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票收费标准以及计算方式。

高铁车票收费标准以及计算方式。,第1张

粗略来说,票价=基价*计价里程,但实际高铁车票收费的标准与计算方法需综合考虑以下七点:

一、基价

基价是由线路和车辆等级(运行速度)共同决定的,引用这里高铁与动车的关系 价格问题? - 中国铁路我的回答:

如果车体允许最高运营速度大于等于线路最大运营速度,则基价以线路速度为基准计算;

如果车体允许最高运营速度小于线路最大运营速度,则基价以车底速度为基准计算;

在 200km/h 的速度下,一等座基价大概是0.37 元 / 公里,二等座基价大概是0.30 元 / 公里

在 300km/h 的速度下,一等座基价大概是0.74 元 / 公里,二等座基价大概是0.46 元 / 公里

如果线路等级低于 200km/h,一般情况下按 200km/h 计算。

如果线路等级是 300km/h(如京沪、京广高铁),G 车跑 300km/h 的速度,二等座按 0.46 元 / 公里收费,D 车跑 200km/h 的速度,二等座按 0.30 元 / 公里收费。如果线路等级是 200km/h(如杭福深客运专线宁波东以南),G 车 D 车都跑 200km/h 的速度,二等座都按 0.30 元 / 公里收费。

举例:

G131 次,济南西 - 曲阜东区间,全程按照 3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129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46*129,约 59 元,实际票价 59.5 元;

D257 次,济南西 - 曲阜东区间,全程按照 2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129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30*129,约 39 元,实际票价 39.5 元;

G326 次,厦门北 - 泉州区间,线路等级是 200km/h,虽然是 G 字头,但全程按照 2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71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30*71,约 21 元,实际票价 20.5 元,同区间的 D 字头车与 G 字头车同价,因为线路等级相同,车速也相同。

以上为关于基价的定义。

二、里程

里程是指线路计价里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计价里程不一定等于实际线路长度,而是铁路内部使用的一张里程表查表得出的,有时候里程表并不等于实际里程数。

武广高铁开通时,曾经把高铁里程数按照京广铁路的旧车站的里程数计算,但武广高铁实际里程比京广铁路旧车站之间的里程要短,所以实际上是多收费了,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修正。

甚至铁路里程表里会有一些虚拟的里程,比如曾经有些车以武津线计价,但这条线并不实际存在的,它这是为了计算方便把京津城际 + 联络线 + 京沪线拼接在一起,但里程特别长,导致当时有少量的京津城际车的票价是其它车的票价的 2 倍多,后来终于改掉了这些错误的票价。

目前,所有的里程数都以铁路部门公布的《客运运价里程表》为准。

三、分段

当一趟车跨越不同的线路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运行速度,此时票价一般是两段线路分段票价之和,不同区段的票价分开计算。

比如前面说的 G 326 次,全程是厦门北 - 北京南,其中厦门北 - 福州区间按 200km/h 基价计算,福州 - 北京南(走合福 - 京沪高速)以 300km/h 基价计算,全程票价是 71.5+719=790.5 元。

类似跨线车还有北京南 - 青岛的 G 车,北京南 - 济南区间以 0.46 计价,济南 - 青岛区间以 0.30 计价。

四、折扣

火车票是会打折的,看这里我的回答:为什么飞机票价随时浮动,而火车票价不能随着需求涨跌? - 轨道列车,我自己就买过很多,常年打折的票包括京哈之间的 D/G 车,沪宁城际等。具体折扣比例看各地的情况,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

折扣与递远递减不是同一个概念,递远递减的车票上没有“折”字。

五、上浮

有折扣,就有上浮,目前我了解的上浮最多的就是广铁集团,广深区间的车票价比其它地方同速度同距离的票价要高很多。甚至如果有其它过路车经过这一段,这一段的票价也可能会上浮,可以理解为多收过路费,并且有些普速车也不能幸免。

所以广铁又有抢铁的说法。

除广铁外其余线路很少见到票价上浮的情况。

六、递远递减

如果乘车里程非常长,那么随着距离的增加,票价的基价会有所降低。

以北京 - 广州的 G65 次为例,全程都是 300km/h 的线路:

北京西 - 石家庄,128.5 元,281 公里,0.46 元 / 公里

北京西 - 郑州东,309 元,693 公里,0.45 元 / 公里

北京西 - 武汉,520.5 元,1229 公里,0.42 元 / 公里

北京西 - 长沙南,649 元,1591 公里,0.41 元 / 公里

北京西 - 广州南,862 元,2298 公里,0.38 元 / 公里

但并非所有线路所有车次都遵循这个原则,比如上海虹桥 - 成都东的 D636 次,就不符合递远递减的原则:

到南京南,95.5/311 =>0.307

到合肥南,156.5/468 =>0.334

到汉口,262/827 =>0.317

到宜昌东,347.5/1119 =>0.311

到重庆北,509.5/1672 =>0.304

到成都东,606/1985 =>0.305

目前能稍微总结出点规律的是大部分 G 车都按递远递减的规律计价,大部分 D 车都没有。但具体情况最好看官方公布的票价。

七、其它费用

其它费用里包括客票发展基金(有些地方叫纸张费)之类的,一般都在一元左右。

扩展资料

关于高铁定价:

发改委给予铁总高铁自主定价权,但其仍有监控机制,提高票价是受管控的。再者,高铁票价浮动不能单纯看“涨”。铁路企业逐步与市场对接,在票价制定上必然会更多地迎合市场,考虑百姓的满意度。如今,在经济发达地区,高铁列车供不应求,繁忙线路每天甚至开出100余对列车。

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铁表现的却不尽人意,当地旅客选择高铁都是经过握着腰包、深思熟虑后才做出选择的。

高铁“两极天”的原因更多是高铁票价未“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变动。热门线路运输需求大、人均消费水平高,乘车费用合理增加,冷门线路运输需求少、人均消费水平低,乘车车费用适度降低,这种合理、快速的价格调节机制在分流客源、平衡供需比例、提高机车利用率上有必要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参考链接  人民网  高铁票价“浮动”得关键是要符合民众“口味”

动车往返车票票价不一样,这是不奇怪的。因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票务中心是根据每趟高铁,动车的始发,终到时间,上座率,列车等级等多种因素耒制定票价的。

如果你购买的是早高峰车票,票价也许就会贵一点,你返程时,恰恰是旁晚,客流较小,票价也会相对便宜一点。这也是票务中心制定票价时的综合考虑吧。

区别:

1、高铁学生票为二等座票价的基础上7.5折,成人票则是全票。

2、学生票取票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成人票则只需要身份证件。

3、学生票办理时间为寒假12月1日至3月31日,暑假6月1日至9月30日,成人票没有限制时间。

在不是学生票乘车时间订票和成人票则是一个价格,还有购买一等奖和商务座也是和成人票是一个价格。

《学生往返票办理办法》中第二条规定:

中小学生凭学生证及学校书面证明每年可购买四次家庭居住地到学校的往返火车硬座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简称学生票或学生往返票)动车组列车只售二等座车学生票,学生票价格为全价票75%。

铁道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出台《学生往返票管理办法》,首次明确限定学生票办理时间为寒假12月1日至3月31日,暑假6月1日至9月30日。学生在其他时间乘车将不能享受票价半价优惠。

扩展资料:

《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第17条规定:发售学生票要求出示相应的证件外,还应按如下原则发售:

1、普通大、专院校,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是指符合政府教育部门所规定的年限、学期和课程等制度并经相应级别的教育机关注册的院校,不包括各类职工大学、电视大学、业余广播大学、函授学校。

2、“没有工资收入的学生”,是指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学生。学生有无工资收入,由学校确定,铁路凭学校发给的减价优待证售票。如能够确认有工资收入的学生持减价优待证购票时,车站可以拒绝发售学生票,并通知学校处理。

3、学生父、母都不在学校所在地,并分两处居住地,由学生选择其中一处,并登记在学生减价优待证上。如学生父母迁居时,根据学生申请,经学校确认,可将学生减价优待证上的乘车区间更改并加盖公章或更换新证。

4、学生每年仅限于购买四次单程减价票,当年未使用的次数,不能留作下年使用。

5、学生票应按近径路发售,但在直达列车后换车次数,不能留作下年使用。

6、在乘降所上车的学生(其减价优待证上注明上车地点不为乘降所),可以在列车上售给全程学生票,并在减价优待证相当栏内,有列车长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乘某某列车”,加盖名章,作为登记一次乘车次数。

7、超过减价优待证上记载的区间乘车时,对超过区间按一般旅客办理,核收全价。

8、华侨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回家时,车票发售至其他地方旅游观光或探亲访友时,在规定的次数内可发售学生票,由学校所在地车站和返程站售票时各加盖依次站名戳以记录售票次数。

9、符合减价优待条件的学生无票乘车时,除补收票款外,同时应在减价优待证上登记盖章,作为依次乘车次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生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800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