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的三座白塔,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支付宝打车2023-04-16  20

在今天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伫立着三座白塔,虽然历经千年沧和风雨侵蚀,却依然巍然屹立,这就是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是中国南方最古老的著名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崇圣寺与三塔约修建于南诏国后期,是南诏国第十代王晟丰祐时(824~859)所建。

三塔的建筑风格,类似西安的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从中显示出唐代内地与南诏的交流关系。唐初,在今云南大理洱海周围,杂居着许多鸟蛮和白蛮部落。其中,有六个势力最强的部落,分别为蒙诏、越诏、浪诏、道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合称“六诏”。诏是当地的语言,有王或地区的意思。由于蒙舍诏位于五诏之南,所以又称“南诏”。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遣使纳贡于唐。当时,吐蕃势力正向云南扩展,进入了洱海湖区北部地区。在吐蕃的强大攻势面前,南诏以外的五诏都归附了吐蕃,只有南诏由于距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所以始终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也大力扶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唐玄宗时,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

开元二十六年(738),唐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皮逻阁又修筑了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作为南诏的政治中心,由此建立了南诏国。在唐王朝先进文化的影响下,统一后的南诏,仿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农业、畜牧业、纺织业、制毡业、冶铸业也有了很大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南诏在建国后,由于势力不断发展,开始与唐朝发生矛盾。

其后的一百多年间,双方时战时和。安史之乱后,南诏乘机拓展疆域,经常与吐蕃联军侵扰唐的西南边境。代宗大历十四年(779),阁逻风死,其孙异牟寻即位。由于不堪忍受吐蕃的残酷役属,德宗贞元九年(793),异牟寻分三道遣使来到成都,致书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表示愿意归顺唐朝。次年,韦皋派遣使者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相互约定和平相处。南诏为了表示归唐的决心,在会盟之后,对吐蕃发动了次战争,攻取了昆明城(今四川盐源)。

贞元十一年(795),唐朝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贞元十七年(801),南诏又与韦皋联军大破吐蕃,生摘吐蕃大相论莽热。自此,吐蕃对南诏的威胁被解除,南诏与唐朝又恢复了和好关系。但是到了文宗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太和三年(829),南诏起兵攻破了唐的(治越,今四川西昌)、戎(治道,今四川宜宾)、邛(治邛,今四川邛崃)三州,随即又攻入了成都外城,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宝而去。此后,南诏更加频繁地对唐朝进行侵扰。僖宗乾符元年(874)十一月,南诏再次进犯西川。

为了全力对抗南诏,唐朝下令调动了河东、山南东道的军队进入西川作战。乾符二年(875),唐朝任命高骈为西川节度使,出兵攻击南诏。高骈上疏朝廷,撤回各路援军,仅用五千兵马追击南诏至大渡河,并在南诏入蜀要路修筑城堡,派兵驻守。世隆去世后,其子隆舜,遣使与唐修好。至此,南诏停止了对唐朝的侵扰。僖宗广明元年(880),唐朝的主和派与主战派进行了一次大辩论,最后,僖宗同意了主和派的意见,同意了南诏的和亲请求,不强迫其称臣,并多赐予金帛。中和三年,唐朝安化公主下嫁南诏。从此,唐朝与南诏终于进入了和平共处的时代。

7.8公里。金领时代由云南龙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4年建成,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白塔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是盘龙区的主要交通道路。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得知,昆明市金领时代离白塔路有7.8公里,驾车需花费21分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521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