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粿的做法

别驾2023-04-18  38

菜包粿是广东省汕尾地区最有名的特色风味小食,极具地方特色,远近闻名的汕尾市梅陇一带的时节粿品。梅陇镇的农历正月二十叫“开市日”,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摆宴席,而菜包粿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菜包粿的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准备好馅料:大蒜、芹菜、包菜依次炒熟,每炒一样菜都要记得加一点点盐,炒好后,将3种食材都放到一个盘中虾仁爆炒之后,待冷却后切细提前腌好的猪肉碎爆炒然后将以上所有食材混合在一个盘中并搅拌均匀。其次准备面皮:把糯米粉和面粉以1:1的比例混合,逐渐倒入开水,均匀搅拌,反复揉搓,然后包入已经准备好的馅料,最后用猛火蒸熟。蒸熟的菜包粿要马上涂上生油,洒上香菜,趁热上佐料马上食用,这样的菜包粿才算是上品。

要注意的是皮不能太薄,不然包不住汤水、没有汤水的话就差点特色,所以糯米粉和出来的面皮厚一点点没关系、但也注意不要太厚。想要尝一下这个特色风味小食菜包粿的朋友赶紧动起手来吧,按照这个做法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 广东地区冬至10种传统美食介绍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广东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广州人还有个习俗,就是在冬至当天的中午,要做汤圆,一家人一齐吃了,以示团圆。

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值得提醒的是,糯米不易消化,对于患有胃肠道功效和消化功能不好的朋友不宜多吃汤圆。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鸭汤

广东冬至的美食还有鸭汤。冬至是最宜养生,最宜食补的时候,如果说在冬至前适宜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对抗阴气,那么,在冬至后则可选择老鸭汤来滋阴润燥,平抑体内的热气。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狗肉

冬至将近,狗羊遭殃。习俗中,每到冬至要食用狗肉、羊肉等。狗肉火锅是很美味的,然而人们在冬至这天纷纷食用,并不完全是为饕餮美食。《本草纲目》“狗肉”条记载:狗肉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补五劳七伤……狗肉不但肉嫩味香,营养丰富,而且产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鱼生

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谚云:冬至鱼生,夏至狗肉。”清末《时事画报》载“粤讴”说:“大餐只有两趟,冬至食过鱼生,又到夏至,正有狗肉香。狗肉纵唔得食,捞啖汁亦心头爽。”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糍粑

岭南文献中,多有提及冬至糕点的。如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冬至为米糍曰冬丸。”乾隆《广东通志》说:“冬至作冬糍。”陈澧《香山县志》说:“冬至炊笼糕,大者至米数斗,其以糖炊者曰甜糕,否则曰白糕豆壳灰和粉炊者曰鹻糕黄叶汁和粉炊者曰黄叶仔糕其炊糯米为饭作饼者曰白糍。”这几则文献共同提到的一种糕点是“糍”,有的地方也称滋粑。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冬至丸

在潮汕,冬至前夕每家每户都会将糯米粉制作成糯米汤丸。然后到了冬至那天早上,就会将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糯米汤丸当成早餐供大家食用。在将糯米粉捏成丸子的时候,人们会故意将他捏成大小不一的,这也叫做“父仔公孙”丸,象征在岁暮之际一家人都能团团圆圆。在潮汕所有的大人小孩都会吃一碗冬至丸,如果家中有人没有回来的话也要为他单独留下一份等到他回来时再给它吃。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冬节鸽

冬节鸽,不是鸟,又叫菜包粿、冬节粿,是流行于广东一带的特色小吃,是广东汕尾传统节日冬节那天的餐桌主食,目前已经成为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日常食品。做法将割薯,菜脯,包心菜,芹菜,蒜,虾脯,五花肉……(材料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配盐等佐料翻炒,再将冬节鸽的皮包上。冬节鸽的皮做法:面粉和糯米粉的比例为1:1,用温水和成面团,然后碾成饺子皮一样薄的皮。把包好皮的冬节鸽放进蒸笼里蒸熟为止,也可水煮。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烧腊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冬至茧

冬至茧也是一种饺子,只不过比较大个。皮的成分是粘米粉和番薯粉,馅则主要是蒜苗、虾、猪肉等。做好后蒸熟可吃,味香口感好。是冬至拜神的主要祭品。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吃甜丸

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不再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甜丸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海滨,处在深圳和汕头特区之间,西距广州290公里,距深圳197公里,东距汕头 180公里,水路至香港81海里,水陆交通便捷,是粤东地区陆上交通要道。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历史源远流长,是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彭湃烈士的故乡。有红宫、红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址方饭亭、壮帝居、宋师岭等;境内莲花叠翠,丽江月色,银瓶飞瀑,羊蹄峻岭等古八景风采依然;后门海滨、芒屿岛和鸡鸣寺、准提阁等景观风光旖旎;古迹新景,互为辉映,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海丰已成为粤东游览胜地。 当前的海丰经济建设正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发展势头,而且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黄金时期。公民生产总值GDP从2004年起超过100亿元,并不断刷新。去年底,广东省社科院公布的《2004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显示,海丰县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后劲分别排在全省珠三角地区之外县(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海丰的专业镇发展策略初显成效:可塘镇的珠宝加工、公平镇的服装生产、梅陇镇的金银加工、后门镇的休闲旅游等等都发展迅猛,并开始形成配套产业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669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