿江路边的剑潭东江特大桥工程。由于赣深客专要在这里跨东江而过,所以这座大桥工程的修建就颇为重要。
剑潭东江特大桥主桥长度532米,桥面宽达31.2米,大桥在东江江面上只有2个桥墩,中间跨度为260米,是目前国内高铁最大宽度的“双向四线”矮塔斜拉桥。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大桥位于东江两岸主桥墩离沉台高度已有40多米,两座大型塔吊将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源源不断运到桥墩上,桥墩上有不少工人在紧张施工。剑潭东江特大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主桥墩从东江南北两岸同步开建,采取悬臂浇筑方式从两边往中间修筑。根据最新的施工进展,力争明年8月大桥合龙。
广汕铁路:计划2022年底通车
2019年7月22日,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汕铁路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研、勘察设计及专题研究【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广汕铁路惠城南站开建也已经提上日程。
自2017年7月5日,广汕铁路在广州、惠州、汕尾三地同步正式开工建设。广汕铁路由广州新塘引出,途经惠州,终于汕尾,新建路线总长20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博罗东江特大桥有望后年合龙
广汕铁路惠州段已于2019年上半年进入全面施工建设,计划2022年底建成通车。
不仅赣深客专要跨东江穿行,在博罗广汕铁路也要穿东江而过。广汕铁路惠州段分为4个施工标段,2019年6月份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博罗东江特大桥、迎牌山隧道、红花嶂隧道是重难点工程。
作为其中的重难点工程,博罗东江特大桥位于博罗县罗阳镇巷口村与新角村之间,横跨东江。目前东江两岸同时开工,在大桥南岸,方便施工的钢结构平台已搭建起来。施工人员正在焊接钢护筒,拼装钢围堰为大桥水下桥墩施工做准备。
据介绍,广汕铁路博罗东江特大桥全长约3.3公里,共有82个桥墩。其中,位于东江水面上的有5个,均采用双臂钢围堰施工工艺进行建造。钢围堰预计明年4月完成施工,水中墩身明年8月完成施工,连续梁有望在2021年6月合龙。
建成后广州到汕尾仅40分钟
根据计划,广汕铁路在惠州市境内正线全长约117公里,设有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4座车站,并在博罗站引出上、下行客车联络线。列车通过联络线可以沿赣深客专北上。广汕铁路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开始联调联试,2023年4月开通运营。其中,惠州段全长约117公里,已于今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广汕铁路建成通车后,广州到汕尾的通勤时间将从2小时压缩到40分钟,惠州往来两地更加便利。
广汕高铁建成后中部在惠州地区承接京九铁路通道,连接江西、安徽等中东部片区;东端在汕尾地区与沿海铁路、汕汕铁路、京九铁路支线龙汕铁路相连,通达东南及华东沿海地区。将新增珠三角核心地区与粤东地区和深圳市的快捷新通道,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西南与华东、东南地区的便捷通道之一。
文章来源:咩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憨车先生(广州站),我们将持续给您带来广州地区的车闻信息、汽车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