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指的是今指黄河北部宁夏平原灌区。
塞上江南,初名“塞北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境内有以自然风光为代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和沙坡头景区,也有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水洞沟、西夏王陵和镇北堡影视城,以及贺兰山中华回乡文化园、鸣翠湖、黄河楼、黄河坛等众多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太平御览》记载:《图经》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郎茂指出:“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这就是“塞北江南”的由来。原本杂羌我之俗的灵州,风尚为之大变,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成为塞北江南。后来,黄河水利灌溉事业由河东灌区进一步发展,使整人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塞上江南”宁夏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水土资源得天独厚,黄河年过流量325亿立方米,适宜自流灌溉和提灌。有草场3938万亩,优质草场占70%,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石膏矿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塞上江南
塞上江南,在古代时所指的是宁夏的北边,在现代它所指的是宁夏黄河所覆盖的平原地区。这里拥有黄河的源头,在古代也是重要的引流枢纽,而现今的塞上江南,畜牧业发展迅猛、湿地湖泊众多、同时借由黄河的优势,这里也拥有非常多的风景名胜,虽不是江南,但是也有着胜似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一、因黄河的流量大,塞上江南的水泊众多塞上江南因是黄河直接引流,所以那里的湿地非常多,地质资源也非常丰富,同时也吸引非常多的珍稀鸟类在那里栖息繁衍,不仅如此,塞上江南因 地域广阔,也有很多珍稀动物在那里长期生活。除了动物,塞上江南的水泊湿地众多,那里也生长了很多药用植物。虽然它处在荒漠的旁边,但是因为黄河灌溉,那里也有如江南水乡般绝美的风光,正因荒漠与湿地形成的鲜明对比,才会吸引那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坐拥明丽的宁夏风光,极具自然特色塞上江南拥有宁夏所有美好的风景,有人曾比喻宁夏就像是一个慢慢解开面纱的年轻貌美的少女,它的美是经久不衰的,它的美是百看不厌的,它的美是值得细细回味的,所以宁夏才能成为我国最具自然特色的地区之一,雄伟的黄河、曼妙的塞上江南,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想要有收藏的欲望。所以,每年到那里采风的画家和摄影师非常多,他们试图通过他们的笔画,将塞上江南既雄浑又温婉的特色风光展现给世人。
有人曾形容塞上江南的美景就像是大漠黄河的绝恋,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你不会发现任何一个和它有相似之处的地方,他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自然奇观,那里拥有神秘的西夏陵怀古,在那里你可以体验沙漠嬉水,感受特有的银川回族风情。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公元574年,迁两万户至丽子园(今银川市东),建怀远郡及县。北周破南朝陈后,迁其人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由于这批江南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太平御览》)竞使本杂羌戎之俗的灵州风尚为之大变,他们引水种稻,植桑养蚕,栽杨插柳,培李种桃,使宁夏自此获得“塞上江南”之美称。
塞上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现指宁夏。黄河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入境,并由南向北流经宁夏300多公里,孕育了吴忠平原和银川平原。银吴两大平原因引灌黄河水盛产水稻而被誉为“塞上江南”。
扩展资料
宁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米,呈阶梯状下降。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春多风沙、夏少酷暑、秋凉较早、冬寒较长、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表明,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在此设北地郡,派兵屯垦,兴修水利,开创了引黄灌溉的历史。
“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 旅游品牌日益叫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参考资料: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塞上江南-宁夏概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塞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