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潭图鱼 海钓日记 2019 11月渔山和浪岗的比较。

小潭图鱼 海钓日记 2019 11月渔山和浪岗的比较。,第1张

2019 11月 渔山

渔山岛这趟的钓程,特点是水特别清。水流较小。14-15的潮水流都不大。

小鱼特别特别多。

表层有水针和小鲻鱼(略比水针大)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南极虾偶尔还是会被咬上两口。

70厘米往下开始进入泥猛的包围圈

泥猛的分布从脚边到流带的夹流位置都有。

泥猛的普遍大小在巴掌大。阿波用小的(2B以下)钩子用3-4号钩。钓浅的话,吃口还是很清晰的。毕竟这个鱼做椒盐还是棒棒哒!而且这么大也难得。

1米以下开始进入河豚的围剿,一直到10几米都是它们的泳层。确实头疼。所幸河豚东一条西一条而且可以被喂饱。但河豚就算饱了还是喜欢对着虾肉咬几口,可谓烦不甚烦。

1.5米以下进入小雀鲷的密集包围区域。小雀鲷还小,所以不太会去太远太深的地方。但是本来黑毛都要钓浅钓边的,现在这些区域基本都是黑压压的小雀鲷了....饵粉一打,粉色的或白色的雾化区域里黑乎乎一片雀鲷。

当然,有大鱼的话雀鲷是会避让的。

综上

怎么应对?

两个办法:

1,钓远钓飘钓浅。

在深场区域,当有流压进来的时候,小鱼群喜欢靠在礁石边。尽管这个流不是特别大。

前提是你要在脚边不时的撒点饵料。这样可以确保把雀鲷,柴鱼(黑色黄色一条条的这个鱼)和河豚尽量的留在脚边。

泥猛也会有一部分留在脚边,但是因为它们体力更好点所以没办法全部留在脚边。

而超过半斤个头的黑毛会追逐到流际线甚至流际线以外。(流际线可以参考类似潮目带)只不过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有白沫就看不到潮目。这要经验。

黑毛是全泳层的鱼,更偏好浅层。属于可以诱浮到水面的鱼种。关键点在你必须要用中.浅.或黑毛专用粉。打饵要精准在阿波位置或阿波必经之路线。

在南渔山,我用2B阿波,设置深度7米。朝外4-5杆远。都是在钓组缓慢沉降到2-3.5米的深度时被黑毛截口。截口很清晰,斜线箭沉。

有时候截口有点钝,力感不强,但又有点加速下沉。就是鲻鱼的口。果断用一半的力度扬一下杆子,十有八九可以抓住鲻鱼口

如果钓组丢出去半路没口,在钓组沉降快到位的时候大约4-5米。会出现黑鲷的截口。黑鲷截口是先一顿,然后加速再马上转箭沉。

如果这些都没有,当整个钓组沉降到位后基本就是小鱼群了。

这个是压边流靠拢时的应对。而本身应该避光,山坳里,石坑下的黑毛位。钓上来的基本都是小黑毛苗,要么就是一堆小杂鱼。

在北渔山,西码头边上一个区域。往外丢到最远,底下也都是浅滩。20米开外深度约4-5米,6-7米。暗礁呈圆球型,整片海滩都是。偶尔有几块可能更浅一点点,会形成一片不是很明显的“阻挡型水表波纹区”。

在西码头的这片区域,我深度设置在4米,发现根本到不了底。全部小鱼。

大概经过5-7杆的尝试,陆续调整到深度1.8米。阿波,G2。

开始出现连续的黑毛咬口。这个区域的黑毛钓了7条之后,泥猛群开始连续箭沉。

又改变策略,往主流丢。但是这个主流流速不快。这是重点。控制钓组尽量让钓组逐渐离开主流,深度5米。在经过某两个区域的时候大概深度2-3米,钓了几尾大点的黑毛。

【往主流靠】这就是第二个办法。不过也要控制好,否则要么被泥猛围剿要么飘离太远不好控。

最后一天,上海程工和台山两位朋友也在西码头边上这个位置钓了七八条黑毛,也有所收获呀。毕竟这趟渔山,黑毛不好钓。好钓的位置又都是人。

综上所述,渔山岛这次特点是流缓,水清,小鱼群密集。所以应对钓远钓浅钓飘。有暗礁的不用诱饵,黑毛上浮就咬。没暗礁的深场,用诱饵把黑毛引上来。 注:渔山这次基本都是口太黑毛。所钓位置都是第一次上。也不是传统的黑毛位。西码头这个位置靠近64号位。也算是黑毛区域。很多年前钓过一次是钓鲷鱼,并没有这次这样钓黑毛那么远。也算是刷新了钓黑毛的认知。

那就是黑毛也喜欢追逐水流,如果能见度太高也会跑到更远更深的区域。

浪岗:2019、11、15-16

相隔两天后,少谚约钓浪岗。

浪岗这次又比较特殊。

本次浪岗基本情况:南风大。水不清。很多位置不太好钓,加上对探索非传统黑毛位钓黑毛的兴趣。选择了8号,10号和101号位。不过这几个位置本身也存在黑毛。

因为带着新手,没有去比较刁钻的位置。也没去传统的黑毛更多的钓位比如豆腐礁或65号66号。

第一天8号位钓在那条沟里。早上水流从8号往97号98号流。流速还是比较大的。

上午9点之前这个位置水色还是蛮OK的。连续上了不少鱼。

我在8号转角,3-4米深度贴着沟里主流陆续上石鲷黑鲷金丝鲷就是没上黑毛。阿波2B。

于是换个更小的波。0@号。几乎是最小的全游动。还是弄了个子线绑的线结,以免飘着飘着挂底了。大致在5米。但一般都不会到这个深度。

水不清的。钓组很飘,随缘吧。

结果都是尾长黑毛咬了。虽然都不大,1斤不到。但印证了尾长和口太区域不同的理论。

尾长在哪里咬的呢?在水流的流头位置,稍微靠近沟的中间流带不到一点点。脚边出去两米,下面并没有暗礁。这个位置甚至有点点活虾飘鲈鱼的位置感觉。

尾长在追小鱼吃,很浅,估摸着深度也就1-2米。由于钓组是很小的,基本整个就是70度飘着的。尾长的标象,吃口很小,几乎和鲻鱼口一样。顿一下。提杆就是尾长。这个和水混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水清,那就厉害了。

后来流越来越大,今天目的也达到了就休息了好久。毕竟连着钓了这么多天也吃不消啊……

今早水更混了。在10号位朝沟里方向,脚下1米不到有块方方的小礁。 这里中了两条大的尾长。当时水流从9号往10号走。大尾长吃钩以后立马迎着水流钻礁,好在暗礁方方正正不会割线。

等到涨半水,流向变了,风也更大。金丝鲷是有陆续上鱼,但还是早点换地方免得下不来了。

9点半左右换到101号这里,早上已经有人钓过走了。流往脚边靠,打三勺饵。阿波2B。

子线刚下水发现钩子上虾没了,下意识感觉中鱼了。一提,又是尾长黑毛。目测深度20厘米。鱼没看见,反正虾没了是看见了.....这个时候水白米米,阳光也照不到这个阴暗角。流又压边,鱼胆子特别大。

这趟浪岗两天钓4尾黑鲷。个头都不小,最小1.4斤。大的1.8斤。都在深度约4-5米。也不是特别靠边,但也不在外面。还是水不清的关系。黑鲷吃口都还是很积极干脆的,完全没有懒洋洋的动作。只不过黑鲷确实不多。

金丝鲷依旧在流比较急的区域。贴边钓浅就很好钓了。但是东块很少。因为水不清。而且更冷。南面和笋浜门较多。不过这两天南风太猛。

比较奇怪的是前几天在渔山几乎没有金丝鲷。

这个金丝鲷季再半个月基本就结束了。

相隔两天,分别在渔山和浪岗验证黑毛的钓法。在原本传统的朝南,乱石,避风避流位的基础上。实践了其它的黑毛钓法。

这次在浪岗,少谚在笋浜门钓一米深,中了很多2斤级的大黑毛。尾长和口太都有。不过相对还是贴边。因为浪岗水不是很清。

浪岗的水比渔山混,一来海底构造组成不同。渔山沙底,浪岗是泥沙底。二来,来自黄渤海的沿岸冷水团今年来的较晚,也就刚到舟山海域。暂时还没往更南。

尾长,更喜欢流急的地方。大点的口太对流速适应力也相对好点。但是流若更急点就不太喜欢。而尾长则比较轻松适应,更因为尾长捕食小鱼小虾的能力更强,口太黑毛更多时间则在啃菜....所以两者思路很不一样。但都可以钓浅,可以这么去总结:水缓点区域口太,流急点区域钓尾长。

后记:今年的暖流持续时间比较久。11月中旬了,渔山水还是那么暖那么清。各种小鱼多的一堆一堆。浪岗的金丝鲷数量还是不少,虽然马上都要走了。但往年10月就差不多结束了。

泥猛也是好几年没见那么大那么多了。

所以今年鱼情会很不一样。黑鲷一直不多,不过个头不小。

问题一:舟山渔场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的好牛B哦,如果是地理位置,我想这几个朋友回答得很详细了.舟山群岛附近洋面(东海北部、长江口东南外海位于钱塘江口外、长江口之南),即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了.舟山群岛以定海和沈家门所属为主岛,周围星罗棋布着岱山、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等等共一千多个小岛,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问题二:舟山渔场在哪条河流入海口 舟山渔场处于钱塘江口外,其范围为29°30@~31°00@N,125°00@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平方海里。

问题三:舟山的渔场位于哪片海域,舟山渔场是怎么形成的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东海海域,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形成渔场的原因主要有:

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

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

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路;

冷暖洋流交汇处的上升补偿流带来深海养分;

问题四:舟山渔场在哪个海上 舟山渔场位于东海北部、长江口东南外海,钱塘江口外、长江口渔场之南。其范围为:29°30@~31°00@N,125°00@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平方海里。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问题五:舟山渔场在哪 浙江省舟山市的周边海域。具体为东海北部、长江口东南外海位于钱塘江口外、长江口渔场之南,其范围为29°30@~31°00@N,125°00@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平方海里。

问题六:中国最大的渔场在哪? 舟山渔场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外侧既是浩瀚的东海渔场,又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较为开阔的边缘海域区,大陆架渔场面积为57.29万平方公里。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部分渔船亦一度来舟山渔场捕捞。本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

地理位置 舟山渔场位于北纬29°3O′~31°OO′,东经121°3O′~125°00′,东侧为舟外渔场,南连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海底以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水深一般在20~40米。自北向南80米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水文要素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大陆泾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黄海冷水团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的变化,秋冬季似舌尖状伸入渔场,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的水团混合区。渔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顺时针方向呈回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转突出。渔场水温,夏季表层月平均最高28℃ ~29℃,冬季8℃以下。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内侧海区因受大陆泾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生物资源 大陆江河泾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浮游生物,与海水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近海渔场的磷、硅含量,分别为30~40毫克/立方米和2000~3000毫克/立方米。浅海水域浮游植物有151种,其中浮游硅藻占90%以上。水体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07×104个/立方米,夏高冬低。浮游动物有123种,平均年含量87.7毫克/立方米,夏季最高达1633毫克/立方米。

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主要渔汛 本世纪始到70年代末,春季有小黄鱼汛,夏季有大黄鱼和乌贼汛,秋季有海蜇汛,冬季有带鱼汛。随着大批机动船常年投入生产,渔汛季节已无明显界限。80年代以来,小黄鱼、大黄鱼、乌贼、海蜇已形不成渔汛,带鱼汛亦出现旺汛不旺,网产趋低的现

东海北部。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由于长期来的滥渔酷捕和海洋污染,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政府为此宣布实施舟山渔场振兴计划。

资源优势: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地处东海,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为主要渔产。

众多的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该海区重要的作业类型还有灯光围网,流刺网和帆张网等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674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