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NYPD2023-04-20  28

1、中国骑楼城

推荐理由:梧州近现代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

2、梧州龙母庙

推荐理由:广西少有保存至今的,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文物古迹

3、白云山景区

推荐理由:登上山顶可俯瞰梧州全城,远眺三江,非常壮观

4、梧州中山公园

推荐理由:园内林木苍翠,绿茵整齐,曲径通幽,各种景物浑然一体

5、梧州市

6、石表山景区

推荐理由:丹山、碧水、沙滩、翠竹、村落组合完美的地方

7、梧州市博物馆

推荐理由:馆藏文物近万件,较为珍贵的有富民坊西汉窑址的陶釜、东汉铜尺、铜案等

8、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

推荐理由:一个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景区

9、李济深故居

推荐理由: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

10、四恩寺

推荐理由:广西唯一出家人受戒道场,华南现代第一大寺

还有188条相关问答,更多梧州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针对一些广信是封开说,有些人真的是很可笑!某些官员为了政绩和一些无知网民的断章取义,竟敢篡改历史,萧梁时期至陈朝,你们封川才做了十几年苍梧郡治所,就傲得不行了是吧?你们哪来的底气?哪来的自信?竟敢这么跟梧州正宫娘娘说话的?如此的放肆无礼!

我就不信连高铁和飞机场的都没有的地方,能跟交通水利便利的梧州相提并论?论古物你们封开就一个身份较低的古墓,还有什么可拿的出的?梧州街头起码还留有古城墙,至于古文物你们自个找时间去看看梧州博物馆与封开博物馆,对比一下看看哪方的博物馆展览出土的文物更多!更有说服力!

爸爸就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是大量证据明证,史料确凿,文物铁证!

悬而未决的岭南史地“公案”——苍梧郡及广信县治地考辨

连你们广信县-封开说都遭到你们本省学者的批评和质疑,呵呵,你们何来的底气?

针对“封川说”的若干疏漏提出以下反驳意见:潇-贺线设县多不足以证明广信县设治在封川; “梁信”不能等同于“广信”;唐宋志书不支持封川是广信县治所;明清两广《通志》说法一致, 《封川县志》自相矛盾;梧州汉代文物遗存胜过封川。——摘要

“封川说”的缺陷及辨正

 (一)潇-贺线设县多不足以证明广信县设治在封川

“封川说”认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在南越国境内只标了“封中”一个地名,而且汉代苍梧郡境内贺水沿线置县明显比漓水沿线多,说明汉代特别重视潇水-贺水这条交通要道,并运用政权建设的有效手段来巩固、强化‘封中’;故广信县治的设置,不可能离开贺江出口的封川而西移到漓江出口的梧州[5]66。

 秦始皇攻伐南越时,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修筑灵渠以转运粮草,并在渠口建秦城、严关加强防守⑧。汉武帝平南越时戈船军也从此水路进军,并在平定后将零陵等县从桂阳郡析出,另置零陵郡(治零陵县)和始安县,用以控制湘桂走廊南北二端口,足见秦汉王朝对该线路的重视。今沿湘-漓线的全州、兴安、荔浦、平乐、昭平、梧州等地均发现大量汉墓;而全州洮阳古城、建安古城,兴安秦城、城子山古城等秦汉古城址在灵渠周围的密切分布亦可证明该线在秦汉时期得到充分利用[7]50,所以广信县治设在漓江出口处的梧州也是具备充足理由的。因此,湘-漓线、潇-贺线设县的多寡并不能作为广信县设分川的治封充必要条件

(二)“梁信”不能等同于“广信”

 萧梁时期改汉晋广信县为梁信县并置梁信郡,治所在今封川,且《隋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封川为苍梧郡治,“封川说”据此认为自汉以后苍梧郡治、广信县治都在封川。

 然而,据《元和郡县图志·梧州》:“苍梧县,本汉苍梧郡广信县地,自汉迄陈不改。隋开皇十年罢郡,于此立苍梧县。”说明自汉至陈,梧州始终有广信县之名,开皇年间才更名为苍梧县。而《舆地纪胜·梧州》:“梁析广信不容以相置梁乱信县,隋更曰封川,仍徙治于此。仍更广信曰苍梧县。”并特意强调“广信与梁信郡,则二者之名固也”。再次表明隋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即广信县之名一直保留至隋初。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在开皇九年隋灭陈所得州县表中,亦有苍梧郡及广信县。

 综上,萧梁时期是析汉晋广信县地封川于另梁置信县,并非改广信为梁信;梧州广信县至隋初才更为苍梧县。因此,萧梁在封川另置梁信县的举措反而进一步证明了汉广信县治就是在梧州,倘若是在封川,改梁信县名的就应该是梧州而不是封川了。

 

《隋书·地理志》载:“苍梧郡,梁置成州,开皇初改为封州。统县四……封川,梁曰梁信,置梁信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为封川。大业初又废封兴县入焉……苍梧,旧置苍梧郡。平陈,郡废。”[11]883由材料可知,萧梁时确在封川另设梁信县兼置梁信郡,属成州;隋平陈后,改成州为封州;大业初又改封州为苍梧郡。因此,材料中的第一个“苍梧郡”是指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置的苍梧郡,并非是汉晋南北朝时代的苍梧郡。隋苍梧郡以封川为首县,说明此时封川当为苍梧郡治。但紧接后文又称“苍梧,旧置苍梧郡,平陈,郡废。”即是指隋以前苍梧郡治在苍梧县。倘若封川一直都是苍梧郡治,又何来在苍梧县“旧置”一说?显然,《隋志》也是认同自汉至陈苍梧郡治在梧州,大业年间才迁往封川的。

对于苍梧郡及广信县在梁、陈时期继续于梧州存在这一事实,“封川说”者解释为萧梁时期是改汉晋广信县、苍梧郡为梁信县、梁信郡,又在梧州地区新置了苍梧郡及广信县。换言之,即梧州保留的苍梧郡及广信县之名,是萧梁时期由封川改置的,并非是汉晋时代遗留的。这一“新奇”说法似乎合理化了“封川说”此前的推论,可惜没有任何史料根据。陈氏先入为主地认定封川为汉晋苍梧郡治及广信县治,但又与基本史实不符,于是才有“改置”的错误识认。

事实上,唐人几乎一致认为梧州为汉代苍梧郡治及广信县治。如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陈元传》云:“陈元,字长孙,苍梧广信人也。广信故城在今梧州苍梧县。”又注《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云:“安成孝侯赐字子琴,光武族兄也。祖父利,苍梧太守。苍梧,郡,今梧州县也。”此处“梧州县”即指梧州苍梧县。杜佑《通典·州郡典》也记载:“梧州苍梧县,汉广信县城即此也。”均为凿凿明证。

(三)唐宋志书不支持封川是广信县治所

 《新唐书·地理志》曰:“封州临封郡,下。本广信郡,天宝元年更名。”“封川说”者据此认为该记载是封川为汉广信县治所一说的雏型。按唐代以前无“广信郡”之名。隋代地名避帝讳,不可能取用;萧铣梁国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称帝之前,虽然暂时沿袭的是隋末郡制,但“广信郡”蕴含仇敌炀帝名讳嘉意,似不会取用;且封州在武德元年归林士弘政权部将冯盎所有,次年才归萧铣政权,此时萧铣已经称帝改用州制了。而依《新唐志》所载岭南道之新州新兴郡“本新昌郡”、勤州云浮郡“本铜陵郡”、罗州招义郡“本石城郡”等叙事之例,“新昌”“铜陵”“石城”等均非前代已用过之旧郡名,则应是天宝元年改郡时曾用郡名,是年又改用新郡名“新兴”“云浮”“招义”以代之。“新昌”等名因为时甚短,故其它唐代地志如《通典·州郡典》《元和志》《旧唐志》等皆不录。《新唐志》又载:“振州延德郡,下。本临振郡,又曰宁远郡,天宝元年更名。”以此例推知“广信郡”一名应是天宝元年封州改郡时曾用郡名,也许发现不合史实,故是年又改为临封郡。“封川说”以唐代之广信郡证明汉晋广信县在封川,明显是错误的。

“封川说”者又指出,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均认为封川是广信县治所,但没有引出原文。笔者查阅上述三书,发现均无直接记载表明封川是广信县治所,反而一再强调广信县治所在今梧州,未知其论从何而来。

《太平寰宇记·梧州》记载:“梧州,苍梧郡,今理苍梧县。秦属桂林郡。汉为苍梧,《汉书》云即武帝元鼎六年开置也,兼置交州,领郡七,理于此。……苍梧县,旧二乡,今六乡。汉苍梧县(笔者按:应为苍梧郡)治广信县,即今州治也。”明确说明汉苍梧郡治为广信县,而广信县治在苍梧,即今梧州。而同卷“封州”条载:“封州,临封郡,今理封川县。即汉苍梧郡之广信县也。……封川县,五乡。州所理。汉元鼎六年置广信县,属苍梧郡,在封水之阳。”对比可有两种解读:一为封川是广信县治所,二为封川属于广信县辖境。由于“梧州”条已经明确了梧州为汉广信县治所,此处理解为“封川属于广信县辖境”更为合理。

《方舆胜览》对建置沿革的记载相当模糊,其“封州”条称:“汉置苍梧郡,今州即汉苍梧郡之广信县也。”“梧州”条又称:“汉武以其地为苍梧郡之广信县。”两则材料都不能确定封川或梧州是广信县治所。但“梧州·人物”条收录的汉末陈元、三国吴士燮两人,均说是“苍梧广信人”,而“封州·人物”条收录的汉代人物陈钦则说是“封川人”。按陈钦、陈元父子均是封川人,祝穆本应将两人同置于“封州·人物”条下,但最终选择将其分属两州,且在“梧州”条下称苍梧广信,而在“封州”条下称封川,显然是认为汉广信县治在梧州,陈钦、陈元均属广信县人,不能尽归封川所有。

(四)两广《通志》说法一致,《封川县志》自相矛盾

 姚锦鸿引用了天启《封川县志》收录的大量明人碑刻文集,纵观其引文,绝大部分都是表达“封川故为广信县”之意,这种表述原本符合事实,但前文已指出,这与“封川为广信县治”意思是有区别的,不能过度解读。该《封川县志·沿革》载:“汉置广信县,属苍梧郡……隋废郡改州,曰封州,改县曰封川……大业初省封兴入,寻改州为苍梧郡,治封川。”⑱汉朝时但言“置广信县,属苍梧郡”,隋朝时却明确言“治封川”,表明该方志作者不认同,至少不确定封川在汉代为县治或郡治所在,但确定是属于广信县辖境,因此才笼统言之。

唯一直接记载封川为汉广信县治而又为姚氏所忽略的,是该县志《杂事志·古迹》:“汉广信县,在县北十里,梁改梁信,隋改封川,唐改封兴,宋改封川,即今贺江口上。城池遗址尚存,人呼其地曰古城池,塘曰古城塘,桥曰古城桥,埇曰古城埇。”⑲但其后的道光《封川县志·古迹》又载:“废成州,梁置,古州城在县北十里贺江口上,遗址尚存,今人呼其地之池塘桥埇皆名曰古城。按梁州成(笔者按:应为成州),隋改封州,即今县北十里贺江口故城。”并同时考证了《舆地纪胜》所载县北六里古州城实质上就是贺江口古城。究竟是汉代广信县城,还是萧梁成州城抑或隋代封州城?考虑到《旧唐书》有“封川,州所治……隋移州于封川口,即今县治也”的记载,加上封川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汉代的建筑遗存,则贺江口古城为隋封州城的可能性更大。汉广信县城一说没有其他文献支持,也没有发现考古证据,因此难以成立。梧州城地处三江汇流处,地势开阔,“南控邕容,西顾桂柳,东应广肇,于以坐制诸蛮……控上游而制要害,其指顾便也。”封川贺江口古城及封川古城虽也处于两广之交,但地形过于狭长,格局太小,总体而言形胜不及梧州。

 广东,广西两省的地方志大多沿用了唐宋时人的看法,认同汉晋南朝时期苍梧郡治、广信县城在今梧州,仅在隋朝短暂迁往封开。如嘉靖《广西通志》载:“梧州府……汉武帝平南粤,置苍梧郡广信县于今治……附郭苍梧县,本汉广信县,为苍梧郡治。”雍 正 《广 东 通 志》亦 载:“今封川即广信县之东境。”道光 《广东通志》又在隋代 “苍梧郡”条下时称 “改置治封川县”。均可为证。 “封开说”者在引用两省地方志时,或是一笔带过,不标明出处;或是断章取义,如引 《广西通志·郡县沿革》 “今广东肇庆府封川县为郡治”一文试图证明汉苍梧郡治在封开,实质上该注文出自嘉庆《广西通志》卷6《郡县沿革四》中隋代“苍梧郡”条,而同卷记载隋代以前的苍梧郡治均注明是 “今梧州府”。诸如此类的谬误十分常见,不一一考辨。

(五)梧州汉代文物遗存胜过封川 

 但就汉代的遗存而言,梧州却是远胜于封开的。梧州市东北郊的云盖山、螺山、龙船冲,桂江西岸的莲花山、富民坊、大塘和西江南岸的塘源、旺步、高旺一带存在一个庞大的古墓群,几乎包围了整个梧州城。该古墓群以西汉至南朝的墓葬为主,光是西汉墓就有80多座,东汉墓更有200多座;其中,旺步、鹤头山等大墓出土了铜器、珍珠、琥珀、玛瑙以及金银饰品等精美随葬品,应是当地郡县一级官吏的墓葬。反观封开,“汉代遗存在封开的江口、杏花、南丰等地虽有发现,但西汉的遗存目前可确认者仅利羊墩一处。”所谓利羊墩遗址,位于封开县西北部南丰镇郊约1公里封(开)怀(集)公路东侧,发掘西汉早期墓约11座,西汉晚期及东汉墓各1座,出土文物以陶器、青铜器为主,少量铁器和玉石,其墓主的身份地位较低;且“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及其随葬品的特点,未见具有明显的中原、楚地风格的陶器、青铜器和其组合关系,而是粤、桂、湘南一带常见的古越族使用的器物。”即便加上杏花、江口等地零星的东汉墓,封开拥有的汉代遗存无论在规模、规格还是数量上,都远逊于梧州。

   更重要的是,利羊墩遗址所在的南丰镇距离今封开县城(笔者按:在贺江口)约50公里,是旧开建县的县治,汉代时属封阳县辖境,不在本文讨论的广信县范围内;考古学界也认为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研究开建县的历史,,而非封川县。因此,“封川说”以开建县(汉封阳县境)的西汉遗址作为封川是汉广信县治的考古依据,明显是混淆了“封川”与“封开”的地域概念。考古学家对封川当地没有发现西汉遗存,反而是在梧州大量发现一事颇为不解,笔者以为,原因就是封川在汉代根本就不是县治及郡治所在,因而不及梧州繁盛。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梧州与封川在汉代同属苍梧郡广信县范围,苍梧郡治及广信县治在梧州,因此交趾(州)刺史驻地也应在梧州。萧梁时期,割广信县地在封川另立梁信县及梁信郡,治封川;梧州仍为苍梧郡及广信县治,陈沿袭之。隋初废天下诸郡,梁信郡废为封川县,属封州;苍梧郡废为苍梧县,属静州,苍梧郡、广信县之名均被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立诸郡,改封州为苍梧郡,郡治在封川,原属静州的苍梧县也归为隋苍梧郡辖地。此时苍梧郡治才由梧州迁往了封川。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后,岭南重属中央;由于唐初不设郡制,苍梧郡之名不存,苍梧县先是隶静州,武德五年(622年)又割静州苍梧、豪静、开江等县立梧州,州治在苍梧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梧州改称苍梧郡,封州改称广信郡又改临封郡,此时苍梧郡治无疑也在梧州,直到乾元元年(758年)各郡恢复州名为止。此后,郡不再作为正式的地方行政级别。从整个历史程来看,封川进作为苍梧郡治所仅有十余年时间,而梧州却长达数百年。因此,后世以苍梧郡作为梧州的别称是名符其实的

————当然你们不服可以来辩!评论区我随时奉陪到底!

也别拿某些砖家的断章取义的文章来这闹笑话

536,好象上不了3星的,,,不过2星级的,好象可以

二星级普通高中(9所)

第十四中学烷基苯厂中学

栖霞中学�板桥中学

江宁区临江高级中学六合区实验中学

六合区瓜埠中学�

,,关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我有个列表

职业学校联系信息

--------------------------------------------------------------------------------

5001 南京市财经学校

校址:秦淮区东牌楼74号、鼓楼区慈悲社5号

电话:84735686、84735687、52326747

5003 南京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白下区莫愁路419号

电话:86511165、86612049

5004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建邺区南湖安国村58号

电话:86431544

5005 南京中华职业教育中心

校址:中华门外雨花西路260号

电话:52412122、52453781、52408385

5006 金陵职业教育中心

校址:白下区光华路3号(光华路校区)

电话:86230066、86230077、52235631

5007 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

校址:下关区公共路12号

电话:58822350、13770950662

5008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玄武区花园路6号(东艺校区)

玄武区樱驼花园100号(同创校区)

电话:85286705、85411919、83916128

5009 南京旅游·营养职业教育中心

校址:秦淮区剪子巷132号(剪子巷校校)

秦淮区路子铺20号(双桥门校区)

电话:81979518、81979868、52607434

5010 南京市鼓楼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鼓楼区马台街17号

电话:83364953

5011 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

校址:浦口区珠江镇龙华路18号

电话:58284588、58287968、58287960

5012 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校址:江宁区东山镇龙眠大道月华路1号

电话:52130806、52130820

5013 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校址:六合区雄州镇城北朱家山

电话:57174998

5014 江苏省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

校址:溧水县永阳镇珍珠北路

电话:57213047

5015 高淳职业教育中心校

校址:高淳县淳溪镇镇兴路175号

电话:57329717、57312039

5016 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江宁区东山街道泉水社区大泉水208号

电话:86409235、68854018、68854000

5017 东南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白下区大光路27号

电话:84591202、84543695、84405323

5018 南京市经济贸易学校

校址:浦口区东门油坊巷18号

电话:85849538、85849548

5019 南京电子信息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下关区幕府东路3号

电话:86894274

5020 南京中山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白下区三元巷富民坊9号(走读)

马群科技园光一路1号(住读)

电话:84466873、57711971

5021 南京市鼓楼中等专业学校

(原南京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鼓楼区汉中门外凤凰西街148号

电话:86555834

5022 南京市仪器仪表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中央门外黄家圩8号

电话:85505355、85520165

5023 南京市城建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玄武区龙蟠路163号

上课地点:方家营367号

电话:85412531、85412658

5024 南京市轻工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玄武区后宰门佛心桥37号

电话:84665902、84823265

5025 南京市机械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下关区中央北路69号

电话:85080509、85080529

5026 南京市外贸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中山门外孝陵卫街97号

电话:66862090、64430024

5027 南京市江宁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江宁区东山镇河浜路28号

电话:52187219

5028 兵工物资南京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玄武区红山路197号

电话:85417663、85417149

5029 南京市电大中专部

校址:鼓楼区新街口沈举人巷7号

电话:84725070

5030 江苏省妇女干部学校

校址:建邺区莫愁湖西路5号

电话:86619973、86619319

5031 南京市中等专业(走读)学校直属校区

校址:玄武区樱铁村

电话:85470319、83819653

5033 南京新港职业学校

校址:栖霞区迈皋桥街6号(迈皋桥校区)

栖霞区尧新大道1号(尧化校区)

电话:85575949、85317728、85312782

5034 南京市龙潭职业高级中学

校址:栖霞区龙潭镇信孚村13号

电话:85701109、85700851-261

5035 南京市浦口职业学校

校址:浦口区洪流村93号

电话:58861870

5036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职业中学

校址:沿江开发区扬村一路300号

电话:57043669、57058464

5037 南京大厂区职业教育中心

校址:沿江工业开发区葛塘松扬路

电话:57058394、58398327

5038 江苏电大建邺分院

校址:建邺区南湖边5号

电话:52256214、52233330

5039 南京市公交职工学校

校址:新模范马路芦席营28号

电话:83286009、83286005

5043 南京师萃职业技术学校

校址:中央门外太新路92号

电话:85566691、58976305

5044 私立扬子经贸学校

校址:栖霞区马群百水桥123号

电话:84352822、83821861、13851582266

5045 南京民办健诚职业中学

校址:玄武区樱铁村1号

电话:85020382

5047 南京蓝天专修学院

校址:白下区友谊河路8号

电话:84591924、51983606

5048 南京开明专修学院

校址:雨花台区铁心桥宁水路9号

电话:66883566

5050 南京金陵汽运职业技术学校

校址:集庆门来风小区仓顶26号

电话:52300960

5051 南京江南文化教育学校

校址:雨花台区共青团路42号

电话:52471233、52471236

5052 南京市通用职业技术学校

校址:雨花台区铁心村工业园8号

电话:52350729

5053 南京金双强纺织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校址:秦淮区凤游寺49号

电话:58127907

5054 南京育才科教文化培训中心

校址:鼓楼区华严岗5号

电话:58805557、58807119

5055 南京市建宁中学

校址:下关区郭家山路孙家洼82号

电话:85535055

5062 南京市金陵职业学校

校址:白下区罗廊路礼拜寺巷13号

电话:86652854、86559731

5063 南京钟山外国语中等专业学校

校址:江宁区将军大道22号

电话:52162122、52160018

本人06年中考,也是这样的情况,有共同遭遇和经历,所以十分想帮助,但本人能力有限,就这么多,,谢谢,

加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980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