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西沈浒路属于哪个社区

苏州工业园区西沈浒路属于哪个社区,第1张

苏州工业园区西沈浒路属于湖东社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苏州工业园区西沈浒路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西沈浒路,属于湖东街道,受湖东社区管辖。苏州工业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于1994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沈阳西站(沈阳长途客运西站)

全名为沈阳市长途客运西站,位于重工南街134号,始建于1989年,是沈阳重要的客运枢纽站之一,客运站内客运班线约有近60条。这个客运站承担着沈阳西部地区旅客集散的任务,服务半径辐射沈阳市西部区域及山海关方向的广大区域。

车站简介

沈阳市长途客运西站位于沈阳长途客运西站铁西区重工南街134号;始建于1989年,是沈阳重要的客运枢纽站之一。该地区拥有103路、167路、241路、264路、288路、铁西新区1线、铁西新区产业1线等多条公交线路,同时客运站内客运班线约有近60条。这个客运站承担着沈阳西部地区旅客集散的任务,服务半径辐射沈阳市西部区域及山海关方向的广大区域。

公共交通

铁西新区产业一线:

长客西站 首车 7:00 末车 16:30

安川电机 首车 8:00 末车 17:30

长客西站、洪湖一街沈新路、洪湖一街、澳海西湖印象、星海路、昆明湖街星海路、昆明湖街(张士开发区管委会)、普力司通、云海路(东北制药)、云海路松花湖街、七号路一号街、七号路四号街、七号路六号街东、七号路六号街、七号路七号街、久利公司、开发大路七号街、施道克电力公司、中央大街地铁站、沈鼓集团南、高中压阀门、机床集团、丽都新城西、机床集团3号门、远大集团、十三号街地铁大厦、北车集团、三一重工、特变电工、申克动力、安川电机

铁西新区1线:

张士灯具城 首车 5:20 末车 19:20

西塔 首车 6:15 末车 20:20

张士灯具城、张士开发区管委会、花海路燕塞湖街、水产市场、沈新路洪湖二街、洪湖小区、长客西站、重工街勋业一路、重工街南十二路、重工街南十路、重工街南七路、南七路肇工街、建设大路肇工街、建设大路启工街、建设大路卫工街、建设大路保工街、建设大路兴顺街、铁西广场、建设大路云峰街西、建设大路兴工街、胜利大街南五马路、沈阳站南、沈阳站北、太原街中山路、铁路局、西塔

103路:

长客西站 首车 4:40 末车 17:00

五爱市场 首车 5:40 末车 18:30

长客西站、仙女湖公园北、西部货运中心北、沈辽路齐贤街、沈辽路艳粉街、兴华街沈辽路、兴华街南十路、兴华公园东、铁西百货、铁西广场、建设大路云峰街东、建设大路兴工街、胜利大街南五马路、沈阳站南、中华路太原街、中华路南京街、马路湾、十三纬路光荣街、十三纬路五经街、十三纬路三经街、大西菜行、顺通食街、第七中学、五爱西区北、五爱市场

111路:

东北制药 首车 5:10 末车 19:50

昆山路松花江街 首车 6:00 末车 21:00

东北制药、昆明湖街林海路、张士果品市场、沈新路巢湖街、沈新路开发大路、沈新路洪湖二街、洪湖小区、长客西站、仙女湖公园北、西部货运中心北、沈辽路齐贤街、沈辽路艳粉街、沈辽路兴华街、沈辽路云峰街、云峰街南九路、云峰街南七路、云峰街建设大路、云峰街北四路、云峰街北三路、云峰街北二路、虹桥路爱工街、兴工街虹桥路、兴工街北一路、珠江街步云山路、珠江街华山路、昆山路珠江街、碧塘公园南、第四医院南、昆山路嫩江街、沈阳有线电视台、沈阳北站北、昆山路松花江街

167路:

永盛水调歌城西 首车 5:30 末车 20:30

三号街纺织厂 首车 6:00 末车 21:30

永盛水调歌城西、永盛水调歌城南、汪河路吉力湖街东、汪河路阳光100一号路、凌空二街南滑翔路、生日城东、凌空二街滑翔路、滑翔公园东、天华医药、诗波特小区、兴工街沈辽路、南六路兴工街、铁西区中心医院北、铁西百货、南六路勋望街、兴顺街南六路、兴顺街南八路、市第五医院、兴顺街南十二路、工业大学兴顺校区、南十三路保工街、保工街南十四路、西部货运中心北、仙女湖公园北、长客西站、洪湖小区、洪湖二街沈新路、水产市场、花海路燕塞湖街、张士开发区管委会、大明湖街星海路、沈辽路大明湖街、宁官市场、家宁花园、广全中学、四号街十号路、三号街纺织厂

241路:

广业路 首车 6:00 末车 19:00

长客西站 首车 6:00 末车 19:00

重工街广业路、重工街北一路、长城宾馆、东北制药厂、重工街北三路、水泵总厂、北四路重工街、美好愿景、肇工街建设大路、南七路肇工街、重工街南七路、重工街南十路、重工街南十二路、重工街勋业一路、长客西站

264路:

长客西站 首车 5:40 末车 21:35

沈阳北站 首车 5:50 末车 23:00

长客西站、重工街勋业一路、重工街南十二路、重工街南十路、重工街南七路、南七路肇工街、市中心医院、南七路卫工街、南七路保工街、南七路兴顺街、南七路勋望街、南七路兴华街、铁西区中心医院、云峰街建设大路、建设大路兴工街、胜利大街南五马路、市文化宫、中山公园西、南京街北二马路、医大一院、南京街北六马路、沈医二院、北市场西、皇寺广场、哈尔滨路肇东街、青年北大街、沈阳北站

288路:

长客西站 首车 6:00 末车 18:30

北站北广场 首车 7:00 末车 19:30

南十二路重工街、重工街勋业一路、长客西站、赞工街沈新路、赞工街勋业三路、赞工街勋业一路、赞工街南十二路、赞工街南十路、南十路肇工街、肇工街南七路、市中心医院、卫工街建设大路、卫工街北四路、卫工街北三路、卫工街北二路、北二路奖工街、保工街北二路、第一粮库、北一路保工街东、沈阳国际纺织服装城、北一路万达广场、重型文化广场、北一东路65号、新湖小区、西塔东、北市场西、皇寺广场、总站路阜新二街、市行政执法局、肇东街安达路、昆山路嫩江街、沈阳有线电视台、北站北广场

特产简介

桐乡檇李,果形硕大,皮色殷红,芬芳异常,甘甜鲜美,名列诸李之冠,李中珍品,桐乡著名的土特产。古代常作进贡帝王之“贡果”,闻名遐迩,檇李原产于古檇李城附近。《春秋》杜预注曰:“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檇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1]

[编辑本段]品位价值

檇李是历史悠久的珍稀名果,独产于嘉兴市境,古代即已蜚声四方。檇,音醉,其字义,据权威字书《说文解字》云:“以木有所捣也”,捣即击打,似即整枝之意。它另有别名醉李、隽李等,现代已不通用。檇李是李类果品中的一种,李类原产区在我国,嘉兴境内也有各种李子,如:夫人李、红心李、紫粉李、郁李……等多种,潘园李、徐园李在明清时亦称佳品。但檇李与各种李子不同,它质优味美,被称为绝品、仙果,其生熊也同一般李子有异。据文献记载和园艺界介绍:檇李原产地在嘉兴市境,属蔷薇科落叶亚乔木,一般高三四米,树形略似杏树,枝条开张,树干呈紫褐色,叶长卵形顺生,肥厚无光,其枝干和叶都同一般李类不同。近代檇李树,都采用嫁接法育苗木,砧木多用桃树或野李。据文献:古代植李多分根移植或用压条法育苗,现代已不应用。现代芽接檇李,定植后一般六七年、栽培得法的三四年即可结果,用三四龄幼桃树作 砧木枝接的,三四年就可结果。树龄十年至二十年间为盛果期,二十年后渐衰老,寿命最多四十年。檇李一般于清明前开花,清明时花盛开,正常花期约一个星期至十余天,遇恶劣天气则短促只两三天。檇李花蕊小密集,色银白,花质素洁净凝,簇集枝头,远望晶莹如雪,衬以新透的绿叶,不艳不娇,楚楚清新。古人说:檇李花“如晴雪”“花白浑如烟”“清雅素洁胜梅花”“入李园如入香雪海中”,甚有观赏价值。花后挂果,约两个月,果实于小暑前后几天内成熟。绿叶丛中,点点殷红,古人说:“子成红云稠”,形成一道道艳丽的风景。檇李果实形圆而微扁,蒂短而底平,能平置于桌上(别种则不能平置),成熟时皮色殷红,密缀黄点,有些皮色半黄半红,红处仍有黄点。果外披有一层白色果粉。有些果上部有纹痕一条。象人的指甲刻划的痕迹,这就是传扬千古的所谓西施爪痕。檇李熟透时,红晕透项,皮内果肉色黄,鲜润如琥珀,化成浆液状。果肉在成熟时是否化浆,前人以为这是区别檇李真伪的主要根据;采摘和食用都要掌握这一时机,太生则未化浆体、口感仅仅甘跪,过熟则浆液流失。考究的吃法是,先轻轻拭去果粉,在皮上剥开一个小口,肉浆可一吸而尽,仅余一条果筋,如金色的丝缕,连结果核。果味甘美绝伦,并有微微酒香。古今吃过真种檇李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称之为“琼浆玉液”,“如甘露醴泉”,评价在各种水果之上。

[编辑本段]产品传说

檇李果顶微凹之处,有一形似指甲掐过的爪痕,据传,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记。 很早以前的春秋时候,百桃一带本是吴国与越国交界之地。这里,越国有一座城池名檇李。春秋多事,吴越经常交战,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只好退居会稽,对吴称臣。勾践受尽奇耻大辱,卧薪尝胆,立誓报仇雪耻。当他得知吴王夫差淫而好色,决定采纳大臣文种所献“美女之计”。他派贤臣范蠡去诸暨苎萝村,寻访到一位聪明漂亮、爱国心特别强的西施姑娘,准备将她献给吴王。 西施明白越王的用意。她为了洗刷亡国之耻,毅然委曲求全,远嫁敌国。她在会稽学习了三年宫廷礼仪和丝竹歌舞,这年春天,在一群使女的护送下,乘坐香车宝马,从会稽出发,过钱塘,沿古道北进。一路上,只见柳绿如烟,春花似火。当她们路过檇李城的时候,举目所见,遍地李树,雪白的李花,聚簇成球,开满枝头,犹如雪海。西施看到这秀丽的景色,勾起一阵留恋故土的情思,禁不住低声吟叹道:“故园李花引乡愁,此去茫茫几时归?” 西施进入吴宫,吴王夫差果然被她的美色所动,整天相伴不离。为了博取西施的欢心,吴王总是迎合她的需要。各地送来的贡品,首先要让西施挑选。这年暑夏,越国向吴王进贡一批李子。夫差马上命宫女将这些李子送给西施品尝。西施听说这是故国送来的李子,触物生情,又回忆起春天漫游梨园的情景。她真想生一对翅膀,立即飞回越国,哪里还有心思来品尝这些李子。 一会儿,吴王走进宫来,见宫女送来的李子,还原封不动放在案几上,就讨好的说:“爱妃,这样好的贡果,为何不尝?” 西施答道:“这李子采下来太久了,味已不鲜。” “我命他们立即贡来一些新鲜李子!”吴王说着即欲传旨。 西施摇摇手说:“两地相距遥远,路中耽搁难以保鲜。我想去李园亲自采摘品尝。” 听说西施要出游品李,吴王一口应从。于是兴师动众,选派一批宫女,陪西施前往李园。西施来到檇李城,回到故国乡土心情十分舒畅。只见城里城外,李树连片成行,树头缀满殷红的李子,景色优美动人。她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信步来到李园。那成熟的李子,青里透红,密缀黄点,外披白粉,其味诱人。西施随手采下一颗,用指甲在李子顶部轻轻一掐,顿时果汁横溢,香气入鼻。放到嘴边一吸,李汁犹如甜酒。西施连吃数颗,竟被醉倒了。从此,人们就给这里的李子取名为“醉李”。因“醉”与“檇”同音,且这座城池名檇李,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的李子称为檇李。 说也奇怪,自从西施来过李园以后,这里长出的檇李,果子顶部都有一条形似爪痕的瘢纹。人们都说,这是西施吃檇李时留下的指甲印,称它为“西施爪痕”,犹如牡丹有贵妃指痕一样,流传千古,引为美谈。清朝朱竹姹太史曾在“鸳湖擢歌”中写道:“闻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

[编辑本段]栽植历史

檇李独产于嘉兴市境,历史悠久。据古代文献记载。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时,市境已有檇李地名,而历代地方志相继载称:“地以果名”。据此说,檇李在嘉兴,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历史。相传春秋以后境内曾广泛种植,惜无文献记录。最早见于文字的栽植记载,为南宋时诗人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中的《净相佳李》诗。这一确切记载,距今也已近一千年。宋元明清有不少文献都说嘉兴净相寺产檇李,是古代嘉兴市境檇李的主要产地。至清初,净相寺憎人分十房,每房各植檇李数株,估计总数不过五六十株。明代及清前期,嘉兴王店的瑶庵、新篁的太平寺及嘉兴新篁、新塍、泰石桥、海盐六里堰的民家,也有零星种植,大都自净相寺直接引种或间接繁殖。由于檇李位美名高,历代封建官府,常向净相寺勒索进奉,该寺僧人不乐培育,果树遂逐渐衰败。清初朱彝尊《檇李赋》序中说:“檇李,县东净相寺有之,近苦官吏需索,寺僧多伐去,将来虑无存矣!”至清代中期,净相寺檇李树仅余二十余株,各地乡村也无成片种植者。

清后期桐乡屠甸一带和嘉兴新篁栖柽李家,成为檇李新的集中产地。屠甸地区原有檇李栽植,原种亦系引自净相寺,太平天国后推广种植,近百年中形成较大规模。其处以今百桃乡桃源头村为中心,种植区域布及七八个平方公里,抗战前有李园二百余亩,李树达到上万株,年产李曾达三、四万斤,销行沪杭,影响广泛。该处曾建制为檇李乡,又自称桃源头即古檇李城所在地,因而一时社会上均以该地为檇李原产地,“桐乡檇李”遂四方知名。抗战前数年该处产量已衰落,年产不过一万斤,抗战期间更受到严重损失,破坏殆尽。嘉兴新篁栖柽李氏植李始于清嘉庆时,栖柽村本名西沈,村中李源业中医,当时见附近净相寺李树将近衰亡,因向寺中乞得数株分根苗木,辟园移植。经三四代百余年的繁育,至清光绪时拥有李园数亩、檇李二百余株,品种较纯,称为“龙湖檇李”。李氏为一方世家,交接广泛,影响甚广,延至抗战期间,李园被炮火摧毁无存。清末民初,海盐六里堰一带,产李不少,据统计,抗战前数年年产值达两万元,是否全是正宗檇李,缺乏记录,据闻品质较次。至于净相寺,清光绪时已无檇李,二三十年代,僧人反从栖柽李园移回四株栽植,以点缀古迹,抗战后仅存一株,解放后已不存在。二、三十年代,嘉兴全县除栖柽及净相寺外,仅新篁、竹林、凤桥、余贤棣等乡镇有农户零星种植,不绝如缕。城内铁路嘉兴苗圃,报忠埭对河蒋氏园中,也种过檇李。清末以后,檇李栽植也传向境外,清光绪年间嘉兴知县刘某离职时,曾向栖柽李家索去两株苗木带往江西原籍,民国初年杭州五云农场自桐乡移植檇李两株,后繁殖到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场,萧山湘湖农场、南京金陵大学农场等处,杭州闸口附近仁圃果园也种植过。三十年代,浙江省及嘉兴县当局曾讨论、规划复兴檇李,社会各方面也有所响应。嘉兴净相寺附近建立过檇李乡。一九三○年年嘉兴县农技人员成汝基曾出资 两千元,在余贤埭创办果园,搜集不同品种品质的檇李,分为五个品系,按一至五号分类命名,作对比种植,意欲培育优质品种。一九三五年嘉兴县于东塔附近建立檇李园,开始进行系统试验和推广,不久抗战爆发,日寇炮火摧毁檇李园,一切尽成泡影。

解放后檇李生产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桐乡县曾把檇李标本送往首都展出。一九五八年,依据朱德同志的要求,浙江省曾将檇李苗十二株送到北京繁殖。一九六一年,根据嘉兴地区和桐乡县的请求,省政府拨专款扶植桐乡县重建百桃乡檇李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嘉兴、桐乡等市县领导机关发动扩大檇李种植,从政策上、物质上、苗木提供上和科技服务上多方面大力扶持,檇李生产逐渐恢复与发展。桐乡百桃乡现已有果树两千多株,嘉兴凤桥镇种有四百多株,其他乡镇也有不少农户种植。近年来省市领导机关加大扶持力度, 增拨专款,加强科技指导,使用现代手段促进培育,力求檇李优质稳产。

檇李味美,却很难培育,历来产量不稳不高。过去盛年期,每树一般可产果一两百只、二三十斤,荒年则产量寥寥,甚至每树仅有一二十只、两三斤。有的农家贪图丰年多产,挂果数百只不疏果,造成“小年”期延长、品质下降或缩短树龄。檇李发育受客观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小蕊退化多,自花受粉本就较为困难,性弱嫩,怡污染,如遇骤寒或风雨,特列是遭受重雾,就不能成孕结果。旧时由于受社会和生产条件限制,一直未能形成整套的适用生产技术,产量大小年和无收年份交错发生。成为规律。朱梦仙《檇李谱》云:“以十年计之,繁生者只有二年,普通约居四年,最少者约三年,全无者约一年。繁生之后,每至两三年荒无。”这种情况迄今仍未改善,而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环境污染的加剧,生产状况更加不景气,有的集中产区,自一九九四年以来,一直歉收,甚至连年无收。因此改善其生存条件,总结改进其技术指导,进一步从各方面加强扶持,实为振兴檇李的当务之急。

[编辑本段]产品文化

檇李的种植与果实品尝,经过千百年来的人文积累,同嘉兴市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围绕著檇李,附著了大量的文化沉淀。品赏檇李,不仅是品味美食,也成为色彩丰富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果品的檇李与地名檇李关系密不可分。檇李是嘉兴市境古代的地名,后来又演变成境内数县的雅称和代名。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曾在檇李风云角逐、数次激战。这一段史实载入孔子所作的儒家经典《春秋》及另一部古籍《左传》中。后代记载:檇李之地又有檇李城、檇李乡、檇李墟等不同说法,还派生了檇李亭、檇李池等“遗迹”。而檇李得名的来源,据传说是“地以果名”,自宋元以来,人们能见到的方志、史籍,无不持这一说法。据此,围绕着檇李果品,有说不尽的史实、掌故,引起人们的谈论和缅想;而因为檇李两字又是由孔子记人《春秋》的,檇李果品的地位也相应抬高,因而获得人们的推崇。檇李在传说中又同古代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使它更显得珍贵。相传西施入吴途经嘉兴时,曾品尝檇李,捏果时留下一道指甲痕,从此果实代代留痕不退。这一传说口碑相传,人们明知荒诞不经,却仍然津津乐道,文人用诗文吟咏记述,连篇累牍,代不绝书,平添了檇李的绚丽色彩。檇李的传说 还关系著天文星象。传说天上的北斗星主管果树,夏天北斗星柄向南,直指吴越之地,檇李是斗柄上的玉衡星“灵气”所化,使檇李又加上一层神秘性。这些传说再加上另外的不少典故,被人们引为千秋佳话,因此对檇李的欣赏和品食,成为流传不绝的地方文化风习。旧时文人墨客春夏间赏花品果,集会吟 咏,题词作画,主人也邀请宾客品尝美昧,征集诗书作品,都作为风雅之举。人们还把檇李作为贵重礼品,馈赠高官、名人和亲友,盛以竹盒,以蕉叶垫底,用丝绸覆盖,派专人递送,远至苏杭。清末时每斤檇李售“番银”一元,还供不应求,不易购到。千百年来品赏者留下了不少诗词书画,丰富了地方文化,其盛 况从本书中《檇李谱》的题词和《龙湖檇李题词》中,可见一斑。[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573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