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9年之前叫什么

丛台9年之前叫什么,第1张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9年前丛台的名字是“丛台古镇”。丛台古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建于明朝,历史悠久,是连云港最古老的古镇之一。丛台古镇古朴典雅,气派非凡,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处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古镇。丛台古镇的景观极具特色,古镇内有着精美的建筑,古老的民居,还有精美的园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丛台古镇的景观也是非常独特的,古镇内有着精美的建筑,古老的民居,还有精美的园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外,丛台古镇还有许多古老的文物,古老的文化,古老的传说,以及众多的文化活动,都让丛台古镇成为一处文化名胜。

丛台区属于邯郸市。

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城市北部偏东,东同经开区接壤,西与复兴区相望,西北与武安市接壤,北与永年区相接,南到和平路与邯山区交界。

丛台区因辖区内有古迹武灵丛台而得名,始建于1980年10月,原为邯郸市市区的一部分,在区划调整时,与邯山区、复兴区同时建区。丛台区境内有丛台公园、战国赵王陵、紫山风景区等景点。

2020年,丛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5亿元增长到2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7562元增长到44474元。

2016年,国务院批复,将原邯郸县尚璧镇、南吕固乡、兼庄乡、三陵乡划归邯郸市丛台区管辖。将原永年县南沿村镇、小西堡乡、姚寨乡划归邯郸市丛台区管辖。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位于市中心丛台公园内。武灵丛台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325年--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接非一,故名丛台。”。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相传它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称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目前已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100家名园、国家重点公园等称号。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约1500年)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当时是为了了望远方,以便统治县城,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世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513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