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几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

几几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第1张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

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

扩展资料

各地赛龙舟的传统:

1、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清嘉录》中记江苏一带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

2、南京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传统。南京地方志“民俗宗教方言篇”中就有关于龙舟赛的记载:“午后,秦淮河有龙舟竞渡,观者蚁集。”有专家指出,直到明清时代秦淮河上仍然是有赛龙舟繁华盛景的,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秦淮河上就很难再看到龙舟竞渡的场景了。

3、常州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传统,清代常州诗人洪亮吉在《外家记闻》里,记载旧时常州城内五月端阳赛龙舟的盛况:“端阳云溪竞渡有龙舟六艘,城内是五色龙,东门的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南门是白龙、北门是乌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赛龙舟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赛龙舟的由来和传说

1、吃粽子,馈赠鲥鱼

对于江宁人来说,端午要吃的东西更多,简直可以说是过了一个“吃货节”。人们吃“五红”,包括咸鸭蛋、烤鸭、苋菜、黄鳝、黄鱼等,甚至还有近年来走红的小龙虾。

在端午节的餐桌上,还会出现很多红色的食物,如红烧黄鱼、红烧趴蹄、红烧肉、红烧牛肉、红烧鸡块、香肠、洋花萝卜、炒猪肝、西红柿等。

南京人过端午节过去必定要吃苋菜,认为可以免除腹痛。苋菜里还要加一点大蒜头,可以杀菌驱毒。另外,绿豆糕也是端午节要吃的食品。端午节的菜有一道菜是想吃最后却吃不到,是鲥鱼。

端午节还是樱桃上市的季节。石城街头巷尾,常见村姑乡妇,提篮叫卖樱桃。扁平形的撇篮里,满盛着一簇簇形似珠玑,色如琥珀的小桃形核果,带着一枝枝浅绿色的长柄,水汪汪,亮闪闪,看着就使人觉得新鲜。

2、用艾虎、道教符图驱邪,馈赠鲥鱼

人们要在房门特别是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就是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起,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

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亲戚好友间端午节这天多“馈赠鲥鱼”,往往一条鲥鱼,辗转亲友多户人家,最后送回自己家时,已经腐烂,无法食用。端午节这天,水果店里满是“白沙枇杷”、“大红袍”枇杷,还有高邮咸鸭蛋,以及本地名产烧鸭、刀鱼、鲥鱼等。百姓纷纷选购过节。

3、喝蒲酒和雄黄酒。

除了吃的,还有喝的。说到端午节,必须要提到“雄黄”、“雄黄酒”。雄黄,其实是一种中药,为硫化物类矿物,主含二硫化二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等功效。

端午以后,进入炎夏,蚊虫增多,在过去没有电蚊香、电蚊拍的年代里,雄黄非常重要,人们常常把雄黄粉末撒在虫蛇孳生的地方,杀灭害虫。雄黄酒,就是将研磨成粉末的雄黄加入普通酒中调制而成。端午节这天,不管酒量如何,为了驱疫避邪,你得来一口雄黄酒。

 最高处海拔61米。

南京九华山原称覆舟山,山形狭长,中部高且较宽,两端渐低渐窄,系紫金山西走余脉。刘宋时玄武湖屡见“黑龙”,因名玄武山,陈太建(569~582)中,称龙山,龙舟山。后因南麓建有小九华寺,又称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870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