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滨高铁到天津后怎么走

pvc树脂2023-04-19  24

途径天津市北辰区、东丽区、河北区和红桥区。京滨高铁起点位于北京站,终点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西站,线路长171.74Km,到达天津后,会途径天津市北辰区、东丽区、河北区和红桥区。滨高铁又称京津第二城际铁路,是服务于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际快速铁路。

京津城际铁路又称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线(京津之间只有这条铁路,称呼不同)、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是一条连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中国大陆第一条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定义(见《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2013年1月,京津城际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京津城际铁路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为天津站,部分车次的终点站为塘沽站。线路全长120公里,其中无砟轨道长度为113.6公里。全线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个车站。全线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工,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2013年12月28日零时起实施京津城际新运行图将实施,增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列车。

2015年9月20日起,京津城际列车实施新运行图。公交化运行特点将更为明显,最小发车间隔仅5分钟,其他时段间隔不超过25分钟。

2014年9月26日下午,京津城际铁路国家验收委员会全体验收委员讨论并一致通过京津城际铁路国家验收证书。

京津城际延伸至于家堡工程于2009年9月1日开工建设,已于2015年9月20日正式开通。延伸线正线全长44.75公里,按高速客运专线标准设计,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天津站城际场引出,沿途经军粮城北站、塘沽站,最终抵达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核心地带的于家堡站。

京津高铁连接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正线全长113.544公里,北京南站至天津站的实际里程全长116.939公里,运价里程120公里,该线路采用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投入运营,全程直达运行时间为30分钟。试验最高时速394.3公里,正式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约330公里/小时,运行时间约为33分钟,平均运行速度为240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等4座车站,预留永乐站。铁路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投入运营后,该线将采用公交化城际列车和跨线列车混合开行的运输组织模式,铁路西北起北京南站,东南至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4千米,其中约85%为高架线路,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五座车站。自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京山铁路往东,下穿玉蜓桥沿南护城河至左安门后折向东南,再由亦庄开发区及永乐新城东侧的京津第二高速通道出京,直抵天津站。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全长49.3千米,其中高架线42千米,由北京环线特大桥(全长16千米)连续跨越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通黄路,经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通州区,由凉水河特大桥(全长22千米)跨越凉水河和六环。城铁北京南站位於北京地铁4号线站台上方,与地铁实现零换乘。城铁亦庄站将与规划中的轻轨线路实现换乘。城铁在天津站可以与天津地铁2号线、3号线和9号线(津滨轻轨西段)实现零换乘。城铁设计最小发车间隔为3.5分钟。铁路经营单位会交由”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由铁道部、北京市及天津市政府共同组建。京津城际将会使用一套全新的电子车票系统,有别于一般路线使用的纸制车票。

京津城际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目前有部分车次的终点站为于家堡站(位于滨海新区),总投资133.24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5%、总长100.171公里的路段为高架线路,设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等四座车站,并预留永乐站建设用地。京津城际铁路自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京沪铁路往东,下穿玉蜓桥沿南护城河至左安门后折向东南,再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侧的京津第二高速通道出京,直抵天津站。工程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在2008年8月1日,即北京奥运开幕前一星期,作为奥运会交通配套工程投入运营。试验最高时速394.3公里,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约330公里/小时,全程直达运行时间约为30分钟,平均运行速度为240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的管辖和权益由“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此公司由铁道部、北京市及天津市政府,在2005年7月共同组建。至2005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正式宣布参与该铁路投资,由旗下中国海洋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7亿,获得了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19.5%股权。由2008年11月10日起,《京津城际铁路委托北京铁路局运输管理协议》签署生效后,交由北京铁路局负责京津城际铁路的旅客运输等相关业务。

技术特点

钢轨与道岔施工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233km,2007年7月至10月完成500m长钢轨基地焊接,2007年11月13日至2007年12月16日完成全线500m的长钢轨铺设,2008年1月16日完成全线钢轨焊接和锁定施工。

中间站正线间渡线,正线与到发线连接道岔采用可动心轨、分动外锁闭的18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南仓联络线采用39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h。中间站正线、南仓联络线道岔的轨下基础由混凝土道床板(含岔枕)和混凝土支承层组成。亦庄站采用特殊轨道板式道岔板2组,开了世界首例。

该线其中113.5公里路段为无碴轨道,采用了从德国博格公司(Max Bögl)引进的板式轨道技术。全线共使用了36,092块博格式轨道板。

无砟轨道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除车站到发线外,正线均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全线CRTSⅡ型轨道板计34527块、其中用于直线及半径在1500m以上曲线的标准板34061块,用于600m~1500m半径的曲线板186块,用于350m~600m半径的曲线板173块,特殊板56块、补偿板51块。全线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制板,2007年8月18日完成全部轨道板预制。

路基地段(桩板结构地段)由100m定尺长60kg/m无螺孔新轨、Vossloh300型弹性扣件、预制轨道板、砂浆调整层、水硬性材料支承层 (混凝土底座)组成;在桥梁地段还包括连续底座板、滑动层、侧向挡块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是铁路线路的基础,是支撑列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铁路轨道结构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与传统的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等特点,尤其适合对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具有很高要求的高速铁路。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速铁路铺设了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要求非常高。轨道板是严格按照设计的几何尺寸、结构和规范的制作工艺,在工厂预制加工的,其精度误差以毫米级计量;每个扣件承轨槽,要根据水平、高程三维坐标,采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打磨加工,精度达到0.1毫米;无砟轨道的铺设需要采用专门施工机械和测量设备,经过粗调、精调等一系列步骤。京津城际铁路共铺设了34535块板式轨道板。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实践,我国已完全掌握了无砟轨道的设计建造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标准和规范。

桥梁建造技术

正线桥梁总延长为100.5km,其中跨北京环线、凉水河、杨村、永定新河、新开河5座特大桥累计长99.5km。桥梁梁部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简支箱梁为主导梁型,跨越主要道路采用连续梁,最大跨度128m。

2006年4月初开始全线箱梁的预制工作,2007年8月13日完成全部箱梁的预制工作,共预制梁2745片。

2006年7月15日架设全线第一片预制箱梁, 2007年8月30日完成了全线最后一片箱梁的架设工作。

全线共有现浇简支梁181孔、现浇连续梁40座,简支拱1座,2007年10月完成全部连续梁的施工。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共有桥墩3045个,均采用钻孔桩施工。

京津城际铁路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沿线经济发达,道路纵横交错,土地资源极其宝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线路对城市的切割,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京津城际铁路广泛采用了桥梁替代传统路基,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7%,每公里桥梁平均节省土地44亩,仅此就节约土地1600余亩。

经过大量技术经济比选,京津城际铁路选用了900吨级重的32米简支整孔箱梁。这种梁,稳定性好,更适合高速列车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工厂化制作,有利于控制质量和工期。京津城际铁路的所有桥梁都做了耐久性设计和景观设计,桥梁主体结构使用寿命为100年。

路基沉降控制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路基全长13.14km,其中区间路基6处/8443.33m,车站路基3处/5610.15m。

路基分布于北京、天津市内和亦庄、永乐、武清站,总延长为18.9km。主要类型有软土及松软土地基路堤、浸水路堤、扶壁式挡土墙等。全线路基宽度(含车站)13.0~38.5m,路堤高度在0~10m。正线全部为软土或松软地基路堤,亦庄站、武清车站、预留永乐站路基面两侧均设置扶壁式挡土墙,普济河桥段路基局部为浸水路堤。

全线路基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有桩网结构和桩板结构两种方式 。

路基及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是铺设无砟轨道及保持轨道平顺性的关键。京津城际铁路对基础的沉降有严格要求,其中路基及桥梁基础工后沉降不超过15毫米,桥梁相邻墩台沉降差不超过5毫米。

京津城际铁路沿线地基为软土、松软土,天津段基岩在1000米以下。这类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强度低的特点,在这类土质上铺设无砟轨道,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经过z6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采用封闭部分水井,减少或控制沿线地下水开采;桥梁增加桩长、桩径,采用可调高支座;轨道采取可调扣件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松软土地基地区的路基变形和桥梁沉降,满足软土地基以及区域沉降条件下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精密控制测量技术

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传统测量技术的精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修建、运营的要求。为确保高速铁路的桥梁、轨道、接触网部件等的精确施工和安装,京津城际铁路建立了精密控制测量网。设计时,用于对线路的测量;施工时,用于对桥梁的架设、轨道的定位、路基沉降的监测;运营时,用于对轨道、桥梁及设备的适时监测、养护。精密控制测量网由平面网和高程网组成,其中在天津建有一个深达800多米的水准基点,在测量方法、设备和软件等方面也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设备。

声屏障技术

与普速列车相比,动车组本身具备噪声低、振动小的优点,加上高速铁路的轨道光滑平顺、桥梁自重大、路基密实度高,高速动车组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尽管如此,考虑京津城际铁路与沿线群众生活环境的和谐,

在设计修建京津城际铁路时,对经过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区段设置了一道声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和振动对两侧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铁路部门还对声屏障的外观做了美化设计,采用了从上到下由浅至深渐变的色彩装饰,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旅客视线的影响,在声屏障高度高于动车组车窗的部分,采用了新型透明的隔声材料,具有抗污、自净、防鸟撞、防眩目、防破碎脱落等功能。

社会意义

京津地区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城市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把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缩短到30分钟以内,大大方便了两地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京津城际的开通,在北京和天津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集聚了人气,带旺了财,加快了北京、天津商贸旅游的繁荣发展。

高速便捷的城际铁路加速了两地人员流动,优化了两地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两地人的生活观念及习惯,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同城化’和‘一体化’。

京津城际开通后,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使人员流动有了更大空间,生活在北京、工作在天津,或生活在天津、工作在北京成为可能。通车运营不久,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也实现了“一小时”通达,更大范围扩大了同城化效应。

以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快速高效交通网,对促进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城效益”也将更加显现。

建好这条铁路客运专线,对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促进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京津城际铁路大量采用国际领先的铁路建设技术,开创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该线首次大面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首次采用500米长钢轨工地焊接施工工艺,跨区间进行长大无缝线路铺设,主要结构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下结构与无砟轨道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对接。特别是工程采用的无砟轨道技术,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具有线路寿命长、维护周期长、粉尘污染少、噪音低的特点,技术含量、质量要求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营满二周年。两年来,京津城际累计运送旅客4090万人次,高速、安全、舒适的动车组大大拉近了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第一条建成、运营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的示范工程,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独立综合试验段,探索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宝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加速了两地人员流动,促进了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和京沪、京广高铁一同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津城际铁路旅客发送量从2008年的635万人次,逐年递增至2013年的2585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1.17亿人次,平均客座率72%。随着以城际铁路为骨干,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快速高效综合交通网的逐步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必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836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