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皮院“老刘家伊味香肉丸胡辣汤”、洒金桥中段(洒金桥十字向南150米路东香米园口)的“马尔里夜宵肉丸糊辣汤”(下午5点到早晨5点)。
3.回民坊西羊市中段的“老米家大雨泡馍总店”。西安最好的泡馍,老米家的萝卜条很好吃(注意:老米家大雨泡馍总店西隔壁也有一家“老米家泡馍店”。“老米家泡馍店”比“老米家大雨泡馍总店”差的远) 。
4.“安家小炒泡馍”在洒金桥街。可以从西大街的大麦市街往北过庙后街路西就是,也可以从莲湖路洒金桥街快到庙后街就是。 在安家小炒泡馍,辣萝卜必须要点。
5.金康路的“云老四凉皮店”。金康路红花巷4号(轻工市场大楼对面的红花巷)。
没去过的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地儿”,远远的就能看到“好多人”在排队。它南面的金康路凉皮店不如他家。
6.西羊市的“刘家粉蒸肉”。
7大皮院东口的“王家饺子馆”、鼓楼下“花家”南门里湘子庙街的“大青花饺子馆”。
8.葫芦头,小南门里第一个十字西拐(报恩寺街)50米,诚信和、天发芽都在那里,西安葫芦头的灵魂所在。这里的梆梆肉很香。这两家店确实小,不适合追求就餐环境的人。
9..biangbiang面。南院门的biangbiang面南院门店。
10.秦镇朱选民凉皮店,西木头市路北,KFC后面100米,很明显。味道不错的,皮子很筋。
11.饸饹----田七饸饹,六中西第一个十字南拐(四府街)100米,注意那里有两家打田七镇招牌的饸饹,只有偏南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推荐臊子饸饹和羊血饸饹。
12.炒菜----乐乐餐厅,德福巷和湘子庙街的岔路口处,很多人推荐了,便宜量足味道好。推荐:乐乐烧排骨、乐乐带鱼、糖醋里脊、乐乐煎转茄子。
13.刘家腊汁肉揪面片,一到饭点儿就很多很多人等吃。
14.梆梆面----春发生对面,就这一家,没有对比,口味还可以,曾经有人推荐里面的猪蹄,一般。吃面点三合一就可以了。
15.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
16.建设路323医院斜对面的“西都牛肉拉面”。
17.大盘鸡——边家村“郭老大”
18.西大街桥梓口的卤汁凉粉
19.建设路东口三二三医院东邻的塘坝鱼
20.湘子庙街有一个“大清花”饺子馆,饺子不错,菜也不错,满族人开的,装修很有特点,老板很会做生意,去吃过几次,真的很不错。
21.海鲜——公园南路一条街(咸宁中路与公园南路十字往南)
22.大皮院西口的"盛家麻将凉皮"
23.小寨东路育才中学隔壁的旺家羊肉面和洋芋叉叉也不错
24.太白商厦南50米的沙湾大盘鸡,别看店小,味道可比郭老大好了去了,另外其芳香排骨也做得很好。
25.大皮院与北广济街的交叉口东北角的“定家小酥肉”。
26.大唐通易坊:从西口开始,第一家是女孩子喜欢的“红薯坊”。紧挨着红薯坊的是“逸情冰淇凌”店。第三家是大唐通易坊久负盛名的“印度菜菜”。第四家是韩国土房烧烤。第五家是“丝路餐厅”,主营清真风味。第六家是“得膦烤鸭”店,据说是用的全聚德烤鸭。第七家是四川麻辣情调火锅。第八家是“魏家烤肉”。第九家的餐馆名字很特色,叫“布衣侯”,是针对老百姓的餐馆。最后一家是非常有名的“青都里”日本碳烧。
27.案板街易俗大剧院对面吉庆巷的吉庆大厦楼下的柳巷面。
28.太白路太白商厦南侧的“青瓦台”韩国料理。吃后可以感到,“扶着墙进,扶着墙出”。
29.翠华路上(翠华路和小寨东路十字北50米)的桂林米粉;
30.田庄羊肉面:
(1).陕北田庄羊肉面。胡家庙十字往西七十二中校门西侧。
(2).刘二永香羊肉面。建设西路西头,是西安最正宗的羊肉面,店很小,门头很小,但非常好吃,就是有点贵。
31.东新街夜市(尚俭路十字向东100米路南)的老陈家烩菜。搭配:丸子烩菜 + 米饭
32.草场坡(就在坡坡上面,很好找)的“老闫家手工菠菜面”。
33.东大街百盛西门对面的“贺氏麻辣手擀粉”。
34.大皮院的“小贾八宝粥店”。
35.上海的生煎:位于丰登南路的老上海酒家有卖的,两元一个,很好吃,肉很瘦,他家的酒酿圆子也很好吃,还有萝卜饼,狮子头都还不错
36.荞面碗托:青年路派出所附近有个菜市场,向莲湖路方向,有一条小巷子,那里有个陕北人开的小店,全是陕北小吃,干净,地道。
37东新街夜市的老陈家的烩菜:东新街尚俭路十字向东100米路南
38.东大街百盛西门对面贺氏麻辣手擀粉
39.麻家十字(镜糕王斜对面)刘家粉蒸肉
碗托是山西柳林传统特产。
碗团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砣。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
榆林碗托
碗托在陕北是很常见的一种民间食品,走在榆林大街上,许多卖碗托的都打着镇川碗托的招牌,好像只有这样自家的生意才能红火。
陕北普遍产荞麦,尤其是定靖一带。于是,陕北老百姓便不断摸索荞麦的吃法,荞面碗托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百吃不厌。
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及代县街头,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晋中平遥、榆次、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俗叫“炒灌肠”。碗托是咸的,和凉粉有点类似,但根本不同,非常可口!碗托碗托,又名“碗秃子”“灌肠”,是山西的又一风味小吃。分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食时或以刀切,或以挠爪,切成条状,浇上蒜醋调味,或冷食,或油炒热吃。
平遥的碗托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平遥时,品尝这种食品后,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平遥碗托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特色风味面食小吃,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一勺盐,一勺鸡精,少量的13香。喜欢吃醋的话,可以在出锅前再喷一些醋。再勾一些水淀粉。加入香油。再加入少量的老抽调色。出锅前放入辣椒油撒一些芝麻取适量面粉(普通面粉即可)和荞麦面粉放入盆中,比例大致面粉三分之二、荞麦粉三分之一。然后将两种面粉混合搅匀,加一勺盐。
一方面由于碗托特殊的做法,一方面由于调料独具一格的配制,无论怎么吃,都是相当好吃的!据说慈禧太后路径平遥的时候也吃过! 平遥碗托是用一种很特殊的碗碟蒸制成的,平遥碗托,又名“灌肠”是山西的一味风味小吃。是用白面、荞面以特殊的方法蒸制而成,食用时切成条形,浇上醋辣椒油蒜末调味即可食用,也可以热炒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